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硬核知识:关于「原地热车&怠速润滑」的错误理解

问题:

  • 为什么要原地热车?

相信在电喷技术应用19年后,仍然会有很多汽车用户搞不清楚原因;普通认为的观点是为了在低温环境中保证有效润滑,因为机油的流动性在低温环境中可能会很差。

比如CVT无极变速器的ATF(变速箱油)就有这个问题,启动后不通过暖温器加热,对于钢带锥轮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润滑。于是此类车辆的用户更是坚信这种说法,然而这是大错特错的结论,是个牵强附会的理由。


机油参数·解读

以「0W-30」为参考,这些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呢?

W·winter释义为冬季或低温,在机油参数中当然代表机油的低温流动性,以及低于多少摄氏度(℃)才会结冻。W之前的数字就是用于标注机油冰点问题,不过数字并不是最后的数值,用数字加上【﹣35】得出的才是冰点数值。

  • 0+(﹣35)=﹣35℃
  • 5+(﹣35)=﹣30℃

其他标准自行计算即可。engine oil释义为发动机润滑油,简称为机油;这种油液与变速箱油属于同类型但却不同,在接近机油冰点时的流动性会变差一些,但只要没有结冻则仍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润滑的建立。

「-30/40/50」的W之后的数值为高温黏性标准,也可以称之为流动性的标准;低温流动性可以自行根据用车地区的实际最低温进行调整,销售的机油总是可以满足防冻需求的。

但是高温粘度标准就不能乱调整了,汽车随车说明书中建议值是多少就得是多少;否则降低粘度会无法形成质量合格的油膜,发动机的磨损会变严重;如果升高粘度则会造成出现油膜厚度过大,运行的阻力加大而损耗扭矩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动力会变差且油耗会升高。


润滑系统·原理

内燃机的润滑依靠的是机油,推动机油流动的是什么?

标准答案为「机油泵」。泵这种机器是为液体或气体等流体进行增压,机油泵则是从油底壳抽取机油,之后加压后送至发动机的润滑油道。

第一节说明了润滑油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标准,在冬季也是不会结冻的;如果实际低温和机油冰点还有5~10℃的差值的话,冷启动时的流动性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那么只有机油泵能够在启动时输出足够大的动力,也就是有效的进行加压,机油在小小的内燃机中流动一遍的时间会很长吗?

重点:机油泵从操作开关开始启动,到启动完成后的2~3秒即可形成有效润滑;转速越高磨损越大,但是转速越高机油油压也会越高,也就是说什么时候都不用担心润滑效果不足,原因很简单。

  • 转速指发动机曲轴每分钟运转速度
  • 机油泵由曲轴带动运转

转速与压力可以理解为同步增长,通过电机启动内燃机的瞬间,曲轴就会有600rpm左右的转速——驱动瞬间转速是不是会短暂的升高到接近2000rpm?

这一瞬间的升高就是刻意的设定,在温度越低的环境中启动发动机,升高的程度就会越大;因为此时控制系统也是知道机油的流动性不如高温标准,于是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曲轴高转实现高压力,从而在几秒内完成润滑压力的建立,压力会达到需要泄压。


综上所述,发动机的润滑是不需要等待的,因为在启动完成后的“反应时间”中就算结束了。那么为什么还有「80%的磨损是冷启动过程形成」的说法呢?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只是被错误的解读了;80%的磨损实际指车辆长时间停放降温后,拧钥匙的那一瞬间。此时机油泵将将开始抽油,活塞气门等位置确实还没有润滑,不过这是谁也没法解决的问题;好在磨损程度是可控的,启动过程与完成润滑只几秒钟而已。

说明:需要原地热车的汽车除了装备CVT的车辆以外,剩下的就是2001.09月之前生产的「化油器汽车」。化油器指通过进气管路中的气流压力,以文丘里管的原理通过气流产生的负压力吸出燃油,通过气流和温度去雾化和加热燃油。

然而在冷启动时的化油器温度很低,所以雾化的效果就会很差,怠速与行驶中燃烧转化的扭矩忽大忽小则容易熄火;结果则是化油器不得不原地热车,但是通过燃油泵和喷油嘴配合,以正压高压力喷油的电喷系统不需要热车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晨要热车么?? 做错了伤车没商量!!
原地热车不是为了稳定怠速,而是为了减少磨损?
秋冬到底要不要热车,很多人都做错了
摩托车热车后会熄火,启动杆踩不动,等车冷了又能启动,咋回事?
原地热车=毁车? 专家:这消息是真的
冬季开车要原地热车?超过这个时间,热车才是伤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