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
userphoto

2023.11.01 山东

关注

要点(2)这本书承载的内容。

这本书的名字是“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但实际上是“《黄元御医学全书》读注笔记”的第一部分,所以这本书包括如下的内容:

第一章:中医对人生命原理(生理)的描述,内容完整来自于《四圣心源.天人解》。

第二章:中医对人生病原理(病理)的描述,内容完整来自于《四圣心源.六气解》。

第三章:中医对药物治病的原理(药理)的描述,内容来自于《长沙药解》部分章节。

第四章:自我调养身体常见情况,内容完整来自于《四圣心源.劳伤解》。

第五章:部分常见病分析,内容摘自《四圣心源》第五到十卷的部分内容。

第六章:我个人实践的身体调理建议。

第七章:后记。

要点(3)这本书最重要的目标是尝试建立中医学习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我认为学习中医必须打好中医的基础概念与理论框架,而打好中医基础概念与理论框架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已经可以无障碍地阅读中医经典古籍(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与《金匮》)。一旦达到可以而无障碍阅读中医经典古籍的阶段,个人的中医成就就在于各自的领悟力、勤奋程度与机缘了。但是中医书籍汗牛充栋,中医爱好者不知道如何选择。而各个中医药大学选择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好像并不能帮助中医爱好者达到“无障碍地阅读中医经典古籍”的目标。那么,我们有没有其它途径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呢?

这本书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读注《四圣心源》的天人解、六气解、劳伤解与《长沙药解》的部分章节,让读者建立中医学习的基本概念,打好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很多反中医的人士一直认为中医的概念是不清晰的、没有定义的,我在这本书中尝试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与描述。

要点(4)请谨慎使用这本书。

本人学中医不久,况又资质平庸,本不敢轻易妄动文字,以免误导同道。但是我又希望我的理解拿出来与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切磋,故此冒昧写作了这本书与组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感悟黄元御”。为了进一步表达我的慎重,我特此将我学习中医的治学方法说明如下:

(1)宗黄师一家之言,其实就是宗《黄元御医学全书》这一本书。中医博大精深,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如何快速学习、有效学习是一个困惑我的问题。因缘际会,我接触了《黄元御医学全书》,并在网上阅读到一个任启松老师的帖子“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学”,其中说的“先宗一家之言,以一龙治水,则天下无旱”我心深以为然。《黄元御医学全书》实际上除了黄师自己的著作,也包括了黄师对中医经典的悬解:《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与《金匮悬解》。所以说宗黄师一家之言,是包括了中医经典在内,以及包括了黄师对中医经典的悬解在内的所有内容,而不仅仅是黄师自己独立的著作。

(2)以经解经,用上下文对照法学习。《黄元御医学全书》大概108万字,包括了中医经典与黄师自己的悬解、独立著作,我的学习方法是:以经解经。例如,当我学习相火的概念的时候,我是通过计算机的“查找”功能,将电子版的《黄元御全书》的相火出现的621处一一阅读过去,最终得到自己对相火的彻底理解。我的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消除了现代人阅读古代经典的“语境”困难,通过大量的上下文将自己放入古人的语境中,从而确确实实获得较全面、较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我理解的“以黄师的文章解黄师的文章”。特此申明:我所有的引用都来自于《黄元御医学全书》。因为有些特别喜欢黄师、特别维护黄师的人,误以为我用别人的书来注解《黄元御医学全书》。

(3)将原文与我个人的感悟分开,供大家鉴别参考。本文所有参考都来自于《黄元御医学全书》,这也是“宗黄师一家之言”的具体体现。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每次引用都会申明出来,或者说凡是没有申明的都是我的理解。请大家在阅读本文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一个弦:如果你觉得我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有问题,请参考回去黄师的原文。

(4)录音、反复听,以此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我的方法是,利用智能手机的录音与播放功能,将《黄元御医学全书》逐段进行录音并反复听,强行将自己放入古人的语境之中,这样有利于增强自己阅读古籍的能力。

再次重申:请慎重使用这本书。若这本书与你的理解不一致,建议你参考着《黄元御医学全书》的原文,相互参详着看,不着急下结论。

1 生命原理篇:《四圣心源.天人解》读注

要点(5)建立人生命原理的模型非常重要。

先举一个水稻生命原理模型的例子。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种水稻,水稻成长是分几个阶段的:阶段1,需要给在田里灌满水并施肥,使禾苗长高;阶段2,苗长得差不多之后,要将水放掉,让苗停止生长,禾苗准备长稻穗;阶段3,再次给苗放水,让稻穗灌浆。阶段1如果不施肥,则苗长不好;阶段2如果不停水,则有些苗继续长,有些苗开始长稻穗,没有办法统一管理与收割;阶段3如果不放水,则稻穗就会是空瘪的。为什么我们能够这么好的种植水稻,是因为我们了解水稻生命原理模型,知道水稻生命在生长过程中的原理,并依据这个原理控制水稻的生长。

再举一个研究原子过程的例子,如果对物理学中的原子无感的人,请跳过这一段。在物理学走到研究原子的时候,对原子是什么、原子内部是如何构成的,科学家是走了弯路的。科学家一开始设想了这样的原子模型:原子类似于一个面包,均匀的物质占据了原子所在的空间,电子类似于面包上嵌的一些葡萄干。但是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去轰击物质,大部分粒子可以穿过去,很小部分被散射回来,物理界称为“卢瑟福散射”。依据实验数据,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很小的原子核+外面绕着转的电子”的模型,类似于太阳系中“太阳类似于原子核,行星类似于电子”。这个实验以及导出的原子模型,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卢瑟福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

那么,当我们开始研究人的身体、生命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关于人的身体与生命的模型呢?答案是:有。黄师的《四圣心源.天人解》就是一个关于人身体与生命模型描述的章节。只是我们古文知识的传承不够,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本书将尝试用现在的语言以及很多的比喻去将这个模型解说给大家,我们后面顺着天人解的文字,慢慢来展开。

《四圣心源.天人解》原文:

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著,至教无传。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徒托大象,不测其原,空抚渺躬,莫解其要。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作天人解。

要点(6)天人解是黄师最得意之作。

有些背景还是需要解释一下。黄师30岁开始学医,36岁觉得医有小成而写作第一本书《素灵微蕴》,44岁才开始写作《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在完成对这两部经典的悬解之后,觉得仍然没有表达完整自己的整体思路,所以才构思写作自己的《四圣心源》。《四圣心源》写作花费黄师了好几年的时间,黄师是先完成天人解之外的其它章节的,但是仍然觉得心中之意没有完整表达,最后增加了天人解作为《四圣心源》的第一章,才算是完整交付了《四圣心源》。从这个写作过程可以了解,《四圣心源》是黄师集大成之作,天人解是其中最重要的章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花费很大精力来解读天人解的原因。

要点(7)尝试理解“天人一也”。

如果有人说“苹果与梨”实在是相同的啊,我们会如何理解这个人的话呢?一种理解:苹果与梨实实在在是两个东西啊,这个人胡说八道。另一种理解:哦,从化学角度看苹果与梨都是碳水化合物,再细分一点苹果与梨都是由物理学上的中子、质子、电子这样的微观例子组成的,所以说苹果与梨是相同的也是对的啊。再举一个例子,深圳的地王大厦与我农村家里的三层小楼房也是相同的啊,都是由钢筋、水泥、玻璃、瓷砖组成的嘛。

所以从中医角度看,天(这里我们所处的世界)与人实在是一样的,都是由最基本的“气”组成的,而且天地之气与人体之气的运作规律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黄师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也是为什么黄师要将其最重要的著作《四圣心源》的最重要的章节命名为“天人解”的意思。首先要参照天地之气的基本模型来讲清楚人的基本模型,然后后续人体之气的病理、医理、药理就是非常容易解释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气”是什么?

1.1 阴阳变化

《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要点(8)要具备思考“不可见”的能力。

黄师在天人解的第一句话,就描述了“气”的初始状态。但是作为刚刚准备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气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按照气“不可见”的特质,我们先要琢磨一下我们思考“不可见”能力。

记得读初中第一次接触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神奇:哇,看起来象是非常平滑的洋葱表皮,有着非常精致的细胞结构。然后依据我们逐渐学习的物理知识,我们知道,只要有放大倍数更高的显微镜,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因为越来越厉害的显微镜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我们会不会慢慢进入了一个误区:看不见的东西,我们首先的假设将是它不存在呢?

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2015年9月14日,LIGO探测到首个引力波信号。2015年12月26日03:38:53(UTC),位于美国汉福德区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的两台引力波探测器同时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其实,引力波一直都存在:在1916年爱因斯坦预言它存在之前,它就存在;在2015年LIGO组织探测到它之前,它也存在。

我想说的是,学习中医一定要具备思考“不可见”的能力,因为“气”在现在的科技检测中就是“不可见”的。而“气”的概念如此重要,在《黄元御医学全书》的100万字之中就出现了1万5千多个“气”字。

但是,问题仍然还在这:“气”到底是什么?

要点(9)用三个弹簧来理解“无形的能量与信息”。

假设桌面非常光滑。又假如有一个弹簧A,放松地放在桌面上,它会安安静静地呆在桌面上,永远不会动。接着假如有一个弹簧B,现在我们用手将这个弹簧压紧,然后松开它,这个弹簧B就将在桌面上周而复始地重复“弹开-收紧-弹开”的过程。继续假如有一个弹簧C,现在我们不仅仅将弹簧压紧,还一定程度扭曲它,然后松开它;这个弹簧C将在桌面上周而复始地重复“弹开-收紧-弹开”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左右摇摆,摇摆的方式与我们刚才扭曲它的方式有关。

弹簧A与弹簧B有什么差别呢?简单的说,弹簧A就是铁,弹簧B除了铁之外还有被压紧过程中储蓄起来的能量。弹簧B与弹簧C有什么差别呢?铁是一样的,一般物理意义上经常被测量的能量也是一样多的,它们的差别还在于各自“记住”的扭曲方法不一样。弹簧B“记住”自己是被普通压紧的,弹簧C“记住”自己是被压紧同时扭曲了的。能够被记住的就信息。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三个弹簧的差别在于“无形的能量与信息”。特别是弹簧B与弹簧C之间的差别,可以用三维空间与时间的模型来描述的,但是已经足够复杂。

现在将弹簧A与弹簧B拿开,我们独自面对弹簧C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物质的铁之外,我们是不是可以“看见”(或者说思考到)其中“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呢?

仍然地,我们还是没有解答:“气”是什么?

要点(10)用一个黄豆被压扁的过程来理解“无形的能量与信息”。

假设我们有一颗可以长出豆芽的黄豆。然后我们将这个黄豆放在桌子上,用一个铁板慢慢压它。刚开始压的时候,这颗黄豆是可以长出豆芽的;最后将黄豆压扁的时候,这个黄豆已经不能长出豆芽来了。那么,一定有一个时刻,这个时刻之前,这颗黄豆虽然被压扁了一部分,但是仍然可以长出豆芽;而在那一刻之后,黄豆就被压得长不出豆芽来了。那么,黄豆可以长出豆芽与不能长出豆芽的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前与之后,这个黄豆在我们可见的形体、蛋白质等当前科学可测量的物质上差别应该不大或者基本没有,那么在无形上应该差别在于某些能量与信息,让黄豆在临界点之前可以长出豆芽,在临界点之后长不出豆芽。请注意三个关键词:无形、能量、信息。

要点(11)“气”的定义。

中医被质疑的一个很大因素是中医的基础概念没有清晰的定义。所以当我尝试为中医最基础的概念“气”做一个定义的时候,心里是忐忑的。但是这个又是必须跨过去的坎,所以我就冒昧尝试一下。气与生命体息息相关,所以我所理解的“气的定义”如下:(1)气是生命体中包含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2)生命体得气则生,失气则死;(3)两个生命体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其包含的能量与信息的不同。

另外一种描述方法是:生命体中包含某种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我们命名这些“无形的能量与信息”为“气”;生命体完全丧失了这些“气”则生命结束而死;两个不同的生命体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它们包括不同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

等一下,也许有人会说,还是没有说清楚“气”是什么啊。其实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有一种工作方法经常被使用,例如上个世纪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就是发明“薛定谔的猫”难题的薛定谔)在探讨微观粒子状态的时候,发现没有办法说清楚,也说:我不管这个微观粒子状态的规律如何,我先用一个波函数Ψ(r,t)来定义它,它的具体含义我不知道,当前仅仅知道与空间变量r、时间变量t相关,然后我们再慢慢来求证这个函数的外部特征。所以我们现在也可以这样说,“气”是生命体(对人就是人体)包含的某种包含“能量”与“信息”在内的、无形的物质;“气”是生命体的生命得以继续的基础;任何两个生命体的“气”都是不一样的。

上面的三段话实际上是我用了三种不同的描述来试图对“气”与“生命体”进行的定义。接下来我们要持续解读“气”的三要素:“无形的”,“能量”,“信息”。

要点(12)“气”的生长周期:精气神的转化过程。

有些人,特别是那些哲学家,最喜欢用来装酷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很显然,“气”在刚刚进行了“我是谁”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要回答“哪里来与哪里去”的问题了。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要参考《黄元御医学全书》的原文。我先将我们要引用的原文摘录如下:

(1)《素灵微蕴.卷一.胎化解》:两精相抟,合而成形,未形之先,爰有祖气,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精如果中之仁,气如仁中之生意,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

(2)《灵枢悬解.卷五.神气.本神三十八》:精者,生化之始基也,故生之方来,谓之精。人身形象之根源,神气之室宅也。而阴阳之理,本自互生,其所以化精者,以其中有神也。此神之来,不在精后,当其男女交时,两精相抟,凝此一段祖气,清虚灵妙,是谓之神。

(3)《灵枢悬解.卷六 外候.天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我们慢慢来解读这三段话,试图来理解精气神的关系,就解答了“气”的“从哪里来”与“到哪里去”的问题。

(1)精中之气是生命产生的基础。参考:精如果中之仁,气如仁中之生意,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素灵微蕴》是黄师写作的第一本书,黄师在这本书的第一卷的第一节就首先探讨生命的根原,所以我们学习中医也应该首先就探讨生命的模型是什么。这里说明生命的来源在于精,对于人来说,男子的精为精子,女子的精为卵子。但是黄师继续提醒我们,不要仅仅关注到“精”的可见物质基础,还应该进一步关注“精中之气”,要关注精中无形的能量与信息。我们现在经常说男子不育的一种就是“精子缺乏活性”,我个人理解就是精子生成了,但是其中蕴含的“气”(能量)不够,导致精子活性不够。

(2)两精相抟,则生命产生。参考:此神之来,不在精后,当其男女交时,两精相抟,凝此一段祖气,清虚灵妙,是谓之神。有参考: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说明男人精子与女人卵子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的时候,受精卵中包含的是男人精子的“精气”与女人卵子的“精气”凝结成一个新的生命了,这个新的生命的“气”也称为“神”就诞生了,这个生命的基础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也就确定了。这个跟我们平时的日常体验是一样的: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受精卵一旦形成,这个受精卵将来的性别、长相、身高、遗传基因等所有的信息都已经确定了。男女交时,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之“气”与卵子之“气”结合成新的生命之“气”存放在受精卵中,这新生命的“气”有时候也称为“祖气”,清虚灵妙(这个形容词先忽略),是谓之神。所以总体上说,“气”就是“神”,“神”与“气”都是那股能量与信息的代名词。同样,受精卵的那些物质基础(细胞、微量元素等)并不能成为决定生命成长的差异性,而受精卵中的气(能量与信息)才是决定这个生命有别于其它生命的最重要因素。

(3)生命的成长与延续:气聚而成形,成形成成长,成长而封藏能量与信息到精子与卵子中。受精卵形成之后,不断吸收母体以及(出生之后)外界的能量,能量聚而成形,形成了人体并发育成熟。生命的延续人体的“神”就是人体那股生命之“气”。人体运作到一定程度,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封藏在自己的精子(女人的卵子)中。然后男人的精子与女人的卵子有回到上面“生命的产生”,循环起来了。参考上面的描述:而阴阳之理,本自互生,其所以化精者,以其中有神也。就是人将自己的“神”(或者说“气”)封印到精子或者卵子中了。

就这样,两精之气凝结成新生命之气,新生命成长之后又将自己的气封印到自己的精中,周而复始,生命得以延续。那么,问题就又来了,第一个生命之“气”是如何诞生的?这个我们就暂时不探讨了。后续我将在《黄元御医学全书》全文读注中探讨。这本书要聚焦。

要点(13)通过几个例子,我们再感悟一下“气”的定义。

我们后续的所有中医学习,都要时刻不忘记我们面对的是“气”,生命体有气,精子有气,受精卵有新生命的气。为了加强对气的感悟,我们再增加两个例子来理解“气”。

(1)黄豆与绿豆的气是不同的。从某些测量角度来说,例如食物中包含的热量、蛋白质、淀粉等等,实际上是不能完全描述一颗黄豆与一颗绿豆的差别的,因为黄豆只能长出来黄豆芽,绿豆只能长出来绿豆芽。可能有的人看到这里要说了:“我明白了,你要说的是DNA”。我要说的是,我相信DNA只是描述黄豆中“无形的能量与信息”的一个侧面,并不能代表黄豆的生命之气。

(2)同一个男人与同一个女人的不同受精卵中也是包含不同的气。上面有人提出“气是不是DNA”的问题,我们就以同一个男人与同一个女人的不同受精卵来分析这个气。我们都知道,同一个男人与同一个女人的不同受精卵成长出来的人是差异化非常大的,而它们可见的DNA的差距是非常小的。为什么这么小的DNA差距可以产生这么多的个体生命的差异?这个问题是没有得到答案的。所以我觉得DNA只是描述人体之气的某一个侧面,并不能完全测量人体的生命之气。

要点(14)中医研究气的方法:不以数推,而以象之谓。

有人可能会说:好的,我知道了,气是“无形的能量与信息”,作为无形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研究了呢?说到底中医是不是一种玄而又玄的“哲学”呢?

我们先类比一个例子:军队的军魂如何衡量?一个军队有没有军魂,如何衡量?军魂没有实体,如何锻造?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军队的军容、军纪、关键时候是不是顶得上、能不能舍身报国等多方面来了解的。我们没有办法对军队的军魂有一个衡量值,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一个军队有没有军魂。

回到我们中医范畴的“气”,我们如何研究“气”呢?我们没有办法精准测量“气”,但是“气”对外表现的“象”(现象)是我们可以感受与衡量的。所以中医研究气的方法就有二法、四法、五法、六法,还有很多方法我就不列出来了,我个人认为若掌握好这四个方法,已经不得了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可以接受二法、四法、五法、六法的名称,我换一个名称大家是不是可以接受?二法就是阴阳,四法就是四象,五法就是五行,六法就是六气。这些概念我们接下来就要在本书中一一掰扯清楚。我原来想说的是“二分法”,后来发现“分”这个字容易引起误会,所以修改为“二法”。对于人体的“气”,我们也不是以数来推的,而是通过“气”表现出来的“象”来理解它、调理它的。《素问悬解.卷十 运气.五运行大论七十六》: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我们根据气的运动对外的表象来分析“气”。

再举员工管理来示例:某厂对员工进行评价,将员工年度绩效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依此四个等级对员工发放年终奖与涨薪,如果严格按劳取酬,为什么20万员工不分20万个等级呢?这也是某种形式的公司管理“以等级谓之,不以精确的数来推”。

要点(15)太极的定义:“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表达的是一气的太极。

人体之“一气”一旦开始运动,则进入后天状态,我们可以根据一气的运动之“象”去研究它。对于“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我们还需要最后说一下“太极”的概念。

太极是一气运转的初始状态,是充满能量但是还没有运转的状态。“阴阳未判”代表的是时间,是“阴阳还没有区分(既然还没有区分,我们就不管阴阳是什么)”的时候,“混茫”代表的是状态,是“混混茫茫”、充满能量而未运转的状态。这个时间的这个状态,我们命名为太极。

人之太极有很多名字,先天、祖气、一气、元气等等,要透过这些名字看本质。《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阴阳未判,一气混茫。《长沙药解.卷一.甘草》: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这些都是对太极的描述。所以在人的生命获得的那一刻,在两精相抟凝一祖气的时刻,人身的太极就形成了。这个太极是一个标志这个人与其它人不一样的那“一气”,在漫漫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个太极也有很多名称,例如“先天”,“元始之气,又称元气”。祖气,一气,太极,元气,先天,不管什么名字,就是人的初生,是后天“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运作开始之前的根基。黄师《四圣心源》第一句话是“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第一阶段都是“太极”的一气阶段,是混茫的、充满能量的一气。

《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要点(16)一元盈缩。

上面说“太极”的时候,说一气在太极阶段,是混茫的、充满能量的。太极只是产生一气那一时刻的一气状态,那么太极时刻之后,一气的运动规律是如何的呢?

按照我们现在生活的三维空间,一气这团能量在膨胀、收缩、再膨胀、再收缩的运转。我理解学习中医要可以领悟到无形的能量与信息,然后再理解这团气是在时刻“盈缩”的运转着的。“盈”的状态就是一气的“阳”的过程,“缩”的状态就是一气的“阴”的过程。盈缩交替就是“阴升而化阳,阳降而化阴”。有一种说法是“一元盈缩”,指的就是一气的最形象的运作方式。

早晨太阳出来,天地一气逐渐放盈,向外扩张;午后太阳西行,天地一气逐渐收缩,太阳落山以后,天地一气即进入闭藏。第二天又是这样的周而复始的“盈缩”。天地每天向人演示变化的盈缩之道,人体一气合于天地一气而处于盈缩的状态。朝乾夕惕这个成语出自《易经》的乾卦,可以作为人之一气的运作规律参考。朝乾,是说君子每天早晨出去做事要用乾道搏击。夕惕,是说君子每天晚上回来,要对一天的行动进行总结,看看自己的心法是否应于天地一气的盈缩之道。

《素问》: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其实说的也是一气运作的规律:一气盈缩是持续运行的,若停止运行则不能“出入”、“升降”,则人之一气变化停止,生命终止矣。一气的盈与缩是必须时刻都同时进行的:只有盈而无缩则气散;只有缩而无盈则气积;盈的时候实际上是一气盈多缩少,而不是只有盈;缩的时候实际上是一气缩多盈少,而不是只有缩。

要点(17)阴阳的定义。

一气在太极之后的运作,实际上包括两种运动:一种是上升、向外、发散的运动(盈);一种是沉降、向内、收敛的运动(缩)。上升、向外、发散的运动则导致气在外,在外则为阳,这就是“升则为阳”的意思。下降、向内、收敛的运动则导致气在内,在内则为阴,则就是“降则为阴”的意思。清气为阳,浮升在外,浊气为阴,沉降在内。这就是太极生两仪的过程,一气变成阴气与阳气了。

阳气的定义:一气中在外的、相对无形的那部分气,有时候简称阳。阴气的定义:一气在内的、相对有形的那部分气,有时候简称阴。

阴阳细推可以用来表示万物。以一个公司的员工为例,将员工分为两部分:积极的员工,消极的员工。进一步细分,积极的员工又可以分积极中积极的员工与积极中消极的员工,消极的员工又可以分为消极中积极的员工与消极中消极的员工。一直细分下去,可以将所有员工都分解出来。这就类似于将一气可以分为阴阳,然后阴气又可以分为阴中之阴与阴中之阳,阳气可以分为阳中之阳与阳中之阴一样。一直细分下去,可以将世间万物的阴阳属性都分出来。《素问悬解.卷十 运气.五运行大论七十六》: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再以树来举例子。一棵树整体看,地面下的树根为阴,地面上的树干为阳。对地面上的树干而言,主干为阴,树枝为阳。对树枝而言,树枝的内部为阴,树枝的皮为阳。但是,我们还是要从气(能量与信息)的角度来看待一气,不管如何细分,都是这一气。

要点(18)中气、土的定义。

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清气在外为阳,浊气在内为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怎么理解这样的说法呢?清气、中气、浊气,都是一气的某个部分,其分界线在什么地方?

还是以一个公司的员工为例:积极的员工为阳;消极的员工为阴;积极员工与消极员工之间,普普通通工作的员工则为“中气”。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积极员工、普通员工、消极员工。实际上《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后面也说了: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说明实际上阴阳就是一气(中气)的变化。

中气就是土,就是一气。

要点(19)以一个弹簧来理解阴阳。

假如有一个弹簧,现在我们用手将这个弹簧压紧,然后松开它,这个弹簧就将在桌面上周而复始地重复“弹开-收紧-弹开”的过程。我们不仅仅要用肉眼看到弹簧的形状在不断改变,我们还需要通过弹簧的“象”来思考无形的能量的转换过程。弹簧在收紧的时候,能量是分布在聚拢的弹簧上的,所以能量是聚拢的、在内的,所以此时弹簧(包括能量)处于“阴”的状态;弹簧在弹开的时候,能量是分布在弹开的弹簧上的,所以能量相对来说是发散的、在外的,所以此时弹簧(以及能量)是处于“阳”的状态的。

要点(20)以一群弹簧来理解一气的运动。

实际上一根弹簧只能比喻一气的一个最小部分,而一气的更好的弹簧比喻模型是:一群弹簧。一群弹簧中的每个弹簧都在时刻进行“弹开-收紧-弹开”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气(这群弹簧)整体上存在一个大的弹开或者大的收紧过程。再以股票交易比喻,一些人买涨,一些人买跌,但是大盘在这两个力量的作用下,总体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涨的过程”或者“跌的过程”。任何一个时刻,一气中都有一部分气正在进行“盈”的过程,而另外一部分气正在进行“缩”的过程。一气是可以任意细分的,所以不可能有某个时刻,一气的所有部分都处于“盈”的过程;也不可能有某个时刻,一气的所有部分都处于“缩”的过程。

要点(21)在中气斡旋下:阴极生阳,阴升而化阳;阳极生阴,阳降而化阴。

如果以一群弹簧来理解一气。

(1)一群弹簧是有很多弹簧组成的,一气就是有很多可以细微划分的部分组成的.

(2)一群弹簧的每一个弹簧都在“弹开-收紧-弹开”的过程,从而形成弹簧群的整体“弹开-收紧-弹开”过程;一气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在反复盈缩的过程,从而形成一气的整体盈缩过程。

(3)对一个弹簧来说,弹开到最大,因为有弹簧的牵引力,从而开始了收缩的过程,这就是阳极生阴的过程,在生阴的过程则为阳降而化阴。同样,一个弹簧来收缩到最小,因为有弹簧的弹力,从而开始了弹开的过程,这就是阴极生阳的过程,在生阳的过程则为阴盛而化阳。

(4)对于一气的任何一部分来说,盈到极点,因为有整体一气(就是中气)的运转能量,从而开始了缩的过程,这就是阳极生阴、阳降而化阴。另一方面,对于一气的任何一部分来说,缩到极点,因为有整体一气(就是中气)的运转能量,从而开始了盈的过程,这就是阴极生阳、阴升而化阳。

一气实际上总是处于部分气在上升(盈)、部分气在下降(缩)的动态运转中。上午天地与人的一气上升多而下降少,从而整体一气表现出盈的过程;下午天地与人的一气下降多而上升少,从而整体一气表现出缩的过程。不能一直盈,否则一气就耗散了;不能一直缩,否则一气就不再能够转动,停止转动,一气就凝固了。

《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要点(22)四象的定义。

上面花了这么大的力气讲解了“气”,以及“气含阴阳”。一旦我们理解了气变化成阴气与阳气的过程,实际上还是一气,那么气的继续细分理解就不足为奇了。总结起来理解就是:

(1)一气(阳气)上升到一般,称之为木,也称木气,就是一气中温暖、升的速度最快的那部分气。

(2)一气(阳气)全升到上面,称之为火,也称火气,就是一气中最热(发散)、升到顶点、下一阶段即将下降的那部分气。

(3)一气(阴气)下降到一半,称之为金,也称金气,就是一气中凉爽、降的速度最快的那部分气。

(4)一气(阴气)下降到下面,称之为水,也称水气,就是一气中最寒(凝聚)、降到底点、下一阶段即将上升的那部分气。

要点(23)再次请出弹簧辅助我们理解四象。

以一个弹簧来类别一气的某一小部分。

(1)假设有一个弹簧,用手将其捏得很紧,然后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将其放开,弹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周而复始的重复(缩到最小、弹开、弹到最大、收缩、缩到最小、又弹开…)的过程。

(2)最开始的时候,捏得很紧的弹簧就可以类比为太极。

(3)弹开到一半的状态可以类比为木,就是在快速上升,升的速度最快的时候。弹开到最大的状态可以类比为火,就是在发散、下一阶段将收缩的时候。

(4)收缩到一半的状态可以类比为金,就是在快速下降、降的速度最开的时候。 收缩到最小的状态可以类比为水,就是在凝聚、下一阶段将弹开的时候。

当然,我们的描述越来越简化,实际上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到弹簧的形状变化,还需要关注到弹簧内的能量变化。但是因为我们不能太啰嗦,一旦我们建立了气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在这之后重复越来越少了。任何四个状态,其实都是弹簧而已,本质没变,都可以成为是弹簧。弹簧以及弹簧中包含的能量,统称为土。手捏紧的弹簧一旦开始放开,这个弹簧就从太极的先天阶段进入后天,随着弹簧的伸缩、能量的丧失,弹簧将逐渐失去能量。同样这个也类似于人的生命能量的丧失。

《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要点(24)人体之一气的模型假设。

我们在本章“生命原理篇”的最开始就说,人体的模型很重要。经过这么的解说,我们慢慢可以总结一下我们理解的人体模型了。

(1)人秉一气而生。一气就是生命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有形的形体是承载这无形的能量与信息的载体。

(2)一气的运转规律是:周而复始的盈缩过程。例如站在气的最里面往外看,气就是在不断的“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因为实际上人是有前后的,如果人体站立在地面上,人体的一气总体上是左边主升、右边主降的。(必须申明的是,为什么是左升右降,而不是右升左降,我暂时还没有找到《黄元御医学全书》中的依据,说明我对书本还不熟悉,还需要继续努力。)

(3)一气的另外一个运转规律是可以无限细分,每一个细分部分都还是处于“周而复始的盈缩过程”中。每一个细分部分的盈缩形成了整体的盈缩,使得一气任何时候都既有盈的细分部分,也有缩的细分部分。实际上每一细分部分都可以进行更细分,然后在细分中的更细部分,又都既有盈的更细部分,也有缩的更细部分。这样可以无限细分下去。

(4)但是中医研究并不是希望无限细分去研究,而是以一气的“象”去研究。若将一气分为两个大“象”,则为阴阳。若将一气分为四个大“象”则为木火金水。后续继续细分来对一气进行分析与研究。要体会这样的分析方法,例如,上面所说的一气的木与火,其界限在什么地方呢?并不需要明确,只要可以支撑我们做生命原理分析与维修保养就可以了。

《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要点(25)广义的土就是中气、一气的别称。

上面这小节的要点在“土合四象,是谓五行”。在从四象到五行的转变过程中,很多人都容易产生困惑。我认为要理解这个转变,主要是当我们说“土”的时候,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土,一种是狭义的土。我们先来理解“广义的土”的含义。

我们之前说了,木气、火气是阳气上升的两个阶段,其本质都是一气;金气、水气是阴气沉降的两个阶段,其本质也是一气。这就是所谓的: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然后我们还知道: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这个时候说的土就是“广义的土”指的是一气、中气的别称。

要点(26)不增不减,无出无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看到这个要点的标题,大家会不会想:学徒11同学,咋开始走入玄幻路线了。其实这句话是之前一个高手师兄点醒我的时候说的,我借用来,就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人体一气的运作模型,以及人体一气的“象”。

按照我们之前描述的人体模型:人秉一气而生;气是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其的运作规律是周而复始的进行盈缩;气盈到中间名之木,盈到上面名之火,缩到中间名之金,缩到下面名之水;木火金水,实际上就是阴阳,实际上就是中气,就是土。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气在周而复始的木火金水四象轮旋过程中,能量与信息有增加、有衰减没有?显然没有。就跟那根我们可爱的弹簧同学,周而复始地进行(缩到最小、弹开、弹到最大、收缩、缩到最小、又弹开…)的过程,能量与信息是没有增加也没有衰减的,只是在动能与势能的不断转换过程中。

这就是我理解的:(一气盈缩过程中)不增不减,无出无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要点(27)从象的角度看“木温、火热、土湿、金凉、水寒”。

上面我们说了,一气盈缩的过程中,能量并没有增加或者衰减。另外,一气是“无形的”能量与信息,我们可以研究一气都是根据象来对其进行研究,而“象”是人观察一气得到的感知,这样就有了对一气的“温热凉寒”的印象了。当一气处于水(蛰藏)的状态时,一气的能量最大程度上蛰藏起来,这时候人对这一气的感知就是寒的;当一气处于火(发散)的状态时,一气能量得到最大的绽放与展示,这时候人对这一气的感知就是热的;虽然这一气在水与火两种状态下,能量总量是一样的,但是别人可以感知的“象”是不一样的。木温,是因为一气从水寒的状态向火热的状态迁移过程的中间态;同样,金凉,是一气从火热的状态向水寒的状态迁移过程的中间态。木温、火热、金凉、水寒,这四个“象”都比较好理解。木温,气往上走;火热,气发散在上;金凉,气往下收;水寒,气蛰藏在下。

接下来说一下土的象“湿”是咋回事。

黄师在《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中引用了“《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同时有说了:湿者,水火之中气。阳气在上为热,阴气在下为寒,寒热相遇,则湿气自然产生。土气一湿,则粘滞而不能转动,黄师在《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中说的“土性濡湿”者,湿则濡,濡为气停留而动不畅快也。

要点(28)狭义的土就是火气向金气转换的中间状态。

天地之气的一年四季变化,实际上就是一气的生长收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上半年一气处于盈的过程,下半年一气处于缩的过程。而在盈缩转换的夏秋交界之际,是湿气最盛的时候,是谓长夏。我们研究一气的时候,若以四分法来研究,则分为木火金水;如果以五分法来研究,将火热与金凉之间增加了一个土湿,则为木火土金水。四分法研究一气的时候,我们说土就是广义的土,土实际上就是一气。五分法研究一气的时候,我们说的土就是狭义的土,土实际上是一气从火热向金凉转化过程中的“湿”的状态。当我们说“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这时候说土实际上就是一气,实际上四季之气都是土气。当我们说“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这时候说的土实际上就是狭义的土,专指火气向金气转化的中间状态的一气。

要点(29)五行的定义。

对一气进行研究的时候,以五分法将一气分为五种“象”来研究,木火土金水,则为五行。

阅读古籍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土的含义。我们要去名相去理解广义的土与狭义的土。任启松老师提点我们,学习中医要去名相,要建立一气的大“象”。记住,一年分为四份,则生长收藏(木火金水)。一年分为五份,则是生长化收藏(木火土金水)。

中文的多义字很有意思,这有时候也是中医难以理解的原因质疑。最后再多啰嗦一句,因为中文的文字原因,我们阅读医书一定要注意上下文。大家理解一下“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与“中国队大败美国队”的文字差异与含义相同的情况就可以理解了。

要点(30)人体生命原理模型的再次理解:一气周流,土枢四象。

(1)一气,就是万物发展的起源,也就是人体的太极。四象就是阴阳的升降,阴阳就是一气的浮沉。这就是可以理解了,一气的运转状态是顺序发展的:木生,火长,金收,水藏,然后又是木生,火长,金收,水藏。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2)一气,也就是四象,运作规律是一气周流的如环无端、永不停歇。一气周流的不是说某个时候,一气都是木气,然后接着一气都是火气,然后接下来是金气,然后接下来是水气。而是说,任何时候,一气都在那,一部分是木气,一部分是火气,一部分是金气,一部分是水气。我们来类别一下,类似在一个操场上,很多人在这个操场上围绕这某个中心点顺时针绕圈圈,绕到七点半到十点半位置的人平举左手(木),绕到十点半到一点半位置向上举手(火),绕到一点半到四点半位置的人平举右手(金),绕到四点半到七点半位置的人手下垂(水)。永远都是这些人在绕圈圈,只是走到不同位置的时候,这些人采用了不同姿势而已。也不是说在某一时刻大家都走到同一个象限,而是任何时刻分布在四个象限都有人。

(3)“一气周流”是大“象”,“土枢四象”是凝聚力。如何理解土枢四象?还是要回到上面的操场上的人群的例子。人群在操场上转顺时针圈圈,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持转动,一个是聚而不散。还记得“一气混茫”吗,一气的特点是充满能量、混混茫茫,是必须保持转动的,不转动人就不能活着了。聚而不散,是因为一气中保持了能量与信息,类似于一个团队、一群人有一个目标与使命,这些能量、信息、目标、使命将这群人(一气)凝聚在一气。

总结起来,土枢四象是生命的驱动力,一气周流是生命的运动形式。

《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原文: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要点(31)五行相生,就是一气周流的过程中,气的变化顺序而已。

当我们花费这么多精力建立其中气、一气、阴阳、四象、五行的概念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原来非常难以理解的五行相生,就是这么容易:五行相生,就是一气周流的过程中,气的变化顺序而已。相生的概念,就是一气周流的发展规律(生长化收藏)的递进过程。例如,木生火,木气生发之后,自然就是生长阶段,所以一气将发展的长的阶段。这个就跟春天过去了,就一定是夏天一样自然。因为我们将是这样命名一气周流顺序变化的那部分一气的。一气是在周而复始的进行木火土金水的变化,然后又木火土金水的变化。所以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要点(32)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五行相克,就是一气周流的时候,一气的不同部分相互制约(或者说辅助)的关系。相克的概念,是制其太过的过程,当然制与反制都存在。金克木。木气是一个上升速度最快,是一个快速运动、发散的那部分气。作为一气,木气既然快速上升,为了避免其上升、发散过快,在一气中就有另外一部分气是收敛的。这部分就是金气。同样适用于: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另一方面,金克木的话,反过来若木气太强,金气也会受影响。用黄元御老师的说法是(《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偏见》)“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要点(33)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先得回顾一下《素灵微蕴.卷一.胎化解》: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精如果中之仁,气如仁中之生意,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相生相克依照上面的讲解,都是一气周流的变化过程所决定的,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一气周流的生长化收藏不同阶段命名为木火土金水的定义造成的。一旦气聚成形,就离开了一气周流的变化,就不能变化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成质则不能生克矣”。有时候看到一些人将五行生克讲解成“木头、火、土、土里的金属、金属融化后的水”,我就想起来,这个人应该黄元御老师的学术思想没有学透。

《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原文: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要点(1)命秉于生初者,秉于两精相抟之时的祖气。

命秉于生初这句话,可能会导致某些人对中医的抵触,所以需要好好解释一下。

人秉一气而生,祖气的能量与信息决定了人的极限。人的生命源自于祖气,就是黄元御老师说的,命秉于生初的那股气。人之祖气的另外一个称呼是人的先天之气。人的先天一气,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极限,例如寿命、身高、智慧的极限。

后天水谷精华经由人的后天之本(脾胃)纳入的一气周流之中,维护、滋养着人的一气。后天对这一气的维护、滋养,决定了这个人可以将一气的极限发挥多少百分比。后天维护不好、家族性生活习惯,往往让大家更多注意到后天是如何决定一个人的身高、智慧、寿命、疾病,而忽略了先天的因素。宝马与宝来本是差别很大的车,后天不维护滋养,最终都是烂车一辆。

人秉一气而生,先天生成,后天濡养。学习中医要将人秉一气而生这个概念,作为自己思考的根基。

要点(2)脏腑是人体一气的大本营。

我们前面一直说,人秉一气而生,人体的生命原理模型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分析人体相关的问题都要将人秉一气而生这个概念时刻记在心中。那么为什么黄师在一气运作模型之后理解就将脏腑作为气概念之后第一个要讲解的东西呢?

我的理解是,人之一气是无形的能量与信息,这些无形的能量与信息需要有一些地方存储起来,人体存储这些无形的能量与信息的地方就是脏腑。《素问悬解.卷二 脏象.五脏别论七》: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功能是作为一气的木气、火气、土气、金气、水气的大本营,实际上也是人之一气的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肾气的大本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木火土金水与肝心脾肺肾的对应关系。

《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原文: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要点(3)人之五行。

人秉一气而生,人之一气与天地之一气本质上是一样,故天地之气有五行,人之一气亦有五行。人之中气亦为土,人之土气亦有阴阳,阴为脾(亦称脾土、戊土),阳为胃(亦称胃土、己土)。人体一气之木气为肝气,人体一气之火气为心气,人体一气之金气为肺气,人体一气之水气为肾气。

按照天地一气的木生火长土化金收水藏,人体一气的作用是一样的。肝气主生,心气主长,脾胃主化,肺气主收,肾气主藏。

《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原文: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藏,阳生六府。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要点(37)人之五行,亦分阴阳。

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肾气,人之五行也。而五行之中的每一行,亦分阴阳。上面已经知道了,人之土气亦有阴阳,阴为脾(亦称脾土、戊土),阳为胃(亦称胃土、己土)。人之木气亦有阴阳,阴为肝(亦称肝木、已木),阳为胆(亦称甲木)。人之火气亦有阴阳,阴为心(亦称心火、丁火),阳为小肠(亦称丙火)。人之金气亦有阴阳,阴为肺(亦称肺金、辛金),阳为大肠(亦称庚金)。人之水气亦有阴阳,阴为肾(亦称肾水,葵水),阳为膀胱(亦称壬水)。

要点(38)十天干就是对应五脏五腑。

这个对应关系没有办法与诀窍,就必须背下来。幸好有一个十天干与脏腑的对应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记忆。十天干对五脏五腑的命名,即为一气周流的顺序。甲木(胆),乙木(肝),丙火(小肠),丁火(心),戊土(胃),己土(脾),庚金(大肠),辛金(肺),壬水(膀胱),癸水(肾)。一个天干循环,实际上就是一气周流的一周而已。

其实中医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是可以精确数字描述的,十天干的命名与脏腑对应,实际上隐含着非常高深的天人合一、天地一气与人之一气的运作规律的合拍。上古圣贤在定义这套体系的时候,有很多想法我们现在并不了解,需要我们慢慢挖掘。一旦我们入门,则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要点(39)相火的定义:蛰藏在水中的能量,是谓阳根。

又一个中医非常难理解的概念出现了。即使是中医从业多年的人,大家意见要统一都很难。重点就在这句话: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还记得我在前言中说的“以经解经”方法吧,我们就先来看看《黄元御医学全书》中对相火的典型应用与描述。我利用计算机的“搜索”功能将《黄元御医学全书》六百多处的相火都过了一遍,将有特点的相火引用摘抄如下,请大家先看看:

(1)《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四气调神论二》: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寒陷而独沉,相火蛰藏,则肾水温升,而化乙水,少阴不藏,相火外泄,水寒不能生木,故肾水独沉。

(2)《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生气通天论四》:相火在水,阴气封藏,乃三阳之根,如天之斗极也。

(3)《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生气通天论四》。原文: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黄师注解:阳强不秘,相火炎升,精血消亡,阴气乃绝。

(4)《素问悬解.卷六 病论.逆调论四十二》:肾为癸水,水中之气,是为阳根,生木化火,全赖乎此。阳根者,手足少阳之相火,蛰藏于癸水也。

(5)《素问悬解.卷十 运气.五运行大论七十六》: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热,君火也,地下之温,相火也。君火为相火之标,相火为君火之本,相火升则君火显明于天上,君火降则相火封藏于地下。君相二火,游行于上下之间,寒来暑往,四时更代,则六气迭入,地道周备,故万物化生。

(6)《难经悬解.卷上.二十五难》:二十五难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7)《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少阳相火》: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

我们看上面的这些说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相火是蛰藏在水中的三阳(阳气)之根;相火蛰藏得好,则水中能量足,则可以生木气与长火气;相火蛰藏不好,相火外泄,则水寒不能生木,则一气周流的循环就出故障了。故我的理解上,相火是蛰藏在水中的能量,是谓阳根,是一气下一个循环生长的基础。

要点(40)君火与相火本为一气。

参考《素问悬解.卷十 运气.五运行大论七十六》: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热,君火也,地下之温,相火也。君火为相火之标,相火为君火之本,相火升则君火显明于天上,君火降则相火封藏于地下。君相二火,游行于上下之间,寒来暑往,四时更代,则六气迭入,地道周备,故万物化生。说明君火与相火是同一气,只是变化形态不一样而已。君火与相火都是火,或者说都是某种形式的能量。这个火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完全扩展开来、居于一气周流最顶端位置的,我们称之为君火;一种是收藏起来、居于一气周流最低端位置的,我们称之为相火,也称之为蛰藏在水里(一气周流最低端位置)的阳根。

要点(41)用弹簧来比喻君火与相火的转化。

用一个弹簧来做比喻。假设有一个弹簧,用手将其捏得很紧,然后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将其放开,弹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周而复始的重复(缩到最小、弹开、弹到最大、收缩、缩到最小、又弹开…)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捏得很紧的弹簧就可以类比为太极。弹开到一半的状态可以类比为木,就是在快速上升,升的速度最快的时候。弹开到最大的状态可以类比为火,就是在发散、下一阶段将收缩的时候。收缩到一半的状态可以类比为金,就是在快速下降、降的速度最开的时候。收缩到最小的状态可以类比为水,就是在凝聚、下一阶段将弹开的时候。任何四个状态,其实都是弹簧而已,本质没变,都可以成为是土。弹簧以及弹簧中包含的能量,统称为土。那么,君火是什么呢,就是弹簧最大的时候,这个状态下弹簧的能量就是君火。相火就是随着弹簧缩小,蛰藏在弹簧中的能量,这些能量是为了下一阶段弹簧可以再次弹开的基础。其实弹簧最大时候的君火与弹簧最小时候的相火,都是蛰藏在弹簧的势能(或者简单说能量)。

要点(42)相火必须可以顺利蛰藏,为水生木火的基础。

随着一气周流的收与藏过程,相火这个能量必须可以蛰藏在水里,这个是一气周流接下来木火生长的基础。类比的,随着弹簧收缩、缩小到最小的过程中,弹簧的能量必须收藏在弹簧中,否则接下来弹簧就不能顺利弹开、弹开到最大了。

要点(43)如何理解有人说的:五脏六腑皆有相火。

既然相火是一气中的那股能量,其实在一气周流的全过程中,这股能量都是存在的。只是用不同的形态存储,使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象)而已。例如以弹簧为例:水,压缩到最低的时候,能量表现为压缩的势能;木,弹簧在快速伸展,势能基本为零,扩展的动能最大;火,扩展到最长的时候,能量表现为拉升的势能;金,弹簧在快速收缩,势能基本为零,但是收缩的动能最大。一气周流的能量表现形式,实际上在一气周流的各个环节都有表现,据我现在理解,在木火金水的各个阶段,一气周流的能量都是存在的,只是存储的方式不一样。至于是什么方式,我们后面慢慢探讨。

要点(44)中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脏腑概念差异的理解。

在说明中医脏腑与西医脏腑关系之前,我又要强调一句话了:人秉一气而生。这句话非常有利于我们思考中医脏腑与西医脏腑概念的差异。

我们以肝来举例。当中医里说肝的时候有两个主要意思:一个是肝气,是人之一气的木气部分,特指乙木,是人体之一气的上升之气;一个指的是肝脏,是肝气的大本营。所以中医说的肝脏就不仅仅是包括西医解剖学展示出来的肝脏,还包括西医肝脏之周围的黏膜、韧带、静脉等一体化的系统,甚至应该还包括我们解剖可能没有观察到的东西,毕竟气不可见,则肝与其它脏腑交换能量的机制也不可见。

既然中医的肝气为生之气,肝脏为肝气的大本营,再加上我们时刻记住“人秉一气而生”,后面我们说的各种概念就更好理解了。例如,肝主筋,其荣爪。从中医角度来说,肝气主筋的生长,主爪子的荣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按照西医的观点,肝脏就是一个内脏,咋与筋、爪关联在一起呢?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气血原本》原文: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要点(45)气血的定义。

我们先回顾一下迄今为止我们有的概念:人秉一气而生;脏腑是一气的大本营;一气的运作规律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指的是中气为土,土为推动一气进行周流的原动力;脏腑作为一气的大本营,大本营之间运转的实际上就是一气,在脾胃的斡旋下,肝气升,心气在上,肺气降,水气在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气血就很好理解了。

气血的定义:气血就是一气,一气中温升部分则为血,一气中清降部分则为气。肝木是肾水温升而成,又名肝血;肺气为心火清降而成,又名肺气。

要点(46)血为阴,气为阳。

我们来回顾一下阴阳的定义:一气中在外的、相对无形的那部分气,有时候简称阳;一气在内的、相对有形的那部分气,有时候简称阴。

再说一下气与血的阴阳属性:血为阴,气为阳。肝血在内,温暖而欲升,故肝血在内为阴;肺气在外,清凉而欲降,故肺气在外为阳。肾水升而生肝血,肝血长而生心火,心火降而为肺气,肺气藏而生肾水,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一气周流。肝血为阴,升而化阳;肺气为阳,降而化阴;阴阳循环,是谓“一气周流”。

要点(47)经络的定义。

经络的概念也是第一次出现,我们也要尝试给一个定义。《四圣心源.卷三 脉法解.二十四脉》: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藏气必结。这样说来,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本为一气,其实就是人体所秉而生的一气。

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本为一气,我们前面又说了,脏腑是人体一气的大本营,那么经络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脏腑是人体一气的大本营;经络则是人体一气在人的形体上巡行的路线。经络实际上是两个东西:经脉与络脉。《灵枢悬解.卷五 神气.决气三十九》: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经脉是营气在其中运行的路线。经脉与络脉的差别,后面需要的时候找机会再讲。

要点(48)营卫的定义。

先参考《四圣心源.卷三 脉法解.二十四脉》: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藏气必结。

再参考《灵枢悬解.卷五 营卫.营气三十四》:营卫者,经络之气血,气行脉外曰卫,血行脉中曰营。营卫二气,皆水谷所化,故营气之道,以内谷为宝。营气,血脉中之气也。谷入于胃,消化于脾,脾气散精,乃传之于肺。肺主气,气化津,津则流溢于中,气则布散于外。慓悍者,行于脉外,是为卫气。精专者,行于经隧,是谓营气。

所以我理解,经络之气与脏腑之气,本为一气,都是人体所秉之一气。这一气在脏腑内周流则为气血,在经络中周流则为营卫。一气的精专者,为血,为营,有时候也称为营血;一气的彪悍者,为气,为卫,有时候也称为卫气。

要点(49)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

血就是一气中温暖而性生发的那部分气,而木气(在人则为肝气)是一气中生发之性最强的那部分一气,所以其实血就是肝气,有时候也称为肝血。我理解“肝藏血”这三个字,肝是肝脏,是一气中肝气精华凝聚而成的实体,这个实体就是肝气(肝血、血)的大本营,所以肝藏血。同样的,肺藏气也是一样的道理。去除名相,肝血、肝气、血,这些名相其实指的都是一气中温暖而性生发的那部分气。

肾水生肝木(肝血),这个是很自然理解,一气周流的运转规律就是这样的。但是肝血本于脾又是什么意思呢?我先描述一下我所认为的事业要成功的两个条件:既需要发动这个事业的领军人物与先驱,亦需要养育这个事业成长壮大的普罗大众。《素灵微蕴.卷四.中风解》: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暖则生发滋荣,土燥则长育条畅,和风舒布,必无飘忽激扬之灾。我们再在《黄元御医学全书》中查找“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发现这是一个黄师经常提到的说法。其实我理解,这就是“肝藏血,血本于脾”的含义。

同样类推就容易理解“肺藏气,而气原于胃”。

要点(50)以一支军队来比喻人体的模型。

以军队模型来描述脏腑、经络、气血、营卫。以一个军队来类比人体的一气,军队中的每个人就是一气中的最基本单元;脏腑就是军队的大本营;经络就是守护区域内,军队的巡逻路线;大本营是实体组织,经络是路线图;在脏腑(大本营)之间调动的就是气血(大部队),在路线图上巡逻的就是营卫(在外不间断的巡逻队)。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精神化生》原文: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府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灵枢悬解.卷五神气.本神三十八》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藏,则精神散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欤?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精、神、魂、魄、意,是谓五神。本于神者,本于五神也。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人秉天地之中气而生,天之在我者,五行之德也,地之在我者,五行之气也。五神者,德流于上,气薄于下而生者也。精者,生化之始基也,故生之方来,谓之精。人身形象之根源,神气之室宅也。而阴阳之理,本自互生,其所以化精者,以其中有神也。此神之来,不在精后,当其男女交时,两精相抟,凝此一段祖气,清虚灵妙,是谓之神。神者,阳气之灵者也,而究其由来,实化于魂。魂以半阳而化纯阳,则神发焉,故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精者,阴液之粹者也,而究其根本,实生于魄。魄以半阴而生纯阴,则精盈焉,故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神藏于心,众理皆备,所以载任万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念,谓之意。意之所存注,谓之志。因志而存其变化,谓之思。因思而加以远谋,谓之虑。因虑而善于处物,谓之智也。

要点(51)广义的神与狭义的神。

广义的神实际上就是一气,人秉一气而生,“《灵枢悬解.卷五.神气.本神三十八》:两精相抟,凝此一段祖气,清虚灵妙,是谓之神”,“《灵枢悬解.卷六外候.天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而本小节体现的五神“精神魂魄意”中的“神”是狭义的“神”,大家还记得我们说中气为土为广义的土,五行中的土为狭义的土,我理解这个神的含义也是一样的。我们接下来仔细分析一下“五神”的本质是什么。《灵枢悬解.卷五 神气.本神三十八》:精、神、魂、魄、意,是谓五神;本于神者,本于五神也。

要点(52)德:天地之大德曰生。

在《易经.系辞下》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而这里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天地因为具备“很大的德行”,使得这个天地具备“产生生命”的能力。天地具备“产生生命”的能力,具体拥有生命的方式是“得气”,因为“气”即是“神”,得神则生,失神则死。精气神的关系,在前面阴阳变化章节我们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复。我们这里再说明一下“德”。大家应该非常熟悉的话语是“放生积德”与“行善积德”,那么所谓积德中的“德”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刚才的解释,天地有大德,故可以产生“生命”。所以我们理解,德就是一种机缘,一种能力,使得我们所处的天地具有“产生生命”的可能。我们的天地(世界)是一个具备产生生命机缘的世界,自然就有另外的世界是不具备产生生命的世界。依据近代物理的理论,我们宇宙是大爆炸而产生的,我们的很多宇宙常数(例如引力常数G,量子常数h,光速常数C)都使得我们这个宇宙具备生命的可能。同样我们可以推理,很多不能具备生命的、爆炸后产生的宇宙,产生到泯灭的过程中,都没有生命,都没有生命得知这样的宇宙产生过,这样的宇宙可以说就是“没有德”的宇宙。不知道这样是否就将“德”给解释清楚了。为什么说放生是积“德”呢,因为我们做“生而勿杀、予而勿夺”的事情,就是积累这个世界“继续产生生命的可能”,所以说积德。

要点(53)“道”与“得道”。

《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金匮真言论三》:阴阳之理,逆之则灾害生焉,唯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即上文养生长收藏之道也。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

说完了“德”,希望借这个机会说一下“道”。上面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两个含义:道就是“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就是阴阳之理;得道就是“服从阴阳之理”而达到没有任何小疾病(苛疾不起的含义)。人秉一气而生,人之一气的运作规律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人若可以做到时刻让自己的一气顺从这个运作规律,则可以谓为得道。看起来很容易是不是?

其实很难。例如,上午天地一气在上升,人之一气也应该阳气上升,但是一上班,发现股票跌了,心里懊丧,人之一气就下沉,就不能说得道了啊。再例如,范进中举,心中一狂喜,人之一气在上,下不来了,人就喜极而狂了。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以感悟到,因为七情六欲的影响,人要想得道是多么地难啊。

要点(54)神与精的定义。

人秉一气而生,一气分为木火土金水,运作规律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我是不是太啰嗦了,原谅一下啊,因为这个非常重要。人与外界打交道,实际上就是人之一气与外界打交道。而一气与外界打交道(就是“载任万物”的意思)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神,就是狭义的神。狭义的神是一气与外部打交道的那部分,很自然理解就是木火土金水的“火气”部分,因为一气中的火气上处于最发散状态的气,发散状态的“象”就类似人之一气张开了很多“触手”,就与外部打交道了。所以神的定义就是:人之一气周流到最上面,处于火的状态的时候,人就可以载任万物,故将人之心气、火气称之为神。广义的神就是一气,一气中包含精神魂魄意之五神,狭义的神就是心中藏着火气而与外部打交道的能量。

对应的人之一气的“水气”部分,就是人之一气处于收藏状态的那部分,收藏状态的“象”就是将对外打交道的“触手”尽可能收拢起来,所以藏于肾中的精(肾气)就是一种与外界最小交互状态的“象”。当然,处于“精”状态下的一气,也有很小一部分仍然与外部打交道,不可能完全不打交道。就跟一个种子,也时刻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合适的情况下,就启动发芽、准备生长了。所以精的定义就是:人之一气周流到最下面,处于水的闭藏状态,是下一个周流木火生长的基础,故将人之肾气、水气称之为精。

以上两段实际上就是说明了“神藏于心,精藏于肾”的含义了。神藏于心的含义是,神气(火气)是关键的,是主人,脏腑中的心只是主人居住的宫城。同样,肾气(水气)是关键的,是主人,脏腑中的肾只是主人居住的宫城。

要点(55)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将精与神的定义搞清楚了,就可以理解《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精神化生》的第一段实际上还是依据人体一气的模型,在此用精神这个角度来描述了运作规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所谓“精藏于肾”者,藏于肾水之中也。前面解释相火的时候已经说了,随着一气周流的收与藏过程,相火这个能量必须可以蛰藏在水里,这个是一气周流接下来木火生长的基础。相火为阳,肾水为阴,所以说: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所谓“神藏于心”者,神气为阳之极,阳极生阴,则其一气周流的下一阶段就将下降,而下降的原因是中气斡旋与神气中含有阴根(与肾水中含有阳根对应),有阴根则沉降,浊气沉降则神气清澈,所以说: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要点(56)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神藏于心在上,精藏于肾在下,肾精升而化阳神,心神降而化阴精。精化为神的过程中,水(肾气)还没有完全化为火(心气),先化为木(肝气),肝藏魂,故曰: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神降为精的过程中,火(心气)还没有完全收敛为水(肾气),先收敛成金(肺气),肺藏魄,故曰: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要点(57)何谓意、志、思、虑、智。

中医不仅仅是一个医术,其更关键的是讲解人体生命原理,让人依据其本质的生命原理去生活。本节讲解到了精神,也讲解到了“心神,人之所以可以载任万物者也”,所以就接着将与“载任万物”相关的几个中医基本概念讲解一下。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是与外部事物打交道的主题,在打交道过程中有所记忆(类似于照片),则称之为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对“意”进行了存储并有所存注,则称之为志。这个志有可能是对过去的存注,例如“日志”、“县志”等相关的志,也可能是对外来的存注,例如“志向”的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为对过去与未来的事情有所存注(志),所以关注到这些“志”的过去与未来的变化,称之为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对过去与未来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或者期望,这种预测与期望的过程,称之为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对因为对过去与未来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从而改变当前处事的方式,称之为智。

《素问悬解.卷八 刺法. 调经论六十二》:夫心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此五神之生于五脏也。《灵枢悬解.卷五 神气.本神三十八》:肾藏精,精舍志。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读起这些书来,应该就非常简单明了了。

要点(58)总结:精神魂魄意,是谓人体的五神,乃人体一气的控制系统。

广义的神就是一气,广义的神可以分为精神魂魄意这五神。我们来重复一下精气神的关系:精化为气,两精相抟,凝一祖气,谓之为神;气聚为形,神气生长,吸取后天水谷之精华,聚而为形;神化为精,形体长成,凝一部分神进入下一代的精(精子或卵子)中。广义的神,就是一气,但是进一步细化实际上广义的神包括:精神魂魄意。精是一个凝聚态的;神是一个发散态的;魂是凝聚态精向发散态神演进的中间过程,是发散态之神的初始状态,故称之为“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魄是发散态神向凝聚态精演进的中间过程,是凝聚态之精的初始状态,故称之为“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素问悬解.卷二 脏象.宣明五气十》: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精,是谓五脏所藏。人之一气,分布在五脏,其在五脏各处,必有各处的作用。例如,一气在心,为一气周流的最高处,则必主神明,神而明之是也。如果要用比喻来理解,精神魂魄意这五神就是人体一气的控制系统,只不过这个控制系统不是额外出现的,就是内含在人体一气中的。这个就跟一个军队的控制系统不同军队之外的其它人,而是军队里的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完成的一样。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形体结聚》原文:

肝主筋,其荣爪;心主脉,其荣色;脾主肉,其荣唇;肺主皮,其荣毛;肾主骨,其荣发。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五气皆备,形成而体具矣。

要点(59)五气乃形体结聚的根原。

我来回顾一下上面讲述的内容:人秉一气而生;一气有运作规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一气形成脏腑;脏腑中运行气血;精神魂魄意这五神是人之一气的控制系统。加入我们自己就是人体的设计者,到现在,是到了给人设计形体的时候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黄师在这里讲解形体结聚的原因。

但是我们不要搞反了,认为人有形体,然后才由人的气去控制它们。实际上刚好相反,人之初生,在两精相抟之后产生的祖气。祖气运动,在母体腹中吸收能量,慢慢在人之祖气(包括能量与信息)的作用下,才慢慢形成了人的形体:骨筋脉肉皮。五气为因,形体为果。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在人体的受精卵成形之后,在哪个母体腹中成形,其外貌、基因、血型等都是在人体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已经决定了,所以形体结聚的过程中,受精卵中的气(无形的能量与信息)是因,形体是果。人工授精、代孕等,不能改变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那一刹那决定的那股祖气,真是那股祖气决定了人的基因、相貌、先天情况。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官开窍》原文: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

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清升浊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七窍之空灵者,以其上虚;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实。其实者,以其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

要点(60)五官开窍者,五脏阳气之门户也。

本章讲述的是生命原理,所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人之一气、脏腑、气血、精神与形体了,有了形体就可以与外界打交道了。在“五官开窍”这节讲的是人之五气与外界打交道的五官。人之所有载任万物者,一气周流之阳极(心神)所主也。而五官之所以能够与外部打交道,亦是木火土金水之五气的清阳部分。所以说:五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所以我总结:五官开窍者,五脏阳气之门户也。

要点(61)上虚下实为顺,上实下虚为逆。

按照一气周流的模型:若相火顺利蛰藏在肾水里,则称其为“下实”,“下实”则木火生长顺畅,则心火清虚舒畅,神明出焉,故五官七窍空灵;若相火不能顺利蛰藏到肾水里,则“下虚”,“下虚”则表示相火不蛰藏,则浊阴不能顺降,则五官七窍窒塞。故完整理解最后一句话是:其(上)实者,以其(下)虚也,其(上)虚者,以其(下)实也。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气分主》原文:

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肾属水,其液唾,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

盖肝主五色,五藏之色,皆肝气之所入也。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心主五臭,五藏之臭,皆心气之所入也。入脾为香,入肺为腥,入肾为腐,入肝为臊。脾主五味,五藏之味,皆脾气之所入也。入肺为辛,入肾为咸,入肝为酸,入心为苦。肺主五声,五藏之声,皆肺气之所入也。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肾主五液,五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

要点(62)同气相求,五气分主之“主”的含义。

同气相求,五气分主之“主”的含义。我们要理解这个“五气分主”的“主”字,还得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与“同气相感”角度来理解。我们说了,一气周流的“一气”需要与外部打交道,如何打交道呢?其特点就在于“同气相感”。人之一气,秉于天地之五行,一气的每一个部分与天地打交道都有各自的职责:肝气负责“颜色”,心气负责“嗅觉”,脾气负责“味觉”,肺气负责“声音”,肾气负责“水(就是收藏)”。大家要理解,不是各个器官的职责不同,是一气周流之一气,一气的各个部分负责不同的职责,所以才有五官,所以才有外部打交道的不同部分。“因”与“果”的关系不要搞混了。“五气分主”的“主”,其意思就是,五气与外部“同气相感”,才有人的“色、嗅、味、声、液”。

中医一直要保持思考“气”、“能量与信息”这个层次的问题,含有“主”的含义也在于如此。我们后续思考所有的生理、病理、医理、药理,都要持续保持对“气”的关注。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味根原》原文:

木曰曲直,曲直做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使坎离交媾,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藏,而作诸味。调和五藏之原,职在中宫也。

要点(63)从一气周流的角度理解五行的本味。

很多人对肝的本味是酸,但是很多肝气不舒的人又建议他多吃辛辣的东西,觉得很矛盾。我们分两个问题来解答:一个是其本味是什么,一个是病之后的处理。这个要点我们先说明一下五行的本味是什么。我们在说之前先回顾一下木火金水的特性:木生火长金收水藏。

如果木气顺利生发,这就是“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表示木直升而不“曲”,不曲则不委屈,故不酸。如果金气顺利降敛,这就是“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表示木降敛而不“革”,不革则顺降,故不辛。如果木气不能顺利生发,则肾水不能左升,一直处于最下面而“润下作咸”。如果金气不能顺利降敛,则火气不能右降,一直处于最上面而“上炎作苦”。

如果中气斡旋有力,木生火长金收水藏,则四象轮旋而不会出现酸苦辛咸,故而作甘,甘者,土气之本味也。

参考《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阴阳应象论五》: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要点(64)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

《长沙药解.卷一.大枣》: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酸则木病,故宜辛散,辛则金病,故宜酸收,咸则水病,故宜苦温,苦则心病,故宜咸寒;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

这样就说明了,为什么肝阳太过需要食酸(这样的情况不多),而大部分情况下,肝的问题是肝阳不足,要食辛。同样,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对大多数人而言,大家一起聚餐的场合,适量喝点白酒等辛辣的饮料就要比喝酸梅汤要来得更适合。

另外参考《素问悬解.脏气法时论九》:肝欲升散,故以辛味散之;辛散则为补,酸收则为泻,故用辛补之,酸泻之,凡本味为泻,对宫之味为补;下文皆然。黄师总结的与素问中的内容是一致的。《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情缘起》原文: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菀也。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

要点(65)五气之情志,从一气周流顺序也。

肝为怒,心为喜,脾为思,肺为悲,肾为恐。为什么说这个情绪是一气周流的顺序呢?黄师是以一气的生长收藏顺序来描述的,一气的生长收藏顺序,实际上与世间万物相同: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得位在上,则喜,为心气之情绪;失位在下,则恐,为肾气之情绪;往高位的爬升过程,则为怒,为肝气之情绪;往低位的跌落过程,则为悲,为肺气的情绪。所以怒、喜、悲、恐则为爬升、在上,跌落、在下的一气周流过程。而土为中气,为一气周流的枢轴,若枢轴不运,中气凝滞,则生忧思。

要点(66)情志相胜与治病的原理,同五行生克原理也。

参考《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阴阳应象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悲伤肺,喜胜悲;恐伤肾,思胜恐。其实就是五行生克的道理。例如,一个时常处于惊恐状态的人,按照“思胜恐”的原理,是不是找一些需要思考的活给他不断的做,是不是就可以安抚他的情绪,例如让他下围棋或者让他解一些文字游戏、数独之类的事情?所以总体说来这么多年积累的民间经验,都有其中医基础的。有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再灵活应用,就可以达到轻松阅读经典,轻松理解生理、病理、医理、药理。

要点(67)两个例子来理解情志治病。

例子1:范进中举的例子。范进一直到年龄很大了科举中了,疯了,然后被他老丈人吓唬一下,疯病就好了。我们来先分析一下范进中举的表现,为什么会疯,为什么疯的时候会笑不停。参考《素问悬解.卷九 雷公问.疏五过论》:暴喜则伤阳,火泄根拔,故神散也。参考《素问悬解.卷十三 运气.六元正纪大论》:心主喜,其声笑,心神乱则笑语。我们依据这两个参考,在结合“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来思考一下:一气周流到上面为心气,心气主喜。暴喜则心气不能收藏,心之火气继续上炎,则神气发散而不收,故人疯。心主喜,其声笑,心神乱则笑语。一个喜而疯的人,心气上炎而不沉降,一气周流被阻在了上面;吓唬他一下,肾水主恐,一个人被恐吓的情况下,肾气被激发起来;按照五行生克,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肾气被激发之后,就可以协助心气进行收藏。心气收藏,则人不再喜疯。

例子2:文挚治齐闵王之忧虑症。公元前280年的齐闵王,患了忧虑病,整日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无故叹气。经许多医生治疗,就是不见好转。齐王听说邻近的宋国有一位叫文挚的名医,医术高明,就派人前往宋国请来文挚医生。文挚详细询问和诊断了齐王的病情说:“齐王的病我是能治好的。但是,齐王的病治好后,必然要杀死我文挚的。”太子吃惊地问:“这是什么缘故?”文挚说:“齐王的病必须用激怒的方法治疗,否则是无法治好的,我如果激怒了齐王,我的性命也难保全了。”太子急得不得了,向文恳求说:“如果先生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亲拼死也要保住你。”文挚与齐王约好看病时间,第一次文挚未去,第二次又失约。连续失约三次后,齐王非常恼怒,痛骂不止。有一天文挚终于来了,连礼也不行就走到病床前,不脱鞋就上床,还踩着齐王的衣服问病,气得齐王咬牙切齿,不答理文挚,文挚更是得寸进尺地用粗话怒骂齐王,齐王再也按捺不住,从病床上翻身起来大骂不休。这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虑症也就痊愈了。齐王病愈后怒气未消,不听太子和王后的解释,将文挚投入鼎中活活煮死。《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精华滋生》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要点(68)胃为纯阳,脾为纯阴。

看到胃为纯阳、脾为纯阴的说法,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样的说法。我们的做法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概念,试图将概念都搞清楚。

《灵枢悬解.卷五 神气.本神三十八》:神者,阳气之灵者也,而究其由来,实化于魂;魂以半阳而化纯阳,则神发焉,故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精者,阴液之粹者也,而究其根本,实生于魄;魄以半阴而生纯阴,则精盈焉,故并精出入者,谓之魄。这里提到神为纯阳,就是心为纯阳,精为纯阴,就是肾为纯阴。肝为半阳,肺为半阴。当然,这段话让我们再复习一下“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素灵微蕴.卷一.脏象解》:五脏之部,心位于上,肾位于下,肝位于左,肺位于右,脾位于中;谷气为阳,升于心肺,谷精为阴,入于肾肝;肾为纯阴,阴极则阳生,心为纯阳,阳极则阴生,故上亦有精而下亦有气;下之气,阳之根也,上之精,阴之根也。再次说心为纯阳,肾为纯阴。

再看本小节精华滋生说的“胃为纯阳,脾为纯阴”。所以我的理解是,纯阴与纯阳之说,是一个相对来说的。在脾胃在一起说的时候,我们说脾为纯阴,胃为纯阳。在心与肾一起说的时候,心为纯阳,肾为纯阴。在肝心脾肺肾一起说的时候,还是心为纯阳,肾为纯阴。再回到本小节,我们还是要理解,关键点是“胃为纯阳,阳极生阴,阴生而降,故胃清虚而善容纳”与“脾为纯阴,阴极生阳,阳生而升,故脾温暖而善消磨”。

要点(69)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我们前面介绍了人体的本质模型、其内在的运作规律与形体五官等组成部分。人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与排出垃圾,这就是本节的精华滋生与下一节的糟粕传导。

精华滋生的总纲是: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水谷磨化之后将,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我们应该看过机械或者手工的磨盘磨化豆子之类的东西,磨化之后,精华与渣滓就可以分离了。脾为纯阴,阴极生阳,该阳为动力,负责磨化食物,故在某些描述中直接说成“脾阳”。我们学习中医,要注意描述语言仅仅是工具,最重要是要吸取中医书籍描述的道理本质。不要一会儿脾为纯阴,一会儿脾阳,体会不到其中的要点。

前两天有人询问,我这样写作这本书,有没有用这个理论治好病人?我的回答是:理论上要说服自己,如果理论上没有说服自己,即使治好病例,运气的成分也占大多数。我们今天补充思考一下水谷入胃、脾阳磨化过程对我们治病的帮助。《四圣心源.卷五 杂病解上》:中气虚败,湿土湮塞,则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因为胃主受纳,脾主升磨,故便结而溺癃是因为肝脾遏陷,饮碍而食格是因为肺胃冲逆。这样,我们描述的原理就可以使用的上了啊。

本书取名《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就是想协助大家打好中医的基础概念与理论框架,而打好中医基础概念与理论框架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已经可以无障碍地阅读中医经典古籍(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与《金匮》)。大家自问:我做到阅读中医经典古籍无障碍了吗?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精华滋生》原文: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五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

要点(70)五脏之精神气血,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

肝藏血,肺藏气,心藏神,肾藏精,指的是各五脏之气,各有所担负的责任,但是都每股脏气都是人体之一气所化,都是土气所化也。

要点(71)“五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的含义。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气血的定义:气血就是一气,一气中温升部分则为血,一气中清降部分则为气。肝木是肾水温升而成,又名肝血;肺气为心火清降而成,又名肺气。

五脏之气,肝气、心气、脾气、肺气、神气,都含有温暖而生发的部分,故称“五脏皆有血”。而温暖而生发之气,皆肝气所主,故曰“悉受之于肝”。其它脏腑也类似,所以说:五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精华滋生》原文: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气也。五谷香甘,以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己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所关非细也。

要点(72)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

人体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就是靠脾胃,胃受纳、脾消磨。所以说,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所关非细也。

要点(73)分析一下“一天喝八杯水”的错误。

之前曾经流行过“一天喝八杯水,保持健康身体”的错误观点,今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错误的。

来看看“8杯规则”倡导者宣称的观点:观点1,渴是极度缺水的标志——许多人处于慢性缺水状态,已经不能感知需要水的信号了;观点2,有时他们还说,人们会将渴误以为是饿,所以喝水可以抑制食欲,有助减肥;观点3,人们在每摄取1卡路里食物的同时摄取1毫升水,考虑到普通人每天摄入大约1900卡路里的热量,因此就同时需要1.9升水,接近64盎司,为八杯水。而中医养生健康喝水的原则与方式:觉得渴了才喝水;喝水要喝温热的开水;小口慢喝为最佳。

具体原因分析:首先中医认为人渴是因为人体内的“津液”不足,津液不是喝进去的水就可以直接补充的,跟汽车加油不一样;按照上面我们理解,水和食物一样,进入人体之后,需要脾阳磨化,水中精气可以被纳入到人体的津液与一气周流系统中,水中的渣滓部分,则进入膀胱而为小便。不同人体,对津液的消耗并不一样,脾阳消磨的能力也不一样,很多人已经是脾阳衰,再喝这么多水,绝对是增加了五脏的负荷,对身体是有很大坏处的。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糟粕传导》原文: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盖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

《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藏,则内温而外清。水府清通,上窍常开,是以气化之水渗于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阳寒水不能蛰藏,三焦之火泄于膀胱,膀胱热癃,水窍不开,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气上腾,爰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也。

要点(74)受纳水谷: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水谷入胃,脾阳磨化,这个是人体受纳水谷的第一步。脾胃在中焦,磨化的过程全凭脾的阳气,阳气为热,故脾阳磨化的过程类似于煲粥的状态,故曰“中焦入沤”。

及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脾阳磨化水谷之后,精华之气往上走,故为雾状;肺金收敛精华之气而降洒到各经,与雾气凝为露水之状,故曰“上焦如雾”。

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水谷磨化之后,精华之气上奉则糟粕下传。糟粕之水则为溲溺,糟粕之物则为大便。糟粕之水顺流而下,故曰“下焦入渎”。

要点(75)胃受纳,脾消磨,肺散播。

在精华滋生小节已经说了,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在这节增节了肺气的描述“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所以说水谷之精华纳入到人体一气实际上是三个过程:胃受纳,脾消磨,肺散播。

为了有利于再次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参考《素问悬解.卷二 脉法.经脉别论十》:水谷入胃,传输六腑,是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腑,充灌四维,以养五脏之气;而其消磨水谷,化生精气,分输脏腑,散布经络之权,全在于脾,脾以太阴,而含阳气,左旋而善动故也;肺为手太阴,气口者,肺经动脉,亦太阴也,是与足太阴同气;故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自胃而输脾,自脾而输肺,自肺而注本经,变见于气口。

这里有一个太阴的概念,我们在后面经脉起止的时候讲解。

要点(76)水之消化,较难于谷。

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手太阴肺散其精华而入各经,是为水谷精气纳入到人体一气的过程。而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得以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脾阳磨化,全赖于脾中之阳气,阳气者,火也,水克火,故水较难以被脾阳磨化,故曰“水之消化,较难于谷”。

单独说明“水之消化,较难于谷”是为了再次澄清一下正确喝水对养生的重要性。按照我现在的理解,喝水的原则是:渴了再喝水;喝热水;小口喝。而任何冰水、冰饮料、啤酒都是消耗(或者说伤害)脾阳的东西,慎之慎之。

要点(77)川渎之决,由于三焦。

《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盖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

《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踹肠,出于之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而闭癃,虚则遣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上面的描述中,说到了足太阳其实就是膀胱经,足少阴是肾经,在《四圣心源.天人解.经脉起止》中将解释。这里主要解释“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的含义:三焦之火若虚,则遗溺;三焦之火若实,而且随着太阳寒水蛰藏在水中,则小便利;三焦之火若实,但是泄于膀胱,没有收藏好,则膀胱热癃,小便不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

要点(78)泻利之家,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也。

《四圣心源.卷六 杂病解中.泻利根原》:泄利者,肝脾之陷下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入大肠,而后糟粕之后传者,不至于滑泄。水之消化,较难于谷,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水谷混合,下趋二肠,而为泄利。

这里继续陈述了“水之消化,较难于谷”,若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气上腾,爰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

要点(79)脏腑三焦与上焦中焦下焦的区别。

现在有两个差别很大的说法:一个是“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中的三焦相火,是蛰藏在水中的阳根,是木火生长的基础;一个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上焦中焦下焦,也称为三焦。我理解这两个三焦是不一样的。

脏腑之三焦与心主都属于无形之脏腑。《难经悬解.卷上.二十五难》二十五难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这说明脏腑之三焦是六脏六腑的一部分,是无形的相火之阳。请参考《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中对相火的描述。

上焦中焦下焦之三焦都属于人体部位的描述。《灵枢悬解.卷五 营卫.营卫生会三十七》:上焦出于胃之上口,并咽喉,以上贯胸膈而布胸中,此上焦之部,宗气之所在也;中焦亦并胃中,出于上焦之后,后,下也,此中焦之部,中脘之分也;下焦者,州都之会,水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此下焦之部,州都之会所也,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既成糟粕,俱下于小肠,而成下焦。《素问悬解.卷七 刺法.刺法论五十六》:所谓宜从而不宜逆者,膈与脾肾之处,膈居上焦,脾居中焦,肾居下焦,是皆五脏之位,不可忽也。不知者反之,则五脏伤矣。而膈居心肺之下,三处之中,尤为至要,中膈者,泻其神气,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切宜慎之。从这两个引用来看,上焦中焦下焦确确实实指的是人体部位,而且说“心肺膈居上焦;脾居中焦;肾、小肠、膀胱居下焦”。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经脉起止》原文: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府。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藏。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经。

要点(80)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经。

六脏六腑乃人之一气的十二个大本营。人之五行,各有阴阳,是生五脏五腑。五行各一,火分君相,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所以得到: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府。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藏。以一个军队来类比人体的一气,军队中的每个人就是一气中的最基本单元;脏腑就是军队的大本营,人体有六脏六腑,人体就有十二个大本营,在脏腑(大本营)之间调动的就是气血(军队)。

脏腑之外,一气在人体巡行,为十二经络。脏腑之外,人还有形体;形体之内,人的一气也在运行。还是以一个军队来类比人体的一气,则形体是一气这个军队的运行区域;经络就是守护区域内,军队的巡逻路线;大本营是实体组织,经络是路线图;在脏腑(大本营)之间调动的就是气血(军队),在路线图上巡逻的就是营卫(军队派出去的小分队)。

与六脏六腑对应,一气在人体内巡行的路线也分为十二段,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经。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经脉起止》原文:

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

要点(81)三阴三阳的名称。

我们注意到在脏腑之前增加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描述,我们需要解释一下这三阴三阳的概念。

三阴三阳是一气的六分法。一气的二分法就是阴阳;一气的四分法就是四象,四象又称为(木火金水);一气的五分法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一气的六分法就是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我们之前花费了很大精力去解释从四象到五行的过程:广义的土就是一气,狭义的土指的是一气中湿气最明显的长夏,狭义的土加上四象则为五行。现在我们要理解从五分法(五行)到六分法(三阴三阳)的变化,总体来说,就是之前我们解释相火的时候说的: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五行与三阴三阳的对应关系是:木为厥阴,火分君相(少阴,少阳),土为太阴,金为阳明,水为太阳。

要点(82)十二经脉名称。

按照三阴三阳分与五行的对应,十二经分为:甲木(足少阳胆经),乙木(足厥阴肝经),丙火(手太阳小肠经),丁火(手少阴心经),戊土(足阳明胃经),己土(足太阴脾经),庚金(手阳明大肠经),辛金(手太阴肺经),壬水(足太阳膀胱经),癸水(足少阴肾经),相火之阳(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之阴(手厥阴心包经)。

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这个一定要记住,如果这个记住了,阅读中医经典古籍就又少一个障碍了。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经脉起止》原文: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要点(83)十二经脉之走向。

手之三阳,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足之三阳,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足之三阴,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手之三阴,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要找一个经络图,好好记忆,因为哪条经脉有异常痛点,往往表示哪条经脉或者对应脏腑有疾或者病了。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经脉起止》原文:

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府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藏。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府。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

要点(84)经脉的表里关系就是脏腑的五行属性对应关系。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加上相火)划分相互进行表里。甲木(足少阳胆经)与乙木(足厥阴肝经)为表里,丙火(手太阳小肠经)与丁火(手少阴心经)为表里,戊土(足阳明胃经)与己土(足太阴脾经)为表里,庚金(手阳明大肠经)与辛金(手太阴肺经)为表里,壬水(足太阳膀胱经)与癸水(足少阴肾经)为表里,相火之阳(手少阳三焦经)与相火之阴(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

从这个对应关系可以容易看出,表里关系就是同一个部分的阴阳关系。例如,木气中阳为甲木(足少阳胆经),阴为乙木(足厥阴肝经)。其它也依此类推。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奇经部次》原文: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蹻、阴蹻、阳维、阴维。督脉行于身后,起于下极之俞,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诸阳之纲也。任脉行于身前,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入目,络舌,诸阴之领也。冲脉起于气冲,并足少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诸经之海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环腰如带,诸经之约也。阳蹻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风池,主左右之阳也。阴蹻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交贯冲脉,主左右之阴也。阳维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主一身之表也。阴维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主一身之里也。阳蹻、阳维者,足太阳之别,阴蹻、阴维者,足少阴之别。

凡此八脉者,经脉之络也。经脉隆盛,入于络脉,络脉满溢,不拘于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别道自行,谓之奇经也。

要点(85)奇经八脉者,经脉之络脉,经脉隆盛,则气血流于络脉。

奇经八脉者,经络之络脉也,经脉隆盛,则气血流于络脉。参考《素问悬解.上古天真论》:太冲者,八奇经之一,行于身前,为诸经脉之血海;奇经乃十二经之络脉,血生于脾,藏于肝,注于经脉,经脉隆盛,流于络脉,归诸太冲,故血富于冲,为人身血海之一。这里明确说了“奇经乃十二经之络脉”。我个人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奇经八脉在武侠小说很有低位的原因:打通了奇经八脉,说明气血隆盛到一定程度了,在需要气血的时候,奇经八脉中的气血相当于军队中的后备队,随时随地可以调用。

气血流入络脉,则不拘于经脉的走向。《难经悬解.二十八难》: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下降,沟渠满溢,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对此,黄师的解读是:十二经脉,各有疆界,自经脉而入奇经,则经脉不能复拘;譬之天雨下降,沟渠满溢,霶霈妄行,不拘井田分画之旧制也。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营气运行》原文: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一息六动,人之常也。一动脉行一寸,六动脉行六寸。

《灵枢·脉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气半周于身,脉行八丈一尺,两刻二百七十息,人气一周于身,脉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人气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

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蹻、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

要点(86)营卫者,气血之于经络也。

在气血原本中,我们已经完成说了营卫的概念,这里再重复一遍。用一支军队类别的方式来描述:以一个军队来类比人体的一气,军队中的每个人就是一气中的最基本单元;脏腑就是军队的大本营,人体有六脏六腑,人体就有十二个大本营;经络就是守护区域内,军队的巡逻路线;大本营是实体组织,经络是路线图;在脏腑(大本营)之间调动的就是气血(军队),在路线图上巡逻的就是营卫(军队派出去的小分队)。

要点(87)营气运行,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如环无端”地行走于经络中。营气在经络中运行,形成了一个环,环上就是二十四经脉与两跷、督脉、任脉。任何时刻,每条经络上都有营气。就跟一条环状的跑道一样,任何时刻,跑道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人的;如环无端的运行路线上,任何时刻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是有营气在的。所以说这是营气运行的第一个特点“如环无端”。

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就是经脉巡行的路线。我们经常说早上三点到五点是肺经当令,五点到七点是大肠经当令,等等。其先后顺序,就是营气运行的先后顺序。一个经络当令的意思就是:在哪个时刻该经络上的营气是所有在十二经络上巡行的营气的值班官。值班官的顺序是: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卫气出入》原文:

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名指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蹻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蹻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于是内入于阴藏。

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外出于阳经。其出于阳也,常从肾至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

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卫气之度也。《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

要点(88)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

水谷精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是为卫气。卫气入于阴之经脉则人睡着,出于阳之经脉则人睡醒。我理解这就是说明为什么同样的空调温度,人睡着就容易感冒,因为卫气潜藏到里面,“卫外而为固”的能力就降低了。另一方面,对于失眠的理解就是阳气不能入于阴,需要用降敛之药将人之阳气、卫气收敛起来。《灵枢悬解.卷八 贼邪.邪客六十三》: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则阴虚,故目不瞑。

《四圣心源.六气解》原文:

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仲景既没,此义遂晦,寒热错讹,燥湿乖谬,零素雪于寒泉,飘温风于阳谷,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弥热。生灵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气解。

要点(89)人生病原因就是“风热暑湿燥寒”这六气。

有了人一气周流的概念之后,要明白人生病的最基本原因是六气。黄师说: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天的六气是“风热暑湿燥寒”。人的一气,周流于人身,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规律在运行,就是以五行的规律(生长化收藏)在运行,五行因为火分君火与相火,故亦与天之六气对应。人生病有两个原因:内伤与外感。内伤乃是人之六气的偏盛或者偏衰。外感乃是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还是以一个公司的所有员工为例子,若公司运转正常则每个部门的人都默默无闻地干活,若公司某个部门偏厉害或者偏软弱则这个公司的运作就会受影响。黄师强调: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就是反复强调,要了解病的各种形状,首先要了解六气。《四圣心源.六气解》就是要解读六气以及六气发病的原理。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名目》原文: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乙木 手厥阴心主相火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丁火 足少阴肾癸水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相火 足少阳胆甲木

太阴湿土 足太阴脾己土 手太阴肺辛金

阳明燥金 手阳明大肠庚金 足阳明胃戊土

太阳寒水 足太阳膀胱壬水 手太阳小肠丙火

要点(90)十二经者,从六气也。

足厥阴肝(乙木)与手厥阴心主(相火)都为厥阴风木;手少阴心(丁火)与足少阴肾(葵水)都为少阴君火;手少阳三焦(相火)与足少阳胆(甲木)都为少阳相火;足太阴脾(己土)与手太阴肺(辛金)都为太阴湿土;手阳明大肠(庚金)与足阳明胃(戊土)都为阳明燥金;足太阳膀胱(壬水)与手太阳小肠(丙火)都为太阳寒水。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从化》原文: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府,秉地气而生五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

要点(91)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

人秉天之六气、地之五行而生,实际上说的就是人并一气而生。六气五行之于人身,是生六脏六腑。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其一气按照“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规律在运行者,实际上就是六脏六腑之十二气,各司其职,运行顺畅也。

人之生病,则是人之一气的运作“一气周流”出现了异常。而其异常的起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外感,一个是内伤。外感的意思是天地之一气(分则为六气)出现偏于某一气(或风、或火、或暑、或湿、或燥、或寒),而人之一气感应到天地之气的变化而出现人之一气的偏差,故病也。内伤的意思是人之一气因为七情六欲而出现其的偏差,从而导致人之一气的运作(一气周流)出现偏差。

人生病的总纲: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从化》原文:

内外感伤,总此六气。其在天者,初之气,厥阴风木也,在人则肝之经应之。二之气,少阴君火也,在人则心之经应之。三之气,少阳相火也,在人则三焦之经应之。四之气,太阴湿土也,在人则脾之经应之。五之气,阳明燥金也,在人则大肠之经应之。六之气,太阳寒水也,在人则膀胱之经应之。

天人同气也,经有十二,六气统焉。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

盖癸水上升,而化丁火,故手少阴以君火司气,而足少阴癸水在从化之例。丙火下降,而化壬水,故足太阳以寒水当权,而手太阳丙火在奉令之条。木之化火也,木气方盛,而火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厥阴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火气既旺,而木气已虚,子壮母衰,故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土之化金也,土气方盛,而金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太阴以辛金而化气于湿土。金气方盛,而土气已虚,子壮母衰,故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所谓将来者进,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

要点(92)水火立极:少阴与太阳的从化。

水火立极的意思是,水与火在一气周流的运转顺序中,占据了最高与最低的位置,水在最低,火在最高,就象两个极点,支撑起整个一气周流的框架:水升而化火,火降而化水。壬水与葵水相表里都为水,丙火与丁火相表里都为火,水火立极而相互从化的意思就是:手太阳丙火为阳,阳则降,降而从化为足太阳壬水;足少阴葵水为阴,阴则升,升而为手少阴丁火。

故曰: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

要点(93)木生火长:厥阴与少阳的从化。

在一气周流的上升部分,木生火是其主旋律。木分甲木(足少阳胆)与乙木(足厥阴肝)。木生火之初,实足厥阴肝(乙木)之生手厥阴心主(相火)也,此时火气初生,火气并不旺盛而木气正在旺盛之时;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故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

再来看木生火的后半段,此时为甲木(足少阳胆)之生手少阳三焦(相火)也,而此时火气已成,火气旺盛而木气已衰;所谓将来者进而成功者退,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故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

要点(94)燥湿调停:太阴与阳明的从化。

在一气周流的降敛部分,土湿而化金燥是主旋律。土分戊土(足阳明胃)与己土(足太阴脾)。土生金(由湿入燥)之初,实足太阴脾(己土)之生手太阴肺(辛金)也,此时燥气初生,金气并不旺盛而土气正在旺盛之时;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故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

再来看湿生燥的后半段,此时为戊土(足阳明胃)之生手阳明大肠(庚金)也,而此时金之燥气已成,土之湿气已衰;所谓将来者进而成功者退,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故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原文: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要点(95)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

终于开始介绍人生病的原理了。人秉一气而生,而生病则就是这个一气出现问题了。而一气又分为六气、分为十二经,则人之一气到底那一部分出问题,就看这个生病基本原理: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

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六气本是一气,只是在周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已,木生,火长,土化,金收,水藏,然后又是木生。这样的一气周流,若很顺畅,则一个运作得很好的工厂,各司其职,如环无端、周流不止。而若一个工厂的某个部门老是有事情通报出来,要不就是偏盛,要不就是偏虚,总之就是这个部门有问题了。此所谓“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参考《伤寒说意.卷首.六气解》:一经有一经之性情,经气和平,彼此交济,一经之性情不至偏见。一经病则自见其本气,而一经之性情遂处发现。《伤寒》六经之证,六经之性情发现也。仲景为六经写真,知六气也。知六气之变化,则知六经之性情矣。

“见”的含义包括“色”。参考《金匮悬解.卷十二 内伤杂病.黄疸》:肝木藏血,而华皮肤,水土温燥,乙木荣达,则五气调和,色不偏见,其一色偏呈者,一藏堙郁,而木气不达也。下后土败阳亏,水邪上凌,木郁湿土之中,则见黄色,木郁寒水之内,则见黑色,木气自郁,则见青色。

“见”的含义包括“情志”。《四圣心源.卷五 杂病解上.癫狂根原》:凡人一藏之气偏盛,则一藏之志偏见,而一藏之声偏发。颠病者,安静而多悲恐,肺肾之气旺也;狂病者,躁动而多喜怒,肝心之气旺也。肺肾为阴,肝心为阳,二十难曰:重阴者颠,重阳者狂,正此义也。参考《素灵微蕴.卷二.悲恐解》:凡一脏之气偏盛,则一脏之志偏见,悲者燥金之气盛,恐者寒水之气盛,忧思者湿土之气盛也。

“见”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六气的象。如原文所说,例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六气相关的属性还包括“五味”。我们一直强调,气是“无形的能量与信息”,我们学习、了解气的手段与方法就是观察“气”的“象”。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所见者,皆六气之象也。

其实从“见”的方式与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中医所谓的望而知之是可以做到的。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原文: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要点(96)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某一气的偏盛,必然是与它相克的那一气的偏虚。例如金克木与木克土,若木气太盛,则金与木必然虚,所以说“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其它各气之盛,也是相对其对应相克之气之虚。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例如木气实则克土)而侮所不胜(木气实则侮金,虽然金克木),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例如木气虚则金乘木),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例如木气虚则土反侮木)。例如,一个公司的产品销售不好;若研发部门偏盛,必然是市场部门偏虚,研发说我做的东西都很好,市场部不行所以卖的不好;若市场部门偏盛,则必然是研发部门偏虚,市场部门说是你研发做的产品没有竞争力而卖不出去。

由此又可以看出生病的基本原理:一气因偏盛而生病,则五行生克相关的气则一定偏虚。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原文:

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要点(97)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

我理解在这黄师是提醒我们,除了看到某一气“表象偏盛”的方面,还要注意其“内在的根与本是虚的”。还是以公司来举例子:例如,一个公司的产品销售不好;若研发部门偏盛,必然是市场部门偏虚,研发说我做的东西都很好,市场部不行所以卖的不好;但是我们注意到研发部门偏盛气凌人的一面,还需要看到研发部门实际上能力也是不足的,否则其研发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好、成本低,怎么会卖不好呢?所以说“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一个盛气凌人的人,要注意到其内心是很虚弱的。这就是“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其它各气也是如此。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到土其的特点: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由此又可以看出生病的基本原理:一气独见虽可能出现偏盛的状态,但是在偏盛之中,要注意到人体一气的偏虚;若人体一气健壮,则人不病也。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原文: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要点(98)土为四维之中气,火金上逆,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

土为四维之中气。《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中气旺盛则不病,脾胃寒湿则中气枢轴失运,四维之病生矣。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黄师在处方治病之时,重视无时不刻地维护着中气,象小心呵护一个容易熄灭的小火苗,小心谨慎。

生病的基本原理:中气为本。

要点(99)土湿为病者众,土燥为病者,唯伤寒阳明承气证外不多见。

土易湿的原因,黄师的解释是:土分戊土与己土,足太阴脾己土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辛金从令而化湿,手阳明大肠庚金以燥金主令,足阳明胃戊土从令而化燥,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所以土整体来说,主令的湿气容易出现而从令的燥气敌不过湿气。故黄师总结土湿为病者甚众,而土燥为病者唯伤寒阳明承气证外不多见,甚至用了“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的描述,可见黄师对土湿的重视程度。湿为阴燥为阳,阴易盛而阳易衰,显见之理也。

生病的基本原理:生病土湿者众,土燥者寡。

《四圣心源.六气解.本气衰旺》原文:

经有十二,司化者六经,从化者六经。从化者不司气化,总以司化者为主,故十二经统于六气。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从化者之本气,或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司化之气,全视乎本气之衰旺焉。

手少阴以君火司化,足少阴之水从令而化热者,常也。而足少阴之病寒,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水性原寒。手少阴之病寒,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君火原从水化也。

足太阳以寒水司化,手太阳之火从令而化寒者,常也。而手太阳之病热,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原热。足太阳之病热,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寒水原从火化也。

足厥阴以风木司化,手厥阴之火从令而化风;手少阳以相火司化,足少阳之木从令而化暑者,常也。而手厥阴之病暑,足少阳之病风,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生暑,而木性生风也。

足太阴以湿土司化,手太阴之金从令而化湿;手阳明以燥金司化,足阳明之土从令而化燥者,常也。而手太阴之病燥,足阳明之病湿,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金性本燥而土性本湿也。

要点(100)十二经统于六气,病则视乎本气衰旺而呈现司化者或者从化者之气。

人秉一气而生,而生病则就是这个一气出现问题了。而一气又分为六气、分为十二经,则人之一气到底那一部分出问题,就看这个基本原理了: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那么这个“见”到的“象”,则要看这部分气的本气衰旺了。根据衰旺可以有多种可能: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从化者之本气,或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司化之气,全视乎本气之衰旺焉。

在接下来的六小节中,将依此介绍六气的特征与生病的表现。

《四圣心源.六气解.本气衰旺》原文:

大抵足太阳虽以寒化,而最易病热。手少阴虽以热化,而最易病寒。厥阴原以风化,而风盛者固多。少阳虽以火化,而火败者非少。金性本燥,而手太阴从土化湿者,常有七八。土性本湿,而足阳明从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

要点(101)十二经统于六气,病则视其经气衰旺而或见司化之气、或见从化之气。

六气之病,虽然有可能长线主令之气的本气,也有可能呈现从化之气的本气。但是其经常出现的情况可以概括为生病的常见现象:厥阴风木风易多,少阳相火火易衰,足太阳寒水易化热,手少阴君火易化寒,手太阴易化湿而足阳明难化燥。

《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原文: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

要点(102)风的起因:木郁则生风,木之性为生发,厥阴风木之象为“风”。

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也,其中“热暑湿燥寒”都比较容易形象地理解,对风就比较难以理解了。为了理解“木郁生风”,我感觉可以考虑将人体的一气周流比喻成一个流着水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水管。若水很顺畅地流着,则看不到任何现象,若水管的某个地方堵着,则堵着地方的前面就会压力大,特别是若水管质量不好,则水流将到处喷射,这就是一种“风”而现象。按照本章对风的描述,“风动而生疏泄”与“风动则血耗而色枯”,说明风的特征就是“动”,由“动”而产生疏泄、有“动”而产生枯燥。进一步理解“动”就是“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案例分析,说“抽筋”是一种“风”象,说明木气之郁,也是“看到了抽筋就是人之躯体四肢不受控制的抽'动’”这个道理。《伤寒说意.卷首.风寒解》:风者,天地之生气。从这个方面再次理解,“生”的力量,就是让一气“动起来”的力量,所以风之象为“动”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原文:

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疏泄。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证,皆风木之疏泄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

要点(103)厥阴风木病的基本特征:疏泄、枯燥。

厥阴风木之病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疏泄。木气的本质是生长很快的那部分气,生长则为疏通,而如果不能顺利生长,则会引起其它地方的疏泄。参看前面解释“木郁生风”而比喻的一气周流的水管。如果木气抑郁而不能顺利生长,则会出现各种“疏泄”的状况。例如:黄师对腹痛的原因概括是“腹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对下利的原因概括是“泄利者,肝脾之陷下也”,对失血的原因概括是“阳虚而木陷”。

厥阴风木之病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枯燥:枯燥。对枯燥我的理解是,因为木气抑郁而疏泄之后,人体一气之精华就流失了,而出现枯燥。枯燥者,不能柔润温养也,所以出现了“眦黑唇青、爪断筋缩”等证状。

《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原文:

及其传化乘除,千变不穷。故风木者,五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

要点(104)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

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这里说的是,肝木是人之生气,是人之生发之气,是一气周流的力量新循环的开始,若肝木能生,则人之一气周流力量充足,自然不病。而人基本上都是肝木之气生发不够,故病也。但是肝气的生发之气不够是有两个主要原因:肝气不生,肝气不长。《素问悬解.卷三 脉法. 诊要经终论》:肾水寒则肝木不生,脾土湿则肝木不长。所以说,木气之郁,主要是水寒土湿,而水寒则因为相火不能顺利蛰藏与水中。《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四气调神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寒陷而独沉,相火蛰藏,则肾水温升,而化乙木,少阴不藏,相火外泄,水寒不能生木,故肾水独沉。)是风木伤根,春为痿厥之由也。此“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之大概解释也。

《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原文:

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手厥阴,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

要点(105)厥阴风木病的其它特征: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

人秉一气而生,我们要思考木气抑郁之后,人体的一气周流会出现什么状况。我们在《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五行生克》中学习了“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现在木气抑郁而不升,则土性濡湿情况就会加重,土湿则中气斡旋能力不足,则接下来会导致水不能升为火、火不能降为水。木气顺利生长,一气周流运转正常,则手厥阴相火将顺利蛰藏到水里。现在木气抑郁而不长,则相火收藏之令不能执行,下面水里不能收藏能量则寒,上面火中能量不能降敛则热。故下寒而上热也。总结起来,就是“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

《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阴君火》原文: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惟伤寒阳明承气一证,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溃则火败,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

要点(106)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

在《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中,我们阐述了“土湿为病者众,土燥为病者,唯伤寒阳明承气证外不多见”的要点。这里黄师再次强调“土能克水者,惟伤寒阳明承气一证,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所以说少阴一病而不是伤寒阳明承气证,则“土溃则火败,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

《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阴君火》原文:

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气,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故补肝之血则宜温,补心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此定法也。

要点(107)上热者,相火之逆也,与少阴君火无关。

上热者,相火之逆也。相火以蛰藏到水中为顺。若相火可以顺利蛰藏,则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将顺利蛰藏到水中,自然就没有上热。所谓上热者,相火不能顺利蛰藏,相火上逆,灾及君火所居手少阴心之所在,这就是所谓“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

要点(108)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且上热不敌下寒之剧。

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且上热不敌下寒之剧。既然上热为相火不能顺利蛰藏到水中,水则必寒也。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这里提到了治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上热下寒之时,不能只清上热,更加注意下寒的处理。因为上热是因为相火不能顺利蛰藏在水中,若仅仅请出上热,相当于是将人体一气上热的能量清除出一气周流了,但是人体下一个循环的一气周流的能量来源(肾水中的肾气)没有改善,下一个一气周流还是不能正常运转。说得直白一点,上热是“标”,下寒是“本”,治疗的时候要治本为主,治标为辅。

《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原文:

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

三焦之火,随太阳膀胱之经下行,以温水藏,出腘中,贯腨肠,而入外踝。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少阳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故三焦独主水道。《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盖水性闭蛰而火性疏泄,闭蛰则善藏,疏泄则善出。《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下蛰,水藏温暖而水府清利,则出不至于遗溺,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于肾藏也。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闭癃,虚则下寒而遗溺耳。

要点(109)川渎之决,由于三焦。

请参考《四圣心源.天人解.糟粕传导》中的解说。

我们还需要反过来理解,通过“象”来理解一气周流出现的问题。例如,便溺不同而闭癃,则说明相火实而且没有蛰藏到水里。又例如,遗尿则说明相火不能蛰藏且虚。

《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原文:

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

要点(110)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

在《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阴君火》中阐述了“上热者,相火之逆也”。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手少阳三焦经自手走头,其经气是往上走的;足少阳胆经自头走足,其经气是往下走的。而上热者,阳气居于上而不能下,属于阳气聚集,就跟堵车一样,要怪肯定是车流的下一段路,则为甲木。故黄师说: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

《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原文:

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

要点(111)少阳之病,多传阳明。

相火之不降,缘于肺胃之不降;戊土为胃,辛金为肺,两者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胃)不降,辛金(肺)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相火上炎,火克金,则克庚金(手阳明大肠);甲木上逆,则贼戊土(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以燥金主令,足阳明胃以湿土从令,阳明燥金之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我们仔细看《伤寒悬解.卷九 少阳经下篇.少阳坏病入阳明去路》一共八章,均为少阳之病,传于阳明也。

《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原文:

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阴消阳长则壮,阴长阳消则病。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内伤惊悸之证,皆相火之衰也。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伤寒少阳有之。

要点(112)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伤寒少阳有之。

还是回到一气周流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相火易衰。相火蛰藏到水里,为下一个木火生长的基础,为下一个周流的基础。只要相火不能顺利蛰藏而生病,则病之初可能看起来上热而相火旺,但是实际上相火的能量就在上热的过程中逐渐消耗、耗散,最终一气周流的能量就越来越少了。水里蛰藏能量减少,水寒而不生木,木不生火,故相火衰矣。所以说“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伤寒少阳有之”。

其实大家看我读注到这里,会慢慢发现我有点啰嗦,反反复复去讲同一个道理。其实是黄师在反反复复在讲述同一个道理:一气周流。我们只要牢牢抓住“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基本要点,就容易理解《黄元御医学全书》了。这就是我再三强调说天人解与六气解是中医学习的基础的原因。

要点(113)内伤惊悸之证,皆相火之衰也。

黄师特在次说明,内伤惊悸之证,皆相火之衰也。因为黄师看到内伤惊悸之证,最易误治,故此专门说明。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精神.神惊》: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皆中气亏损,阴盛阳虚之病也。庸工不解,以为心血不足,乃以归脾、补心之方,清凉滋润,助阴伐阳,百不一生,最可伤也。少阳相火,其性甚烈,而惊悸之家,则阳败而火熄,非少阳之旺也。其相火极旺,如小建中、炙甘草两证,乃少阳伤寒将传阳明,故以芍药、生地,泻胆胃之燥热,内伤中此证颇少也。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原文: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

要点(114)土为四维之中气,火金上逆,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

请参考《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章节的相同标题的要点解说。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原文:

《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要点(115)辩证:热痰、小便梗涩赤浊为湿热,寒饮、小便流溢白淫为湿寒。

这里先说一下湿的理解:就是一气走到那里,因为湿而走不动了。热的理解是:一气在某个部位走不动,因为能量还充足,则停留在那里形成了热的“象”。热的象可以形象的理解为在某个地方堵车了。寒的理解是:一气在某个部位走不动,因为能量不足,则在局部形成了寒的“象。寒的象可以理解为在某个地方虽然道路坏了,车走不动了,但是因为车很少,冷冷清清的样子,就是寒的象。

火气还足,人之一气的能量还在的时候,上湿则成湿热,为热痰,下湿也为湿热,为小便梗涩赤浊。火气已衰,人之一气的能量不足,上湿则成湿寒,为寒饮,下湿也为湿寒,小便流溢而为白淫。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原文: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要点(116)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

“病则传其所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我们今天先粗略理解一下这个原理。

《金匮悬解.卷一.脏腑经络.脏腑经络一》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余脏准此。

《金匮悬解.卷一.脏腑经络.脏腑经络一》黄师解读:五行生克,肝木克土,脾土克水,肾水克火,心火克金,肺金克木。克其所胜,故以病传之。见肝之病,知脾土被贼,先实其脾,是谓未病而早医。中工未晓相传之义,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是以肝病未己,脾病复起。余脏准此类推。

黄师在这里举例说的是,肝气陷下郁而生热,则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此之谓肝病则传其所胜,所胜土也。

《四圣心源.卷五 杂病解上.鼓胀根原》: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病的传变非常重要,这个是中医的独特优势,因为中医以气来理解人,气的一气周流就是病的传变的基础理论依据。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阴湿土》原文: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要点(117)土湿为病者众,土燥为病者,唯伤寒阳明承气证外不多见。

请参考《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章节的相同标题的要点解说。

《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

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太阴以湿土主令,肺金从令而化湿。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

要点(118)燥湿调停,在乎中气。

前面反复强调“土为四维之中气,火金上逆,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这里换了一个说法,燥湿调停,在乎中气。

要点(119)辩证:湿胜其燥,燥胜其湿。

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这个就是辩证的依据。我们在问诊的过程中,询问大便与小便的情况,询问饮食情况,就是了解燥湿的一个基本途径。

《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

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缘火胜则土燥,水胜则土湿,燥则克水,湿则反为水侮。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

要点(120)土湿为病者众,土燥为病者,唯伤寒阳明承气证外不多见。

请参考《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中相同要点的解说。这也是“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的原因。

要点(121)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

黄师强调“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对我们平时保养自己的身体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慢性病的调养,有这句话保底,我们就不着急了啊。那些说话还很大声,中气十足的人,虽然可能有很多证状,但是也不着急啊。如何调养,可以参考后面我的个人调养经验。

《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

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

湿为阴邪,阴性亲下,故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燥为阳邪,阳性亲上,故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所谓阴邪居下,阳邪居上,一定之位也。

然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使己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风自何来!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堂奥可阶而升矣。

要点(122)燥为寒热之中气。

在厥阴风木的章节我们看到“木为水火之中气”,现在黄师又说“燥为寒热之中气”,其实这从一气周流的角度都很好理解:木火土金水,水生木、木生火,风热暑湿燥寒,热生湿,湿生燥,燥生寒。而“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的解释请参考《四圣心源.卷六 杂病解中.便坚根原》。

要点(123)湿为阴邪,燥为阳邪。

六气之为病则为六邪。六邪中,风热暑燥为阳邪,湿寒为阴邪。阳邪居上,阴邪居下,自然之理也。

要点(124)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

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这里提到了治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看见上燥之象,治病之时要注意到下湿之由。中气不运,水寒土湿,是为人之一气周流不顺畅的根本原因。在少阴君火章节的“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且上热不敌下寒之剧”是一样的道理。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阳寒水》原文: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

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应当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气常清。血生于木火,故血温而内发;气化于金水,故气清而外敛。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外易寒水而为热火,内易温泉而为寒冰,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

要点(125)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

少阳三焦之或,宜随太阳而下行,蛰藏与水中。蛰藏顺利,则人不病。若阳气不能顺利蛰藏在水里,则在外则容易发热,在内在肾水寒冷,不能生长木火,人就容易出问题。所谓:外易寒水而为热火,内易温泉而为寒冰,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那些经常没有原因的发低烧的人,实际上是生命很危险的人。按照中医的说法,发热之证,都是三焦之火不能蛰藏到水中,其根本原因在于甲木之不降。所以我思考,是不是坚持敲打胆经会有效果呢?当然这需要辩证,严重者需要药物治疗。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阳寒水》原文:

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以丁火化于癸水,故少阴之藏,最易病寒;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府,最易病热。是以病寒者,独责癸水而不责壬水;病热者,独责壬水而不责癸水也。

要点(126)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

黄师继续说相火必须蛰藏到水里。相火蛰藏在水中者,蛰藏在癸水也。水分壬水与癸水,壬水(足太阳膀胱)为阳主降,癸水(足少阴肾)为阴主升,木火之所以生长者,相火蛰藏在癸水中也。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阳寒水》原文:

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

要点(127)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

作为六气解的结尾语,黄师再次强调了六气乃百病之源,与六气解的序言“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相呼应。仔细阅读仲景《伤寒》的目录,其以六经分篇者,而六经从六气也。六经与六气是仲景先师与黄师学术的纲领,不可不融会贯通也。所以说理解了《四圣心源.六气解》,再看仲景先师的《伤寒杂病论》也就可以效率更高了。我个人推荐是《四圣心源》的天人解与六气解作为中医入门的第一课。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作本书的原因。

要点(128)药物精气纳入人体一气的药物治病原理。

要理解药物治病的原理,我们先回顾一下人的本质与人生病的原理。人的原理重复了很多次了:人秉一气而生,一气按照“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规律运行。人生病的原理也很简单: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就是人之一气的周流因为自己一气之气偏,或者因为天地之气偏而人之一气感应而气偏。气偏的意思就是:人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不正常了,人就生病了。一气周流不正常有各种情况,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在上面的六节(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的气偏的情况了。

接下来我们要理解一下药物的原理。药物是什么?中医的药物生长于天地之间,人秉天地之全气而生,全气的意思是: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府,秉地气而生五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而天地间的其它生物则秉天地之偏气而生,偏气的意思是其它生物(动物、植物)得到的是天地六气五行的部分。例如,鸡肉多秉木气,羊肉多秉火气,牛肉多秉土气,马肉多秉金气,猪肉多秉水气。

《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金匮真言论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故病在头;其类木,其味酸,其臭臊,其音角,其数八,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藏精于心,故病在胸胁;其类火,其味苦,其臭焦,其音征,其数七,其畜羊,其谷黍。(后面我就省略,不摘抄了,请参考原文)

还记得之前精华滋生的“胃受纳、脾消磨、肺散播”过程吧,药物或者食物进入人体的胃,被脾阳消磨,精华上奉,肺散播精华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这就是药物或者食物治病的过程。人之一气偏而病,得到食物或者药物的精华之气的补充而病自然就愈合了。

要点(129)药物治病的作用细分方式。

我们要进一步细究食物或者药物的精华之气对人之一气偏的纠正与补充的细节。药物或者食物之气对人体一气的作用可以细分为如下方面。

(1)药物归经。药物得天地之偏气而生。所谓偏气,就是一气周流的某个部分的气,具体说来是归那个经络的气。人体之气可以按照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而划分,同样药物的精华之气与人体十二经络的那部分气相同则称之为归经到人体的哪条经络。比如说,一个药物的气具备生发之气,则在归经的时候,一半就会归到人体的肝经,例如:《长沙药解.卷二.牡丹皮》:味苦、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

(2)四气五味。药物不仅仅是归经,还有一个作用是归经之后干什么。例如,你给一个军队的骑兵分队派人去,骑兵分队太毛躁则派人去稳定局面,骑兵分队太死气沉沉则派人去激活气氛。还是以丹皮举例子。《长沙药解.卷二.牡丹皮》:牡丹皮辛凉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癥,泻郁热而清风燥。牡丹皮辛味,让肝气走的快一些,故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癥。牡丹皮微寒,故泻郁热而清风燥。

(3)表,中,里。其实就是药物是在人体一气的表还是里起作用,就是在经络还是脏腑中起作用。例如,桂枝则走经络,肉桂则走脏腑。

要点(130)方剂中的药物独立作用原理。

人生病是因为人之六气各有所偏,而单种药物的精华之气不能刚刚好与人之六气之偏的情况无缝匹配,所以单个药物往往不能达到对症治病的作用,需要多个药物的精华之气合作来弥补人之六气的所偏。这就是方剂的原理:通过药物的组合,形成对人之六气所偏的全方位补充,最后达到治病的目的。

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为什么一个方剂中有让一起升的药也有让一起降的药,它们不会相互冲突。让一气升的药,其作用是在补充人之一气中的肝气部分;让一气降的药,其作用是在补充人之一气中的肝气部分。类似与我们给一个军队补充人,一方面补充进攻的人,一方面补充防守的人,进攻的队伍与防守的队伍都是一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会相互冲突。

药物之气补充人体之气的作用就是简单叠加作用,没有我们经常理解的化学作用。其实化学层次的能量已经是可以观察到的粒度,而药物之气是更细粒度的能量,是不可观察的层次。我们看《黄元御医学全书》的通篇对药物的使用,都是直接对一气产生作用,没有说合成之后再对一气产生作用的。既然没有化学作用,一个药物的精华之气与另外一个药物的精华之气就不会冲突,将分别补充到人体对应的部分:归经、四气五味、表中里。

要点(131)没有引经药的概念。

既然一个方剂中的各种药物是依据各自的精华之气去补充人体之一气,药物之间是没有相互作用的,那么就没有引经药之说。例如,外表相同的证状,相同的药,病人A使用有效,病人B使用无效。但是病人B在服用相同的药方之外再增加温水燥土之药(例如茯苓)服之则有效。这个时候,能说茯苓是引经药吗?

我的理解是原来相同的药,提供了相同的药物的精华之气,之所以没有作用是因为病人B之一气周流环境不好,茯苓作用于人之一气,让人一气周流恢复,然后补充原来药物的精华之气,病就只要了。这里需要注意的,茯苓之气也是作用于人之一气;原来药物的精华之气也是作用与人之一气。不能说茯苓之气带领原来药物之气作用到该作用的地方,从而治好了病。

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没有引经药,所有药物的精华之气都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一气。

要点(132)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给不同的药。

说到这里,有一个经常困惑不懂中医的人的事情:为什么同一个病人,用中医方法看病,不同的医生会用不同的药。如果看这本书的朋友看到这里应该很容易解释:人之生病是因为六气之偏,不同的药物,只要提供差不多的精华之气,都可以治相同的病。

就跟一个人饿了,可以用馒头,也可以米饭,还可以用烧饼来治疗。

要点(133)降肺必肺胃同降,升肝必肝脾同升。

我自己思考了两个黄师的治疗法则:降肺必肺胃同降,升肝必肝脾同升;治水必土木兼医。下面解读这两个法则的含义。

《素灵微蕴.卷三.惊悸解》: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木陷于左,金逆于右,阴阳之道路塞矣,而不可徒求之左右,必责中气之虚。胃为阳土,脾为阴土,阳土顺降,阴土逆升。脾升则平旦而后乙木左升,胃降则日夕而后辛金右降。

《长沙药解.卷一.半夏》: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荡,此惊悸眩晕所由来也;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渴烦躁所由来也;收令不遂,清气堙郁,此吐衄痰嗽所由来也;胆胃逆行,土木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其火旺金热,须用清敛金火之品;然肺为病标而胃为病本,必降戊土,以转火金,胃气不降,金火无下行之路也。这里面明确说了,当火旺金热需要使用清敛金火的药物时,都要注意到肺为病标而胃为病本,降肺必肺胃同降。

同理,升肝必肝脾同升。还记得在气血原本章节讲解过的木生于水而长于土、肝藏血而血本于脾的原理吧,那个原理必然导致升肝必肝脾同升。

要点(134)治水必土木兼医。

治水必土木兼医。参考《长沙药解.卷四.附子》:人之神宁而魂安者,二火之归根也,君火飞则心悬而神悸,相火飘则胆破而魂惊,故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当以附子暖水,使君相二火归根坎府,神魂自安;但欲调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独奏奇功也。参考《四圣心源.劳伤解.阴阳.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所以我理解黄师的含义是:治水必土木兼医。

要点(135)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经常有人会自己描述自己的证状与处理:我明明是一个寒的体质,但是我一吃补益的东西就上火,没法补。这时候需要了解的是一个用药的基本原则:少火生气。参考如下:

(1)《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阴阳应象论五》之素问原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2)《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阴阳应象论五》之黄师解读:气味辛甘发散之气为阳,酸苦涌泄之气为阴。阴味重浊而走下窍,阳味轻清而走上窍。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走泄,薄则流通,气薄则发泄,发泄皮毛。厚则发热。热盛则为壮火,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以壮火食气,火盛则气耗也,气食少火,火微则气生也。壮火散气,故气败于壮火,少火生气,故气益于少火也。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来分析这句话的组成。这里有三个名词:壮火,少火,气。人秉一气而生。所以我理解“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气”指的就是人体之一气。这段话主要是描述食物气味厚薄的阴阳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对人体一气的影响。

(1)“火”的含义是食物中让一气周流走的快、向外走的能量、精华之气。食物的气与味,是通过脾胃消磨而进入人体一气的。我们回顾《四圣心源.天人解.精华滋生》章节,指导食物气味代表的是食物经过脾的磨化之后,精华上奉,手太阴肺散其精华到五脏六腑。食物中的精华之气的属性,是以食物的气味相关的,气味辛甘发散之气为阳,酸苦涌泄之气为阴;阴味重浊而走下窍,阳味轻清而走上窍。壮火与少火的“火”之含义,就是食物的辛甘发散之气,是阳气。这里的食物,包括我们一般意义的食物与药物。

(2)“壮火”是短期内补充大量阳气;“少火”是将补充阳气的时间拖长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补充的阳气。大家对火堆都有直观的感受,壮火就是非常旺盛的大火堆,少火就是长长久久燃烧的火堆。

(3)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指导我们补充人之一气要用小火。有的人身体不好了,阳气不足了,就非常着急,想通过段时间内吃大补、大热之药品,快速恢复身体,这样是非常不可能的。人之一气已经虚了,这时候用大补大热之药物,这股药物之火气带着一气快速转动,这样将导致人体一气的消耗,一段时间内看来人精神一些,但是药物一停,人将更加虚。这个时候就应该用少火生气的方式,慢慢补,不要用偏性太大的药物。就象一个即将熄灭的火堆,直接泼上汽油,一段时间内或是更旺盛了,但是也将火堆中不多的燃料消耗得更加厉害了。这时候就应该增加一些燃料,增加一些小火苗,烧一段时间,整个火堆就恢复正常旺盛起来了。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治法》原文:

治厥阴风木法,桂枝苓胶汤(甘草,桂枝,白芍,茯苓,当归,阿胶,生姜,大枣)。上热加黄芩。寒加干姜、附子。

要点(136)桂枝苓胶汤治厥阴风木。

先回顾一下厥阴风木的特点:疏泄,腹痛下利、亡汗失血等证;枯燥,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病之起,皆因于生气之不足;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

有了这些特征,自然之法就可以理解了:甘草补中气;桂枝行经气;白芍酸以泻营热、敛营血,让桂枝发动起来的一气收敛一些,与桂枝一攻一守配合;茯苓燥土;当归、阿胶补血;生姜发表与行淤涩;大枣在发表出汗之际补脾经。如果水土寒湿,则加干姜与附子温燥中下。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治法》原文:

治少阴君火法,黄连丹皮汤(黄连,白芍,生地,丹皮)。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要点(137)黄连丹皮汤治少阴君火。

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虽有上热,上热不敌下寒之剧。所以之法是:黄连清心家之烦热;芍药泻相火之逆升;生地凉血滋肝,清风润木;丹皮行瘀血而泻热。如果下面水寒,则加川椒与附子温燥水土。上热为标,下寒为本,清上热则中病即止,不可久行,久行清上热之药,伐削中气则下寒生矣,下寒一生则上热更盛。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治法》原文:

治少阳相火法,柴胡芍药汤(柴胡,黄芩,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白芍)。

要点(138)柴胡芍药汤治少阳相火。

相火的特征是逆升而生热;然而相火虽热,而亦易衰。故除了用柴胡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用黄芩泻相火而清风木;还需要用甘草补中;半夏降肺胃;人参、生姜、大枣大补中气;芍药敛营。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治法》原文:

治太阴湿土法,术甘苓泽汤(甘草,茯苓,白术,泽泻)。

要点(139)术甘苓泽汤治太阴湿土。

太阴湿土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湿,所以甘草补中,茯苓、白术、泽泻泄水祛湿。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治法》原文:

治阳明燥金法,百合五味汤(百合,石膏,麦冬,五味)。

要点(140)百合五味汤治阳明燥金。

百合凉金润燥,泻热消郁;五味子降咳逆,止滑泻,固涩收藏;麦冬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石膏清心肺而除烦躁,泻郁热而止燥渴。

如果是针对阳明燥金的实证,这四味药确实是足够了。但是要知道我们刚才说的“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手阳明大肠经易燥,足阳明胃经易湿。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有例如黄师在《长沙药解.卷三.麦冬》中说了“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所以说单纯的阳明燥金治法,要慎重使用。阳明燥金之气有偏,则其它气之偏也要注意到。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治法》原文:

治太阳寒水法,苓甘姜附汤(甘草,茯苓,干姜,附子)。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

要点(141)苓甘姜附汤治太阳寒水。

太阳寒水者,水易寒也,故用附子。但是治水比水土同治,故加甘草补中、茯苓祛湿、干姜运中。若化生湿热,则用栀子、石膏之类清其郁热。

要点(142)稳妥的自我调养态度:只用这25味药。

如果想开始调养自己的身体,特别是慢性调养的情况下,可以从这六气调养开始琢磨了。要非常重视与熟悉六气解中的这些药材,这些药材是黄师在几百种药材中挑选出来的。我认为只用这些药材,如果目的是慢慢调养自己的身体的话,是一定可以的。这些药材是:甘草,桂枝,白芍,茯苓,当归,阿胶,生姜,大枣,黄芩,干姜,附子,黄连,生地,丹皮,川椒,柴胡,半夏,人参,白术,泽泻,百合,石膏,麦冬,五味,栀子。

当然,我们如果想将中医学习得更加专业,还需要继续往下解读。

要点(143)这之后的写作风格转变。

经过前面这么详细的解说各种中医基础概念,我希望往下阅读的人可以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我为了理解这些概念并写作出来,花费了将近两年时间,尝试了三遍。接下来的写作风格将不再这么啰嗦,不再重复基础概念的解释,否则这本书会非常长。如果看后面的东西有困难的人,可以考虑重新开始再看一遍这之前的内容。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中气》原文: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婴儿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要点(144)医家之药,首在中气。

用一个例子来理解“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参考《长沙药解.卷一.甘草》的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

(1)四逆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一枚)。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治厥阴病,汗出,外热里寒,厥冷下利,腹内拘急,四肢疼者。

(2)通脉四逆汤(甘草、干姜各三两,附子(生)一枚)。治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治厥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

(3)差别1:药物用量不一样。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的药材种类是一样的,都是甘草、干姜、生附子。这两个方子的差别在于四逆汤用了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而通脉四逆汤用了甘草与干姜各三两。

(4)差别2:病人中气情况不一样。通脉四逆汤用的时候,病人的状况明显比用四逆汤的时候要严重。例如,四逆汤治少阴病的时候,病人仅仅是(膈上有寒饮,干呕者);而通脉四逆汤治少阴病的时候,病人是(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

(5)由这两个差别来理解“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同样三味药材,在病人的证状还不严重的时候(我理解就是中气还足的时候),就可以少用一点甘草与干姜,用生附子一枚,鼓动一下病人的一气周流转起来,病就可以治好了。而到了病人的证状已经比较严重(中气已经受损比较严重),则需要比较多的甘草与干姜,补充中气同时运转中气,然后才能用附子鼓动一下病人的一气周流,这样才能治好病。如果病重而不重用甘草、干姜,则人之一气在附子的强力鼓动下,短期内人可能比较精神,但是长期看反而对身体有很大害处。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中气》原文:

黄芽汤(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炙;茯苓二钱;干姜二钱),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

要点(45)黄芽汤是黄师第一方。

黄芽汤是黄师的第一方,是黄师思考很多问题都需要考虑的出发点。例如在后面治疗阳虚的天魂汤(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人参三钱;附子三钱),其实就是上面黄芽汤加上“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以舒肝”而成。在黄芽汤的基础上,在崇阳补火、培土泻水的基础上,增加了桂枝、附子以温肾、舒肝。我们后续分析很多方子的时候,若可以一眼看出来黄芽汤的底子,然后将黄芽汤底子先屏蔽掉,在分析药剂的其它药物,就很快能够明白方子的含义了。

黄芽汤可以看成是一种可以增减的基础方,黄芽汤可以看成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医家之药,首在中气”。黄芽汤一共用到十二味药材,这十二味药材需要重点研究透:人参,甘草,茯苓,干姜,黄连,芍药,附子,川椒,桂枝,丹皮,陈皮,杏仁。

要点(146)从黄芽汤加减再看方剂中药物的独立作用原理。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中气》:黄芽汤;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

《伤寒悬解.卷三 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小青龙证.小青龙证一》:寒水侮土,浊气上逆则为噫,加附子暖水而降逆也。

《伤寒悬解.卷四 太阳经中篇.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桂枝去芍药证十二》:【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下后脉促,表邪未解,是宜桂枝;而益以胸满,则阳衰胃逆,浊气冲塞,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若微恶寒者,则不止脾阳之虚,而肾阳亦败,加附子之辛温,以驱里寒也。

从组方用药,方剂对药物的增减,所有的描述都是“因为一气怎么怎么,故增减什么什么药物来处理”,例如,因为“水寒”、“寒水侮土”、“肾阳亦败”等,就分别可以在不同的药方中增加附子,不需要过问原来的方子有什么药物,附子会不会与原来方子中的药物起化学反应而不能用附子。这就是我理解的“方剂中药物的独立作用原理”。

当然,依据《长沙药解.卷四.附子》中说明,附子有三个使用注意事项:欲调水火,必先治土;奔豚已成者,缓用附子,先消积寒,用之乃受;下热而水寒土湿木陷者,缓用附子,先清下热,再用附子。这也是因为一气不具备使用附子的条件,不是因为其它药物与附子会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附子使用注意事项。

要点(147)思考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十八反: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金匮悬解.卷十四 内伤杂病.痰饮咳嗽.痰饮十七》: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甘遂半夏汤(甘遂大者二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可以看到,这两种说法是有点矛盾的,《神农本草经》说甘草反甘遂,而《金匮悬解》中却确确实实在甘遂半夏汤中用了甘遂与甘草(虽然甘草用得非常少)。对于这样的情况,我的理解是,方剂中药物的独立作用原理还是继续有效,只是一些药物与另一些药物对一气的作用刚好相反,故一般不在一起用。我建议的用药配伍原则是,仲景先师与黄师用过的药物配伍我们就可以用,自己思考的配伍就要非常小心。

要点(148)黄芽汤与理中汤的比较。

按照黄师的“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很自然我们就可以联想黄师应该很重视仲景的“理中汤”。但是黄师切将自己的“黄芽汤”作为自己的第一方,甚至在劳伤解中基本上都是在黄芽汤上进行加减。所以非常有必要比较一下理中汤与黄芽汤的差别。

理中汤用白术,黄芽汤用茯苓,是两个方子的最大差别。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干姜)与黄芽汤(人参,甘草,茯苓,干姜)虽然药物的用量不同,但是最重要的差别还是理中汤用了白术祛湿,黄芽汤用了茯苓祛湿。

白术祛湿,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最生津液,而止湿家之渴。仲景用之于桂枝、麻黄之内,汗去而津液不伤,至妙之法也。也就是说,白术侧重于祛湿、止渴,特别是在桂枝、麻黄之证,汗去而补津液,使人不伤于燥,至善之法也。另一方面,白术比较壅滞。其性守而不走,故于补虚故固脱,独擅其长,而于疏通宣导,则未能焉。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而茯苓利水燥土,水土兼医,没有缺点。白术入脾胃,主要是渗土泻湿。而茯苓则入脾胃之外,还入肾经与膀胱经。而猪苓与泽泻则仅仅是入肾经与膀胱经。所以说来茯苓是土木兼医,黄师认为是最好的祛湿药物。

从上述理由来看,黄师偏好于茯苓多一些,主要看重茯苓“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但是黄师也非常看重白术,在《长沙药解.卷一.白术》:仲景治水,五苓、真武、附子、泽泻诸方,俱用白术,所以培土而制水也;禹平水土,非土则水不可平。治天下之水者,莫如神禹,治一身之水者,莫如仲景,圣圣心符,天人不殊也。

《长沙药解.卷一.甘草》原文: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要点(149)甘草中正醇和,入脾胃,为中气增加新兵。

对甘草这味药的最基本理解是:甘草的作用就是增加一气周流的能量总量。以军队来比喻,则类似于给军队增加新兵。

《长沙药解.卷一.甘草》原文: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治伤寒汗后,烦躁吐逆,手足厥冷者。以汗后火泄土败,四肢失养,微阳离根,胃气升逆。甘草、干姜,补土温中,以回升逆之阳也。

要点(150)甘草干姜汤,回阳最佳拍档之一。

干姜与甘草作为回阳最佳搭档之一,力逊于四逆汤。太阳经病,经常误下、误吐之后,用干姜与甘草回阳。但是一误再误之后,则必须用四逆汤了。《伤寒说意.卷二 太阳经坏病.汗后亡阳》:若桂附发汗后,不用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加烧针,大亡其阳,当用四逆汤,以温水土(方在“太阴”),姜甘无济矣。

《长沙药解.卷一.甘草》原文:

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祖气运动,左旋而化己土,右转而化戊土,脾胃生焉。己土东升则化乙木,南升则化丁火,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降则化癸水,于是四象全而五行备。木温、火热、水寒、金凉,四象之气也。木青、金白、水黑、火赤,四象之色也。木臊、水腐、金腥、火焦,四象之臭也。木酸、金辛、火苦、水咸,四象之味也。土得四气之中,四色之正,四臭之和,四味之平。甘草气色臭味,中正和平,有土德焉,故走中宫而入脾胃。

脾土温升而化肝木,肝主藏血而脾为生血之本,胃土清降而化肺金,肺主藏气而胃为化气之源,气血分宫,胥秉土气。甘草体具五德,辅以血药,则左行己土而入肝木,佐以气药,则右行戊土而入肺金。肝血温升,则化神气,肺金清降,则化精血。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

肝脾之病,善于下陷,入肝脾者,宜佐以升达之味,肺胃之病,善于上逆,入肺胃者,宜辅以降敛之品。呕吐者,肺胃之上逆也,滞气不能上宣,则痞闷于心胸。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滞气不得下达,则胀满于腹胁,悉缘于中气之虚也。上逆者,养中补土,益以达郁而升陷,则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要点(151)甘草能升能降,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甘草是最中正醇和的一气,入脾胃,类似于给人体一气这支军队增加了新兵。那么这些新兵就可以训练成军队想要的兵种。甘草之气要入肝脾,则宜佐以升达之味;要入肺胃,则宜辅以降敛之品。只要与合适的药物配合,甘草就可以发挥补充一气的作用。例如,中满与呕吐之人,如果仅仅服用甘草,则可能增加了很多中庸之气拥塞在中间,增加病人的证状;而如果辅以达郁、降敛之药物,则没有障碍。所以黄师说,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长沙药解.卷一.甘草》原文:

上行用头,下行用稍,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生用甘凉泻火而消满。凡咽喉疼痛,及一切疮疡热肿,并宜生甘草泻其郁火。熟用,去皮,蜜炙。

要点(152)炙甘草甘温而补虚,生甘草干凉而消满。

常人中气运转基本正常而有小恙,则可以用甘草一味药来达到补充中气,消除小恙的作用。例如,《伤寒》甘草汤,生甘草二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少阴水旺,二火俱腾,上行清道,是以咽痛;生甘草泻热而消肿也。当然,仅仅炙甘草一味药治病的情况很少,因为人一般情况下不会仅仅有中气一点点虚的证状,往往是综合证状。

要点(153)和解百药,用甘草。

甘草何以和百药、解百毒?人之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气因为各种原因突然出现非常偏的情况,或者是药物之气是一个非常偏的情况。甘草增加了一气的总量,从而让别的药气或者人之一气不要偏得这么厉害,从而达到和百药、解百毒的作用。类似于一个公司,出现了很多偏激的员工,这时候入职大量新员工,则偏激的员工就不会这么明显了。

要点(154)通读《黄元御医学全书》对甘草的用法。

甘草的用法随处可见,对一气总能量进行补充确实是很多药方都是需要的。《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偏见》: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凡病之气,都要注意中气之虚,故黄师之方多用甘草护卫中气。

甘草虽补中气,但是需要入肝脾者,宜佐以升达之味,入肺胃者,宜辅以降敛之品。

《长沙药解.卷一.白术》原文: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要点(155)白术补中燥湿,止渴生津。

黄师再次强调土湿则枢轴不运,升降反作,脾陷胃逆。脾陷则乙木不达,下克己土,水谷不消而为泄,胃逆则甲木失归,上克戊土,饮食不纳而为呕。白术补土燥湿,土燥而升降如前,是以吐泄兼医。


《长沙药解.卷一.白术》原文:

脾以太阴而抱阳气,故温升而化木火,胃以阳明而含阴精,故清降而生金水。胃降则空虚而善容,是以食下而不呕,脾升则磨荡而善腐,是以谷消而不利。五行之性,火燥而水湿,太阴脾土,升自水分,因从水分而化湿,阳明胃土,降于火位,因从火位而化燥。太阴之湿济阳明之燥,阳明之燥济太阴之湿,燥湿调和,中气轮旋,是以胃纳脾消,吐利不作。

但太阴脾土以湿土司令,阳明胃从燥金化气。辛金己土,俱属太阴,而辛金不如己土之湿,庚金戊土,俱属阳明,而戊土不如庚金之燥,缘化于人,不敌主令于己者之旺也。人之衰也,火日亏而水日盛,燥日消而湿日长,湿则中气凝郁,枢轴不运,升降反作,脾陷胃逆。脾陷则乙木不达,下克己土,水谷不消而为泄,胃逆则甲木失归,上克戊土,饮食不纳而为呕。白术补土燥湿,土燥而升降如前,是以吐泄兼医。理中汤,方在人参。用之以治痞满呕泄,盖与姜、甘、人参温补中气,转其升降之轴,自复清浊之位也。

其性守而不走,故于补虚故固脱,独擅其长,而于疏通宣导,则未能焉。若脐动腹满诸证,非姜、桂、附子,不能胜任矣。

要点(156)白术性守而不走。

白术性守而不走指的是白术对人体一气的作用主要是燥湿与补中气的总量,不增加中气转动的力量。所以说其“于疏通宣导,则未能焉”。如果是湿气与中土虚,则可以用白术;如果已经有“脐动腹满”等证状了,则需要干姜、桂枝、附子这类让中气走动的药物。

《长沙药解.卷一.白术》原文:

凡去湿之品,每伤于燥。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仲景用之于桂枝、麻黄之内,汗去而津液不伤,至妙之法也。

盖湿淫之病,善伤津液。以土燥金清,则肺气降洒,而化雨露。其露气之氤氲而游溢者,浸润滑泽,是谓之津。津液渗灌,脏腑沾濡,是以不渴。湿则气滞津凝,淫生痰涎,脏腑失滋,每生燥渴。津液无多,而再经汗泄,湿愈而燥伤矣。加白术去湿而养津,此除湿发汗之金绳也。

要点(157)白术祛湿而养津,不伤燥。

一般的祛湿药物,因为其祛湿功能,往往会让人丧失津液而造成燥的伤害。而白术也去湿,但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最生津液,而止燥渴,故不令人伤于燥也。

《长沙药解.卷一.白术》原文:

水火之交,其权在土。水化而为木火,由己土之左旋,火化而为金水,缘戊土之右转,土者,水火之中气也。中气旺则戊土蛰封,阴降而抱阳,九地之下,常煦然而如春,己土升发,阳升而含阴,九天之上,常凛然而如秋。中气衰则戊土逆升,失其封蛰之职,火飞而病上热,己土顺陷,乖其发达之政,水沉而病下寒,是以火热水寒之病,必缘土败。仲景治水,五苓、真武、附子、泽泻诸方,俱用白术,所以培土而制水也。禹平水土,非土则水不可平。治天下之水者,莫如神禹,治一身之水者,莫如仲景,圣圣心符,天人不殊也。

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产于潜者佳。选坚白肥鲜者,泔浸,切片,盘盛,隔布,上下铺湿米,蒸至米烂,晒干用。

要点(158)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疏利之品。

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长沙药解.卷一.人参》原文: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

要点(159)人参大补中气,兼敛气化水而止渴。

人参号称“理中第一”,不管是仲景的理中汤还是元御的黄牙汤,都用了人参。我理解人参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1)大补中气。人参气质淳厚,直走黄庭,而补中气。中气健运,则升降复其原职,清浊归其本位,上下之呕泄皆止,心腹之痞胀俱消。

(2)敛气化水而止渴。人参收敛人之一气而化气为水,故止燥家之渴。黄师在后面描述:人参润金土之燥,蒸清气而为雾,雾气氤氲,甘露自零。

《长沙药解.卷一.人参》原文:

气充于肺,而实原于肾,肺气下降,而化肾水,水非气也,而水实含肺气。此气在水,《难经》谓之生气之原,道家名为水中气。盖阴阳之理,彼此互根,阴升而化阳,又怀阴精,阳降而化阴,又胎阳气。阳气一胎,己土左旋,升于东南,则化木火。脾以阴体而抱阳魂,非脾阳之春生,则木不温,非脾阳之夏长,则火不热,故肝脾虽盛于血,而血中之温气,实阳升火化之原也。及其升于火而降于金,则气盛矣,是以肝脾之气虚,肺胃之气实。虚而实则肝脾升,实而虚则肺胃降。实而实则胃壅塞而不降,虚而虚则肝脾抑郁而不升,而总由于中气之不旺。

中气居不戊不己之间,非金非木之际,旺则虚者,充实而左升,实者冲虚而右降,右不见其有余,左不见其不足。中气不旺,则轮枢莫转,虚者益虚而左陷,实者益实而右逆。

人参气质淳厚,直走黄庭,而补中气。中气健运,则升降复其原职,清浊归其本位,上下之呕泄皆止,心腹之痞胀俱消。仲景理中汤、丸,用之以消痞痛而止呕泄,握其中枢,以运四旁也。大建中汤,方见胶饴。大半夏汤,方见半夏。黄连汤,方在黄连。诸方,皆用之治痞痛呕利之证,全是建立中气,以转升降之机。由中气以及四维,左而入肝,右而入肺,上而入心,下而入肾,无往不宜。但入心则宜凉,入肾则宜热,入肺胃则宜清降,入肝脾则宜温升,五脏自然之气化,不可违也。

中气者,经络之根本,经络者,中气之枝叶,根本既茂,枝叶自荣,枝叶若萎,根本必枯。肝脾主营,肺胃主卫,皆中气所变化也。凡沉、迟、微、细、弱、涩、结、代之诊,虽是经气之虚,而实缘中气之败,仲景四逆、新加、炙甘草,方在甘草。皆用人参,补中气以充经络也。

白术止湿家之渴,人参止燥证之渴。白术渗土金之湿,散浊气而还清,清气飘洒,真液自滴,人参润金土之燥,蒸清气而为雾,雾气氤氲,甘露自零。至于盛暑伤气之热渴,大汗亡津之烦躁,加人参于白虎,清金之内,化气生津,止渴涤烦,清补之妙,未可言喻。麦门冬汤,方在麦冬。竹叶石膏汤,方在竹叶。二方之用人参,清金补水之玉津也。

熟用温润,生用清润。

要点(160)白术止湿家之渴,人参止燥证之渴。

人体的津液流失则觉得渴。而津液的产生,确是“胃受纳、脾消磨”水谷之后的精气上奉,气降而生水。《灵枢悬解.卷五 神气.决气三十九》: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滑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这说明人体渴的时候,要想解渴是要等到水谷到胃、脾消磨上奉精华、肺敛气生水降洒而成津液,不是喝水之后理解解渴的。有的人脾消磨能力差,喝再多水脾都不能消磨,反而增加脾土之湿而进一步降低消磨能力,则越喝越渴。

白术止湿家之渴者,白术兼具两个功能祛湿与生津也。人参止燥家之渴者,人参擅长收敛一身之气而化水也。在盛暑伤气之热渴、大汗亡津之烦躁这两种情况下,加人参到白虎汤之内,形成白虎加人参汤,治伤寒汗后心烦、口渴舌燥、欲饮水数升、脉洪大者,取人参之止燥渴之功能也。白术渗土金之湿,散浊气而还清,清气飘洒,真液自滴,人参润金土之燥,蒸清气而为雾,雾气氤氲,甘露自零。

《长沙药解.卷四.茯苓》原文: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遗带之妙药,气鼓与水胀皆灵,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标百病,效著千方。

火位于上,水位于下,水寒而下润,火热而上炎。人之生也,火水必交,交则火胎于坎而水不寒,水孕于离而火不炎。水火相交,爰生湿气,土位在中,是以性湿。火燥水湿,自然之性。土生于火,而土之湿气,实化于水。水火之交,全赖乎土,己土左旋,坎阳东升而化火,戊土右转,离阴西降而化水。水火互根,寒热交济,则胃不偏燥而脾不偏湿,阴阳和平,是以无病。

物不能有盛而无衰,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水不胜火,则湿不胜燥,然丁癸同宫,丁火不能敌癸水之寒,戊己并列,而戊土何能敌己土之湿。人之衰也,火消而水长,燥减而湿增,其大凡也。

土湿不运,升降倒行,水木下陷而寒生,火金上逆而热作,百病之来,莫不以此。自此以往,阳火渐亏,阴水渐盛。火复而土生则人存,水盛而土崩则人亡,是以仲景垂教,以少阴之负趺阳者为顺。土胜为顺,水胜为逆,古之圣人,燥土而制水,后之庸工,滋水而伐土,上智之与下愚,何其相远也。

土燥之病,伤寒惟阳明有之,而湿居其半,他经已不少睹,内伤杂病之中,那复有此!后世庸工,开滋阴补水之门,而医如萧斧,人若朝菌矣。凡内伤诸病,如气鼓水胀,咳嗽痰饮,泄利淋浊,吐衄崩漏,瘕疝带下,黄疸消渴,中风颠狂,惊悸遗精,反胃噎膈,泄秽吞酸,骨蒸毛热,闭经绝产,霍乱腹痛,伤风齁喘,种种幻怪,百出不穷,究其根原,悉缘土湿。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道家称其有延年之功,信非过也。

庸工用乳制,最缪不通!

要点(161)茯苓利水燥土,水土兼医,没有缺点。

黄师对茯苓是非常推崇,通篇茯苓的介绍,没有任何说茯苓的不好,只有“功标百病,效著千方”、“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 道家称其有延年之功,信非过也”。我的理解是,这个与黄师认为“百病之作,率由土湿”相关,茯苓“泻水燥土”,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黄师推崇备至。茯苓气味平和,水土兼治: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要点(162)乳制茯苓,最谬不通。

黄师认为茯苓的功效就是祛湿,你用乳来泡制,则去了其祛湿的功效。与附子用童便、甘草水泡制的错误是一样的,失去了药物的偏性之气,就没有效果了。

要点(163)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的比较。

《长沙药解.卷四.茯苓》原文: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遗带之妙药,气鼓与水胀皆灵,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标百病,效著千方。

《长沙药解.卷四.猪苓》原文: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开汗孔而泻湿,清膀胱而通淋,带浊可断,鼓胀能消。猪苓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

《长沙药解.卷四.泽泻》原文: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燥土泻湿,利水通淋,除饮家之眩冒,疗湿病之燥渴,气鼓水胀皆灵,膈噎反胃俱效。泽泻咸寒渗利,走水府而开闭癃,较之二苓淡渗,更为迅速。

《长沙药解.卷四.滑石》原文:味苦,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清膀胱之湿热,通水道之淋涩。

从这四个的描述比较可以看出:茯苓入脾胃、膀胱经与肾经,利水燥土,水土兼医;猪苓只入膀胱经与肾经,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泽泻也仅仅入膀胱经与肾经,但是咸寒渗利,走水府而开闭癃,较之二苓淡渗,更为迅速;滑石则主要是请膀胱之湿热。

《长沙药解.卷一.干姜》原文: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真武汤加减: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要点(164)干姜燥湿温中,强力运转中焦。

干姜辛温之气,燥湿温中,土燥则中气升降如常,故温手足,定呕吐,平咳嗽,止滑泄也。

《长沙药解.卷一.干姜》原文:

火性炎上,有戊土以降之,则离阴下达而不上炎,水性润下,有己土以升之,则坎阳上达而不下润。戊己旋转,坎离交互,故上非亢阳而不至病热,下非孤阴而不至病寒。中气既衰,升降失职,于是水自润下而病寒,火自炎上而病热。戊土不降,逆于火位,遂化火而为热,己土不升,陷于水位,遂化水而为寒,则水火分离,戊土燥热而己土湿寒者,其常也。而戊土之燥热,究不胜己土之湿寒。盖水能胜火,则寒能胜热,是以十人之病,九患寒湿而不止也。干姜燥热之性,甚与湿寒相宜,而健运之力,又能助其推迁,复其旋转之旧。盖寒则凝而温则转,是以降逆升陷之功,两尽其妙。仲景理中用之,回旋上下之机,全在于此,故善医泄利而调霍乱。凡咳逆齁喘、食宿饮停、气膨水胀、反胃噎膈之伦,非重用姜苓,无能为功,诸升降清浊、转移寒热、调养脾胃、消纳水谷之药,无以易此也。

五脏之性,金逆则生上热,木陷则生下热。吐衄呕哕、咳嗽喘促之证,不无上热,崩漏带浊,淋涩泄利之条,不无下热。而得干姜,则金降木升,上下之热俱退,以金逆而木陷者,原于中宫之湿寒也。干姜温中散寒,运其轮毂,自能复升降之常,而不至于助邪。其上下之邪盛者,稍助以清金润木之品,亦自并行而不悖。若不知温中,而但清上下,则愈清愈热,非死不止!此庸工之遗毒,而千载之奇冤,不可不辨也。

要点(165)干姜温中而不助邪。

很多人担心干姜辛温之性不宜有上热或者下热的人,这里黄师明确说了:金逆则生上热,木陷则生下热,而得干姜,则金降木升,上下之热俱退。干姜不助邪的原因是其温中散寒并运转中焦,中焦运转则中气升降如常,木不至于下陷,金不至于上逆,故说干姜不助邪。

要点(166)清上下之热者,必辅以温中。

黄师这里再次强调,木陷而下热者,金逆而上热者,若热邪确实太厉害,则应该在清金润木的同时,用干姜温运中焦,才是上上之选。

《长沙药解.卷一.干姜》原文:

血藏于肝而原于脾,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凡女子经行腹痛,陷漏紫黑,失妊伤胎,久不产育者,皆缘肝脾之阳虚,血海之寒凝也,悉宜干姜,补温气而暖血海。

温中略炒用,勿令焦黑。

要点(167)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女子诸病悉宜干姜。

血藏于肝而原于脾,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凡女子经行腹痛,陷漏紫黑,失妊伤胎,久不产育者,皆缘肝脾之阳虚,血海之寒凝也,悉宜干姜,补温气而暖血海。

《长沙药解.卷四.黄连》原文:

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

要点(168)黄连清心家之烦热。

黄连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火蛰于土,土燥则火降而神清,土湿则火升而心烦。黄连苦寒,泻心火而除烦热,君火不降,湿热烦郁者宜之。

《长沙药解.卷四.黄连》原文:

土生于火,火旺则土燥,火衰则土湿,凡太阴之湿,皆君火之虚也。虚而不降,则升炎而上盛。其上愈盛,其下愈虚,当其上盛之时,即其下虚之会。故仲景黄连清上诸方,多与温中暖下之药并用,此一定之法也。凡泻火清心之药,必用黄连,切当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过则中下寒生,上热愈甚。庸工不解,以为久服黄连,反从火化,真可笑也。

要点(169)中病即止,过剂则中下寒生,上热愈甚。

凡泻火清心之药,必用黄连,切当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过则中下寒生,上热愈甚。黄师原话:“庸工不解,以为久服黄连,反从火化,真可笑也”。

要点(170)上热则下寒,仲景用黄连需与温中暖下之药并用。

土生于火,火旺则土燥,火衰则土湿,凡太阴之湿,皆君火之虚也。虚而不降,则升炎而上盛。其上愈盛,其下愈虚,当其上盛之时,即其下虚之会。故仲景黄连清上诸方,多与温中暖下之药并用,此一定之法也。

《长沙药解.卷二.芍药》原文: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阳根于水,升于肝脾,而化丁火,水寒土湿,脾阳郁陷,下遏肝木升达之路,则郁勃而克脾土,腹痛里急之病,于是生焉。厥阴以风木之气,生意不遂,积郁怒发,而生风燥,是以厥阴之病,必有风邪。风性疏泄,以风木抑遏,而行疏泄之令,若消、若淋、若泄、若痢、若崩、若漏、若带、若遗,始因郁而欲愈欲泄,究欲泄而终郁。其或塞、或通,均之风燥则一也。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然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伤寒》:“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凡风木之病,而脾胃虚弱,宜稍减之,与姜、桂、苓、术并用,土木兼医。若至大便滑泄,则不可用矣。黄芩汤、大柴胡用之治少阳之下利,以甲木而克戊土,所以泻少阳之相火也。伤寒别经及杂证下利,皆肝脾阳陷,不宜芍药。其败土伐阳,未如地黄之甚,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也。


要点(171)芍药酸收苦泻,酸则清风木而敛营,微苦则泻相火之逆升。

辛味为阳,酸味为阴。辛味使得一气往外发散、向上升,酸味使得一气向里收敛、往下降。肝的特征是升、散,所以得辛味则可以顺利升散,所以为补;得酸味则违其升散之性,故为泻。肺的特征是降、敛,所以得酸味可以顺利降敛,所以为补;得辛味则违其降敛之性,故为泻。芍药味酸,故清风木之燥。

芍药的另一个关键作用是“敛营”。敛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复”,“恢复”的“复”。参考《素问悬解.卷十二.至真要大论八十》: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黄师注解:火淫所胜,解表泄热,恐脱经阳,故以酸收之。仲景桂枝汤之芍药是也。热去营泄,故以酸复之。仲景新加汤之芍药是也。)我理解“收”在于营血中的阳气不要泻得太厉害,桂枝通经络使得阳气往外发,芍药往里收,一发一收,调和营卫;“复”的意思是营血因为桂枝发汗散热而消耗,需要“聚气化血”来恢复营血。

芍药的第三个作用是泻相火之逆升。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要点(172)芍药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

芍药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其败土伐阳,未如地黄之甚,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也。凡风木之病,而脾胃虚弱,宜稍减之,与姜、桂、苓、术并用,土木兼医。

再看去芍药的状况。例如:桂枝汤,若阳衰胃逆,不用芍药;水寒则加附子。若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表邪未解,是宜继续用桂枝汤;但是胸满,则阳衰胃逆,浊气冲塞,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另外,下后若微恶寒者,则不止脾阳之虚,而肾阳亦败,加附子之辛温,以驱里寒也。若至大便滑泄,则更不可用矣。

要点(173)大便滑泄者,不适宜用芍药,宜将芍药更换为干姜。

前面说了芍药伐削脾胃之阳,那么如何处理呢?其实在《伤寒悬解》的真武汤描述中,黄师已经给出了答案。《伤寒悬解.卷十一 少阴经全篇.真武汤证十八》: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缘脾阳之败,去芍药之泻脾,加干姜以温中。生姜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长沙药解.卷四.附子》原文:

味辛、咸、苦,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治手足厥冷,开脏腑阴滞,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挛拘,通经脉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结。降浊阴逆上,能回哕噫,提清阳下陷,善止胀满。

要点(174)补益阳根,暖水燥土,泻湿除寒,附子力气最大。

附子同时入脾经与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所谓附子力气最大是与川椒、干姜比较。

(1)干姜温中,力量在三者之间最弱。干姜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

(2)蜀椒温中下,力量处于中间。川椒暖中宫而温命门,燥湿土而温中下。

(3)附子力量最大,补益火土。附子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

《长沙药解.卷四.附子》原文:

阴阳之理,彼此互根,阴降而化水,而坎水之中,已胎阳气,阳升而化火,而离火之中,已含阴精。水根在离,故丙火下降,而化壬水,火根在坎,故癸水上升,而化丁火。癸水化火,阴升而化阳也,是以丁癸同经而手少阴以君火主令,丙火化水,阳降而化阴也,是以壬丙共气而足太阳以寒水司权。阴阳交济,水火互根,此下之所以不寒而上之所以不热也。水火不交,则热生于上而寒于下。病在上下,而实缘于中气之败。土者,水火之中气也,戊土不降,故火不交水而病上热,己土不升,故水不交火而病下寒。升降之倒行者,火衰水胜而土湿也。火盛则土燥,则水枯而病实热,阳明承气之证是也。承气之证少,真武之证多,以水易盛而火易衰,燥易消而湿易长。火衰土湿,丁火奔腾而癸水泛滥,是以寒盛于中下也。

盖火不胜水,自然之理,所恃者,壮盛之时,生土以制之。至其渐衰,母虚子弱,火土俱亏,土无制水之权,而火处必败之势,寒水上凌,遂得灭火而侮土。火复而土苏则生,火灭而土崩则死。人之死也,死于火土两败而水胜也,是以附子、真武、四逆诸方,悉火土双补,以胜寒水。仲景先师之意,后世庸工,不能解也。附子沉重下行,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补益阳根之药,无以易此。

要点(175)水易盛而火易衰,燥易消而湿易长。

黄师经常在一些关键药材的原理描述中重复一些重要的医理。这里就是在重复:火盛则土燥,则水枯而病实热,阳明承气之证是也;火衰土湿,丁火奔腾而癸水泛滥,是以寒盛于中下也。水易盛而火易衰,燥易消而湿易长,故承气之证少,真武之证多。人之死也,死于火土两败而水胜也,是以附子、真武、四逆诸方,悉火土双补,以胜寒水。

《长沙药解.卷四.附子》原文:

相火者,君火之佐也,君行则臣从,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随君火下行而交癸水。癸水之温者,相火之下秘也,君火不藏,则相火亦泄,君相皆腾,是以上热。而上热之剧者,则全缘于相火,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温和也。人之神宁而魂安者,二火之归根也,君火飞则心悬而神悸,相火飘则胆破而魂惊,故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庸工以为血虚,而用清润之药,诸如归脾、补心之方,误世多矣。当以附子暖水,使君相二火归根坎府,神魂自安。

要点(176)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

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当以附子暖水,使君相二火归根坎府,神魂自安。

《长沙药解.卷四.附子》原文:

但欲调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独奏奇功也。惟惊悸年深,寒块凝结,少腹硬满,已成奔豚者,莫用附子。用之药不胜病,反为大害。当以桂、附、椒、姜,研熨脐下,积寒消化,用之乃受。凡内伤虚劳,以及各门杂病,皆缘中气不足,水旺火奔,下寒上热,未有下热者。下寒若盛,即宜附子暖癸水而敛丁火,绝有奇功。至于伤寒三阴之证,更为相宜也。其下热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湿而木陷也。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下热虽生,而病本仍是湿寒。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但事清肝润燥,而寒湿愈增,则木愈郁而热愈盛。法宜于姜、甘、苓、术之内,副以清风疏木之品,郁热一除,即以附子温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时有早晚耳。

要点(177)欲调水火,必先治土。

上面描述了用附子暖水而使君火相火归根,则神魂自安。在这里继续补充一句,欲调水火,必先治土。《四圣心源.劳伤解.阴阳.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回顾一下:降肺宜肺胃同降,升肝宜肝脾同升;治水宜土木兼宜;欲调水火,必先治土;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黄师在提醒我们,时刻要注意药力被吸收过程中,中气要维护好。

要点(178)奔豚已成者,缓用附子,先消积寒,用之乃受。

奔豚已成者,缓用附子,先消积寒,用之乃受。《四圣心源.卷六 杂病解中.奔豚根原》: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本属寒积;但阴邪已盛,稍服附子温下,寒邪不伏,奔豚必发;以邪深药微,非附子之过也;不治,则半年一载之间,必至殒命;此宜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以此膏(指的是奔豚根原中的龙珠膏)贴之;寒消块化,悉从大便而出,滑白粘联,状如凝脂。浊瘀后泄,少腹松软,重用附子暖水,然后乃受。

要点(179)下热而水寒土湿木陷者,缓用附子,先清下热,再用附子。

其下热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湿而木陷也。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下热虽生,而病本仍是湿寒。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但事清肝润燥,而寒湿愈增,则木愈郁而热愈盛。法宜于姜、甘、苓、术之内,副以清风疏木之品,郁热一除,即以附子温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时有早晚耳。

要点(180)四逆汤为回阳之要方,力远大于生姜与甘草搭档。

生姜与甘草作为回阳最佳搭档之一,力逊于四逆汤。太阳经病,经常误下、误吐之后,用生姜与甘草回阳。但是一误再误之后,则必须用四逆汤了。《伤寒说意.卷二 太阳经坏病.汗后亡阳》:若桂附发汗后,不用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加烧针,大亡其阳,当用四逆汤,以温水土(方在“太阴”),姜甘无济矣。

《长沙药解.卷四.附子》原文:

纸包数层,水湿,火中灰埋,煨熟,去皮脐,切片,砂锅隔纸焙焦用,勿令黑。庸工用童便、甘草水浸。日久全是渣滓,毫无辣味,可谓无知妄作之至矣。

要点(181)附子制作要点:不能浸泡去其偏性。

黄师提的附子制作方法,其要点是要保留其辛、温、苦、咸的偏性,不可以用童便、甘草水浸泡而制作,若浸泡而成,则药物偏性全无,不可用矣。

《长沙药解.卷一.蜀椒》原文: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金匮》大建中汤,方在胶饴。用之治心腹寒疼,以寒水而凌火土,蜀椒胜寒水而补火土也。乌头赤石脂丸,方在乌头。用之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以肾邪而贼心君。蜀椒益君火而逐阴邪也。升麻鳖甲汤,方在鳖甲。用之治阳毒,咽喉痛,吐脓血,以表邪而郁肝火,蜀椒开腠理而泻毒汁也。王不留行散,方在王不留行。用之治病金疮,以血亡而泻温气,蜀椒温肝脾而暖血海也。《伤寒》乌梅丸,方在乌梅。用之治厥阴蛔厥,以蛔避寒湿而居膈上,蜀椒温寒而驱蛔虫也。《金匮》白术散,方在白术。用之养妊娠胎气,以胎遇寒湿,则伤殒坠,蜀椒燥湿土而温寒水也。

蜀椒辛温下行,降冲逆而驱寒湿,暖水土而温中下,消宿食停饮,化石水坚癥,开胸膈痹结,除心腹寒疼,止呕吐泄利,疗黄疸水肿,坚齿发,暖腰膝,开腠理,通关节,行血脉,除肿痛,缩小便,下乳汁,破瘀血,杀蛔虫。

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用。

椒目泻水消满,《金匮》己椒苈黄丸,方在防己。用之治肠间有水气,腹满者,以其泻水而消胀也。

椒目下气,善治耳鸣盗汗。

要点(182)蜀椒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温燥水土有三个药物:干姜、蜀椒、附子。它们的比较如下:

(1)干姜温中,力量在三者之间最弱。干姜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

(2)蜀椒温中下,力量处于中间。川椒暖中宫而温命门,燥湿土而温中下。

(3)附子力量最大,补益火土。附子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伤寒》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治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以营性发扬,卫性敛闭,风伤卫气,泄其皮毛,是以汗出。风愈泄而卫愈敛,郁遏营血,不得外达,是以发热。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

要点(183)桂枝汤之法。

桂枝汤是仲景的第一方,其核心思路是应对太阳中风的营血之郁热。风者,天地之生气。中风者,风气伤人之卫气也。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中说的六气“风热暑湿燥寒”,风生、热(暑)长、湿化、燥收、寒藏,风者,天地之生气。简单的理解就是,天地之间的风是让人之一气变得更加向外发散的气。平人营气发散与卫气收敛是平衡的。风之中人,必然影响人之一气的运行,因为风之性发散,所以其优先影响的是人之卫气收敛的能力(所谓伤卫)。但卫性收敛,风愈泄而卫愈敛,则遏闭营血而生里热。

太阳中风,皮毛无寒,孔窍不闭,桂枝之辛温通其经络,血热自能外达。参考《伤寒悬解.卷三 太阳经上篇.太阳中风.(太阳18)》:风家用桂枝,所以不助经热者,以其皮毛无寒,孔窍不闭,无须麻黄发表,但以芍药之酸寒泻其营血,桂枝之辛温通其经络,血热自能外达。若伤寒服之,卫郁莫泻,经热愈增,是助邪也。

芍药作用是防止桂枝泻热而阳气亡得太厉害,故以芍药之酸“收”与“复”。“收”在于营血中的阳气不要泻得太厉害,桂枝通经络使得阳气往外发,芍药往里收,一发一收,调和营卫;“复”的意思是营血因为桂枝发汗散热而消耗,需要“聚气化血”来恢复营血。

大枣补血以化气,生姜和中而发表。参考《长沙药解.卷一.大枣》:大枣擅长补血而化气,特别是发表汗出之际,最有捷效;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入己土,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参考《长沙药解.卷一.生姜》:生姜辛散之性,善达肝脾之郁,大枣气质醇浓,最补肝脾,而壅满不运,得生姜以调之,则精液游溢,补而不滞;桂枝汤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凡经络凝涩,沉迟结代,宜于补益营卫之品加生姜以播宣之,则流利无阻。

甘草增加一气的能量总量。如果用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甘草的作用就是类似于增加了中气的能量总量,或者说类似于增加一个公司的新员工总量。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人参汤,桂枝四两,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各三两。治太阳伤寒,表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以误下伤其中气,己土陷下而为泄,戊土逆上而为痞,而表证犹存。人参汤理中气之纷乱,桂枝解表邪之怫郁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治太阳伤寒,发汗过多,叉手自冒其心,心下悸动,欲得手按者。以阳亡土败,木气郁勃,欲得手按,以定撼摇,甘草、桂枝,培土以达木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治太阳伤寒,烧针发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胸者。以汗后阳虚脾陷,木气不达,一被外寒,闭其针孔,木气郁动,必发奔豚。若气从小腹上冲心胸,便是奔豚发矣。先灸其针孔,以散其外寒,乃以桂枝加桂,疏乙木而降奔冲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凡气冲心悸之证,皆缘水旺土虚,风木郁动之故。苓桂术甘汤,方在茯苓。治太阳伤寒,吐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又发汗动经,身为振振摇者。《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四两,茯苓四两,五味半升,甘草三两。治痰饮咳逆,服小青龙汤后方在麻黄。饮去咳止,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治其冲气。防己黄芪汤方在防己。治风湿脉浮身重,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伤寒太阳病下后,其气上冲者,与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在茯苓。治太阳伤寒汗后,脐下悸动,欲作奔豚者。《伤寒》理中丸,方在人参。治霍乱吐利,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伤寒》四逆散,方在甘草。治少阴病,四逆,悸者,加桂五分。以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乙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水寒土湿,脾气郁陷,乙木抑遏,经气不畅,是以动摇。其始心下振悸,枝叶之不宁也,及其根本摇撼,脐下悸作,则木气奔突,势如惊豚,直冲于胸膈咽喉之间。桂枝疏肝脾之郁抑,使其经气畅达,则悸安而冲退矣。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乌梅丸,方在乌梅。治厥阴病,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食则吐蛔。以木郁则虫化,木气勃升,故冲击而作痛。桂枝疏木达郁,下冲气而止心痛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金匮》桂姜枳实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两。治心中悬疼,气逆痞塞。以胆胃不降,心下痞塞,碍乙木上行之路,冲击而生疼痛。枳、姜降浊而泻痞,桂枝通经而达木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外台》柴胡桂枝汤,柴胡四两,黄芩二两半,半夏二合半,甘草一两,芍药两半,大枣六枚,生姜、桂枝各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治心腹卒痛。以甲木郁则上克戊土,而为心疼,乙木郁则下克己土,而为腹疼。小柴胡补土而疏甲木,芍药、桂枝,清风而疏乙木也。此本太阳少阳合病之方。少阳伤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是少阳之经证也。而外见发热恶寒,是太阳之经证也。故以柴胡而加桂枝,双解太少之经。然心腹疼痛之理,亦不外是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金匮》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三两。治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气分,清阳之位,而浊气痞塞,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下焦阴邪逆填于阳位也。阴邪上逆,原于水旺而土虚,甘、枣补其土虚,附子温其水寒,姜、桂、细辛,降其浊阴,麻黄泻其滞气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药、丹皮、桃仁、茯苓等分。治妊娠,宿有癥病,胎动漏血。以土虚湿旺,中气不健,胎妊渐长,与癥病相碍,中焦胀满,脾无旋运之路,陷遏乙木,郁而生风,疏泄失藏,以至血漏。木气郁冲,以致胎摇。茯苓泻湿,丹皮、桃仁,破癥而消瘀,芍药、桂枝,清风而疏木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白术、知母、防风各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五两,麻黄、甘草、附子各二两。治肢节疼痛,脚肿,身羸,头眩,欲吐,以四肢禀气于脾胃,中脘阳虚,四肢失养,湿伤关节,而生肿痛。浊阴阻格,阳不下济,郁升而生眩晕,逆行而作呕吐。术、甘培土以障阴邪,附子温下而驱湿寒,知母清上而宁神气,桂、芍、姜、麻,通经而开痹塞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八味肾气丸,方在地黄。治妇人转胞,不得小便。男子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木主疏泄,职司水道,水寒土湿,木气抑郁,疏泄不遂,而愈欲疏泄。泄而弗畅,则小便不利,泄而失约,则小便反多,桂枝疏木以行疏泄也。其短气有微饮者,宜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桂枝善行小便,是以并泻水饮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附子汤,方在附子。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坚,小便利者,去桂,加术。便利而去桂者,木达而疏泄之令行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辛温发散,入肝脾而行营血。风伤卫气,卫闭而遏营血,桂枝通达经络,泻营郁而发皮毛,故善表风邪。

要点(184)桂枝的主要功能就是让经络中营气走得快一点,善达营气之郁。

桂枝入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属于“辛、温”之药,就是让经络之气走得更快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对于肉桂的深达脏腑,桂枝专走经络而不入脏腑。太阳中风,皮毛无寒,孔窍不闭,无须麻黄发表,但以芍药之酸寒泻其营血,桂枝之辛温通其经络,血热自能外达。

不需要通达经络的时候,可以去桂枝。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和中而解表,附子暖血而驱寒也。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则木达而疏泄之令行,湿不在下而在中,去桂枝之疏木,加白术以燥土也。还有一些情况是,例如《金匮》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大便坚,小便自利,则湿兼在表而不在里。而水道过通,恐亡津液,故去桂枝之疏泄,加白术以补津液也。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肝应春,而主生,而人之生气充足者,十不得一。即其有之,亦壮盛而不病,病者,皆生气之不足者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温土燥,阳气升达,而后生气畅茂。水寒土湿,生气失政,于是滞塞而克己土,以其生意不遂,故抑郁而作贼也。肝病则燥涩堙瘀,经脉亦病。木中孕火,其气本温,温气存则郁遏而生风热,温气少则风热不作,纯是湿寒。其湿寒者,生气之衰,其风热者,亦非生气之旺,此肝病之大凡也。

要点(185)肝病大凡者,皆生气之衰了。

肝病者,厥阴风木之病也。水寒土湿,生意不遂,则肝病。木中孕火,其气本温,病之初发,温气存则郁遏而生风热,病久温气丧失则纯是湿寒。无论寒热,生气之不旺也,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偏见》中就说了“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桂枝温散发舒,性与肝合,得之脏气条达,经血流畅,是以善达脾郁。经脉荣舒而条风扇布,土气松和,土木双调矣。土治于中,则枢轴旋转而木气荣和,是以既能降逆,亦可升陷,善安惊悸,又止奔豚。至于调经开闭、疏木止痛、通关逐痹、活络舒筋,噎塞痞痛之类,遗浊淋涩之伦,泄秽、吞酸、便血之属,胎坠脱肛、崩中带下之条,皆其所优为之能事也。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桂枝既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良功莫悉,殊效难详。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为阳和,滋培生气,畅遂荣华,非群药所能及也。

要点(186)既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良功莫悉,殊效难详。

要理解桂枝的作用是加快经络中营气的运行速度,而且入肝经与膀胱经,所以既可以升达肝脾之气,也可以降敛肺胃之气。

要点(187)桂枝行营血的作用。

入肝脾而行营血。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为阳和,滋培生气,畅遂荣华,非群药所能及也。这个说明我们在补肝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行一气的“行”的能量补充。按照一气周流的说法,不仅仅是需要补充“一气的总量”,还需要增加“一气行走的力量”。其实就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桂枝的作用是增加“一气周流速度、一气周流行走能量”。

《长沙药解.卷二.桂枝》原文:

去皮用。

要点(188)桂枝的之法是去皮用。

在很多地方,都点出来桂枝要“去皮用”。我的理解是桂枝行经络,而桂枝皮在表,其性降敛,为了更好发挥桂枝的辛温作用,所以点出来去皮用,是仲景用药精准之处。

《长沙药解.卷二.牡丹皮》

味苦、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

《金匮》肾气丸方在地黄。用之治消渴,小便反多。以肝木藏血而性疏泄,木郁血凝,不能疏泄水道,风生而燥盛,故上为消渴而下为淋涩。及其积郁怒发,一泄而不藏,则膀胱失约而小便不禁。丹皮行血清风,调通塞之宜也。

鳖甲煎丸方在鳖甲。用之治久疟而为癥瘕。桂枝茯苓丸方在桂枝。用之治妊娠宿有癥瘕。温经汤方在茱萸。用之治带下,瘀血在腹。大黄牡丹皮汤方在大黄。用之治肠痈脓成,其脉洪数,以其消癥瘀而排脓血也。

牡丹皮辛凉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癥,泻郁热而清风燥。缘血统于肝,肝木遏陷,血脉不行,以致瘀涩而生风热。血行瘀散,则木达风清,肝热自退也。其诸主治,通经脉,下胞胎,清血热,凉骨蒸,止吐衄,断淋沥,安扑损,续折伤,除癞风,消偏坠。

要点(189)丹皮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

牡丹皮辛凉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癥,泻郁热而清风燥。缘血统于肝,肝木遏陷,血脉不行,以致瘀涩而生风热。血行瘀散,则木达风清,肝热自退也。


《长沙药解.卷二.桃仁》

味甘、苦、辛,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

《伤寒》桃核承气汤,桃仁五十枚,甘草、桂枝、芒硝各一两,大黄四两。治太阳伤寒,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外证已解,但小腹急结者。太阳为膀胱之经,膀胱为太阳之腑,太阳表证不解,经热内传,结于膀胱之腑,血室瘀蒸,其人如狂,是宜攻下。若外证未解,不可遽下,俟其表热汗散,但只小腹急结者,乃用下法。甘草补其中气,桂枝、桃仁,行经脉而破凝瘀,芒硝、大黄,泻郁热而下积血也。

抵当汤方在大黄。用之治血结膀胱,少腹硬满。《金匮》鳖甲煎丸方在鳖甲。用之治久疟不愈,结为癥瘕。大黄?虫丸方在大黄。用之治虚劳腹满,内有干血。桂枝茯苓丸方在桂枝。用之治宿有癥病,胎动下血。下瘀血汤方大大黄。用之治产妇腹痛,中有瘀血。大黄牡丹皮汤方在大黄。用之治肠痈脓成,其脉洪数,以其破癥瘀而行脓血也。

桃仁辛苦滑利,通经行血,善润结燥而破癥瘀。其诸主治,止咳逆,平喘息,断崩漏,杀虫?,疗心痛,医腹痛,通经闭,润便燥,消心下坚积,止阴中肿痒,缩小儿癞疝,扫男子牙血。

泡去皮尖。

要点(190)桃仁辛苦滑利,通经行血,善润结燥而破癥瘀。

桃仁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在肾气丸、温经汤之类作用较缓的药剂中,仅仅只用丹皮;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证比较急迫的药剂中,重用桃仁;在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则两者皆用。所以我理解桃仁与丹皮都是行淤通血,丹皮用在柔和一点的方子,处理的是偏于无形的血瘀;桃仁在厉害一点的方子,处理的是偏有形的结节。

《长沙药解.卷三.橘皮》原文:

味辛、苦,入手太阴肺经。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

《金匮》橘皮汤,橘皮四两,生姜八两。用以治干呕哕,而手足厥者。以胃土上逆,浊气熏冲,故生呕哕。中气堙郁,不能四达,故手足厥冷。橘皮破壅塞而扫瘀浊,生姜降冲逆而行凝滞也。

橘皮竹茹汤,橘皮一斤,竹茹二升,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大枣三十枚。治哕逆者。以土衰胃逆,浊阴不降,甘、枣、人参,补中气以培土。橘、姜、竹茹,降浊阴而行滞也。

橘枳生姜汤,橘皮一斤,生姜半斤,枳实三两。治胸中痹塞,短气。以胃土逆升,浊气痞塞,肺无降路,是以短气。橘、姜破壅塞而降浊阴。枳实泻痞满而扫瘀腐也。《外台》茯苓饮,方在茯苓。即于橘枳生姜汤加参、术、茯苓,以治痰饮,补泻并行,可谓妙矣。

橘皮辛散之性,疏利通畅,长于降浊止呕,行滞消痰,而和平条达,不至破气而损正,行郁理气之佳药也。其诸主治,疗吹奶,调乳痈,除痎疟,消癥瘕,行胶痰,磨宿谷,利小便,通大肠,理嘈杂,治淋痢,下鱼骨鲠,杀寸白虫,总缘善行滞气也。

要点(191)橘皮行郁理气之佳药也。

(1)橘皮辛散之性,疏利通畅,长于降浊止呕,行滞消痰。

(2)橘皮和平条达,不至破气而损正,行郁理气之佳药也。


《长沙药解.卷三.杏仁》原文:

味甘、苦,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开痹塞,泻壅阻而平喘嗽,消皮腠之浮肿,润肺肠之枯燥,最利胸膈,兼通经络。

《金匮》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治胸中痹塞,短气。以土湿胃逆,浊气冲塞,肺无降路,是以短气。茯苓泻湿而消满,杏仁破壅而降逆,甘草补中而培土也。薯蓣丸,方在薯蓣。文蛤汤,方在文蛤。厚朴麻黄汤,方在厚朴。皆用之以降逆也。

《伤寒》麻黄汤,方在麻黄。治太阳伤寒,恶风,无汗而喘者。麻杏甘石汤,方在麻黄。治太阳伤寒,汗下后,汗出而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在厚朴。治太阳中风,下后表未解而微喘者,小青龙汤,方在麻黄。治太阳伤寒,心下有水气,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皆用之以治喘也。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加杏仁汤,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治支饮呕冒,饮去呕止,其人形肿者。以经气壅滞则为肿,杏仁利气而消滞也。

麻杏薏甘汤,方在麻黄。用之以泻表气之滞。矾石丸,方在矾石。大陷胸丸,方在大黄。用之以泻里气之滞也。麻仁丸,方在麻仁。大黄?虫丸,方在大黄。用之以润燥也。

肺主藏气,气降于胸膈而行于经络,气逆则胸膈闭阻,而生喘咳。脏病而不能降,因以痞塞,经病而不能行,于是肿痛。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无以易此。其诸主治,治咳逆,疗失音,止咯血,断血崩,杀虫匿,除齄刺,开耳聋,去目翳,平努肉,消停食,润大肠,通小便。种种功效,缘其降浊消郁之能事也。

要点(192)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力量比橘皮更大。

(1)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无以易此。

(2)杏仁与橘皮相比,破气能力更强,而橘皮则和平条达,不至破气而损正。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原文:

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要点(193)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戊土不降,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这里再次描述了黄师推崇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原理。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阴虚》原文: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蛰封,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

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要点(194)胃土不降,金水失藏,则心液消亡,上热而病阴虚。

阳根在下,为相火蛰藏在水里。阴根在上,火中之液,是谓心液。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阴虚》原文: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地魄汤(甘草二钱,炙;半夏三钱,制;麦冬三钱,去心;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研;元参三钱;牡蛎三钱,煅,研),煎大半杯,温服。

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

要点(195)地魄汤的理法:降肺胃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金收水藏则阴根下蛰而化阴精,阴虚者,金水之收藏失政也。而前面我们已经说了,降肺宜肺胃同降,其原因是气藏于肺,而实源于胃。故阴虚者,宜降肺胃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1)甘草补充中气。就其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故甘草补其虚也。

(2)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阴虚者皆有上热,故用麦冬、芍药。但是为什么地魄汤不仅仅服用麦冬、芍药清上热就够了呢?因为肺胆不得右降者,戊土之逆升也。但服清润,阴旺湿滋,中气愈败,胃土更逆,上热弥增。故麦冬等清金润肺之法,为救其标也;必用人参、甘草补其中。

(3)半夏、五味,降摄肺味之逆。上热者,人之一气周流拥堵在上而不得下也,故宜降肺气,并兼顾“降肺必肺胃同降”,这里就是一个例子。

(4)元参清肺经而生肾水,牡蛎敛心神而止惊。阴虚者,生热而心液消亡也,所以需要敛神而生肾水也。

(5)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水化于气,若热伤肺气,气之不足而不能化水,则在地魄汤基础方上增加人参、黄芪。人参大补中气兼敛气化水,黄芪补气最快。

要点(196)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阴阳.阳虚》: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黄师的这个观点与我们很多中医从业人员的直观感受印证不上,因为现实碰到很多被大家认为是“上热阴虚”、“阴虚火旺”之人。如何理解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可能有些人也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口干舌燥、烦热、脸上长痘痘,看起来象是阴虚火旺的样子;同时这个人又脾胃不好,吃东西容易拉肚子。那这个人在黄师看来是不是阴虚呢?我的理解是,黄师不认为这个人是阴虚,不适合地魄汤。

(1)要关注这个人的中气、脾胃的情况。既然脾胃不好,容易拉肚子,则表示脾阳溃败,不宜芍药。《伤寒悬解.卷十一 少阴经全篇.真武汤证十八》: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缘脾阳之败,去芍药之泻脾,加干姜以温中。

(2)脾阳中气之败,则要关注上热是不是有下寒。此时上热为标,水土寒湿实为本。黄师认为这样的人,不能算作是阴虚之人。

黄师认为的阴虚,就是单纯的火旺而上热,神气不敛,这样的人才能用地魄汤。但是火旺之人少,而火衰者人多,故黄师说: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我们在实际给别人处方用药的时候,要牢记这一点。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阳虚》原文: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

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

要点(197)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

阳根在下,为相火蛰藏在水里。相火顺利蛰藏在肾水里,则木生而火长。相火不能顺利蛰藏在水里,则肾水中肾气不足,不能生长木火,故曰“一阳沦陷,肾气澌亡”,肾水下寒而病阳虚。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阳虚》原文: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天魂汤(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人参三钱;附子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原。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桂枝,达木而扶阳。

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

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

要点(198)天魂汤的理法: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木生火长则阴精温升而化阳神。阳虚这,木火之生长失政也。而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升肝宜肝脾同升,其原因是血藏于肝,而实本于脾。故阳虚者,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人参、甘草、茯苓、干姜,是黄芽汤的底子。天魂汤者,黄芽汤加桂枝、附子也。人参、甘草,补中气;茯苓利水燥土,水土兼医;干姜运转中焦,所谓升脾降胃也;桂枝达木而扶阳;附子暖水燥土,温脾暖肾。

如果肝气充足但是郁而不升,则天魂汤的原方够了。若人之一气的肝气不足,就不仅仅是申达肝气的问题,还需要补充肝气,这就是可以在天魂汤中增加当归、首乌之类的补充肝气,加以地黄清风润木。

要点(199)六味地黄丸与八味肾气丸的比较。

《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治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及妇人转胞,不得小便,及短气有微饮,及男子消渴,小便反多。

来自“360百科”之“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同名方约有4首,现选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而成(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山药就是薯蓣)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剂;一般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能,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症。

这里要比较六味地黄丸与八味肾气丸的差别,还是缘于很多人对阴虚阳虚区别不清,胡乱服用六味地黄丸而身体大损。我的理解如下:

(1)《四圣心源.卷六 杂病解中.腰痛根原》: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四圣心源.卷六 杂病解中.腰痛根原》中腰痛的治法:桂枝姜附阿胶汤(茯苓三钱;桂枝三钱;甘草二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阿胶三钱,炒,研),煎大半杯,温服。

(2)理一下药剂演进的先后顺序:黄芽汤(人参,甘草,茯苓,干姜)补中气,运中气;黄芽汤增加附子、桂枝,则称为天魂汤,以扶阳为主;天魂汤去人参加阿胶则称为桂枝姜附阿胶汤,去人参之止渴,加阿胶清木郁而生的风燥。总体来说还是以扶阳为主的一个方子,因为腰痛者,水寒而木郁;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

(3)《金匮》肾气丸,附子补肾气之寒,薯、萸敛肾精之泄,苓、泽渗己土之湿,地黄润乙木之燥,桂枝达肝气之郁,丹皮行肝血之滞。故肾气丸君附子以温肾气,辅以桂枝达肝气之郁,地黄仅仅是滋风木之枯燥也,地黄的作用与桂枝姜附阿胶汤中的阿胶作用位置相同。所以说,肾气丸还是以扶阳为主,桂枝、附子为主将是也。

(4)而六味地黄丸,将肾气丸中的附子、桂枝去掉,只剩下(干地黄,山茱萸,薯蓣,茯苓,泽泻,牡丹皮),则将一个扶阳为主的肾气丸药方,生生修改成了(薯、萸敛肾精之泄,苓、泽渗己土之湿,地黄润乙木之燥,丹皮行肝血之滞)的滋阴药剂。

(5)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精亡则水寒;此时最应该暖水达木。六味地黄丸滋补阴凉,谬误大矣。初服脾阳还勉强可以的时候,可能感觉有点作用,久服则土愈湿,土愈湿则木郁更甚而水寒愈增,阴盛而阳衰,病愈加重矣。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我可以理解为: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千百之一,适合服用肾气丸的人,尽人皆是也。

(6)结论:服用六味地黄丸要慎重。

通过这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黄师的方剂思路,从黄芽汤到天魂汤,再从天魂汤到桂枝姜附阿胶汤,从方剂演进中学习,是一个好方法。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阴脱》原文:

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阳性温和而升散,阴气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阳以辟之也。其升散之权,全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

要点(200)阴脱之人,阳虚至极也。

阳虚之人,脾土不降,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如果下寒到了极致,完全不能生长木气,则精血驰走而阴脱。阴脱者,精血自下而脱亡,阳根澌败,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故不能生长木气。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阴脱》原文:

二十难曰:脱阴者,目盲。目者,阳神所发。阳根于坎,坎水,阴也,而中抱阳气,坎阳温升,而生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温气之渐灵者。温化而为热,则魂化而为神。阳神发露,上开双窍,而为两目,目乃阳神之所出入而游行也。阴脱者,阳根澌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发露,是以目盲。

凡人之清旦目盲者,是其阴气亡脱,定主死期不远。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素问》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者,亦是此理。后人不解经义,眼科书数千百部,悉以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败其神明,以致眼病之家,逢医则盲。医理玄奥,非上智不解,乃以俗腐庸妄之徒,无知造孽,以祸生灵,可恨极矣!

要点(201)目受血而能视;脱阴者,目盲。

《素问悬解.卷五 病论. 痹论三十三》原文: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黄师解读:肝藏血,血舍魂,魂化神,魂神者,阳气之虚灵者也,而总皆血中温气所化;魂神发露,则生光明,是以肝受血而能视;推之足行手持,悉由神气所发,故使足受血而能步履,掌受血而能卷握,指受血而能摄取。肝开窍于目,故黄师说“《素问》所谓目受血而能视”。

目受血而能视者,目秉血中温气而能视也。阴脱者,阳根澌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发露,是以目盲。故又说“脱阴者,目盲”。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阴脱》原文:

乌肝汤(甘草二钱;人参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炮;首乌三钱,蒸;芍药三钱;桂枝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要点(202)乌肝汤的理法:天魂汤之加减也。

阴脱之人,阳虚至极也,故其治疗基础也是阳虚的天魂汤。乌肝汤在天魂汤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的加减:

(1)加首乌。阴脱之人,阳虚至极也,故其肝气必虚。肝气虚弱,不能生火,所以在天魂汤的基础上,增加了首乌养血荣筋、息风润燥。

(2)附子从生附子变成炮制附子。阴脱之人,阳虚至极也,所以人之中气必虚。中虚之人,若用生附子,则可能因为生附子力量太大而受不了。故改成炮制的附子。

(3)加芍药。芍药味酸,其关键作用是“敛营血”。肝气、营血本就不足,为了升阳,用了桂枝、附子,强行让一气运转起来,为了防止营血耗散,故增加芍药以“复”营血。“复”的意思是营血因为升阳而消耗,需要“聚气化血”来恢复营血。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阳脱》原文:

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降敛,阳气右降而不逆者,有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曰:脱阳者,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同气相感,是以见之。凡人之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亦将续登鬼录矣。

要点(203)阳脱之人,阳自上脱;阴脱之人,阳自下脱;皆为脱阳,命不久矣。

阴脱者,精血自下而脱亡,阳根澌败,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故不能生长木气。而阳脱之人,胃气不能降敛,则神气飞腾而阳脱。说得直白点:阳脱就是神气在上飞腾而不能随着胃气降敛,故说阳自上脱;阴脱就是精血自下而脱亡,阳根澌败,故说阳自下脱。

阴脱之人,阳虚至极也;阳脱之人,一气不能随着胃气降敛为标,其本亦是阳气亡脱而阳虚也。所以,阳脱则白日见鬼,阴脱则清旦目盲,生命都是非常危险了。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阳脱》原文:

兔髓汤(甘草二钱;人参三钱;五味一钱;半夏三钱;龙骨二钱,煅,研;牡蛎三钱,煅,研;元参三钱;附子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阳脱则白日见鬼,阴脱则清旦目盲。阴阳既脱,无方可医。于其将脱之前,当见机而预防也。

要点(204)兔髓汤的理法:出于地魄汤,不同于地魄汤。

阳脱之人阳自上脱,与阴虚之人有很大的表象类似,其本原是胃气不降,但是因为此时人之一气的情况不一样,则处理要有较大的调整。

(1)阴虚之人,本身一气还很充足,只是胃气不降,所以表现出上热的情况;而阳脱之人,中气虚弱,阳气因为散发较久而不足。下面以这两个一气上的差别,我们来看看阴虚的地魄汤与阳脱的兔髓汤之间的差别。

(2)不同点1:阴虚之人地魄汤中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缘于阴虚之人中气还足,故可以清上热;而阳脱之人,中气已经非常虚了,不能再使用任何清凉之剂,这时候应该用人参大补中气,并敛气化水,以聚阴精。所以兔髓汤删除了地魄汤中的麦冬、芍药,增加了人参。

(3)不同点2:阴虚的人,中气还足,阳气还在;阳脱之人,阳气已经非常虚弱,肾水下寒。所以兔髓汤单独增加了附子以温水寒,以鼓阳气。

(4)不同点3:阳脱之人,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精神的固敛能力。所以兔髓汤在地魄汤牡蛎的基础上,增加了龙骨以保摄精神,收敛阳气。

(5)相同点:在这三个不同点之外,其它部分是相同的。甘草补中气;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

从兔髓汤与地魄汤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再次温习了两个基本的原则:

(1)原则1: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在对人处方用药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人之一气的情况,并依据情况对药方中的药物进行加减。

(2)原则2: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我们在分析地魄汤的过程中,一直都知道地魄汤是应对确实阴虚、而且没有中气虚的人设定的。这样的人在实际情况下是非常难得碰到的。所以黄师反复说: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

要点(205)将脱之前,见机预防。

上热之人,病久则阳神上脱,下寒之人,病久则阴精下脱,速度也许慢,也应该预防。可以综合考虑天魂汤、地魄汤、乌肝汤、兔髓汤综合处方,慢慢调养身体,身体病未深入之前,见机预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114~117) 太阴湿土
08 “天人解与六气解”系列笔记六气概念
2019年五运六气分析
五运六气,五运的主运客运,六气的主气客气,互为生克,互为消长,六
浅谈五运六气主病(2019)
五运六气解方剂——破瘀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