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医学角度谈十二感官的发展与失调笔记----四个低等感官


HuadefuID: dearmychild

亲爱的孩子,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施泰纳的十二感官,其实是十二种基本能力,它们可发展成36种以上的能力。这里的十二感官不是指十二种感觉器官。像骄傲、被爱、悲伤、沮丧、快乐、得意、痛苦、孤独……这样的感受无法从器官来感觉。比如心脏这个器官,它不能感到骄傲。

例1.

有一天,一位妈妈带她一个八岁女儿来看病,说她的外阴部瘙痒5年,从三岁开始一直到现在,一开始医生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只能给她开止痒膏,后改用类固醇,万一抓破就用抗生素。我在询问病者妈妈时,她告诉我说孩子在3岁多时,老师说她午睡时夹腿,摩擦生殖器,老师觉得好奇怪,后来妈妈带她看西医,服药,一直服了5年。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当时,父母工作忙,忽略孩子,孩子找妈妈的时候,总是得不到关注。孩子找妈妈是基本的生命需求,可是她被忽略了,午睡是很安静的时候,孩子寻找兴奋点,摩擦生殖器是兴奋感最强的一种方式,孩子以此来满足自我需求。孩子的生命觉失调,这种行为是在告诉我们孩子需要被关注。

   一孩子调皮捣蛋,这样的行为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内在需求是什么,观察孩子的行为。台湾有句俗话:“医生是救人性命,老师是救人慧命。”如果身为一名老师,我们看不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我们不但没有帮到他,反而伤害了他,像这位女孩,她就这样在这5年里不断地服药,擦药,从原来没病变成了现在有病。


初级感官知识:

 

  在台湾有专门的人在上这样的课,如何辨认好的食用橄榄油,让你闻哪些是好的油。这就提及了嗅觉。如果我们从小吃有机食物,吃无添加物的食物,我们的嗅觉就会保护得很好。如果没有保护好孩子的感官,就无法维持健康。


  我们不仅要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孩子,还要从医学的角度去帮助孩子,人智学医学很好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教育是减法,是帮助孩子去除障碍。


  十二感官如十二道城门,在孩子身上永远开着,在孩子身上完全开放,外界无时无刻地进入身体影响孩子;而我们大人有“概念”,可选择关闭城门,打开城门或半开城门。而幼儿的十二感官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外界的讯息无论好坏都可以自由进出孩子的身体,影响他们的身心。


如何保护孩子的感官发展呢?


   提供健康的环境,以健康的方式进入城门。所有的感官都不是单独作业,而是彼此合作。我们可以把十二感官想像成单车的十二根支杆,当中只要断掉一根,踩踏起来必定不顺畅,而如果断掉两根,脚踏车行进的平衡就会出现问题。现在的孩子,十二感官当中往往会有二到三种感官受到干扰,所以出现越来越多有特殊需求或学习障碍的孩子。


1、 完全发展的感觉器官,这与物质身体层面相关。


如果我们的器官未发展好,我们不能去用它。


例:我们建议三岁以前的孩子吃素,因为她们的胃肠道还无法消化动物性蛋白,吃了这些动物性蛋白会产生毒素,发生过敏。孩子食肉过多,会产生脾虚,消化功能弱,四肢无力,影响动觉发展。消化功能不好,直接影响思想觉,动觉和思想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例:我们建议9岁前不阅读。如果视觉神经未发展好就开始用,反应在物质身体上就是产生近视。


器官什么时候发展好,什么时可以用,才能发展出能力。


2、健康的感觉器官,这与以态体相关。


我们的感觉器官不健康,收集到的感官信息就失真了,所有器官需要有周期性休息。如眼睛,我们会眨眼睛,光进入眼睛,视网膜色素被用掉,眨眼可以让眼睛休息。如果我们的生命觉受损,比如我们在生病感冒的时候,味觉就失真,所有的色、香、味都失真了,我们会不想吃山珍海味,原来很喜欢吃的,这时候会觉得没有胃口。


3、醒觉的心魂,这与星芒体相关。


在星芒体层面运作我们的感官能力,让我们发展出想要感觉的资讯。


4、我想要去感知,这与自我体相关。


比如看书,很小的孩子看书,更多是外在环境吸引他去拿书;慢慢长大一些的时候,他会想要去拿;等再大一些的时候,他去拿书,会想要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


这四个层次的运作才能发展出健康的感官能力。





十二感觉是互相联接的,触觉会影响自我觉,生命觉也会影响思考觉,运动觉会影响语言觉,平衡觉会影响听觉,反之亦然。


1
生命觉


   生命觉与健康紧密连结,所有行为背后都带来健康问题。生命觉顾名思义就是直接连结生命大事的觉知,它是一个人对自身的体质、健康状态的一种觉知能力。现在很多人生命觉失调,如口渴了不知道喝水,累了不知道休息,还要硬撑着身体上班。而生命觉是在提醒我们累了就要休息。


   生命觉是以态体在身体里活动的结果。不断地忽略生命觉,小时候被忽略生命觉,长大自己也会忽略自己的生命觉。比如累了不知道去休息,一孩子生病了,躺在床上睡着了,妈妈硬是把他叫起来,大声吼:“你的作业没做完,你还敢睡。”这是在给孩子一个信号:你的生命觉失调时,你还是可以工作,责任比生命觉还要重要。


  生命觉带给我们的是内在的满足感,小时候对生命需求的不满足,长大后就会用物质来维持短暂的满足感。例: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小时候生命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长大后就喜欢购物买东西,看到喜欢的衣服就买,但自己根本不穿,高价买进来,又低转卖出去。这已到了病态的地步了。


    同样,大人也会用感官来做事,如果感官发展不好,判断失误,就会造成错误。例:婴儿时,孩子的哭声是不一样的,饿的时候是这样的哭声,不舒服的时候是那样的哭声,如果我们大人判断错误,孩子明明是尿了不舒服,我们还拼命给他喂奶喝,结果孩子就哭得更厉害,这样的错误也将影响孩子的生命觉发展。


    新生儿的生命觉尚未完全开始运作,必须依赖大人的哺喂方能够活命。幼儿在十个月到一岁左右断奶,直到这时候,孩子的生命觉才真正独立运作。如果喂奶过久,延迟生命觉独立运作时间,孩子就会安全感不足;而太早断奶,则是强迫孩子提前独立,提早发展生命觉。无论提前或是延迟,都可能或多或少造成生命觉失调。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下,孩子才能发展好的生命觉。

生命觉失调的表现行为:


1、  对周围环境失去兴趣和热情,变得很被动;

2、  对疾病、痛苦和死亡有异常的反应。对痛无感觉或过度感觉,生命觉进入危险状态,不会保护自己。比如故事中有人死掉,他们会很害怕,害怕一整天。

3、  紧张、焦虑、恐惧、疲倦。

4、  反抗、对抗。唱反调,我们说:“早安。”他会跟你说:“不早安。”

5、  不能专注。

6、  上瘾

7、  特别粘人

8、  抱怨

9、  入睡与醒来困难

10、有消化系统问题

11、有分享和放手的困难。自己不玩的玩具也要藏起来,不让别人玩;有的孩子会觉得“老师就是我一个人的”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造成生命觉失调呢?


1、  生活没有节奏,是造成失调最大的原因。睡觉、吃饭时间不固定;匆忙、催促孩子。每天做的步骤都一样,规律的生活节奏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2、  延迟分离

3、  家族变故、父母分离

4、  溺爱。如吃饭,很多时候大人担心孩子饿了应试拼命喂。饱了就不吃,这是在告诉孩子要有节制,父母焦虑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5、  冲突、放纵、威胁。孩子不舒服时安抚是很重要的,威胁让孩子退化,无法前进。

6、  暴力、忽略。

7、  制度化的教养,对孩子生命觉的压力很大。

8、  外在世界的不一致。说和做不一致;还有电视是虚拟的,漫画中的形象是扭曲的人体形象,这些都是不真实的。

9、  不当的压力。家长过度担心,让孩子有不自由的压力。据统计,家长平均每八秒钟就会对孩子说一次“不行”,对孩子绑手绑脚,无法充分探索生命经验。在幼儿园里有些孩子认为玩沙很脏,甚至不敢去碰。

10、要孩子做出选择与决定。如外出吃饭,选择吃什么菜,还有选择上什么样的幼儿园,这本该是大人的选择和决定,很多大人把它推给孩子,以后哪天孩子不想上学,大人就会说:“这是你选择的,现在跟我说不想上。”孩子没有正确的何时何地判断能力,大人要小孩子做选择,又要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这实在很不合乎常理,也会防碍孩子生命觉发展。

11、过早给予责任,或承担过多的责任。

12、过度的智性学习。

13、过度苛求。

14、过度保护。


    孩子的思想觉是基于生命觉。如果孩子的生命觉失调了,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就表现得更为强烈一些,比如神经质、过动、反搞等行为,过动大多会是男生,还有焦虑、胆小,这类行为女生偏多。


    过动的孩子,他们在安静时,就聚焦于内在的不舒服。比如,我们大人在忙的时候,能转移我们的不舒服,当我们停下来时,我们就会觉得很累。而孩子就会开始变得坐立不安,不停说话,咬指甲,做鬼脸等,这些都是为了不要让自己聚焦于内在的不舒服,也有的会咳或眨眼睛。他们在片刻的安静之后,又开始制造噪音,制造兴奋。


    孩子小的时候,生命觉被忽略,长大以后,他们也会忽略自己,关闭自己的感觉。孩子到了高中时,内在的满足感就更为强烈,严重的会出现酗酒、割腕等现象。


神经质的孩子内在很恐惧和害怕,他们害怕内在的不舒服,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没有得到很好的爱也会导致孩子的这种不舒服。



造成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1、  生活节奏的不规律;

2、  身体寒冷,包括物质身的寒冷和内在寒冷

    有的孩子衣服穿得太紧,整个束缚在那里,不能动,而界限是可弹性的,可呼吸的,可调整的。身体的寒冷会造成心魂无法扩张。过早地太多地学习,也会使心魂无法自由扩张,孩子会借由外在行为而表现为过动。


造成身体寒冷的原因有:


1、  吃的太寒;

2、  不够保暖;

3、  打疫苗:所有化学药品和退烧药都会造成体寒;

4、  吹冷气;

5、  智性寒冷;


何为智性寒冷?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头是保持冷的,韵律系统部分是温暖的,而新陈代谢四肢系统部分是热的。我们的神经系统发展得非常对称,而新陈代谢四肢系统很不对称,比如我们的肠,它是乱的。


   如果头脑太冷,韵律系统的温暖就会向上送去拯救头脑,而它到达头脑无法运作又被弹回来,一直这样重复,这种温暖就被消耗掉,而他的韵律系统也会失去温暖,我们常说冷酷无情,而孩子也会变得没有感情。这在物质身体层面表现出来的是鼻子过敏。同样,如果韵律系统的温暖不够,而新陈代谢四肢系统的热就会去拯救韵律系统,胃肠就变得寒冷,无法消化和分解,这样四肢就会变得冰凉,身体又冷又硬,表现为皮肤干燥,肠胃不好。身体也会尝试去自救,把一些热带到四肢,就会出现皮肤红疹,身体很硬等现象。而现在很多家长都会通过药物来抑制它们,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如异位性皮炎,可能是过多学习,惊吓、体寒等原因,类固醇只能抑制病痛,无法根治,如果抑制,以后会反扑。


我们如何帮助呢?


1、  过有节奏的生活;

2、  玩天然材质的玩具,让孩子的感觉具有一致性;

3、  吃天然有机的食物,让孩子对植物的生长自然萌生崇敬之心;

4、  不可溺爱孩子

5、  适度安抚可修复孩子的生命觉;




2
触觉



   在生命的头七年,触觉是最强烈的感官。婴儿在妈妈子宫时,挤在子宫壁,这是很强烈的触觉,他们通过产道,就开始要出生了,产妇的阵痛是新生儿最好的触觉刺激。


   皮肤是感觉的接收体,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避免外界毒物体进入,可修复再生。它是与外界连结的桥梁,也是呼吸器官,能合成身体的营养素VB。


    人智医学认为皮肤就像双面镜,具备三种功能,它沟通内外,并且透露情绪状态。表面状况能反应内在器官的状况,皮肤的内层反映外在的讯息变化,所以中医说皮肤是内脏的镜子,它的干燥、细腻或粗糙、颜色及光泽等等,都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或情绪反映。人在害怕时皮肤苍白,害羞时会脸红,兴奋时皮肤会微微颤抖,极度惊吓时会起鸡皮疙瘩,所以能够如实地反映情绪。


    7岁前的孩子无法正确表达身体感受的位置,大人问孩子哪里痛,他们可能会摸着肚子说手痛。用手摸水、用筷子搅水,这些都是练习触觉感受,是触觉的延伸。还有眼神的接触也是触觉的延伸。相爱的人含情脉脉地四目交会,其眼神接触的化学作用等同是肌肤的抚触。所以大人用爱的眼神看着孩子,就发同是拥抱他;同样,很多大人喜欢用威胁的目光瞪视孩子,其杀伤力就如同是痛打孩子一样。


  有触觉要先有表面,即界限,当灵魂进入物质身体以后形成了表面界限。孩子从灵性世界进入有限制的物质身体之初,他会感受到与其他灵性体分离的孤独感,这是他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感觉。他们带着恐惧与惊吓,带着孤独感进来这个世界,这时候该如何舒缓他分离的痛苦与孤独感呢?大人温柔的拥抱与安抚,用触觉经历分离的孤独感和抚摩的安全感,用安全感来克服孤独感。


   当孩子说:“妈妈,抱抱。”时,是在告诉我们:“请让我经验界限,请带给我安全感。”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现没空,等下抱你。”但过后真的要抱她。


  吸大拇指的孩子就是安全感不够,触觉失调的孩子。主动去抱孩子,有一点力量地去拥抱孩子,直到孩子不想再抱或挣开为止。


例:一孩子哭闹,说要出去,妈妈把他锁在房间,孩子哭到无力,只好放弃,“妈妈,我要出去。”在这一过程当中,孩子经历了很多体验,从希望被关注到放弃,到被遗弃。痛是生命觉中最强的,经历痛后慢慢醒觉。孩子在痛苦下觉醒。触觉让人感受到界限和安全感,孩子会有害怕反射,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去抱他的手,或一段时间不抱,他们会害怕。


(在这里有个游戏体验:我们先找伙伴触摸对方的手,感觉对方的手,然后蒙上眼睛在很多人当中去寻找刚才那个伙伴的手。)当找到对方的手时,大家都能感受到安全与温暖。


  触觉是个人差异很大的一个感觉,它和自我觉关系很紧密。我们看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妈妈,它们会用舌头去舔宝宝,这就是触摸。有的小动物刚出生的时候,动物妈妈会去舔它们的生殖器,以启动它们的排尿系统。


   良好的触觉对孩子的生命觉发展很重要,它能带动生命觉的发展。我们在生产时,孩子通过产道出来,第一胎要经历的时间,从阵痛到出生在16小时左右,第二胎在8小时左右。阵痛是在为孩子做规律性的按摩,启动孩子的维生系统。早产或剖腹产的孩子,他们的生命觉会相对比较弱。


    婴儿在4-6个月的时候肠胃才能产生淀粉酵素,所以3岁以前吃素,不吃动物性蛋白质,3岁以后可吃一些排骨汤,其实小米、大麦熬出来的胶质比骨头要好,我们对孩子需要补充的是胶质而非钙质,骨质疏松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孩子会出现异位性皮炎,为什么会这样呢?大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过早喂蛋,动物性蛋白,孩子无法消化,它们就从皮肤排出来。


   小时候的触觉未发展好,我们会看到有人害怕摸青蛙,害怕背后有人拍屁股,会受惊吓,还有的会怕黑,因为在黑暗中界限不见子女,还有的怕高,怕死……


  如是孩子出生时是剖腹的,孩子无法吮吸,我们可以帮新生儿按摩,过一阵子就会开始吸吮了。


   早产、剖腹产的孩子,出生时生命系统弱,表现为:尿床尿很多年;容易产生过敏性体质;专注时间不久;大小便控制能力弱;吸指头吸得很长时间;常梦到被果冻海淹死;他们怕软、粘的东西,但不怕痛,因为小时候爸爸常常打他们,他们的生命觉受损。


  小时候不恰当地对待生命觉和触觉,触觉失调到,长大后他们的自我防卫性很强,容易与人发生争执。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喜欢被小心翼翼地照服,喜欢温暖和爱的感觉。对待孩子需要一致性。这里的一致包括两个方面:


1、从物品上,比如一个东西,看起来是木头,摸起来也是木头,这就是一致性。

2、比如打孩子,我们爱他而打他,这是不一致,这让孩子感受到爱是痛苦的。爱的本质是温暖的。


   生命觉带给孩子满足、温暖感;而触觉带给孩子安全感。如果触觉受损,会出现和生命觉一样的行为。触觉失调的孩子在傍晚五点钟左右,情绪达到了最高点,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失去形状,失去界限和保护膜,这样的孩子在睡前说很多话,他们需要找到安全感。原因是害怕明天醒来一切都消失了。父母必须为他们从内在重新建立起平静的安全感,也就是从接孩子放学回家后,履行一个规律而有秩序的过程。


规律而有秩序的过程,该如何做呢?


1、 塑形,让孩子把失去的形状重新塑造回来。如捏蜂蜡、陶土。先做两个圆形,让大家都很放松,慢慢地,他做小鸟,你做鸟巢;他做房子,你做两个小矮人……让他有回家的感觉。


2、抱着孩子,让他聆听大人十分钟。大人对孩子讲故事或唱歌,弹莱尔琴等。


3、和孩子一起做饭、工作,有计划地准备晚餐,做家事是从容不迫的,晚餐是易消化的,不能肚子太饱才去睡觉。


4、焦虑、胆小的孩子难入眠,可足浴、泡脚,加一些薰衣草,一边泡一边唱歌给他听,泡完涂一点精油,如泥煤碳对触觉失调最适合。


5、与孩子玩“脚底触摸”的游戏。让孩子闭上眼睛,用各种不同触感的物品去碰触孩子的脚底,或用刷子刷脚底,让孩子把注意力和意识从头部引到脚部。


6、玩“跳跃游戏”。帮孩子穿上一双温暖的袜子和一双比较重的鞋,先进行三次跳跃动作,然后爬到高一点的地方再跳下来,重复爬上跳下三次,再回到三次跳跃动作。把意识从头部引向脚,跳完上床睡觉,持续一个月,养成习惯。


7、 敷洋甘菊敷布15分钟,或涂抹有机洋甘菊按摩油(方法可关注平台后,回复“洋甘菊”即可查看详细操作)。肝脏有创伤,会出现长期紧张,肝很硬,可用洋甘菊按摩油,从肝脏部位从前后后抹。一般孩子早上的状态最好,可在早上出门前,再抹一层保护膜(精油),在醒来时抹。山金车精油是物质体创伤的按摩油;内在的创伤可以抹洋甘菊按摩油;金盏花精油用于皮肤炎。



3
运动觉



   运动觉能让我们掌握我们身体的移动。动觉也是语言觉发展的基础,动觉发展失调的孩子,常常会有语言能力发展迟缓的问题。动觉和平衡觉失调都会产生学习困难,他们在执行上会出现困难。


   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动觉会阶段性的发展成熟,从最初不知所以的“乱动”,进展到“可以静止不动”(如果无法停下来就不会思考),再接下来是有目的的行动、有计划的行动。


   孩子在婴儿时有很多反射动作,是通过产道时需要运用,一年以后要全部消失,如果这些反射动作没有消失,长大后会有学习障碍。如惊吓反射如果未消失,在小学时,会出现抛球不敢接这样的行为。例:我们被打时,正常的反应是上前攻击,如果反射未消失,他们会退后让人打,或与人有交往困难。还有的婴儿反射未消失,到小学时,不能在椅子上坐正,头歪一边,无法坐正写字。


   如何让应该消失的反射动作消失呢?父母最关键的作为就是让孩子可以自由玩耍和移动;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条件是让孩子的神经系统得以放松。


    我们只有让孩子静下来,才能培养学习。培养良好的动觉,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孩子自由自在的感觉,当孩子能自由控制身体,长大以后就能自由自在。不要在身体没准备好时,让孩子去学运动技巧。


   动觉与情感很有关系,限制孩子运动,会影响动觉发展。小时候动觉自如,长大后情感自如,外在的言行举止是内在情感的真实表露。动觉发展好,长大后将发展出有计划的行动;动觉发展不好,长大后成为空有计划而没有行动力的人,所谓“只说不做,光说不练”的人。


    所有的运动将产生热量,肌肉要燃烧食物才会产生热量。肌肉如何产生热量呢?因为燃烧食物,到达消化系统(就如火炉)烹煮食物,再送到肌肉,肌肉就有食物燃烧,如果消化系统的温度太低,就无法消化。如我们常看到孩子大便中有菜叶、糙米等,吃下的食物消化不了,肌肉如无食物来燃烧,肌肉就会变冷。


   星芒和自我组织需要热量才能入住到身体里,心魂有思考力、情感力和意志力三股力量。没有意志力贯穿肌肉去动,孩子就会不想动。


   现在的西药,它们会使四肢变冷,四肢变冷,肠道就会变冷,需要中药调理使之变暖,产生益菌。中医常说脾虚,吃西药,会把肠道里的益菌杀光,如果没有调理,孩子会一直处于脾虚状态。我们常说治病后一定要收功,把胃肠功能恢复到正常。


   孩子不想动就变得忧郁,我们常说“忧思伤脾胃”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失去想要和别人玩的意图,缺乏意志力。


  运动觉失调,造成肌肉无力,导致语言障碍,调整胃肠功能,可带孩子运动,而不是把焦点聚在语言功能上,孩子的运动好了,语言能力就自然发展了。


    运动觉失调,孩子的模仿能力就会中断,内心缺乏安全感,使孩子在动觉发展的道路上停下来,无以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长大以后学习就会跟不上。


早年模仿活动太贫乏妨碍动觉发展,可以归咎于三大原因:


1、陪伴孩子的人太少,与人互动的机会不够。长大后被团体排斥,很难在团体中找到位置,


2、受到太多不能消化的感官刺激所干扰。例如:看太多电视,大人带孩子经历太多没有必要的经历,如常坐飞机等等,太小的孩子需要规律的生活。


3、大人的脾气不好,会抑制孩子想要模仿的动机。


  如何是好的模仿呢?那就是大人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和孩子拥有良好的睡眠品质。大人与孩子相处时内心平静以及有充足的睡眠。


造成动觉失调的原因有:


1、被动僵化的生活模式;

2、缺少刺激;生活方式太单调,缺乏在大自然的空间里自由玩耍与探索的经验,会妨碍孩子动觉的发展。

3、看电视或是使用网络;

4、过早接受智力学习、精细动作的才艺学习或专业运动训练;

5、不适当的玩具;

6、巨大的噪音。


动觉发展失调,使孩子缺乏归属感。如何引导这样的孩子呢?


1、不厌其烦邀请孩子加入活动

2、带着孩子损伤有步骤性的活动。如在幼儿园里的烹饪课,它是有序的,一步一步按顺序做,还有染布,有顺序地准备步骤。而像陶土,它是无目的和顺序性的,做完就破坏掉了。在幼儿园里还比如编故事的游戏,每天加一点元素,但顺序不改变。带领忧虑的孩子,必须是好玩的,不要有过度的期望,需要有耐性和包容。

3、在孩子面前充分展现自我控制的意志力。  




4
平衡觉



  我们用触觉感觉自己的存在,它与物质身体相关,触觉失调的孩子会表现为缺乏安全感,胆小;用生命觉感觉自己存在的舒适感,它与以态体相关,生命感觉失调的孩子会表现为神经质,过动;用动觉让我们身体可以移动,并内在产生自由感,它与星芒体相关,动觉失调的孩子会表现为忧虑忧思;用平衡觉让我们走出身体,与世界相关,让身体产生与外界平衡的关系,它与自我体相关,它统筹以上三种体和三种感觉,平衡觉失调,除了会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外,还会使人自尊心受损,平衡觉由自我主导,统筹其他三种感觉。


   我们知道只有人类才有直立,婴儿躺着时不需要平衡觉,直到一岁左右,透过模仿大人,不知尝试几千几万遍的练习,才终于学会站立,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他们在三四个月学会抬头时,让头部保持平衡;然后学会坐,保持躯干的平衡;再从爬到直立,解放了双手。直立与水平在空间上是相对的关系,如果想要保持站立的姿势,就需要良好的平衡觉。孩子通过模仿学会直立行走,通过模仿,用周围的大人的自我,让自己站起来。模仿大人直立,模仿大人的自我意识,克服重力和空间的困难,让自己站起来。


   人与空间的关系是自由的,平衡觉协助孩子发展三度空间移动的能力,也就是可以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能力,这种可以在三度空间移动的定位感也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在华德福幼儿园的晨圈里有很多的律动使用到三度空间移动的动作,其中包含的感官活动非常丰富。


   幼儿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只有前进的方向感。到3岁时,孩子学会各种转身,可以行动自由,可以左转、右转;接着他们会发展出向上、向下移动的能力;到10岁左右时,他们可以后退,后退时需要足够的安全感。


   当我们挫败时会垂头丧气,内在的我受打击。当做一个直立的人,人的腿部(下肢 )比较容易受到身下拉扯的重力影响,而手部(上肢)则比较容易受到自我向上拉提的力量影响,当一个人的上半端和下半端调和到良好状态时,就可以达成极佳的平衡感。上、下空间的平衡与人体上端和下端的平衡,其实就是动与静的平衡,上肢向上延伸,进入三度空间,光才能进入身体,进入灵性世界的空间,下肢则受到地心引力影响,稳扎于地面,上端与下端的平衡是我们一辈子必须学习的功课。


   平衡觉的发展,是自我中心感的存在,与世界的关系是自由的。如果平衡觉失调,自我中心感就不存在。平衡觉与听觉紧密相关,有的人会晕车、晕船,平衡觉没有发展好。中耳炎是平衡觉没有发展好引起的。我们鼻子里有个管子叫欧氏管,脾胃虚的人,容易生痰,管子不通,痰会积到鼻子,然后又积到耳朵,就会出现中耳炎。有的中耳炎,只是中耳积水,没有发炎,这是由于脾胃虚引起的;如果是发炎,耳朵边上的淋巴结会肿大。如果只是积水,可用洋葱敷布,拿一棉球,把洋葱汁挤在棉球上,塞在耳朵,可以排积水;还可以用姜敷布,在肾脏位置。


   动觉与平衡觉他们交织在一起。动觉带来内在的动态;平衡觉带来内在的静态对称感。平衡觉与方向感也有关系。在幼儿园,有做编织这样的手工,这充满顺序、方向感和动感,还有滚轮胎、攀爬、叠砖块等运动,可以让孩子体会重力。


   平衡觉带给我们的是自尊、自信,与他人共享空间,尊重他人。平衡觉受损,自尊心受损,常表现为自己不被赞赏;伪装;拒绝和误解。


    孩子从灵性来到地球,带着恐惧和害怕。触觉失调的孩子,对世界形状看不见,卡在害怕里;生命觉失调的孩子,想要远离害怕;动觉失调的孩子,害怕被团体排斥。适度的害怕是好看,长期处在害怕中,是创伤,成人要带孩子走出孤独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感官发展问题?注意力缺失?一起学习吧
宝贝,你的“生命觉”好吗? 心探索杂志
十二感官
【儿童教育】张秋香老师华德福十二种感官培训笔记分享
亚历山大十二感官工作坊学习笔记(小编整理)
0-6岁宝宝的感官发育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