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叶公与孔子辩'直',华夏文化初度融合之象

《论语》指出,对“信”的修养要从修养真心为原点,然后发之于言、形之于行,体现到朋友、人与人之间,放大到国家与社会各个层面。信,是言行和做人做事直达于心,那么,'信'与'直'有何关系,'直'又何以引起叶公与孔子之辩呢?

信,与直关联,人要做到“信”,不能不涉及“直”这一品德修养。直,是人的本真本性本情: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孔子说:人活着就要正直,不正直地活只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孔子这话说得很肯定很坚决,人天生就得“直”——本真本性本情。不“直”,就是“罔”,只是为了苟且偷生而已!

“直”字,从甲骨文来看,是用眼睛正对着标杆以测端正之意,《说文解字》解为“正见”,引申为端直、正直等义。不弯弯绕,不花花肠子,真心以对,真情以待,这就是直。有了这样的直,才能有信可言。

实事求是,是信实;说到做到,是诚信;坚持本真不曲意,是正直。要信实、诚信,必须先要正直,坚持正确的识见、原则、方向,信才有了归依的去处。

正直,是内心真诚的自然而发;不是虚意应对,是真心相对: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醋)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直?有人向他要点醋,他却向邻居讨来给人。”

微生高,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守信人物,很多人认为就是《庄子》、《战国策》等书中的尾生高。

这里说,有人向微生高要点醋,他自己家可能没有,暗地里向邻居要来送给了要醋的人。孔子拿这件事来评价微生高算不上直。孔子主张没有就是没有,该怎么事就是怎么事,要真情表现,不要转出别的什么心机来。“直”是内心真诚实在,而不是曲意逢迎。

直,是根植于内心的真情而自然发出: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一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中间了。

叶公即楚国贤大夫沈诸梁,就是我们熟悉的“叶公好龙”中的叶公。这时孔子六十三岁,经陈国、蔡国困厄之后到了楚地负函(今河南信阳)。这时的负函已在楚国的势力控制之下,楚国的大夫沈诸梁叶公即驻扎在此。

叶公曾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也向孔子请教过从政之事,这次请教的是关于正直的问题。他告诉孔子,他那地方的“直”是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这是楚地对“直”的认识。

孔子说我们那个地方的“直”指的是,儿子有了过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有了过错儿子为他隐瞒,这是中原对“直”的认识。

两个人的对话存在着取向的错位,叶公把“直”与“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等同起来。该不该告发,是涉及法的问题,而与“直”的特性无关,依法该告发的就该告发,孔子并不否认这一点。

孔子的回答是说“直”的规定性,说我们中原地区的“直”是与孝慈紧密相联,孝慈的天然本性自然而发就是“直”。比如,父亲有错儿子能“曲线”(隐)对待,这是孝心自然之情;儿子有错父亲能隐而不露,这是慈爱自然之情,这就是“直”。“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这不叫“直”,与“直”无关,所以孔子不论。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直”是人性真情的天然取向,内心坦诚率直形之于行为,就是正直的品行。

从孔子和叶公对“直”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原文化与楚地为代表的南方文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初期交流、碰撞、融合时的状况,孔子周游到楚地也为华夏民族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朋友,我是清如静如,尝试按照'义理'全面系统地'照着说'《论语》,很高兴与你对坐经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公与孔子辩“直”:大义灭亲 vs 亲亲相隐
正直的人没有偏私——《论语》学习320-321
(1)向雄读《论语》之:子为父隐
父亲犯了过错,子女该不该替父亲隐瞒?
《论语》新解13;18
《读论语.子路》子为父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