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以复制的传奇:旗下营中学的辉煌往事
userphoto

2020.04.07

关注

当年的旗下营中学有多牛?是当年乌兰察布盟中学生梦中都想去的地方。乌兰察布盟两所重点中学,有的人说是集宁一中厉害,有的人说是旗下营中学更强。

这所乡镇中学,位列自治区34所重点中学之一,高考成绩基本排在这些重点中学10余名左右。

1986年10月,学校行政级别提至县处级。学校人事、财务直属盟教育处领导。校长和卓资县县委书记、县长平级。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实践》杂志社的报道

位于卓资县的旗下营中学,地处农村小镇,而能由一所戴帽小学(带帽学校,是指在原来学校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增设高一级教学班级的学校,增设初中班的小学就叫“戴帽小学”,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改革开放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当时适龄入学孩子多,教育资源不足),发展成完全中学,并成为全区重点中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一个好校长。

旗下营中学始建于1960年,是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原来由乌兰察布盟教委直管,恢复高考以来,截止2017年,有7000多名毕业生考入大学及专科(中专)院校。

一、勤工俭学,以厂养校

旗下营中学是1960年建立的,起初附设于旗下营镇小学,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经济十分困难,因此对于建立中学,国家没有下拨一分钱,只是给了100套桌凳,派来了吴殿明、梁兆英、马子俊3名老师。一无校舍,二无资金,办学条件极差。首任校长李玉宝走马上任后,决定当年招生,边招生边建校。1960年1月30日,旗下营中学招来了两个班学生,当时学校没有教室,学校借用粮库的旧房为学生上课。

正在参加勤工俭学劳动的李玉宝校长

因没有宿舍、食堂,家远的学生在学校旁边租了几间破民房,冬天取暖没有保障,有的学生被冻得退了学。李玉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得知呼钢白云石矿迁走留下几十间空房,就多次上门要求借用,呼钢领导被他矢志办学的精神所感动,就把40多间房子免费让给学校使用。

1962年10月,旗下营中学搬进了斗金山下白云石矿厂。有了宿舍,有了礼堂,还多了一个篮球场,这才有了一个中学的样子。

1964年,旗下营中学选定了新校址,自治区教育厅却只下拨了2.3万元(《卓资政协文史资料》第1辑记载为1.7万元)建校经费,这点可怜的资金学校只建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由于资金严重短缺,建校工作被迫停工下马。得知上级部门不再拨款的消息后,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1966年5月1日开始,校长李玉宝便带领全体师生开始建设学校。他们不计报酬,不叫苦叫累,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脱了17万块土坯,随后雇佣了3名泥瓦匠,4名木工师傅作指导,全校师生一起搬石头,垒根基,砌墙,盖屋顶,又用了40多天的时间,盖起了34间校舍,总面积为775平方米。至此开始有了自己的校舍,当时的规模为4个教学班,21名教职工,校长李玉宝,教导主任杨德郡,总务主任吕铎。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干事业。

勤工俭学盖起的校舍

1965年,内蒙古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化学专业毕业的王殿来到了旗下营中学。年轻的王殿在条件极其简陋的山沟中草创的学校,没有抱怨,没有消沉,他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村串户,到处收集废电池、废牙膏皮、破暖水瓶胆等。小镇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在他眼里都是宝贝,他一时间成了小镇上有名的“捡垃圾的老师”。他把捡回来的“宝贝”,用土办法提炼,他一边提炼垃圾中的金属等有用材料,一边给学生们讲解要提炼物品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终于提炼出8.5斤铅、铝、锡等金属。同时他还把废旧物品进行化学处理,搞出了硝酸银、亚硝酸钠等14种化学实验药品。这些金属和化学原料填补了当时旗下营中学化学实验课的空白,使学生们大开眼界,激发了他们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十年浩劫”中,同样给旗下营中学带来厄运,1967年初,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领导被罢官,教学有方的教师被批斗,相当一部分师生响应“号召”外出串联,使刚刚涉事不久的旗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事业终究需要实干,留守学校的同志们继续坚持着学校的基本建设,师生自己动手,盖起了一栋家属房,修建了部分围墙,在李玉宝,杨德郡、吕铎等同志精心维护下,虽然“打、砸、抢”的妖风也一度刮进了学校,但学校财产基本没受多大损失。

1969年冬,复课后的第一届新生跨入校门,冷落了三年的校园又有了生气。在欣喜之余,大家也面临着一大堆难题,主要是办学没有经费,教师工资偏低,家庭生活困难。旗下营中学此时开始向地区中学的规模发展,为了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借鉴外地的经验,开始迈出了勤工俭学的第一步,学校抽调王殿等老师筹建校办工厂。

面对一无设备、二无资金、三无经验、四无人才的情况,王殿老师走访了旗下营周边所有的村庄,他发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兔子,但是兔子皮没人收购。他灵机一动,想到能不能在兔子皮上做些文章。他抽时间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是可行的。他于是从旗下营镇土产公司赊购了13口大缸,开始做实验,经过一次次失败,10多天后试验终于成功。干瘪的兔子皮经过他的加工后柔软如棉,兔毛色泽鲜亮,品种繁多。他就地取材,土法上马,没有蒸汽锅炉,就用火炕代替;没有水铲机,就用竹板代替。他带领同事和学生们走遍旗下营周围所有的村庄,收集“碱土”,配制芒硝;同时在呼和浩特周边工厂收集废弃的酸液,他用自己的聪慧和知识,将之配制成可用作染制的酸剂。经过32天夜以继日的奋战,终于建成了日产300张兔皮的小型工厂。投产后,他又进行了技术革新改造,用破旧锅炉改造成土转机,代替人工铲皮;铸铁炉子加上盖子,上面修筑混凝土池子,代替原始染缸。如此这般折腾,人工用得少了,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出来以后,严寒的冬天,王殿赶着毛驴车,拉着各式各样的兔皮帽子,走村串乡叫卖。

美国成功导师安东尼▪罗宾说,“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随着兔皮染色制作的成功,各种兔皮产品应运而生,经济效益也逐渐好了起来。小型作坊已经满足不了王殿的创业视野了。当时北方农村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和牲畜,农村出身的他深知农村劳作的辛苦,经过反复思考,他把兔皮制作工作交给了助手,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筹建农机厂上。没有厂房他亲自带人修建,没有设备他亲自带人制造,没有原料他亲自采购。从模具图纸设计到技术攻关,再到设备安装改造,他带领一帮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艰苦奋斗,1970年,一座集翻砂铸造、烘炉锻打、机械加工、组合装配的4个车间建成并投产,后来发展到8个车间。与此同时,他精挑细选,从社会上,从学生中选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分别严把车、钳、铆、焊、锻、铸六道工序的质量关口。由于他一丝不苟抓质量,农机厂很快火了起来,各村镇的订单排着队涌入农机厂。校办工厂组装了一部旧汽车卖了1.05万元。由于质量过硬,产品经久耐用,旗下营中学农机厂声名远扬。1975年秋,集宁拖拉机厂的领导找上门来,把生产拖拉机离合器总承的任务交给了旗下营中学校办工厂生产。年产值达到80万元。

当年校办工厂铸造车间翻砂作业场景

校办工厂还为学校制作了高低杠等30多付体育器械,为开展体育事业活动了条件,同时,还制作了近百种简易教具,直接服务于教学。

校办工厂赚钱后,学校用这些钱买回了汽车、拖拉机、电视机、电影放映机;买回了图书、教学实验仪器、体育器械、音乐器材;免收学生的学杂费,为教师建起了家属房,还建起了四层教学大楼。

建校办工厂的同时,广大师生搬石,运土,造出了18亩菜园为师生提供新鲜蔬菜。

1972年,全区勤工俭学现场会在旗下营中学召开,1982年旗下营中学被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经委命名为“开展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农机厂局面打开了,但是王殿不满足于现状,他又带领他的团队研究开办血粉骨粉厂。血粉骨粉的销售渠道是通过自治区外贸出口到日本的,因为产品质量好,很受日方的欢迎。1975年冬,骨粉厂和日方签订了100吨血粉的生产订单。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王殿他们春节都没有休息,加班加点,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产品交付日方。由于交货及时,产品质量上乘,1976年,通过自治区外贸,肉骨粉厂又和日方签订了每年350~400吨的肉骨粉的长期订货合同。自治区外贸对肉骨粉厂敢打硬仗,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此,奖励了旗下营中学校办工厂一辆日本扶桑大货车。娘啊我的乖乖,那时候的日本扶桑大货车,跑在路上比现在的雷克萨斯570越野车都稀奇和拉风。

旗下营中学后来的辉煌,正是由于校办工厂的不断资金注入,为改善教育及办学条件和教职员工生活,提供了坚强后盾。用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李云龙的话说,“手里的家伙式全了,咱腰杆子就硬,没有这个家底,我敢跟坂田联队硬碰硬的去干,做梦吧。”

校办工厂一角,应该是机械加工车间

在王殿老师的带领下,旗下营中学校办工厂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十几年累计创造利润700多万元。当年的700多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呢?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结婚要的“三大件”每一件100多元;当时最好的国产载重货车东风EQ140大约每辆3.5万元左右。学校把校办工厂赚来的钱全部用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上,比如翻修、建设校舍,购买教学设备、图书等等。学生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了,先进的教学设备,高档规范的实验室、实验器材,琳琅满目的图书室、阅览室,无疑都会大大助力教育出成果。学校还用校办工厂赚来的钱盖起15栋150多间教职工家属房,彻底结束了教师在校外租住房子的历史。由于教师待遇的提高,全区有名的教师纷纷来旗下营中学应聘,凡聘来的优秀教师家属全部安排在校办工厂上班,教师的后顾之忧解决了,教师们就能够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学上,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突飞猛进般的提高。

1974年,全区勤工俭学现场会在旗下营中学举行,与会者参观了旗下营中学校办工厂后,无一不表示惊讶和赞叹。

1979年11月11日的《光明日报》以《关心教师生活就是关心教育》为题报道了旗下营中学,这一年大批优秀的教师调入旗下营中学。旗下营中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光明日报》报道

由于旗下营中学取得了惊人的教学成绩,从1980年起,上级决定旗下营中学可在全乌兰察布盟招生。随着在校学生的迅速增长,校舍、操场严重不足,学校与旗下营镇政府商定用校办工厂赚来的钱征用紧靠学校西边墙的荒地52亩,扩建体育场,使校园的原有面积向西扩展了1.5倍。1981年9月,兴建体育场大会战拉开了帷幕,全校师生2000多人投入到火热的兴建体育场劳动中。征用的荒地凹凸不平,最大高差1.7米,大多为沙石。将之平整,必须铲高垫低,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李玉宝校长和王殿老师亲自上阵,身先士卒,和全体师生一起在奋战在施工现场,师生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用镐头刨,用撬棍撬,用铁锹挖,人抬肩挑,仅用10天时间,运土石1万多立方米,搬运大石头1400多立方米,平整出了200米x150米的大型操场。

师生自力更生修建操场

1982年和1988年,旗下营中学两次受到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经贸部的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勤工俭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1985年以来,先后续建家属房60间,校舍24间;兴建学生宿舍楼1座,教学实验楼1座,礼堂兼餐厅1座,总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新增绿化地2400平方米,校园面积扩展为原来的4倍。

为了让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不因经济负担重而失学,学校试行了奖、助学金及特困生学杂费减免制度。这在当地普通中学是独一无二的。

旗下营中学首座教学楼施工中

为了尽快达到重点中学的基本要求,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旗下营中学在国家下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勤工俭学的优势,自筹资金,集中装备了图书室和实验室。1980年至1984年,陆续购进图书16800册,使图书室藏书达24900册,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师生课外阅读及教学资料查阅的内容。先后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电教等实验室,教学仪器、实验药品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保证了理科各种实验的正常进行。一座四层教学实验大楼拔地而起,合计建筑面积达3400平方米,校容校貌为之一新。到1984年底,先后有55户教职工喜迁新居,附设小学,幼儿班的创办,解除了职工们后顾之忧。各方面工作的密切协调配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学。

王殿老师后来调离旗下营中学,到内蒙古教育学院,仍然一丝不苟认真工作,从内蒙古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到内蒙古教育学院副院长,他一直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曾担任内蒙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化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国家和内蒙级刊物上先后发表教育和教学论文十余篇。

二、师资力量

一个学校的好坏,主要在于老师。

当年,内蒙古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牧区的学校,包括现在,师资力量简直惨不忍睹。例如,文革末改革开放初期,小编读小学的时候,许多村里的小学老师是山西老汉,为什么用山西老汉呢,因为“口里人识字”,我们内蒙古当地人都是瞎汉文盲。于是有这样一个笑话,山西老汉用带有口音的山西话教学生们学拼音识字。

老师:下面我们拼读天安门的“天”,t~ian千……

学生:t~ian千……

老师一看学生们跟着他错误的拼读,于是说,我念qian你们bao(“不要”的连读)念qian啊……

山西老汉教出来的不行啊。有好多地方的中学,直到高考扩招前,考上大学的,基本每年都是被人们笑称的“0秃子”。

旗下营中学从建校早期就聚集了一批人品好、学问深的名师。这些人中,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宗杰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陈福音老师,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数学系的王天运、吴友权老师。随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的贾鸿翊、王殿、王绥生、李子通、田秀川老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侯振华老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的刘家腾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吴玉雁老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的吉福栋、王维耀、傅永胜、何祖侃老师,毕业于通辽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吴雪松老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的赵雪源、刘天明、张晓东、王群老师,相继来到旗下营中学任教,为旗下营中学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首任校长李玉宝,上世纪50年代就被媒体称为:“教育阵线上的一面红旗,一尘不染的共产党员。”他有着较强的领导才能,团结着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同时又是个实干家。

建校早期,旗下营中学共有24位教师,其中21位是本科毕业生,这类师资气力在全区都是一流的。这些老师,为旗下营中学开了一个好头。上述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李玉宝校长和杨德郡教导主任从乌盟教育局要来的。1965年上级领导问李玉宝,有一名被打成“右派”的老师下放到乌盟,你们学校要不要,李玉宝得知这位侯振华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他连连说“要、要,不管出身如何,有才的人我都要”。

因此,旗下营中学以后被评为自治区重点中学,不是偶然的。

同国家一样,学校的优势有时也体现在他的经济优势。条件好、待遇好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1985年以来,旗下营中学主要领导十分注重从生活福利上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待遇。1985~1986年两年中,校领导多方奔波,全部解决了30多户半家户的农转非问题,单职工变成了双职工。几年来共建家属房190间,全部解决了教职工及家属的住房困难。就是刚刚成家的年轻教师,也能分到比较宽敞舒适的住房,家属区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在教学和学校其它岗位上工作成绩显著的教职工,几年来学校从勤工俭学的经费中提取部分予以奖励。学校的两辆汽车,为了师生的衣、食、住、烤火等一系列问题,常年四方奔驰。就这一点,和其它学校相比,也令人仰慕。从而大大提高和稳定了教师队伍。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大专生占任教师资的90%。

三、教学成绩

1971年春季,旗下营中学招收了第一届高中学生两个班,第二年增为四个班,在校生700余人。从此,旗下营中学成为卓资县西部地区的一所完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曾于1972年和1974年出现过两个高潮,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旗下营中学召开,学校跨入县、盟文教系统先进集体的行列。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旗下营中学有7名二年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考取了大专院校。

1978年,旗下营中学先后被确定为县、盟、自治区三级重点中学。同年初中改为三年制。

1980年,高中也改为三年制。同年秋,旗下营中学按照上级的计划,首次在全盟范围内招收了第一届高一新生一个班。一度为旗下营中学校办工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王殿同志被抽回教学第一线,出任教导主任。王殿走马上任后,在提高师资水平,强化教学的科学管理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78年至1982年共有高中毕业生936名,其中119名考入大专,121名考入中专,每年毕业的两个初中班,其升学率一直居全县之首。

1983年,200多名考生中有108名考上大学(第一届盟招生被录取大学录取98名),其中29班50名同学47名同学被清华、南开、同济、人大、中国政法等名牌大学录取,29班升学率达到94%(当时全国平均升学率不足4%)。

1984年215名考生应考,有135名同学被大学录取。

由旗下营中学毕业的学生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专院校。1983年董平考入了清华大学,刘国华考入了南开大学。

1985年,旗下营中学共有162名学生考入大学,蒋礼获得全区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杨永安、童亮被清华大学录取,刘广宏被复旦大学录取。

1986年高考,升学总人数195人,重点率、升学率均居乌盟各学校之首;86届的穆国旺,高二时就考入了吉林大学少年班;应届生刘俊君、高锦秀考取了清华大学;祁德贵考取了北京大学;樊建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董轶旺考入南开大学;胡晓忠、孙继军考入同济大学,王永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1987年,旗下营中学选派5名高三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都获得了名次,其中王永新同学获全区第一名,光荣参加了上海举行的“世界数学奥林匹克”预选赛。同年,旗下营中学有180名学生考入大学,张全在考入北京大学。

1988年,167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王永新、孙志国考入清华大学:兰爱军、韩志军考入北京大学。

1989年有126名考入大学,徐宏考入同济大学,胡东枝考入复旦大学。

此外,凡是上级组织的各学科竞赛,获得较好名次的优胜者中,常有旗下营中学的学生,不少高等院校,在高考前,便来信来函,动员旗下营中学的优秀学生报考他们的学校。

严谨的管理,良好的校风,让人惊叹的大学考取率,使外地来校听课取经的络绎不绝。为了互相学习,旗下营中学和巴彦淖尔盟、二冶(位于包头,是内蒙古唯一一家驻地建筑央企)、乌海、内师院附中(现内蒙古师大附中)、呼市二中等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内蒙古教育学院(自治区的一所成人高校)也选定旗下营中学为实习点,内蒙电教馆确定旗下营中学为电化教学试点校,1987年下半年,开设了微电脑课。

旗下营中学的优良传统是勤工俭学。即使没有考上大学的毕业生,也大部分在学校学到了美工、家电维修、电工知识等劳动技术, 学到了一技之长,为今后谋生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旗下营中学在自治区的名声越来越大,慕名求学者与日剧增,遍及自治区各地及区外,从而在学籍管理上出现了难以控制之势。当年有门路的人,往往都把孩子通过走后门送进旗下营中学,用我们当地的土话叫“眊”,把孩子“眊”进了旗下营中学。

四、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带动卓资县成为“全国田径之乡”

旗下营中学非常重视体育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就组建了一支田径训练队。旗下营中学的体育课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学生的“两操”(早操、课间操)、一课(体育课)、一活动(课外活动),坚持经常抓,既检查人数,又要求质达,坚持月月评比。1982年以来每年都举行体育达标测试,人人过关,体育不达标者,决不允许评“三好”。每天早晨,全体师生都要进行长跑锻炼。每年学校组织举行一次隆重的田径运动会。师生自己动手兴建的体育场地宽阔,设施完善,其中一部分体育器具由校办工厂制作。师生们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形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热潮。

1978年,旗下营中学被自治区体委评为全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79年,旗下营中学被乌兰察布盟盟委和行政公署评为体育训练工作先进单位。

旗下营中学的学生多次在运动会中取得不错成绩,现列举部分:

1973年7月,杨秀玲代表乌兰察布盟参加全区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女子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一名。

1974年,张巧生代表乌兰察布盟参加自治区运动会,获得跳远第二名、4×100米第二名。

1974年8月,李润先代表乌兰察布盟参加全区第三届运动会,获得女子组跳高第三名。

在第四届全区运动会上,旗下营中学代表乌兰察布盟参赛的多人取得了好成绩:郜文全获得男子少年乙组4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4×100米第一名;智九龙获得男子少年乙组800米第二名,1500米第二名,并破男子少年乙组800米自治区纪录;刘明获得男子少年乙组800米第三名,并打破该项乙组自治区纪录;尚继牢获得男子少年乙组3000米第一名,并破该项乙组自治区纪录,同时获5000米第二名;苏廷建获得男子乙组110米跨栏第一名,4×100米接力第二名;邢建华获得女子少年甲组100米第二名,4×100米接力第二名。

1979年,自治区少年田径运动会中,智九龙获得1500米第一名、3000米第二名,都打破自治区纪录;刘明获得800米第三名、1500米第二名;尚继牢获得5000米第一名;张翠生获得400第一名、800米第二名。

1979年9月举行的自治区中长跑运动会中,郜文全获得4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智九龙获得1500米、3000两项第一名,并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自治区纪录;尚继牢获得5000米第一名,破自治区纪录;张翠生获400米第二名、800米第二名。

1980年3月在包头市举行的自治区中长跑运动会中,韩志君获得男子少年乙组3000米、5000米两项第一名,并打破自治区男子少年乙组3000米纪录;冯建英获得女子乙组1500米、3000米两项第一名,并打破该两项自治区纪录。

1981年,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冯建英获1500米冠军、3000米亚军。

1983年8月,自治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卢俊林获得100米和200米两项第一名。

郭栓龙的铅球多次打破自治区纪录。

旗下营中学为国家输送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他们中大多数被内蒙古体工大队和体育院校(系)录取。1982年,郜文全、韩志君郭栓龙、卢俊林被内蒙古体工大队录取,后卢俊林被特招到北京航空学院,冯建英1987年被破格录取到北京体育学院;马俊峰、田润香、乔春香、郭俊丽等几位女生被招到武警部队,并在1987年自治区四十大庆中进行了摩托车特技表演;1992年,孙吉旺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其后,又有近百人被体育院校录取。

1982年,卓资县被确定为全国田径之乡,在考核运动成绩时,卓资县体委向上级汇报的田径运动成绩,主要是由旗下营中学的学生创造的,列举在优秀运动员名单上的学生大多是旗下营人。可以这样说,没有旗下营中学,卓资县就不会被评为“田径之乡”。

五、步入低谷

进入20世纪末,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旗下营中学的校办工厂逐渐萎缩,因为经费不足,教师的待遇降低了。而这时呼包鄂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一部分优秀的教师纷纷流向这些地区。到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师大附中的教师有10名;到包头市九中、一中的教师有13名;到鄂尔多斯市的教师有8名;还有些私立学校专门向旗下营中学的老师开出了年薪10万、一套住房的诱人条件。

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优秀生源锐减、升学率下降,从此旗下营中学步入低谷。

时光流转,旗下营中学的传奇故事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当年创造了这一奇迹的老师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品格,他们的故事,会被人们永远记忆并怀念崇敬。

参考资料:

1、《卓资政协文史资料》第1辑,牛兰智、姚维新《前进中的旗下营中学》

2、《内蒙古教育》2017、1,王利田《一位老校长和一所乡镇中学——记旗下营中学老校长李玉宝》

3、搜狐号,健康卫视乌兰察布市官方,王利田文章《田径之乡与旗下营中学 骄人成绩让乌兰察布自豪》

4、搜狐号,内蒙古卓资县职工之家,王有鸿文章《师魂——记旗下营中学老领导王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坛记事(2)——浅谈农村学校勤工俭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旗下营中学,难忘的记忆
【文集连载】藻子|| 我的婚姻之路:​16.工作生活从头越 上班辛苦不觉累
冯艾:带着阳光上路
和太阳一起出发 ——云南省永仁县第一中学建校70周年巡礼
我的少年(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