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第311篇:城市老龄友好社区建设的行动纲领
摘要
随着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吸收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提出的“老龄友好型城市”构建“城市老龄友好社区”。形成有利于老人独立自主的生活环境,搭建社交平台,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创建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社区居家养老场所。遵循适老性原则和老年友好策略,城市老龄友好社区主要从社区与公众参与、住房、公共空间与交通、健康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旨在建设适宜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社区,让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多样化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关键词
老龄友好社区;行动纲领;社会服务

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两大社会变化,并正在重塑社区: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全球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城市。这些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大趋势,意味着全球的城市正在成为更大、更老的人口的家园,因此城市的设计必须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老龄化社区的设计就需要有根据老年人的独特需求,提出策略并适应城市环境的行动。2019年,ARUP组织发布的《活力城市:设计老龄友好社区》提出未来需要为这些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构建老龄友好社区成为必然趋势。


一、城市老龄友好社区的核心内涵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年龄友好城市”,并于2007年11月颁布《全球老龄友好城市建设指南》,提出建设包含社区与公众参与、住房、公共空间与交通、健康与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报告中确立了老龄化规划框架。政府和机构依据报告来探寻他们老龄化的方法,包括昆士兰政府的2016行动计划和西雅图的2018时代友好行动计划,西雅图在美国以AARP的资源库为特色,在其全球友好的城市和社区网络中被广泛使用。

“老龄友好社区”吸收了老龄友好城市的理念,其本质是老龄宜居型社区,是适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社区,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追求。世卫组织将其浓缩为三个广泛领域:社会和公民参与、服务提供和建筑环境。社会和公民参与是指确保老年人拥有牢固关系并感受到公民生活一部分的战略;服务提供包括老年人从政府或非政府部门接收的服务和特别援助;社区的户外环境,交通和活动,公共空间,和居家养老。


二、构建城市老龄友好社区的原因和要素

1、形成有利于老人独立自主生活的社区环境
世卫组织侧重于建筑环境部分的框架,确定城市和建筑环境专业人员如何更好地规划和设计他们的社区,以满足老人独立自主生活。一个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社区是多种设计选择的结合体,具备可步行的社区、健全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可靠的交通网络。

日本富山的住宅鼓励区通过开发靠近公共交通服务的可步行住宅区,增加了老年人的出行无障碍性。这些区域包括市中心、有轨电车和铁路线500米以内的区域以及高频公交线路300米以内的区域。加上扩大的交通选择,新建的交通服务有助于创造一个包容、有利于老年人的城市环境。

2、提升老人身心健康,幸福美满的生活
户外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脆弱性的自我认知以及对娱乐和身体活动的渴望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老龄化的过程对应于依赖家庭、邻里和社区,增加对周围环境的依赖。社区建筑环境的设计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户外环境可以促进老年人加强锻炼,如散步、游泳、跳舞和参加其他户外社区计划,减少孤独感,益于心理健康。

3、减少老年人的社会孤立感,促进公民参与
社区中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缺乏接触会导致老龄层之间的沟通匮乏,降低老年人的社会联系和凝聚力。

城市老年人的住房不仅受到居住环境局限,同时受到经济影响。一方面稳定的经济适用房是许多城市居民迫切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城市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感受到环境的限制,很多社区规划过程不包括老年人的专业知识和观点,需要有正确的规划和设计方法,来解决这些挑战,培养一种对老年人的支持和归属感。曼彻斯特老年友好型社区是曼彻斯特建筑学院与南威分校的合作伙伴,通过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推动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隔离问题。

4、有利于老年人的安全和社会服务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的脆弱性和逃避危险情况的能力降低,面临的危险性在升高。

极端天气对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城市密集的环境可能使情况更严峻。在2005年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中,大约1000名遇难者中有一半人的年龄在75岁及以上。2012在超级风暴桑迪中,洪水淹没了许多住在城市高楼里的老年纽约人。

户外跌倒风险是一个对老年人特别严重的问题,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跌倒发生在户外,如跌倒占加拿大老年人受伤相关住院的85%。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预防集中在室内环境和个人风险因素上,而缺乏对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关注,预防性措施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城市老龄友好社区发展策略和行动

1、为老年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搭建创造性的步行条件、能动性的居住环境
首先,无障碍的公共交通是创造一个独立能动性社区的先决条件。公共交通良好的社区可以支持老年人独立自主生活。便利的交通为老年人工作、医疗、家庭和生活中其他重要方面提供良好条件。

其次,具备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住房。如伯明翰市住房信托基金提供一种新的住房类型,两居室平房被设计成具有完全的功能的房子,居住者可以在一楼便可使用所有必要的便利设施,无需爬楼梯或承受高房租;楼上有第二个卧室和浴室,这是灵活的,可以让客人、家人或照顾者居住,由此进一步促进了一个老龄友好的居住空间。

再者,老龄化过程要求生活环境适应老人。一个人的身体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曾经被认为是便利的设施往往必须作出具体的调整,使人们能够继续适应和维护他们多年来享受的家园。

最后,通过数字、音频和视频信息可以在公共领域支持老人独立和安全的移动,也可以帮助老人定位自己。AccessMap.io是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个在线地图工具,用户通过时间和距离、访问性标准来识别路线,以避免出现诸如缺少路缘石坡道、施工便道和陡坡等障碍。负责该项目的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还启动了一个开放式人行道。

2、为老人身心健康,幸福美满的生活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保证,提供锻炼场所,建立与社会的连接

首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必须包括广泛的护理,从日常卫生管理到紧急服务和预防方案。传统上,许多这些功能往往是护理设施内提供的,但一些社区将老年人的保健服务纳入城市的公共生活。如新加坡住房发展委员会为超过80%的新加坡人提供住房,积极参与建立住房储备,将其纳入社区生活,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并纳入卫生设施。

其次,易于使用的设备使老年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安全地进行锻炼,创造受欢迎的空间,促进老年人锻炼和利于老人身体健康。如中国是老年人积极生活的早期创新者,制定了一部《健康法》。1995年的健身计划,带动了整个公园户外健身设施的建设。北京现在拥有4000多个户外健身房,促进健康的优先发展,增加公众使用健身器材的机会。

再者,改造和维护公共场所,以确保它们安全、无障碍。2016年,伦敦金融城实施了一个“安静道路”网络,即在交通有限的街上,引导非机动车和行人沿着绿树成荫的街道、公园和水道行驶,以此鼓励老年人步行和骑自行车。同样,哥本哈根的桑德大道和纽约和旧金山的公园计划重新设计重要道路,优先考虑骑自行车和行人,改变了道路,在繁忙的城市中心创造了安全、活跃的出行路径。同时,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增加绿地,有助于解决道路上的局部空气污染,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健康的城市环境。

3、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其战胜孤独、促进包容和公民参与、创造代际空间、老年人留在社区养老创造良好的社区条件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流动性降低,失去伴侣和朋友,面临健康问题,需要其他交流方式来与其他人、服务、场所及其社区保持联系[11]。设计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互动,以及社区花园、图书馆等场所,公共公园和市民广场提供了与他人联系和结识新人的空间。

U-City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中心,于2019年开业,这是一个集零售、无障碍住宿、退休公寓、老年护理、一系列社会和医疗服务、以及支持和鼓励自行车使用的开发项目,其目标在于包容性和多样性,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合老年人的混合使用空间和住房选择,实现居民跨代的社会联系。

其次,新建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其他决策过程中纳入老年人。通过老年人的生活经验来获得其对居住的社区的建议,确保城市环境满足他们需求的方法。如澳大利亚梅尔维尔的访问咨询小组利用了当地轮椅使用者、老年人、聋人、失智痴患者、自闭症患者以及失明或部分失明者的生活,通过采取参与和协作的方式,来共同设计社区,以利于老年人的发展,并创造有意义、清晰、安全、吸引人和多功能的社区。

再者,公共区域适合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代际空间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在伦敦的一项服务学习项目中,对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动进行了一项研究,观察到不同年龄段的人聚在一起的好处,即可以减少陈规观念,改善彼此看法,尤其是能改善老年项目参与者的精神状态。香港对代际生活的相似需求只是刚刚开始。和谐广场由香港房屋协会建造,具有和父母同住的功能,包括共享的健身和活动设施。

4、准备好应对极端恶劣的气候、设计盲道和公共安全、促进失智者安全
首先,对老年人的许多威胁,包括高温、海浪、暴风雪、洪水和其他恶劣天气事件,源于自然环境,老龄友好社区建设应做好应对恶劣气候的预防措施。

其次,老年人在生命后期丧失智商可能导致安全挑战,失智症患者建筑环境需要采取安全和安保方面的行动。英国沃特福德的布雷创新公园正在开发一个老年失智示范之家,提供能适应正在经历失智症发作和发展的老年人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住房。这是一个由健康和大学机构联合体与失智症组织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于2016年出版了《失智症之家的设计》一书。

5、创建有利于老年人的社区的28项行动
主要包括:促进紧凑型、多用途开发;为所有用户重新设计公共空间;沿着交通路线安置住房、工作和便利设施;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交通保障;支持家庭装修和翻新;建设适应性强的老年住房;应用通用设计,通过对公共领域小干预提升不同能力的人受益度,以确保他们能够轻松安全地四处走动;提供无障碍寻路设施;将医疗设施设在交通附近;将医疗保健与日常需求放在一起;建设成人娱乐中心;设计活动娱乐网络;在城市里创造更多的绿地;在新建筑中应用生物热学原理;使老年人有能力规划社区活动;定义老年人在规划建筑环境中的角色;建设和推广代际合租住房;鼓励和帮助老年人与(或接近)家庭一起生活;年轻人共用一些老年人的高级设施和场所;使附属住房和其他住房类型合法化、并加以推广;使正在搬家(裁员等)的老年人能够留在他们的社区;帮助老年人负担住房费用;减轻高温热浪的影响;改造现有建筑物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安装支持可行走性的物理基础设施;改善危险交叉口;创建失智友好社区;创建失智村等。


四、中国城市老龄友好社区的发展愿景

1、中国城市社区适老性问题显现
中国老龄化发展进程加速,预计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到2050年,老年人将占我国总人口的1/3。数据显示,城市老人中44.7%的老年人认为交通设施或建筑设计不合理,60.6%的老年人认为社区为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已刻不容缓。

目前,城市老年宜居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养老设施建设缓慢中国老旧社区住宅设施普遍缺乏适老设计,没有电梯,老年人出行极为不便;户外空间和社区活动场地与休憩设施匮乏;交通设施及道路规划不成熟,无障碍通道缺乏,在家庭养老功能削弱的背景下,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仍在探索,难以满足规模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多样化养老需求。

2、城市老龄友好社区经验借鉴
首先,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创建“全球老年友好城市网络”,中国选取了经济较发达、老龄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展试点。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社区住宅、交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建成环境的规划设计与改造,以《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南,遵循适老性原则和老年友好策略。

其次,鼓励拓展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提高自我效能和获得感。政府、社会、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和途径,满足其社会参与需求,同时使其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包括鼓励并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解决社区事务,提高其自我价值认可;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公益志愿者活动,使其在奉献中提高获得感;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合法权益。

再者,在“老年友好型城市”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将老年友好型发展模式向全国推广,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全覆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借鉴试点城市的经验与成果,同时也要准确把握经济、文化差异,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缩小差距,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均衡发展。

3、中国城市老龄友好社区建设的建议
1)加强户外活动系统建设
城市老龄友好社区的户外公共交通建设使得老年人能够无障碍出行。道路两旁应设有基本座椅和辅助座椅,方便老年人休息。社区内车行道与人行道应该分开设置,保证老年人有独立的人行道,同时提供了散步空间。老年医疗设施等要设置在路站交通沿线。

城市提供的环境有利于老年人健康和交流。社区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社区花园和公园提供了与自然交流、锻炼、与邻居互动或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增加社区内绿化范围,完善社区内适宜老年人锻炼的健身设施,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锻炼身体,增加社交活动。

2)提升养老服务建设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以前依赖机构养老已经转向社区居家养老为主,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公共服务建设。中国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该扩大推广范围,方便老人享受医疗服务,增对加高龄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长者照护之家和社区小型照护应该增设站点。城市社区应设置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为老年人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3)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70后老年逐渐变老,老人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的物质层面,更加追求精神享受,城市老龄友好社区建设应该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精神健康服务环境,如营造适宜老年人生活的和睦的邻社区邻里关系;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帮助老年人回归社会,培养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
 
 
参考文献:
[1]“The 8 Domains of Livability: Case Studies,” AARP,accessed March 27, 2019, https://www.aarp.org/livable-communities/network-age-friendly-communities/info-2015/8-domains-of-livability-resources.html.
[2]Buffel, Tine and Chris Phillipson, “Can global citiesbe ‘age-friendly cities’? Urban development and ageing populations,” Cities 55,(June 2016): 94-100.
[3]RantakokkoMerja 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Barriers in the Urban Outdoor Environment in Old Ag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Geriatrics Society 58, no. 11 (November 2010): 2157.
[4]Iecovich, Esther, “Aging in Place: From Theory toPractice,” Anthropological Notebooks 20, no. 1 (2014): 23.
[5] Johnson, Jr. and Appold, U.S. Older Adults, 5.
[6]Chippendale, Tracy, “The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Perceived fall risk,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for fall prevention,” TheGerontologist 55, no. 4 (August 2015): 575-583.
[7]Chang, Vicky C., “Risk Factors for Falls AmongSeniors: Implications of Gender,”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7, no. 1(April 2015): 521-531.
[8]“New route-finding map lets Seattle pedestriansavoid hills, construction, accessibility barrier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accessed March 27, 2019, https://www.washington.edu/news/2017/02/01/new-route-finding-map-lets-seattle-pedestrians-avoid-hills-construction-accessibility-barriers/.
[9]“Open Sidewalks,” Open Sidewalks, accessed March7, 2019, https://www.opensidewalks.com/.
[10]“Public Housing - A Singapore Icon,” Housing and DevelopmentBoard, accessed March 27, 2019, https://www.hdb.gov.sg/cs/infoweb/about-us/our-role/public-housing—a Singapore icon.
[11]Morris, Karin, Making cities better for aging:lessons from U.K. age-friendly cities (2016), 25.
[12]London Mayor’s Design Advisory Group, AgeingLondon.
[13]Tamosiunas, Abdonas et al., “Accessibility and use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findings from a Kaunas cohortstudy,”Environmental Health 13, no. 20 (March 2014), 1-11.
[14]“Humanitas: Not just a ground-breaking ‘healthcaremodel’ but a whole new approach to community design,” Medium Meaning, accessedMarch 27, 2019, https://medium.com/meaning-conference/humanitas-not-just-a-ground-breaking-healthcare-model-but-a-whole-new-approach-to-community-21a8dea0d0b1.
[15]“Design forDementia,” BRE, accessed March 27, 2019, https://www.bre.co.uk/dementia.
[16]城市老龄友好社区建设,杨杨,2010,硕士毕业论文
[17]李培欢,建设老龄友好城市 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中加老龄友好社区建设进程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17
[18]Michael Amabile et al,2019, CitesAlive:DesigningAging Communities,ageingcommunities@arup.com



  作者简介

胡苏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曹显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老改造 让老人不再有磕绊风险
首开寸草亚运村养老项目 探索社区介护服务新模式
郭佩:日本推进积极老龄化城市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2015年论文浅谈老年宜居城市建设
2017国家养老新政策
老龄产业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