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一定要知道,全程营养管理在外科患者中有多重要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对机体也是一次创伤应激,引起机体代谢变化和营养受损,加上原发外科疾病以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外科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变化和营养不良。

任一阶段的代谢变化和营养受损都将相互影响,最终降低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影响短期和长期的临床结局。



外科患者营养状况及代谢变化

外科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尤其是老年、恶性肿瘤、胃肠道疾病、重症以及病理性肥胖患者更为显著(图1)。

据报道,外科患者总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27.4%,腹部大手术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甚至高达44%。外科患者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足、肌少症、恶病质、肥胖、肌肉脂肪浸润等多种形式。

一方面,原发外科疾病和基础疾病将导致患者进食不足、胃肠功能不全以及各种治疗的副作用等,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自身组织消耗,产生营养不良。

图片来源:Pexels

另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将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导致炎症、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氮损失,这是机体对应激的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的分解代谢对患者有害,特别是已经存在营养不良时更为显著,使患者术后长时间处于分解代谢之中。

研究显示,大手术患者机体的持续分解代谢有的持续术后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恢复正氮平衡,严重影响患者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恢复,影响患者预后。

图1. 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全程营养管理在外科患者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尽管围手术期处理、微创技术以及营养支持治疗获得巨大进步,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尤其是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甚至高达30%,即使对于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外科患者,机体功能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较术前下降高达4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营养不良是其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Pexels

然而,目前的营养支持治疗大多关注外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或出院后的某一阶段,缺乏整体连续性,无法保持营养支持治疗的持续性以发挥营养支持治疗的最大疗效。

因此,将营养筛查-评估-干预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以实施全程营养管理来实现营养支持治疗疗效的最大化是当前外科营养支持治疗的新兴理念,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营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科围术期口服营养补充文献摘要概述(一)
当心昂贵的白蛋白当柴烧了
为什么术后容易营养不良?
专题笔谈|加速康复外科时代营养治疗的合理应用
特医食品对肠胃外科患者的加速康复作用
【人福专访】韩婷教授: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营养管理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