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窗前的小豆豆
今天我拜读了日本著名的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前的小豆豆》,书里面《真是个好孩子》这一章,让我深有感触。故事讲得是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每当在校园里看到小豆豆,就会对她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其实,小豆豆身上虽然有很多好孩子的优点,但更有很多缺点,也许校长先生已经听到大家对小豆豆的抱怨和担心,但校长并没有天天找他谈话、教育或是严厉的批评,而是采用另一种教育手段——校长每天有机会就会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不断的表扬小豆豆,在小豆豆的头脑和心中不断的传达和巩固她是个好孩子的愿望,促进小豆豆的身心不断地向“真是个好孩子”这样一个目标靠拢。这样的教育艺术真令人佩服,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方法令人折服。小林宗作先生对孩子悄无声息的爱,对孩子的良苦用心,让我自惭形秽,因为他即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同时也善意的将孩子朝着“好孩子”的方向引领,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大爱无痕”。
作者黑柳彻子在回忆时也说:“若干年后,我理解了小林先生的良苦用心。每当这种时候,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惊讶、感动和庆幸。先生不停的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一直到现在,这句话是怎样激励着我、支持着我啊!它对我的鼓舞无法估量。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可能就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这不仅使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学期刚开始,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询问前任老师本班孩子的情况,包括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一些后进生,通过询问,我们就不知不觉的过早的给这些孩子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对于坏孩子,我们开始还有点耐心,可随着孩子的不断犯错,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以至消耗殆尽。之后对于坏孩子,我们除了批评,除了抱怨,除了冷眼,除了失望,除了放弃,我们难道还有其它的积极的引领孩子前进的措施吗?即使有时也有一些彻底改变他的措施,可也因为耐心不足而不能坚持到底。其实魏书生的关于班主任的讲座上就告诉我们:“差生反复的犯错误是正常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纠正一次就能改好,那还哪来的差生、坏孩子呢?“
作为老师的我们却不懂孩子犯错的规律,只教育了一次、两次、三次……就失望了,就完全对孩子失去了信心。这和小林宗作先生一有机会就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相比,我惭愧至极、无地自容呀!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感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与众不同,有着大教育家的风范。他的教育方针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秀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他热爱大自然,他希望孩子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小林先生总是说:“让我们去寻找一下自然界的节奏吧!”
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明白,孩子的本性都善良,正如《三字经》中所说:“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尽早的发现孩子身上的一些优秀的品质,并不断的巩固其优秀的品质。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富有个性、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好孩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润物细无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书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阅读分享 | 从小林宗作看如何做好教师
倾听是最美的教育 ——基于《窗边的小豆豆》的启示
多倾听   更关注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黄色周五 | 《窗边的小豆豆》:没有“废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大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