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麻杏石甘汤加减
userphoto

2022.10.05 黑龙江

关注

大家晚上好
今天的汉传普及课本来是另一外师兄弟讲的,临时有事,我来顶上,因为时间紧,没怎么备课,我简单讲一下,大家课后有问题再咨询。
今天我们学习麻杏石甘汤加减类方,
麻杏石甘汤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
文蛤汤
麻黄升麻汤
先讲前面两个方
在学习前我们再复习一下经方六纲基础,
六纲者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也!
经方把人体的疾病根据各自的病理特性分为六个大类,太阳病的病理特性或者说本质是表实热,阳明是里实热,少阳是半表里偏于实热,少阴是表虚寒,太阴是里虚寒,厥阴是半表里偏于虚寒。六纲每一纲都包含了病位(表、里、半表里)、病性(寒、热、寒热夹杂)和病态(虚、实、虚实夹杂)。
六纲病有各自的典型方证,典型方证下又有不同的类似证型,这些证型可以单见,可以合并,像模块一样,可以相互组合而形成不同的方证。
我们这一轮要学习的是这些不同方证的组合规律及用方。
这些方和证都是有规律的,仲师已经给我们总结出来了
我们只需延着他的道路求方证对应就初步进入了经方的大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证定方,也可以以方测证,这样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如何方证对应呢?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 
这一段话就给出了指导思想,也暗藏了精髓。简单一点说就是用药物的阴阳(寒热)去中和疾病的阴阳(寒热),使身体阴阳平和,这样就会疾病不生。
中医经方治病首先要辨寒热,疾病的寒热属性清楚了,我们就用相反的药物去中和疾病的寒热属性,使阴阳平和,疾病不生。
有了这个概念,才容易逐步深入理解经方的各个知识点,
下面就按这个思想讲讲麻杏石甘汤吧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温热):麻黄(温 辛苦涩)  杏仁(温 微辛苦)
平性药(性平): 甘草(平 甘滋)
阴性药(寒凉):石膏(凉 酸)

四个药两温一凉一平,以温药偏多,凉药少,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它治寒邪重,夹有少量热邪的病。

四象解析法:
君药:麻黄(辛温 发散除凉滞)4两
臣药:杏仁(辛温 发散除凉滞)50枚
药:甘草(平 护中,甘滋养津液)2两
使药:石膏(酸凉 敛化除烦)半斤

君臣佐使的拟定有一个法则,首先把方子的寒热分辨出来,以寒为主的,君药就在寒药里面找,以热为主的,君药就在热药里面找,要符合1:药量或者堆儿最大:2:药物偏性也大:3:针对主症,这几个条件。选定君药后,和君药同一药性的为臣药,药性平的为佐药,和君臣药性相反的为使药。

君药:(治主症)
麻黄 温 辛苦涩
《神农》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别录》五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麻黄主治是中风伤寒,能够驱寒定喘,它是个解表的药,可以初步确定这个方证有外感表证,并以寒邪为主。臣药:(兼症)
杏仁 温 微辛苦
《神农》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奔豚。
《别录》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杏仁的主治是咳逆上气,也就是降逆治咳嗽,这个症是表证的常见症状,因此是辅助君药麻黄治表证咳嗽的。

佐药:(护胃气)
甘草 平 甘滋
《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甘草主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也就是解毒调和寒热,护中焦胃气的。

使药:(治夹杂证)
石膏  凉 酸
《神农》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鬲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石膏酸凉能敛化热邪,治津亏烦燥。对治实热证的,可治太阳的表实热也可以治阳明的里实热。

这个方子从药上可以看出,它治风寒束表,气逆咳嗽,而有津亏燥热的证。按仲景的意思是治太阳(伤寒)阳明(外证)合病。汉传中医把外感病独立出来,把内伤严格按照六纲特性去分类,同时把阳明外证从新归类为太阳本证。因此这个方子可以说是治疗外感伤寒合并太阳本证的,也就是太阳伤寒证的方子。我们看看仲师关于这个方子的条文。

32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宋63)
328、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宋162)
这两个关于麻杏石甘汤的条文,恩师在伤寒类辨讲解的时候变换修正了一下语序,使得更容易明白。“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首先第一条,患者有外感伤寒证,医者给发汗法治疗,但是汗不得法,发汗太过,导致伤寒表证不解,还伤了津液,出现了汗出而喘,这个时候不要看做是太阳中风而给桂枝汤。它条文给了个提示,“无大热者”,没有大热就是提示还是有津亏燥热的,这个热比白虎汤证轻一些。
伤寒表不解加津亏燥热,就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这个汤可以看做是麻黄汤去温热的桂枝加上酸凉的石膏。这样就好理解了。第二条,医生用下法,肯定是看到发热汗出,以为是阳明里实热,就给攻下法,其实这是太阳中风的发热汗出。
还好,患者体质好,下后没伤胃气,津液卫气还能抗衡,因为攻下造成本能的气上逆而汗出微喘。因为下法多少也伤了津液,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桂枝还是偏于温热。用麻杏石甘汤,麻黄配上石膏,发汗的作用不是很大,它们能破风寒结聚,降逆,解津液卫气郁热凝滞的情况。
条文病机也验证了上面方子分析的方证病机。

临床上碰到感冒发烧咳嗽的,都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需要揣摩熟练。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黄芩三两 石膏半斤(碎)杏仁十四枚(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方是麻杏石甘汤去了麻黄加上黄芩,杏仁和甘草都减了量,方子的寒热属性就变了,变得以寒为主了,放在这里讲解,是因为它也有上逆咳嗽,但是和麻杏石甘又不一样,这个上逆是阳热上逆,类似于麦门冬汤。我们看看这个方子的条文,在金匮里:
7、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 (金匮增补师承课堂实录)是太阳阳明病,内外同热,没有里实大便硬的问题。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这是有太阳本证,就是白虎汤证,同时有里热伤津。火热上攻,气就不降了,要上逆咳嗽,火热上攻,津液不足,鼻子就要干燥出血的。燥热之邪比较重,临床上可以把石膏加量用,效果更好。还可以加上麦冬,生地等药,增强清热润燥。伤血分厉害,温热发斑,皮下出血的,可以加上阿胶。我们分析一下。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杏仁14枚
平性药:炙甘草一两
阴性药:黄芩三两,石膏半斤可以看出这个方子以寒凉药为主,治温热病。可以是太阳病也可以是阳明病,或者太阳阳明合病。因为他们病理都是实热证,只是病位不一样。四象解析法:
君药:黄芩
臣药:石膏
佐药:炙甘草
使药:杏仁黄芩 寒 苦
《神农》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黄芩苦寒能够涌泻湿热。它作为君药,自然是以治太阳阳明实热证为主的。其它几个药症上面也列了,不重复了。下面贴个相关病案大家参考一下
淳元堂医案—小儿咳嗽案
陈**,男,1岁3个月,初诊:2016.11.28
主诉:咳嗽半个月
病史:半个月前感冒发烧,发烧好以后遗留咳嗽不愈。
诊刻:流清鼻涕,打喷嚏,容易出汗,手心热,白天偶咳嗽,晚上入睡后咳嗽频一些,呼吸有点促。喝水多,主动要喝水,饮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淡黄,舌尖红,苔薄白,唇略干。脉浮数。
诊断:风寒外感+太阳阳明合病
处方:麻杏石甘汤+前胡
麻黄15,杏仁10,石膏30,炙甘草10,前胡30
四付
反馈:服完以后鼻涕不流了,不打喷嚏,咳嗽减轻很多,晚上偶尔还会咳几声。胃口可,二便正常,继续服两付痊愈。今天就讲这些,下周二再继续,大家有问题,思考了,还想不通的就提问,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霰粒肿与麻杏石甘汤|黄煌教授医话
中药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
一个民间土方治哮喘上万例(三副药治支气管炎)
六经辨治一例感冒咳嗽案
《千金》麻黄汤
麻黄药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