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年入千万的90后,我们把他的秘密扒了个精光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未解之谜:

 

为什么班上那个吊儿郎当的同学,不如我努力,但成绩就是比我好?

 

我们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智商比别人低。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变成了:

 

他肯定是晚上熬夜学习去了!

 

为了达到心理平衡,我们还会加个标签,把那个人妖魔化一番。这样,就能显得别人其实比自己更努力,以获得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不要脸地表示,作为这群人里的典型代表,我想说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从小到大,班主任都不太待见我。

他们觉得,像我这种玩得最多,成绩反而很好的学生,会把班上同学带偏,以为不努力也可以得到好成绩。

 

进入职场后,相比“努力”这个标签,我给更多人的印象是“游刃有余”。

两年职场经历,在娱乐圈做过顶级流量经纪人,各大公司管理层offer拿到手软,在自媒体圈也打出了姓名。

 

是因为我比所有人都要努力吗?

不见得。

在野心家这个群体里,我的努力程度拿不出手。

 

但在学习方法和工作效率这两个方面,我一直都在追求极致。

 

不藏私,拿出四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算是抛砖引玉,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自己更牛逼的进阶秘籍。

 

尊重边际效应和遗忘曲线

 

很多人以为,在一件事情上只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就一定能获得等比例的收益。

 

大错特错。

 

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其实是一个边际递减的关系。

 

 

你一天学10个小时,已经能得到80分。

但你一天学15个小时,可能只能得到85分。

 

也就是说,在学习10个小时以后,接下来付出的精力,其实就没有什么性价比了。

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负面效果,影响第二天的进度。

 

所以更重要的,是在黄金性价比区间结束学习。

之后,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

 

 

在绝大多数领域,通过这两个方法,就能打败90%以上的竞争者。

根本轮不到拼努力和拼天赋。

 

只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里,恐惧总是大于自信,打压总是大于鼓励。

 

所以想要突破天花板,自我的心理暗示必不可少。

 

有以下三个步骤:

 

1、给自己定一个想到就会高潮的长期目标

 

王健林说,先设立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我靠,只是脑补下赚到一个亿的场景,就爽到浑身战栗了啊。

 

所以,我也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

 

30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

 

理性来说,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很低。

但是感性来说,我一想到就会热血沸腾,然后朝着这个目标拼命努力。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即使最后赚不了一个亿,赚个8000万也是极好的。

2、只听好话

 

法国“心理暗示之父”库埃,把人类的神经系统比作一只呆头鹅。

看到喜悦的事情,它就做出喜悦的反应;

看到烦恼的事情,它就做出忧虑的反应。

 

所以,你也不妨把自己的脑袋做成一个过滤器。

打压我们的在战术上忽视,表扬我们的在战略上坚信。

 

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自闭。

3、给自己“良性循环”,进入正反馈

 

在广告界,有一个黄金原则:

 

观众记不住你的广告?试着把它重复播放三遍。

 

虽然很容易让人反感,但结果证明,这种广告往往是最有效的。

 

当有个人一直在耳边重复某句话时,你的精神就容易陷入疲劳,意识就会失去防线,然后在内心接受这句话。无论是否正确。

 

所以,学会给自己洗脑,至关重要。

哪怕只是获得一点小成绩,也记得在心里疯狂表扬自己。

持续下去,你那近乎狂妄的自信就会被培养出来。

 

“对着镜子大喊一百遍我是最棒的”——这是成功学,不要信;

但每天通过各种让你产生成就感的小事件,一遍遍强化,并且在心里刻下优秀烙印——这是心理学,请坚决执行。

 

利用大块的时间学习和工作,同时排除一切干扰

 

在时间管理理论里,有一个四象限法则。

 

 

我们的大块时间,最好都放在第四象限,完成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这种时候,第一原则是:不要被任何事情打断。

 

你必须屏蔽一切干扰,电视、游戏、小说,用全部精力去高效完成重要的事情。

 

这个月我出差了8天,但该做的事情,一件也没少做。

 

就是靠抓住了每一个大块时间。

 

吃饭时,服务员说上菜需要半小时。

刚好手里有篇稿子没改完,就利用这个时间拿电脑出来改了。

 

改完的那瞬间,真的很开心

 

以及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在北京飞长沙的路上写完了初稿。

又在飞回来的路上,改出了终稿。

6个小时的大块时间,我一点也没浪费。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不一定能在结果上体现;

但你的精力用在哪里,一定显而易见。

 

务必总结属于你的方法论

 

大部分人的所谓努力,归根结底都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

 

每天看着很累,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我们这片土地盛行经验主义,讨厌归纳总结。

以前,我们有最早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化学,却始终没有搭建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

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对上百张试卷,面不改色。但要是让他们动手总结一个常见题型解法,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

 

要知道,完全靠经验主义,不可能搭建起现代科学的大楼。

同理,拒绝总结方法论,你也不可能构建起自己的地基。

 

方法论是什么?

 

说通俗一点,就是套路。

 

职场达人和职场萌新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有套路,而后者没有。

自古经验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

 

它不仅可以帮你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具备一定普适性。

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后,你的团队也能跟着一起事半功倍。

 

所以不要惧怕总结方法论。

经验主义在早期固然好,但天花板也显而易见。

中国的经验主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们靠它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古代文明,但到了现代,就被践行方法论的西方文明迅速超车。

如果你一直靠经验办事,总有一天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无论你是不是管理者,我都鼓励你多总结方法论。

你对于方法论的总结,就是你个人能力最好的名片。

来源: 易岚 今夜九零后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努力越心酸?你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怪圈
持续学习,保持随时离开的能力
高水平学习首先是选择目标
从狮子捕猎看销售:你如何搞定大客户?
提升工作效率18个好方法,不要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每个人的这10年,都是决定命运的黄金时期,一定不要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