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肆读计划第一周:《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华分享(上)

走之底:

2.26 #一句话笔记#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2015年有一则新闻讲中国留学生父母在耶鲁大学种菜或美校方支持,有网友热议种菜是中国人的种族天赋。这暗合了费孝通开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判断。作者对乡土的描述多有诗意,讲述了“土”在我们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乡土社会信用即规矩。虽然2012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中国乡土根基未变,社会价值观却发生巨变,春节期间上海女生回江西男友老家闹分手的假新闻一方面凸显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尖锐,另一方面我们日益稀薄的人际信任再次遭受打击,诚信社会挑战严峻。

林涛:

2.26#一句话笔记#本书前言提到如何做老师的问题,费老说老师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探索未知。老师要做探索的领头人,把未知化为已知。这是阅读开始第一句印象深刻的话,文每一句都能看到作者思想的火花

牛魔王:

2.26#一句话笔记#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这句话让人感慨良多。爷爷辈儿的时候是这样不假,如今单就中国来讲,可能农民大多已经不再仅仅靠土地来讨生活了,城镇打工的,脱离农村的比重绝不可小觑。爸妈这一辈儿削尖了脑袋的各种办法农转非,再不要靠天种地吃饭,而现在农村户口又成了香饽饽。社会结构改变如此之大,也不过就是几十年的功夫罢了。

林涛:

书中总结了农民为何聚村而居的几个原因,总结几个关键字,一是距离,二是合作,三是安全,四是继承

@牛魔王 很多人说70年后这本书的观点仍不过时,源于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实际上一直没有改变,人们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安家落户,城市土地房价飞涨,思想根源都在于这种很深的土地观念

静:

2.26#一句话笔记#孤立与隔膜是以小集团为单位的  自我从北往南一路几千里,民俗文化多有差异。但潮汕地区超强的宗族观念比起老家东北农村的家族团结有过之而无不及。矛盾与争端存在于村与村之间,姓与姓之间,小集团的问题往往是内部消化解决,枪口一致对外。这种壁垒分明的团结应该也是乡土社会牢不可破的传统了。或许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包括各种要不要逃离北上广深之类的争论,其实都是作者“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之间各种差异的体现和取舍

黄健:

#1句话笔记#

的确,土地于村里人,一如命根儿。

还记得今年春节的时候,奶奶对我说,当初三叔考大学之后,村里人非得将三叔的那份地收回,当时,奶奶可是为此找村干部拼了命的。

陈秀侠:

#一句笔记#看到土是农民的命根,这是一种不可改变的事实。记忆中小时候,父母经常就是看天来决定第二天要做什么,提前做什么准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他们愿意的,在那个时代他们无法选择,这是他们这辈人无法改变的事实;因为某些原因父母都是只上过学,仅此而已,所以在他们看来,要把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我这辈人,通过学习努力走出他们的困境,无法选择的困境。现在的父母仍然是面对着土地,就像父亲说的,习惯了,如果离开了地,离开了老家,他会不习惯的。土地,这是一种情结。

如若:

#一句话笔记#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在古代人们的职业排列是仕农工商,农民的地位仅次于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职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农民的歧视,是忘了他们祖祖辈辈的根

D:

#一句话笔记# 因父母常年在外经商,我亦是从小随他们在外读书生活。乡村中孩子们每日伴随着植物与泥土的味道嬉戏打闹,当暮色低沉炊烟缕缕时纷纷被召唤回家吃饭的场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春耕秋收的忙碌场景,乡里乡亲闲暇时聚在一起夹杂着泥土、汗水和辛劳的唠嗑场景等等这些都不曾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我呼吸着的是钢筋混泥土味与汽车尾气味混杂并日益浑浊的空气,面对着的只有平地而起的商场、居民楼,周边是不甚熟悉的邻家小孩儿以及车水马龙人潮起伏的城市。曾不解父母为何总会一次又一次向我与弟弟讲着他们曾经在村落间经历的小事,不解每到春节将至之时不管有多远多累都义无反顾地回到故乡,不解他们在看着故乡的一点点发展起来城市化时一边欢欣坚定走向未来一边又恋栈不舍着过去。我五谷不分,我四体不勤,我对于故乡的印象除却春节前后车马劳顿外,仅剩的活力都奉献给了亲戚邻里齐聚一堂,鞭炮齐鸣,礼敬天地祭拜祖宗,祈福祷愿来年事事顺利。在村中挨家挨户地拜年行礼。这样的故乡印象于我而言似乎一点都深刻不起来,却总让我在不经意间忆起春节之时的浓浓鞭炮味与潮湿的泥土味混杂的味道扑面而来的亲切感。那一刻似乎有什么扎根下来开始发芽了。

走之底:

@D 喜欢你的散文分享。想到席慕容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还有那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土二代的迷茫应该会更重,上一代至少还有叶落归根的念想,这一代却如浮萍不知根在何处。

Jojo

2.26#一句话笔记#第三章《文字下乡》中,“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

(下面开始跑题……)

联想到同时在读的《1984》,“老大哥”手下专门有个部门提炼“新词”,淘汰“旧词”,宣扬“无知即力量”,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的控制消灭人们的思想。

那么,语言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对使用者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现在流行“屌丝”一词,似乎深得草根之心,但却又受到精英如吴晓波的口诛笔伐,他认为,洋洋自得于这种自我标榜,就是一种自甘堕落。

再比如,篇篇微信推送超10+的咪蒙现象,也受到一种声音的质疑:语言是应当这样使用的吗?动辄“撕逼”的骂街式情绪表达看似读来过瘾,对心灵的沉淀和滋养又有什么好处?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就相当于向社会表明了自己是什么样的品味,审美和立场。

陈秀侠:

2.26#一句话笔记#之《文字下乡》,突然想到在小学时代,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小伙伴们单纯的约好第二天要几点集合,一起出发上学,没有闹钟,只有凭感觉看外面的天亮的程度,以及公鸡的打鸣,就可以判断自己要不要起床了。学校推崇的“交友”也就是笔友,我们找到合适的小伙伴,每个月通过书信来传达彼此的信息,以及照片,充满了期待和惊喜,到现在我仍然记得我的笔友是名军哥哥,弹着吉他,用子弹摆出的祝福语,各种的欣喜在里面。现在的社会虽然发达了,可是那时候的感觉也没有了。

孔:

2.26#一句话笔记#礼俗社会:有机的团结,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法理社会:机械的团结,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第一次见这种分类方法,还不太能理解,先记下来。

林涛:

文中提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地位最高,数量上占统治地位的,仍是神话传说里法力最小最不受待见的土地神。几乎每一个村庄,只要有庙,几乎都会有一个土地庙。它是农民心中最具有“人气”的神,是乡士生活的象征。它就像一个管家一样,看护着整个乡村的兴衰起落。虽然现代人远离乡村,但其实对生活的信仰与追求仍与土地息息相关。又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接地气”这个词,你说这个词是形容一个人真实,还是玄乎?地气其实是有一股神秘性的,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符合常理常规,诚心正意的一种表达。

琳:

2.26#文字下乡随记:在我父母年富力壮的时代,他们就是费老乡土中国笔下的主角。文中对乡土文化中“贫”和“愚”的描述我颇为感慨,在我看来乡下的贫跟他们的生活来源仅是那一亩三分地有绝对的关系,且当时还要纳农业税及各种苛捐杂税。每年的收成除了交税外,只能基本保证家里人的口粮,父母还得供几个孩子上学,收永远不抵支;在此基础上,生活环境狭窄,接触各种知识的面少,信息又封闭,如果当时家里有人在外工作或有亲戚在城市里生活,乡下的人也会在视野上开阔不少,比如我小时候就是受我大伯的影响,小学暑假去大伯家生活了一个月,觉得城里好舒服,地板干净、吃得好、穿得好等等,然后就自己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跳出农门。另外,特别同意费老说的,其实当城里人到了乡下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所以压根儿不是人愚,是环境弄人。回想现在,即使父母已不翻土不农作多年,但骨子里跟土地之间也是余情未了的,想起在前两年,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就已找到并做好了自己最后的葬生之地,土墓。(虽然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来这个小群的,但就像群主知道我是农村来的孩子一样,让我回味一下我小时候的曾经,也是颇好的,)

静心:

2.26#一句话笔记#最近在找工作,面试候场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几个人聊起人生的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想到哪里去?即便我在厦门工作多年,甚至连户口都迁过来了,我还是会平静地向别人介绍,我来自泉州,如果他们有兴趣,我很乐意给他们介绍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乡土情结,离家越远,思念的根扎得越深。费老说,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很赞同。早前的我,是生活在熟人社会的,一村子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办红白喜事,我如数家珍。只是,在外求学几年,偶尔在电话里听母亲提起谁家的孩子结了婚,谁家又抱了孙子,还有谁家的老人得了病去世了。刚开始,我还能忆起他们的音容笑貌来。可是,随着时间流逝,记忆被稀释,渐渐地我想不起一些事了,也不再想了,因为他们离我太远,远到如天边的云彩,了却无痕。等到我毕业回家,才恍然发现村里多了许多陌生的新面孔,少了很多熟面孔。这就是时间的力量,也是城市化的代价。母亲常说,她不要求自己多长寿,跟村里老一辈一样活到六七十岁足够了。我想,她是怕寂寞的,活得太久,同一辈的知心姐妹都不在人世,下一辈的子女又各奔东西,晚景该有多凄凉!突然想到自己。母亲的根还牢牢地扎在土里,那我们这一代呢?随着拆迁,城市化,我们的根又扎在哪里?央视一套《客从何处来》这个节目做得不错,寻根问祖,知道我从哪里来,会更加明白自己将向何处去。推荐之。

静静静:

2.26#一句话笔记#我找到两个版本的《乡土中国》,在没有看正文之间,我先选择看1984年费孝通写得一篇《重刊序言》。自己跨越三十七年再看旧作,这篇序言中流淌着穿越历史时光的反思与感触。两个印象深刻的点:1、费老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希望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把未知化为已知。在我看来这是真正有学问的自信,敢于把不成熟的想法交给一群有闯劲儿的年轻人共同思考完善。2、重头读了自己37年前的作品,他说“不得不为当初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这种一往无前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通过这些看到一颗宽容又可爱的心。人在成熟的过程中,很容易失掉年轻时筋头巴脑的执拗,而这也是青春的可贵之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如此美妙,能够坚持思考和记录,是值得拥有的好习惯。

July

2.26#一句话笔记#费老提到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并由熟悉得到信任。这种信任缘自世世代代的共同生活。村里的所有人互相了解,知道每一家孩子的属相,知道谁家哪村有什么亲戚,一家盖房子全村老少来帮忙,我喜欢那种感觉,特踏实,特有归属感。越是远离农村,越是怀念那种乡土社会带来的安全感。

松君君秋少少:

我是为了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才去了解的《乡土中国》,但那也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答案而去看的。我并不就是一个喜欢恋家的人,感觉志在四方,到哪了都一样的,不需要太怀念过去的时光,过去的有美好回忆就足够了。《乡土中国》里说的很多东西在我的长大环境非常的相像,只不过现在的大家族之间更容易被利益所驱使。文化大革命加上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现在小县城的大家族已经不在像《乡土中国》中所介绍的那样,我从小就反感这种小关系体制,但现在我做事也是按照我所反感的原则来做,只是再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多少都会学会一些所谓的规则!我看《乡土中国》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答案,并没有什么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之说,也没有怀念家乡的感觉,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社会本来就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利益文化的冲击下,传统会演变出各种不同的版本,或许这才是趋势的发展,多项系发展更能代表时代的发展!

水草青青:

2.26#一句话笔记#目前只看了《重刊序言》。年老时的费老从年轻时开始就以一种异常谦逊直面的态度书写实践,仅凭这种对年轻人教育时敞开心扉做引路人的心态,年老时依旧严谨谦逊的态度,足以让我们深信他以真诚书写的有温度的见解,相信,那会是一种亲切的对话。会每天抽空多读多思。

小暖心:

#2.26晚一句话阅读#

教育的意义何在?至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追求为了学生,追求自由和创新的课堂,现在又有多少教师可以做到呢?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礼俗和法理同样重要,如同一个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乡土,在我看来,乡土是农业产生的基础。乡土气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中华儿女都重视根祖,我想这是乡土气息浓厚的原因吧!所以并不例外,我也深深爱着乡土气息,它传递的内涵,影响着无数代中华儿女。

Wendy

2.26#一句话笔记#农耕文化在政治上的体现第一反应是和亲时,昭君出塞和文成远嫁的嫁妆中都有各种作物、药材的种子。随着这些种子过去的还有当时农耕文化的种子,在当地生根发芽,传承变化,慢慢影响本土文化或者被同化

姚深深:

#1.26一句话笔记#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的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个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YOKI

#一句话笔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理解感受中国人寻根的意义和缘由。中国基层社会是充满乡土气的,哪里有土地就在哪里扎根,扎下根后不轻易移动。正是如此,根让人有踏实和心安的感觉。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因为从心而从俗,有了各种习以为常的规矩,这不同于法律。这样的描述让我想起了童年生活的家乡,一个四面环江的绿洲,那里便是实实在在的乡土社会,无奈后来zf强制迁移了洲民,那里便成了我梦里寻的根。(序言和第一章读后笔记)

姚深深:

真的感觉到长大了母亲就又变回小孩子了,喜欢我们哄开心的。过年回家时间短,老爸知道我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一回到就给我看他在书上找到的偏方,“鸡蛋绿豆饮”,马上买好绿豆,精确泡上半小时,那个锅很烫很烫就要拿起来倒到打好的鸡蛋的碗里,搅拌让鸡蛋变熟按时一天煮好几次,每次我都怕鸡蛋不熟,不过好像真的有点用,要打个电话夸夸他才行。

唐楹:

#1.26一句话笔记#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社会的高速运转,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这也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些许淡漠疏离。乡土里的熟悉与信任,如温厚让人感觉踏实的土地一样,让人愿意生于斯死于斯。

Sisley贤儿:

#2.26一句话笔记#

1.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知道我和作者一样,对“土地”有感情。即使我身行四方,我的根在那,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就在那。小时候一直生活在那片地域里,就像处在一片网中间,丝丝相扣,如今长大跳出了那团网,反而有点迷离看不清的感觉。一打开书,我认真的看目录,条条框框,每一条我尝试对应自己的乡土文化,用旁人的角度重新审视一回,尝试厘清零乱的思绪。我很认同关于礼俗社会的见解,因为同处一个生活环境,那种熟悉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从俗即是从心,所以整个环境的人都是熟人,有的甚至是亲人,我想起小时候吃饭端着碗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路过一家就被招呼进去吃好料,碗没空过,吃饱了屁颠屁颠端着碗趁着夕阳跑回家,一边思考着怎么应付我妈一边思考着晚饭要喂给小狗吃什么。这些都是长期地域相处形成的信任,知根知底的信任。现在很是怀念这般感觉呀,显然是很少了

2.土气已然成了个贬义词,速度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抛弃了土地里慢生慢长自给自足的生活,如果土地给了农民足够的金钱与时间,机器化大规模化产业化,农民有了土地所赋予的尊严,土气这个词还会是贬义吗?

小房子:

#2.27一句话阅读#

社会被分成两种社会,一种是有机团结的礼俗社会,一种是机械团结的法理社会。我想我正亲身经历着这两种社会模式在我生命中的交替变化。前者的熟悉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后者的社会却较难有熟悉感之说,听得最多的要数“熟悉的陌生感”一词了,是实话,但时常会让人以无奈一笑而对之。

在乡土社会,土地上的人、事物、行为本身已是语言,是词,且无论是什么,都是为了理解和懂得,不是吗?在现在来说,似乎很难想象不识字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可是回想起奶奶和身边的某些人,大字不识一个,照样受人尊敬,做生意没出过错,出门没把自己弄丢过,一辈子也照样活的精彩有趣儿。

说到底,这就是文字的一些局限所在,不完美之处,是表达工具之一。

水草青青:

2.27一句话阅读

躺床上读完了第一章乡土本色,也爬楼看完了大家的阅读心得,对这本书的阅读从群体被动式的推动,逐渐转为自觉的主动,只因,费老阐释的有理有据有趣有情。

“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

这种段落读来着实难忘,就好像农民眷恋土地,儿女眷恋父母,那是一种剪不断的情结。

突然觉得土气在现代社会是那么珍贵稀有,那种不假思索的信任,那种不分你我的熟稔,正在逐渐远离陌生,一种有形的土正在消散,那么无形的土在哪里,是什么?

林涛:

2.27#一句话笔记#。书中提到,中国是一个差序话格局的社会,而这格局的中心就是“己”。儒家学说里提到的“人伦”论说里,即强调个人的作用,所谓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即一切从个人出差,强调私德的重要性。对比日本韩国,他们同样是受到儒家文化较深的国家,而在理解与发扬上却与中国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强调私德,即一个人的心意、道德如何如何,一切围绕“仁”来修己诸外。而日韩则强调公德,以外化的”礼“来倒逼个人的德性的提升,所以日韩非常注重外在的礼仪上,强调公德的重要。也可以被理解为太注重形式了。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最不介意和忽视的。

陈秀侠:

2.27#一句话笔记#之《家族》,里面很多的观点都和实际很相近,家族主要是以父亲为主导往外延伸,而女儿注定就是要是别人家的,所以从来不会算进家族里面。不过我父亲却属于一个例外,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父母对于我和姐姐的关爱从来不比弟弟少,更不允许爷爷奶奶因为我们是女孩,而对我们有不同等待遇,任何重要的饭局上,我和姐姐都是可以上桌的,虽然叔叔伯伯们也提过不同的意见,父亲却从来不去理会,对此我一直充满感激。父母之间虽然说话也不多,却能感受到他们彼此的关系和重要性,父亲要出去做什么之前,都会经过母亲的同意,在感情上,他们在彼此的表达上很矜待,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我想是环境使然。

松君君秋少少:

2.27#一句话笔记#《乡土中国》,其实在传统家族文化下,我们也有很多好的传承,只不是我觉得因为中国政府政治得失导致了现在社会道德的缺失。台湾地区还是保持着很多的美好传承,这只是因为思想开放与文化的承认,就连日本或者韩国,他们也还保存这儒家传动的美德,也只是他们被外来文化冲击下选择去面对与选择,选择自由思想!就大陆地区而言,思想的高度统一后被现实所摧毁,面临更大的“私德”现象,加上利益快速发展下,公德思想更是面临更多的阻碍。思想自由已经开始在国内盛行,但问题是该如何引导,如何建立一个共同意识的思想基础,共同的道德基础!

林涛:

这涉及到一个文化断层的问题。我们的文化虽然悠久,但缺乏继承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历史电视剧漏洞百出的一个原因。

牛魔王:

继承性被破坏,我觉得也不仅仅是社会文化断层,单对于每个个体来讲,也是一种断层,初始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熟稔的邻居,是让人变得不知所措。所以我有点明白我爸妈的举动了,他们原来那么渴望有一方自己熟悉的事务。一来长住,就把毛巾放在那么远的毛巾架,把肥皂盒放在浴室的地上。他们大约是在创造相似的环境让自己安心吧。

D

2.27 #一句话笔记#

中国社会历来强关联。从战国时萌发的宗法血缘纽带,因儒家思想的历代推广,而成为纵贯整个封建社会的格局。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之称为“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相区别。

根据费老的观点,“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差序格局中,最重要的维系稳定的表现就是“差序“,差序在我看来,就是区别。也即人们相互在他人的社会关系网格中,从每个人为中心的波纹圈推开去,大家有不同的相对坐标,通过这坐标,人们得以判断对不同情况、不同人采取的不同态度、不同举止方式。尊卑,长幼,男女,亲疏,等等。这些差别,就是伦,遵循这些差别行事,就是礼。通过伦和礼,统治者可以确保社会中每个人有自己的身份标识,以及行事准则。

那么,这差序格局的差序,依托于什么来判断呢?基本依托于血缘和地缘。“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空间投影,不分离的。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

中国是农耕大国,农耕意味着迁移不便。大部分中国人都守着“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乡土,沿着血缘和地缘两条线铺陈开自己的人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年轻人遇到的事情,年长者都遇到过,年轻人需要的生活经验,年长者都有,年轻人想要解决的问题,年长者都可以提供方案,这样的局面论证了长幼之间的差序的必要与合理,世代生息,使得社会稳定。

然而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进步发展飞速,将仍稳定农耕的中国远远甩到身后,于是清末国门被打开后,刃与肉的交锋给中国带来的冲击,谓之颠覆性。清末至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剧变。在这日新月异的变革社会中,乡土社会旧有的关联方式,当然也受到了极强的冲击。位尊者不能再给位卑者提供稳定,年长者不能再给年幼者提供经验,大家在巨大的变化面前同样颠簸与无知,那么不可避免的,差序的合理性将受到挑战——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旧的生活方式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经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他的信仰。”

人们开始接受西方的思想,从网格中萌生自由平等民主的念头,自我意识逐渐苏醒,个人价值也从社会价值毋庸置疑的笼罩中艰难突围。人变得不安分,变得挑战与质疑,兴奋却又不知所措,血缘与地缘的力量渐弱,可是人与人之间,目前还并未形成有力的足以替代的新关联。人们打破传统,却未能新建秩序。

身处这样价值观混乱而迷茫的剧变时代之中,我自己切身感受过内心两种反方向的力量角斗,也越来越倾向于追随内心,寻求自我,去到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过想过的人生,随之对抗或放弃或弱化的,自然免不了含有试图框住我留住我的固有联系。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却在此时迷茫,我如此努力挣脱束缚,失去的又是什么?

联想到NHK采访稿,高培明译《无缘社会》。这本书讲述高度的现代化、社会化下的现代病:老龄化、孤独症以致最后的“无缘死”、孤独死。其实这不正是现代社会中血缘、乡缘、共事缘的一一崩溃,从熟人社会(有缘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无缘社会)之后所造成的么。仍然记得当初看完这本书之后浑身发冷的感觉。以此反思自己平日与人相交、与家人相处的方式。功利点就是今后遇事是否有人可靠,稍淡一点便是以“我”为中心能牵连几条网。工作可贵,因为要生存。家庭(亲情)、朋友(友情),未来伴侣(爱情)不可缺,因为要生活。

Jojo

2.27#一句话笔记#第六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继续跑题……)

谁是谁的七舅姥爷,谁是谁三姐夫前女友的同学的邻居……中国人办事前喜欢先问一句:有没有熟人?熟人就是关系。有了关系就好办事,拉近了关系就亲近了三分,因为有关系事情就不能做绝。

“关系”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些浮在表面的微笑。事情是多了些润滑剂,但这润滑剂却也腐蚀了原则。

静:

2.27#一句话笔记#看到差距格局这里: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想到之前看到的关于为什么鲸鱼有灭绝的危险而鸡没有,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鸡是私有的,鸡的主人会保护他的鸡。而没人能拥有鲸鱼,于是鲸鱼也就有灭绝的危险了。想来确实有几分道理。


静静静:

2.27#一句话笔记#小时候就随着父亲工作变迁离开家乡,与家里的亲人们年龄差距大,于是越来越疏远,各自在不同的空间过自己的生活。今年加了老家一个堂哥的微信,就在元宵节那天,他朋友圈里发出一段小视频,记录去我们共同的爷爷坟前祭拜,放炮敬酒。那一刻,我感受到血脉的流淌。当他们还在土地上生活,无论生与死都很有安全感,有着农耕社会的文化传承。通俗点说,活着的时候播种种子等待发芽收获,死了灵魂上天身体入土,后代们会来祭奠,烧纸钱。正像书中说到的,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孔:

2.27#一句话笔记#今天读了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古今对比,中西对比,更深刻的理解了“差序格局的社会”。中国人办事讲究人情,依托人脉。宣扬的也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自由。读这本书经常感觉写的就是现在,可见作者对社会的分析是有长远眼光的。

静心:

2.27#一句话笔记#看到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费老说:“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为何如此?我想到信仰问题。众所皆知,西方人大多是有信仰的,其中以基督教为最。反之,普遍的认知是,中国人是没有信仰一说的。从我个人来看,受父母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我想我是信“佛”的,因为从孩提起我就开始帮母亲分担“工作”,比如逢传统重大节日,去庙里拜拜。对于庙里的佛像,我从内心深处是怀着敬畏之情的。除外,我家逢初二十六还拜土地公公。遇上重大事情,我们还会齐家去市里的大庙上香拜拜。譬如我高考前一月,母亲就专门跑到泉州关帝庙为我祈福,望我金榜题名。这已然成为母亲的习惯,为此她乐此不疲。我问过母亲,佛祖不是忌“杀生”吗,你每次宰鸡宰鸭时有无心理压力?母亲一听,愣住了。她说,她从来没想到这个问题。应该不禁忌吧,你看,大家都这么做。以前我不懂为什么如此,现在似乎有有些明白:母亲信的“佛”,是村里约定俗成、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佛”,可能是如来佛祖、土地公、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单单庙里的佛就太多了。它没明确规定我们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反而是通过口耳相传,我们逐渐明白某些“忌讳”,这些忌讳是隐秘的,是你知我知但其他人不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说,只有“圈子”里的人知道,不足外人道也。跟费老讲到的儒家对“孝悌忠信仁”没有明确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中国为典型的乡土社会,所谓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它可以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在广度和深度做延伸。正是因为没办法“说一不二”,所以我们形成讲人情重关系的文化。即便到了今天,西方“公民”、“法制”、权利与义务各种观念在中国大行其道;本质上,我们还处于人情社会,依然讲究“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因为法律的代理者是人。

小暖心:

2.27#一句话分享#

从心所欲,不逾规矩的自由,让我想到我国在法律之内的自由,简称相对自由,但是规矩不等同法律,因为法律的产生是在规矩和礼俗的基础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看来说的在理,小孩子逾越它,可能遭来家长的呵斥;成年人逾越规矩,可能引发争吵。如同法律,如果逾越法律,便会带来制裁。(有关此话题的讨论)

“愚”字引发的思考,乡下人真的真如城里人所说,是笨吗?在一些城里人眼中,乡下人,不识字,便是什么都不知,事实果真如此,我想不见得!每个人都有缺陷和不足,怎能因为单方面不识字就去否定他们呢?让我想到曾是高考满分作文的经典语句:我们不和城里的人比爸爸!未免有点不公,深切希望这个社会能够被温柔对待,为他们创造学习的环境,我想可能结果是一样的。其实,思想的改变比文字下乡更重要,从小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们接触的是不同的环境。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之上,而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接触,不断摸索,才产生的。然而,现代社会又出现信任危机,很大程度还是因为熟悉,才导致对方不曾怀疑。莫让过度的熟悉,成为彼此之间的负担。

特殊语言为同行者搭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如同在经济领域,经常碰到面对不利的经济环境,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特殊需要产生的特殊语言,我想功不可没。原因简化他们之间的理解,更好的交流。

Sisley贤儿:

2.27 《乡土中国》

1.“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而不明白怎样对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如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乡下工作人员批判乡下人的愚,不免有一种自内而外的优越感,城与乡面临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自然不同。我赶在了乡下人汹涌涌入城里的时代,很多老乡在城市置房置车后,换上一身城里人的服装,一样可以很好的应付城里生活,他们只是对生活的需求不同。

2.“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想起家乡的教育依然落后,不免心痛,有很多留守儿童因此走歪了人生道路。

3.“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的做,靠时间中的磨练,是一个人关于一种新的做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像我看这本书时,很多概念以及好的内容,通过不断的分享产生印象,并在分享中产生共鸣与快乐,这样才不失学习的价值。

4.“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都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进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的生活需要。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想起以前学到的一个概念,叫什么定律我忘了,意思是人们看书或者接受信息时只选择与自己所知相符合的,排斥那些与自己思维不同的观点,其实这样更容易形成思维束缚。

5.“西洋社会争权利,而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亲情”,对这一点实在是太认同,在新加坡这么久,一直以来都觉得他们属于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简单直接,权利需要得到尊重,如果有人破坏了权利那么就会用投诉去解决,虽然干净利落,但其实也不免少了些许人情味。但中国人喜欢攀关系、讲亲情,哪里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完事,人情伦理像一批搅了颜色的水色泽越来越深,虽有人情味,却也少了规矩的约束和一些难得的简单直接。个人体验对比两种,貌似更适应争权利的做法,彼此尊重,但又不影响关系的亲近发展。

唐楹:

2.27#一句话笔记#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想起两个著名的概念:“影响圈"与关注圈"图1)提到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关注的问题,包括健康、子女、经济状况或世界局势,这些可以归入关注圈,其中,有些是个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则无能为力,把个人可以控制的事圈起来,就形成影响圈。我们不断地努力通过一些行为来改变一些事情,也是因为这个圈子是动态变化的,相互影响。

(音符):

2.27。笔记。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乡,有时因为父母的存在而变得很亲切,很安心,而在父母身边的乡扎根,而且做到“孝”,有时却不是易事,要如何与父母相处,即做到孝,也不扑灭作为一个年轻人的冲劲,也许孔子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2.28

如若:

#一句话笔记#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食费的西洋社会里,大费孝通和潘光旦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由于东西方文化教育,制度,政治经济的不同,人们的思维观念,价值观世界观都有很大不同,并没有大是大非的好与坏,也并不是最完美的,东西方的文化各有各的利与弊,不能就说西方文化就好,我们也不能一味去效仿西方的制度而否定自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我们要创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思维和制度

July

2.28#一句话笔记#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程颐解释为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因循默守中庸之道的根源正是乡土社会。

D:

2.28 #一句话笔记#    由于我们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一个能缩能伸的“小家族”。家族除了生育以延续族群外还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需要长期延续的功能。它的主轴是在父系传承,而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成了配轴。两轴为事业需要排斥普遍感情,从而导致了亲子之间讲究的是负责和服从、夫妇间感情淡漠。当代社会开始有所改观,现代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有几点是相同和相似的,一是高科技突飞猛进,二是市场经济大显身手,三是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四是人际关系冷若冰霜。但它仍旧是个封建思想残留根深蒂固、社会偏见沉淀的父系氏族的社会。不可否认男人依然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小家庭,还是国家这个大家庭,男人都承担着主要责任。这主要是由传统观念造成的。现代女性即使已经开始在社会各个行业崭露头角,甚至于出现了“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出现,但大多数女强人背后的艰辛苦楚谁人能解呢?女强人的背后也许要牺牲家庭和感情等等。社会歧视不曾离去,人们的主流观念仍旧是女性应以家庭为本位,其次才是个人的发展。女人的成功也许还会招来世俗的闲言碎语。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作坚强的后盾,可是又有多少男人可以默默无闻的为一个女人作坚强的支柱呢。要想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生存,女人不仅必须付出比男人多出数倍的努力,还得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存在一个功利却也无可奈何的观点,女性更努力的学习更努力的做到最好的自己只为了遇见更好的对象。在对未来的探索中,女性多数会被认为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有婚姻一说。婚姻问题是自古以来男男女女绕不去的,一旦子女年纪到了,家中长辈便开始催婚。家族愈庞大孩子所负压力愈大,亲戚邻里关系枝节盘绕,“每一种关系就是一根绳子,而每根绳子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当一个人要在这巨大的网下承受各种约束而又得追求自己心中所希冀的,若不能练就一身圆滑处世的绝世武功与随遇而安的好心态,估计捶胸顿足之时便多了去了。

在乡土社会传统影响下的现代中国情感自由问题更是值得思考的。社会结构能够衍化成型必然是因为它适应了一个阶段的生存环境。农耕文明下的乡土社会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生存和繁衍——前者由耕作实现,后者由婚姻实现。这两件事都是关于整个社会结构稳定的事情,因此都不是私事。婚姻尚且没有自由,附着在婚姻之上的情感便更谈不上自由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自由、追求爱情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但是被整个社会接受并不会被诟病确实是在经济化程度日益加深、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农耕社会本就是一个求稳的社会,它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即使现今已然有许多思想开始转变,但遗留的许多问题仍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门当户对”、“重男轻女”等观念。爱情再美好终究拼不过面包的需求,追求情感自由和追求生计稳定的两种观念的碰撞冲击造成了诸多烦恼的产生。而今更是出现了对异性恋的存在产生直接冲击的同性恋团体的现象并且他们(她们)一直在为自己被社会所认可而不懈地努力争取,同志群体这些年从自我压抑到如今的自我纠结或者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人放弃了他们的爱情而接受“父母之命难违”的“找个差不多的就嫁了”的传统生育婚姻。

身边有位朋友曾这样说道:“同志形婚也算是中国特色的一种了,个体屈从于传统却又不甘心放弃自己真正的偏好,所以选择“形式婚姻”,这种表里不一,阴奉阳违,只追求面子上过得去的解决办法,说起来也是“传统”的一种。儒家为了维持社会安定,注重’孝’道,’孝’的解释是’无违’,而随着社会的变化,个人意志的觉醒,不能反对而又不合需求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便只留一个面子上的顺从,即表面的无违。”正如《乡土中国》中所说,“人们不会在没有发现旧方法不适用前就把它放弃的。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实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我们不能承认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恋爱文化就是百分百正确的,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否定为少数人所赞同的恋爱文化就是不正确的。我们能明白的是不管是你我追求情感自由抑或是同性恋群体追求同志平权,哪怕它确实是正确的、先进的、有利于人性的、适应当今这个社会的,但若要它真的被这个社会接受,依然需要漫长的抗争和实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定与想法,但是正如牛津大学博士、进化生物学家奥利维娅·贾德森在《性别战争》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把这些林林总总的看法留给你们大家,就是希望你们在看到种类庞杂的性爱方式之后,能对别种生物的嗜好更为宽容。至于说到我自己,在我担任性爱顾问之后,我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我现在把越来越多的事情视为正常。”我们能做的只有宽容与尊重,而不是无情的蔑视与残酷的打压。

“感情具有破坏亦具有创造性”费孝通先生指明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但其男女有别原则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家庭的交流沟通从而更好地和谐共进。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样更加强化了同性组合作用,这也应当是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社群而不是家庭的原因之一。乡土社会中阿波罗式的恋爱精神结构,减少了不在实利上打算的刺激。“中国乡土社会中那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对生活的态度是改变自己来适应外在秩序、对于切身生活之外都漠然没有兴趣。这就使得个性遭到抑制难以发挥其有效地作用并且还会影响积极性,这是传统教化的遗留问题。

传统中国的社会关系被描述为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的中心自我主义、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及不清晰的界限、以道德作为伦理标准和人治的社会。按此推理,乡土社会中的人似乎就成了一个表面上处处与人和善,但暗地里时时为我的自我主义者。“每一种关系就是一根绳子,而每根绳子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可是道德要素如何约束,一切都是以私人利害为出发点的自我主义者,乡土社会中的人到底是自我主义者还是道德人呢?

松君君秋少少:

2.28#一句话笔记#这本书挺难啃的 一周估计读不完 而且基本是对我国以前的乡土社会进行记录并分析实际上那时候的社会特征与问题与现在的有很大区别了 但不是说那时候的社会就特别黄金时代现在如何如何 总的来说人类学的观察方法还是比较好玩的 详实的史料和事例也算有趣但书中的结论倒是值得商榷……

走之底:

2.28#一句话笔记#5章差序格局 1.“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英国首相卡梅伦和伦敦市长鲍里斯早在学生时代就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的布灵顿俱乐部相互熟悉了,这两名同窗、好友兼党内同志日前因英国脱欧问题正式撕破脸,有分析称鲍里斯争的不仅是脱不脱欧,还有卡梅伦保守党党魁的位置。这里能看出,西方社会也是讲关系的,前提是你是那一捆柴里的一根,他们非常看重推荐人的引荐,这是学校招生、公司招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种差异也可以解释中国人与外国人处事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司空见惯暗吃哑巴亏以免伤了和气的事,西方人会锱铢必较不惜对簿公堂。不过中西文化也在交融渗透。外国人到华经商,学会了用关系网腐蚀官员为他们输送利益。中国人到海外拓展市场,也在学习如何与当地民众打交道,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来保障公共权利,以免赚了钱失了口碑。2.“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方社会政体多是议会制或总统制,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愿意充当世界警察,而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的是求同存异,不干涉内政,因为我们不愿意“克群,使群不致侵略个人的权利”。西方要求非洲“良政”时,“真、实、亲、诚”;西方武力干涉时,我们派出“和平方舟”;西方称中国新殖民主义时,我们呼唤命运共同体。

小房子:

#2.28 一句话笔记#

《差序格局》这一章从昨天到今天已经来回翻看回顾了好几遍,总觉得理解不够透彻。跳出的问题很多,联想出的东西也很多。“伦也,水文相次伦理也。”费老说,孔子推行的主张是离不开的伦的,“克己复礼”的中心还是在自己。他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乡土社会产生这种差序格局的依据??

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其中体现的“私”,不禁想起了老舍《四世同堂》,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乡土社会安定的状态下,首先是自我,和别人发生关系是后来和次要的,且是会随需要经常变换的,这是他们采取差序格局的原因。

“公有”团体的代表是无私的神,抽象的神的具体代表是minister ,团体中的个人均是分子之一;而差序格局里的代表是己,从而出现道德用以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时又可以作不一样的理解,道德体系的约束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中国一贯意义上有子承父业的说法,不论是事业,也包括了思想,为了达到一种绵续的家族状态。依此不难想到许多父母会习惯或想要去左右子女的思想和行为。

费老揭露很多乡土社会的本质,涉及到的范围之广之深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本书的标题以及我最初的理解。乡土中国,说的不只是中国的一部分,倒更像是对当时的中国的整体概述。

音符:

2.28 笔记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发的觉得语言的交流是建立在相同经验的一层上的重要性,我们现代人处于钢筋水泥的快节奏生活里,绝大数人都戴上假装虚伪的面具来保护自己,而这种状态之下,我们又出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乡间土壤,孕育出不同的生命,就同一物质的叫法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要找到一个人,达到语言的流通,便也是更加难了。另一方面,每个人读书和写作的能力不同,就同一本书,同一句语言,大家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一个社群所有的相通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YOKI:

#一句话笔记#文字于乡土社会而言,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非必需。所谓乡下人“愚”

,文盲,其实都只是指知识而非能力上的欠缺。这么看来,文盲又如何?在面对面的亲密世界里,有时连语言都多余,何况文字。只是社会格局的变化,那样纯粹的乡土社会已经很少,越来越多的陌生人陌生事物闯入乡土社会,才让不认字的乡下人们开始认真对待文字学习,也就是作者说的,当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第二章,第三章笔记)

团个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结绿】
(全省一等奖)《乡土中国》阅读指导方案
小议农业稳定性对乡土社会的影响
读《乡土中国》有感
理解《乡土中国》的三个维度 余党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