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1.目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课改以来,我去过一些学校,接触了很多教师,应当说,许多教师的学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层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青年教师的专业追求意识,可以说,这批教师的理论素养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好的。他们的特点是读书的领域宽,积累丰厚,有较扎实的哲学、思想文化史功底;他们对中外教育理论,特别是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极感兴趣(个别教师甚至能读原著);他们的写作能力一般比较强,能够利用各种渠道发表独到见解。虽然他们的教学工作繁忙,但仍以极大的精力关注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与此相反,也有相当一些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仍未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一些教师不但严重缺乏专业意识,对一切需要接触的新事物,也充满抵触情绪;特别是对课改,他们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怨愤。去年曾看到一些言论,很惊讶也很困惑。例如,有老教师撰文批评新教材,不是理性地分析教材的结构、选文及编排水平,而是埋怨用新教材得“重新备课”,嫌新课文多;有教研员说,用旧教材,编“教辅”卖钱,剪刀浆糊加网络下载就够了,换新教材,还得看一遍再编;也有教师公开叹息,靠以前的教案混了多年,“没想到一夜之间成了废纸”等等。这些,都令人无法理解。如果以这样一种态度来教学,休说教学改革,放在过去,有没有资格当教师尚且还是个问题。
    应试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教学经历的老师都清楚,辅导高考学生未必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但是有可能需要教师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而目前通行的评价方式误导了教师,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无所作为。有些教师仅仅因为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好,便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特级教师”,这比钻研学科教学、增强专业素养、形成一定的学术背景要容易得多。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些教师除了谈高考,对教育、教学领域其他东西几乎没一点兴趣;有些教师听学术报告,只要听到谈教育理想或教育理论,立刻站起来退场;某市许多教师公开要求学校直接发“书报费”,不要再凭票据报销,因为他们根本不想买书订杂志;有一回听说某校教师买了不少史书,我大为推崇,在一些场合说起此事,不料有知情人大笑不止,原来,那所学校语文教师正在编一套“高考文言文选读”,他们买书是为了编“教辅”……
    又如,一些高师毕业生对从事教学工作缺乏长期打算,同时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专业优势,眼高手低。其实,在应试教学成风的当今,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我们注意到,一些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知道本专业知名学者的姓名,对一些很重要的专著,也茫茫然无所知;绝大部分来应聘的毕业生,在高校四年或七年连一篇短文也没发表过(他们最重要的经历就是三四个星期的实习)。我同时还注意到,中文系毕业生的历史、哲学知识普遍缺乏,书上没有的东西,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我已经不敢往下说了。还有的同行告诉我,一些基层学校情况更严重。形成这种状态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不过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也不能一股脑地把原因都推给社会。
    2.当务之急,是树立自觉学习的观念
    同样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在一些学校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反应。有些教师认为,用新教材是挑战,如果学科教学没有一点难度和高度,不但毁了学生,最终也毁了教师。这些教师读书多,爱思考,肯钻研,有自己的追求。可是这样的教师目前在学校所占比例并不高。
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可能还在于树立一种自觉学习的观念。教师需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确立专业意识。我们干脆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专业水平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教师在专业上没有“两下子”,怎么能把课上下来?
    然而目前很多教师既缺乏这样的意识,也缺乏一个学习环境。经常听到一些学校打击压制教师自觉学习的例子。有几位青年老师说起,因为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教育理论书,发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提了些建议,引起了教师的共鸣,校长却因此不快,罗织罪名,打击报复,大会小会都吹风暗示,煽动学生家长攻击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成绩不好,校长就煽动家长说,教师可能只顾自己看书了,让家长来攻击教师的读书。奇怪得很,有些教师理论基础比较好,竟也让领导不快。这些校长自身专业水平较低,有的并不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素质,也无心把自己从外行变为内行,在他们眼里,学校是刮钱捞钱的名利场,是加官进爵的阶梯,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跑官捞钱。这样一批不学无术、不作为者来管理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不少学校,除了外行领导内行、业务差者领导业务精英之外,还多一条:职业道德差的人管理品德高尚的教师。这种导向,就是宣扬不读书、不思考,就是倡导“奴才精神”,就是公开地鼓吹专制文化。
    在这种风气下,专业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用,无法成为课改的核心力量。时下高考成绩成了一些学校“管理”教师的法宝,有的学校甚至搞“末位淘汰制”,逼使教师参与恶性竞争。当全体教师都上了应试的轨道、疲于奔命时,一些校长反而轻松了,他也就不用再担心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修养而被嘲笑了,从此万事大吉。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学校中,严重地干扰教师的读书和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规定也会干扰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前些年,不知哪来一阵风,流行“统一教案”,而且给使用“统一教案”的教研组、备课组发重奖。我对此很不理解。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堂教学设计有自己的主张,而且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学生也未必适应这种统一的教学方案(如果这样做行之有效,中小学只要把远程教育模式搬过来,全国只要几十名教师就够了)。这类做法,是对教师作用的漠视,表现出对教师专业作用的贬低——当然,也暴露出某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无知。
    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认识差距。因为遇到过挫折,因为工作安排不理想,因为对领导有意见,因为同事猜忌——有些教师总是诉说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作为自己不读书、不学习的理由。
    其实,教师把不读书、不学习归咎于学校也没有道理。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的教师来说,永远会有动力,永远会有时间,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以读书为业,我们目前可能做不到(也没有必要),但认真读几本书,读通了,读透了,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新天地就在眼前出现了,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就从这里体现。读书、学习,是人生需求,而不应当仅仅为了文凭(当今中国,获得文凭也真不难)。目前是中国教育有史以来教师学历最高的时期,可是却是教育界较混乱的时期,真是耐人寻味。
    所以,在读书、学习问题上,可以公开地鼓吹“利己”意识,不要说大话,放空炮。教师有了自觉学习的意识,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3.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问我教师生涯中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什么,一时很难回答。很多事都使我获益。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想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教师而言,工作和生活的一切,都会对他有所启迪。
    年近退休,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教训比经验多。有人声称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能失败,否则误人子弟云云,其实是大言惑众,因为这种观点本身就违背了认知规律。二十多年来,我逐渐明白,在教学中,既要尊重规律,也必须创新。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他的学生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要把培养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情境以及教师的状态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不能因循守旧,照搬照套。在教学中只有不唯书、不盲从,独立思考,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他读书和实践的结晶,即使是借鉴来的,也会有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并非是刻板的教学模式本身能包含的。
    我想,多年以来,我一直能作为一个学习者,保有学习意识,也许是自己能取得一些长进的重要原因。我一直建议学校以“学习委员会”取代“学术委员会”,教师老老实实读点书,提高自身素质,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硬充理论家、学者去吓唬同行。
    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克服功利意识。不久前,有几位青年教师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特级教师,甚至有一位直接问“怎样才能出人头地”,这让我不知说什么是好。我建议青年同行不要追求成名成家,做任何工作都不能注重功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也许问者会觉得这样的回答南辕北辙,然而我说的是真心话。我建议他们最好能趁着年轻、精力旺盛时,多读一些书,读得“杂”一些,有条件的,多读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打好底子。此外,还有件事必须做,即积累你的教训,总结你的经验。我在1985年到1987年那三年里,几乎每天写一两则笔记。这些笔记记录了教育、教学中的体验,大多只有四五百字,有叙事,也有感悟,还有一些是设想、杂感。我从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把这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仅此而已。多年后回头看这些笔记,我发现当年的观察和思考很有价值,特别是我关注的一些教育、教学细节,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一系列想法。教师的工作是实践型的,很紧张、很具体、也很琐碎,不大可能形成很深的理论背景,写专业论文的机会也不太多,但是教师的经验体会远比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要多,为什么不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呢?我曾向一些同行提出这个建议,经常性地写“教学一得”或教学随笔,因为这种形式不拘一格,要求不高,比教学论文好把握,对教师的积累发展也有价值。
    青年同行要戒浮躁。现在文教领域风气不太好,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急功近利。有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刚有些想法,马上就吹成了经验;事情还没做完,报刊上就吹出来了,甚至书也出版了;校长急于要成绩、要成果,作为自己升迁的“政绩”。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要有负责任的态度,不能随机起哄,因为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学生,不能把这种背弃学习原则的恶习传染给下一代。
    此前写过一篇《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讲述了我的愿望,实际上已经谈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认为,比起“研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要求实在不算高,希望同行朋友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狠抓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三亿文库
少年宫教育课程建设研修班学员研修心得
浅谈如何快速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改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怎样才能使学校的教研活动走向“高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