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生活点滴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肝脏疾病的预防 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预防
从生活点滴预防糖尿病    2010-07-28
 
  超重/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龄和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要尽早调整生活方式,在生活点滴中预防可能发生的糖尿病,且贵在早和坚持。

  首先是“少食法”。对于饮食总量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每人的食量根据体重和能量的消耗不同要“量出为入”,如果每餐都吃的很饱,显然会使多余能量积蓄导致肥胖。饱食感和饥饿感是人类调节能量摄入的一种方式,但在超重/肥胖的人由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存在会出现失调,这就是为什么肥胖的人经常会有饥饿感,有多吃、吃零食和睡前进食的习惯,越饿越吃,越吃越胖,越胖越饿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节食才可能纠正。

  少食的幅度视体重不同,胖者每餐可六七成饱,超重者可八九成饱,且要规律饮食,逐渐将体重减下来,不可用过度禁食方法将体重快速降低。至于进食的种类,可用粗食替代一些精制食品,但粗量也是提供能量的食物,只是比精制食品的比例低一些,故粗食亦不可过量,否则事与愿违。

  其次是“多动法”。正常体重者能量“出入平衡”,超重/肥胖者要让能量“多出少入”才可减轻体重,因此少食要和运动相配合才更加有效。运动的量要根据各人情况适当掌握,年轻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尽可能做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等,如年长或有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者可通过步行的方式。运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运动量是否够,是否能够坚持。

  还有“监测法”。通过量化指标了解自己的少食多动是否做得够来调整少食多动的幅度。

  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一个称一个尺,经常量自己的体重和腰围,制订逐步回归“正常人”的目标,体重指数(BMI)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范围BMI<25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另外,可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尽可能保持在正常范围。

  最后应重视从儿童青少年开始预
 
糖尿病肝脏疾病的预防   2010-06-29
 
  (1)积极治疗糖尿病,必须和肝病治疗相结合。
  (2)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吃饭,以预防肝炎发生。糖尿病人如在脂肪肝的基础上再传染上府炎,则治疗效果不佳。
   
  (3)饮食控制可适当放宽。应采用高蛋白(每天每公斤体重不低 l.5~2克)、高维生素、适当糖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低于5~6克)、低脂肪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 1~1.2克),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4)对肝源性糖尿病,如血糖仅轻度升高,可不必给降糖药治疗,一般可随着肝病的控制面恢复;但禁用糖皮质激素和酒类。虽然酒是高热量物质,每克酒可产生29.16千焦(7千卡)热量,但是它和糖、蛋白质、脂肪不髓实线,而且可消耗体内热量。过量的酒可促使高脂血症的形凤项优醚紊乱,使肝病加重,同时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使血中葡萄糖减少而产生低血糖。正在用胰岛宏和口服降糖药时,必须忌酒。
   
  (5)为符合生理要求,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凡血糖在8.32~l1.1毫摩尔/升(150~200毫克/分升),适用小剂量胰岛.索皮下注射,三餐前4~8u;食欲明显减退者,8~12u加于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2次,但必须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
   
  (6)试用口服降糖药时应尽量避免用对肝脏负担过重或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易发生胆汁滞留性黄疽,不宜应用。若属高胰岛素者,可试用降糖灵,但必须注意高乳酸血症。
   
  (7)适当应用保肝药。如肌苷、B族维生素等。
   
  (8)腹水期必须限制钠盐的摄人,如发展至昏迷前期,则须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热卡以糖类为主。
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预防     2010-06-29

    正常人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20%~40%,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约占60%。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脂肪代谢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库中动员出来,血液中首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易于沉着在动脉壁上,使血管壁内膜有脂质及多糖类物质沉着,呈表面突起大小不等的黄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逐渐狭窄,造成相应器官供血不足。糖尿病人伴有脂代谢紊乱是促进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经常检查血脂。如出现高脂血症,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降血脂治疗,以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的发生。

    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措施是:

    (l)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后,高脂血症能迅速得到改善,可见因高密度脂蛋白(HOL)上升而引起HDL-胆固醇升高。这由于胰岛素使血脂蛋白脂酶活性增加,而与血糖控制程度不成比例.在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6个月的过程中,从2~4周起极低密度脂曰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减少,第2个月起HDL-胆固醇开始增加。

    (2)饮食、运动及体重调节:控制体重及合理的运动疗法,可使极低密度脂蛋白、血脂蛋白脂酶下降及高密度赡蛋白升高。饮食成分对HDL-胆固醇有一定影响。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2时。HDL-胆固醇增加。酒精可使HDL。胆固醇增加。严格执行饮食疗法与减轻体重时,HDL-胆固醇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也减少,对于预防动脉硬化起着良好的作用。

    (3)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口服降摄药物治疗组病人,HDL-胆固醇下降。但根据病情分组进行饮食疗法时,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说明日服降糖药组,对HDL-胆固醇未必有不良影响。

    (4)抗血脂异常剂:经饮食、运动疗法及胰岛素等治疗无效的高脂血症,可采用脂肪代谢改善剂。根据高脂血症的分类,分别采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以降胆固醇为主的药物,有脉通、益寿宁、脂平、心脉乐、β-谷固醇等;以降甘油三脂为主的药物,有烟酸及其衍生物、安妥明及其衍生物。常用降脂药,还有诺衡、立乎脂、多烯康、鱼油降脂丸、真菌降脂素、弹性酶、脂必妥等,也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糖尿病并发感染的预防     2010-06-29
 
        糖尿病人由于体内代谢发生紊乱,使机体防御机能减弱,同时因营养不良等固震,使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所以容易招致多种感染。糖尿病因感染致死者仍在10%以上,而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者死亡串更高,占死亡原因的首位,不可忽视之。糖尿病并发感染防治措施如下  :
    (l)积极治疗糖尿病,尽量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纠正代谢紊乱,这是最根本的办法。
    (2)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3)注意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刷牙,搞好口腔卫生及手、足、头发卫生,及时治疗甲沟炎、鸡眼、胼胝、脚癣、甲癣等感染,以防细菌人血。妇女应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合并末梢神经炎病变者,避免因热水袋引起烫伤。
    (4)发生急性感染后,要及时就医。已用胰岛素治疗者,可适当增加剂量,以防病情恶化;未用胰岛素治疗者,必要时可改用胰岛素治疗。
    (5)应用抗生素治疗。剂量、疗程都要足够,感染严重者以静脉给药、联合用药为原则,住院病人则根据药敏为指导。但不宜长期用药或预防性用药。
    (6)外科治疗。当合并痈、蜂窝组织炎、皮肤感染时,常需清创或切开引流等外科治疗。
 
 
从痰论治糖尿病并发症    2010-08-11

  痰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痰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日久可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更加重痰的形成,使病变日渐加剧,最终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形成。

  痰邪挟瘀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或痰阻邪着而不行,则变证丛生。

  若痰阻于肺,可见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出现咳嗽、咯痰等症;若痰阻于心脉,可见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表现为胸闷、心痛、口唇紫绀,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若痰阻于经络,蒙蔽清窍而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志昏迷,可见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若经脉痹阻,血不归经,则见于合并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若经络失养,不通则痛,则见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表现肢体麻木疼痛。若痰浊上蒙清窍,可出现合并高血压之头晕、目眩等;若瘀血内停,痰湿泛溢肌肤,可见并发肾病而出现水肿等。

  由此可见,痰瘀互结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关系极为密切,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祛痰降浊 标本兼治

  糖尿病并发症与痰有密切的关系。阴虚证是消渴的一个方面,而痰证则为另一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关联,可以使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更趋合理与完善。痰的形成,一则直接耗伤阴液,二则痰郁化火也耗伤阴液,更有痰浊闭阻经络,阴津失于输布,皆使机体不得濡养,病发消渴。痰既为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作为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如此进入恶性循环,以致病势日进,顽固难解。以前单用清热益阴之法治疗此类型者,尤如扬扬止沸,是只治其标,痰邪不去,燥热未除,阴津何复?如能釜底抽薪,以祛痰降浊为主,结合清热、滋阴、活血等,则为标本兼治之术。笔者经临床观察验证,依此法治疗切实行之有效。

  常见证型和治法

  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上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化痰祛湿、降糖降脂之法,以图治病求本。

  痰浊中阻:患者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痰涎,脘腹满闷,形体肥胖,气短乏力,肢麻,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濡滑,血糖增高,血压正常。治宜燥湿祛痰,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生姜各15克,茯苓25克,泽泻50克,大枣4枚,紫苏20克。

  痰热内扰:患者头晕,心悸,失眠,烦躁,大便干,口干渴不欲饮,形体肥胖,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血脂血糖增高。治宜清热化痰为主,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半夏、陈皮各15克,竹茹、枳实各20克,甘草15克,赤芍、白芍各20克,炒枣仁30克,知母20克,生地50克,枸杞25克。

  气虚痰阻经络:患者口渴多饮不显著,四肢酸软无力,形体肥胖,头晕肢麻,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血糖增高,血压正常。治宜益气化痰,活血通络,参芪温胆汤加减:黄芪、党参各25克,半夏、陈皮各15克,茯苓25克,枳实9克,苍术、竹茹各12克,生山药20克,麦冬15克,鸡血藤、丹参、花粉各30克。 

冬天怎么样防糖尿病并发症     2010-07-15
 
        山东省泰安市金山路李先生:我患糖尿病已经5年多,现在主要口服药物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近来我周围的很多老病人出现了并发症,我也非常担心,请问有什么好方法能阻止并发症?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铁:您在冬季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不能冻伤,最好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时修剪趾甲,避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选择鞋子应该软硬适度,避免过紧、过硬,最好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冬季一方面室外活动比平时减少,另一方面胃口好,每天吃进许多美味佳肴(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且往往进食过量,从而导致患者血糖升高波动。您要做到即使面对美味佳肴,也绝不能尽情享用,而必须食之有度,尽可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理想水平,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同时保持情绪乐观豁达、起居规律。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哪些?    2011-04-28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可引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如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病症,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起居、健康和生命。以下介绍糖尿病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哪些?

 

  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是糖尿病对神经造成的一种损害,虽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会引发许多不同的表现,但常见症状大多为感觉迟钝甚至消失、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便秘、腹泻、皮肤多汗或少汗。

  2、糖尿病性眼病 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眼病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患糖尿病15年后,大约2%的患者失明,10%左右的患者视力严重下降。

  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多导致下肢坏疽,发生溃疡,是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足部皮肤温度变凉、间歇性小腿肌肉疼痛、容易水肿等。

  4、糖尿病性心脏病 主要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剧烈的胸痛、呼吸短促、出汗、踝部肿胀等。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5、糖尿病肾病 肾脏是机体的过滤器,身体内的各种毒素经过肾脏排泄到尿中,人体有益的物质保留在血液中。而当肾脏出现问题时,一方面身体内的毒素排泄不畅,另一方面,部分有益物质又会随尿液而排出体外。因而早期可表现为眼睑、踝关节、腹部和胸部的水肿、高血压,尿中有微量蛋白。严重者因为肾功损伤则可出现口臭、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等。10%~20%的糖尿病者可死于肾衰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终于!营养专家发现如何预防并发症
深度好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对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
代谢综合征的综合防治
糖尿病并发症一次轻25之1
90岁老奶奶:糖尿病最怕“它”,吃一口血糖蹭蹭降,并发症减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