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变”——记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中国教师报》2008年10月15日

“课变”——记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中国教师报》2008年10月15日

课变”——记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中国教师报 李炳亭

点火时间前置的课堂

金秋十月,正是赏花煮酒的季节。

记者走进兖州一中的教室听课,发现这里的课堂让人眩晕

一上课,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习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据校长杜金山介绍,展示是兖州一中课改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展示真是热闹,仿佛在打仗,整座教学楼里像炸了锅。

可记者禁不住疑窦丛生:看不到事先的预习,学生们怎么就能一上来凭空开始展示呢?

眼见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可师生仍然陶醉在展示里,意犹未尽。记者看着表,开始替上课教师担起心来——展示”35分钟了,45分钟的课只剩下10分钟的小尾巴了。

正当记者担心时,原本沸沸扬扬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整幢教学楼也显得宁静了。

这时老师站到了讲台上,开始在黑板上写预习目标。刚才还手舞足蹈的学生这时也都坐回座位,一边等着课代表和几位小组长发导学案,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老师写完目标后,就领着学生作预习

记者低头看看学生手里的导学案,发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反正面共有四页,内容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区区10分钟能预习完吗?又怎么能保证预习的效果?另外,刚才的展示和现在的预习,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展示完了却又要预习呢?

记者百思不解,下课后采访了刚才在给高三上语文课的李平老师。

李平老师告诉我,兖州一中的所有课都分为两段,是“35+10”,也即展示+预习。课堂前半段占35分钟,就一个目标,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而展示的内容就是上节课的最后10分钟里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每节课后半段的10分钟内,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将预习目标具体化。

原来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在一节课的后10分钟。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

记者和兖州一中老师座谈时,化学老师刘海清用自己的专业术语形容该校的课堂是:10分钟是预热,课下时间是自我加热,35分钟展示时熊熊燃烧。

刘老师说,我们是把点火时间前置了,让学生在预热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自行解决。

一个调查引发的学案

兖州一中从2004年开始课改。杜校长说,课改源自我们所做的一项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两率调查——“课堂精力流失率高效学习率

调查分为针对教师的和针对学生的。对教师的调查涉及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总体评价。对学生的调查包括该科课上你精力流失?A、一、两分钟B5分钟左右C10分钟左右D20分钟左右。该科课上你高效学习?A35分钟以上B30分钟左右C20分钟左右D10分钟左右。

调查出来的数据触目惊心:课堂精力流失率竟高达38%,而高效学习率不到50%

回想起那时的课堂,杜校长说:校园飞来一只鸟,几乎全校学生都能知道。稍有风吹草动,学生的目光唰一下就飘走了,精力流失太高了。

他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患了感冒的老师课堂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老师嗓子不舒服就会少讲。他在和学生的攀谈中也了解到,很多学生最怕老师遇到高兴事,因为老师情绪高涨时往往嘴巴就刹不住车,讲起来没完没了。教师少讲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事实发人深思。

两率调查同样让教师感到震惊。

李平老师说,那一刻自己真的感觉成了悲剧英雄”——嗓子教哑了,身体累垮了,结果却事与愿违。老师们也认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学校适时提出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高效课堂必须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

在课堂上,兖州一中的教师开始不讲了,改为鼓励学生展示,遇到学生卡壳时,老师也只是适度点拨。兖州一中初步形成了预习+展示的高效课堂模式。

杜校长并不讳言兖州一中曾经师从杜郎口中学。他认为,杜郎口教改的意义在于让传统课堂从低效转变为有效甚至高效。杜郎口中学的人人参与个个精彩从哪里来?从解放学生的学习主权上来,开放课堂就是放生

然而,高效课堂的探索没实施多久,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高中无法像初中那样设置专门的预习课,没有预习就不会有展示,没有展示哪会有高效?可一节课满打满算也就45分钟,老师们难免顾此失彼。时间的矛盾导致高效课堂效果不好,老师们垂头丧气,有些人又悄悄改回老路子上去了。

怎么办?那就反复调整,把课堂重新洗牌试试。

当这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后,杜校长一下从办公室的沙发上跳起来!

他和老师们商量,咱建个教学孵化室吧。他说孵化室可不是实验室,不是试验行与不行,而是认定能行,需要找到推广的方法的。

学校每天都会在孵化室安排一些课程,让老师们去讲,去品,去研究。

他们把原有课堂的结构打破,把展示前置到一上课就开始,预习时间放在课下,学生课后和晚自习的时间都变成了预习时间。

但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怎样才能保证课下的预习效果?

他们继续孵化,搞预习目标,然后又把预习目标孵化成今天的导学案。通过导学案引领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自学能力非一日之功。他们又孵化出另一个解决方案,在学生课下的独学之外,鼓励学生走向社区,和同学结成学习团队,进行对学+群学。杜金山打了个比喻,这叫学骑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几个人一起学,会的教给不会的,相互把持,相互切磋。

孵化室的成果出来了,兖州一中的课堂变革也随之成型了。杜校长决定向全校的各个年级推广,就连面临着高考升学的毕业班也得改!

导学案:教与学的路线图

在兖州一中,教师要把主要工作放在课前的引导准备上,导学案成为能否高效的关键。

在课改初期,教师上课前要编制预习提纲

最初的预习提纲的结构比较随意,除了一个教学目标外,对功能、容量、格式、结构等都没有做出具体要求。很快,他们发现,预习提纲逐渐变成了习题集和考试卷,有些老师甚至图省事用电脑下载、复制别人的资料。其结果是学生预习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大量的习题,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效果越来越差。

他们分析了原因,认为预习提纲这种方式,无法承载课堂改革的重任,必须围绕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

导和学两个字,促成他们想到了导学案

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

新出炉的导学案和作业试卷有根本的不同,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

他们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每个导学案都经三次生成。

第一次是教师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者两人备一节;第二次是在课中,经师生碰撞生成;第三次是教师课后要备课后课,通过课堂反思实现生成。这样经三次生成的导学案会被存放在学校的导学案室,作为财富留给后人。

他们组织晒学案活动,定期出版高效课堂简讯,在学生中搞高效课堂问卷,公开公布高效课堂检查情况。

在推行导学案时,学校提出五个强制规范:必须一课一案;杜绝学案的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在讲台上精讲和点拨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双色笔,明确已知和未知问题;杜绝单人板书现象。

教师:上课也是上学

启发引导,做最优秀的学习者。课改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给教师重新定位,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

教务处主任曹民山说,让老师们做学习者,改变了过去教师的枯燥单调重复的工作,唤醒了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追求,增强了工作幸福感。

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引发了课堂的根本变化。

王雪钰老师说,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

樊庆勇老师形象地说,以前上课是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现在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以前上课是对老师嗓子要求高,现在是对脑袋要求高了。

他们出台了与众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的来评价教师的,以师生相长来评价教学效绩。让学生敢问,敢说,敢上黑板展示,敢下桌讨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溅和灵感的生成,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要注意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人数和密度,力争人人参与。

他们的高效课堂从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由单纯的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学生的学习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变死记硬背为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

兖州一中同时建立了关于高效课堂的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即时化管理机制。在他们的课堂上,师亦生,生即师,师生相长,教师上课也是上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激荡和交流中,教师作为首席学习者,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学习者。

地理老师梁忠说,以前在讲述喀斯特地貌形成时,连教材也一致认为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形成的,可一个学生却改变了这个结论,他通过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加拿大有一片喀斯特地貌恰恰是硫酸盐微溶形成的。梁老师说,是学生丰富了他的知识,也成了他学习的伙伴

解放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杜校长说,这种师生合作共同成长的教学方式,在兖州一中被叫做与泰森合作打败泰森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学生:争当学长

兖州一中每天只有7节课,上午四节课,755—1140;下午三节课,1400—1655;晚上1905—2155是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走读生也可来校,但在2055就应离校。

杜校长对记者说,循环大课堂不仅解决了课堂高效的问题,也解决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问题

他还给记者算了笔帐,以前由于各校盛行周末和假期补课,学生校外自主时间每个月只有1天,一年累积自主时间也不超过30天。现在山东实行规范办学,学生每年校外自主时间达170天。

每年减少100多天上课时间,尚能保证办学质量不下滑,这就取决于学生会学习。兖州一中的每个学生都懂得,要学习好,就必须保持这样的学风: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善于质疑、勇于创新、规范细致、严谨缜密。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杜校长的回答是:从解放学生入手。

兖州一中致力于从五个方面解放学生。

解放学生的身份,把学生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教育者和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解放学生的地位,使学生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学习的主人。解放学生的学习身心,让学生不只用眼睛看课、用耳朵听课,还要调动各种感官,运用一切方法,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来。解放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紧密结合,形成活泼的绿色生态大课堂。解放对学生的评价,由用一把尺子变成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

五大解放带来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变革,学生们起来了,起来了,起来了。

高二年级的李欣同学对记者说,课上,老师给了我们学案,让我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然后我们课下进行预习,一般先是独学,能学懂50%,剩下的我们会寻找自己的对子,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般可以弄懂70%。兖州一中把高效学习组织,从课堂拓展到了校园和社区里。

兖州一中的课上同样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都由学力较高的学生担任学长,但学力一般的同学也有可能在某一问题上有着更好的理解和见解,那么这位同学就会成为某一问题的学长,他自然会受到大家尊崇。争当学长,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动力。

学生郭俊飞和住在同一社区的几个同学结成了自己的学习团队,在节假日、双休日里,几个孩子会聚在一起学习。郭俊飞的爸爸对记者说,郭俊飞原来学习自觉性不强,自从升入高中后,他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都增强了。这位父亲说:孩子告诉我,假如不好好学,一上课要展示的时候,自己不仅丢了面子,还给小组抹黑!

为了便于学生在课下自学,学校会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刊登在网站上,学生们只要下载,就可以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了。

王杰同学告诉记者,以前觉得课上45分钟难捱,现在感觉时间真短;以前一上课就紧张,总怕老师提问,现在是争着发言,因为展示后得到好评,感觉得到了尊重,心里愉悦高兴。

课上高效和课下高效,在兖州一中催生了一大批会学习的学长

 

李平老师班上有个学长,在学《荆轲》时语出惊人,他从书本中找出了四个依据,归结出荆轲是位入世的出世者,颠覆了荆轲作为侠客和英雄的形象。这位学生还在自己学案后面的感悟与反思里写道:图穷匕现惊秦天,燕士侠入秦宫殿。渐离击筑抒胸臆,一世悲歌易水边。

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著名教育专家王恩大在调研了兖州一中的课改之后,欣喜地评价说,兖州一中的课改,是一场课堂教学制度的革命,从调整课堂结构入手,创造性地解决预习问题,激活学生预习中的合作和探究欲望,实现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飞跃。

记者在兖州一中采访,巧遇了前来交流的山东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赵校长对记者说,兖州一中的思与行,证明高中学校只要抓住关键,是可以解决高中素质教育的课堂问题的。他认为兖州一中的课改模式,带有很强的普适性。(本报记者李炳亭)

对话杜金山: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

中国教师报:杜校长,我们在兖州一中的课改中似乎看到了杜郎口的影子?

杜金山:兖州一中的课改的确吸取了杜郎口课改的精髓。

我们2004年开始课改,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怎样解决教师的课堂观念?困惑就集中在课堂上。这个时候读到《中国教师报》对杜郎口课改的报道,然后我就组织人去取经,回来结合我们的三步六段开始了高中教学的改革实验。兖州一中还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学习杜郎口的实践典型,2007421日,山东省学习实践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现场会在兖州一中召开。

中国教师报:与杜郎口做个比较吧。你们从杜郎口吸收到的精髓是什么?又从此基础上有了哪些进步与完善?

杜金山:我一直以为崔其升了不起。他带给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在于,让我们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了该如何让学生自主。有人评价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效益,兖州一中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效益。如果要说两校的不同,杜郎口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我们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杜郎口是“10+35”,我们是“35+10”。别看是时间的颠倒,但意义完全不同,杜郎口课堂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是连贯的,我们的展示+预习则是截然不同的两段。展示是属于上节课的内容,预习是下节课的预习。但相同的是,两者都属自主学习,瞄准的都是高效,殊途同归!

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兖州一中无论走多远,都始终对杜郎口充满感激,兖州一中愿意和杜郎口一起,承担课堂改革的使命。

中国教师报:你当初怎么会想到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呢?

杜金山: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形成循环大课堂,这应该是我们的独创。在杜郎口,可以设置专门的预习课,可高中不同于初中,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课时拿来做专门预习课。可没有预习就不会有精彩的展示。

怎么办?我们绞尽脑汁。就想到了把预习延伸,向课下延伸。也有老师形象地说我们的循环大课堂,是揪住课上10分钟的小尾巴,一直让它对接到第二天的课上。打破传统课堂的结构,形成循环大课堂

课变有更深层的含义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把课改叫课变

杜金山:课改更多地是指方法上的转变,而课变则是教育制度的变革,一个是转变,一个是颠覆。我建议今天的课改应该学习旧城改造,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仅仅靠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的,修缮和修葺不行了,应该推倒重来,课改的力度大些,再大些!

中国教师报:你说推倒重来,应从哪个角度入手?

杜金山:当然是课堂!我去很多学校参观,发现有些老师腰里别着扩音器一个劲地讲呀讲,为什么我们总在探讨教学方法的同时,却可以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念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当校长的要明白,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当然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中国教师报:教师不讲,就能让学生学会吗?高中教育阶段,能行吗?

杜金山:其实,无论什么学段,都应该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始终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2004年,我们针对于传统课堂的两率进行了调查,两率是精力流失率高效学习率,我今天提起这个当初的两率,仍感到触目惊心。去现在大多数高中的课堂里看看吧,我们还剩下多少效益?还有几个孩子懂得什么是学习?题海战术文明监狱考试机器,这些词拷问着我们的教育良知,所以我建议我的同行们,都能从两率上看到问题所在!这个两率调查的结果让我们下了改革的决心。

我们的课改就是为了实现三个解放: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解决教师专业成长的老大难

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杜金山:教师专业化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传统的培训方式应该讲不管用,一是缺乏实效性,老师们容易感觉理论跟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不大,操作不强;二是这些传统的方法挤占了老师们的课余时间,大大增强了老师们的工作负担。这两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教师主动发展的热情,教师的专业成长自然而然变成了校长们的一厢情愿。

鉴于此,我们必须寻找到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理论的指导意义,从而自觉地学习。

中国教师报:兖州一中是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的?

杜金山: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是实践——反思模式。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是当前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开放课堂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在我们学校,我套用老祖宗的话:教学相长。也就是通过开放课堂,把这四个字变成现实。

中国教师报:学者一词体现出教师的专业发展。

杜金山:我们学校有这样一句话,是说老师的,叫“57人中最优秀的学习者,师生实现角色的平等转变,一个班级师生57人,人人是教者,人人是学者,教师就是这样在成就学生中发展了自己。我们还有一句话叫与泰森合作打败泰森,教师正是在这样的发展中,体会到与学生合作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课改最难改变的是老师?

杜金山:2004年我们课改之初,我曾对老师们讲,你们想不想不再重复机械地批改作业?想不想夜里不再上自习?想不想不再整天板着脸孔装圣人?会有哪个老师不想?关键是怎样引导,要让他们明白,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就必须去改变!在变中体验成功,在学中体会成长,在习中感悟升华。

占有是为了还给

中国教师报:会不会有人说你们还是死揪时间的应试教育?

杜金山:怎么会是应试?兖州一中早在山东省规范化办学之前就不应试了。传统教育,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我们这种课堂体现出学习的时间效益,把课下的时间用于学生更有益地发展上,导学案既是方向盘也是路线图,既有目标又有方法。我们常说,工作即学习、进步和创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终身拥有的能力。

兖州一中的学生很少有参加校外举办的补习班的,更很少有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的。不是简单的时间占有问题,是层次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了,占有是为了还给。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校园还给学生,三个还给旨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敢说话,敢评价,也会评价。我们认为,未来的学校,校园里其实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学生

中国教师报:兖州一中不追求升学率吗?

杜金山:不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山东省不搞升学率排名。但我可以坦荡地说,家长对我们的升学是满意的,而且非常满意。对一个学校来讲,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了,升学自然也不会差!

必须走向高效学习

中国教师报:有人在看过兖州一中的课改后,感慨地说,也就是在山东……

杜金山:兖州一中是乘山东省规范办学的春风涌现出来的,有人说叫异军突起。其实,教育早就应该这样规范,规范证明了山东的教育管理者有水平,有眼光。这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面对的未来问题!我刚才说到传统课堂的积重难返,我现在要说的是,规范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明天!

中国教师报:一进校门,兖州一中绿树成荫,水池前的两棵树上挂满了中国结,上面还写着学生的名字。

杜金山: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不仅解放了学生,也培养了学生极强的学习能力。我们一直认为,学习能力就是课堂生存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最关键的那个素质。高效课堂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他们有时间搞一系列活动,比如社团活动,我们有英语节、语文节、体育节、激情合唱节、感恩教育节等,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教师退居二线。高考前夕,我校高一的同学把两棵大树装饰一新,挂上中国结,激励自己的学长能实现上理想大学的梦想,那些中国结是祝福。

中国教师报:据说你们总结出来的十大自主学习能力,风靡了全国。

杜金山:风靡我可不敢说,兖州一中毕竟还处在成长阶段,现在有不少同行前来交流,比如天津跃华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江苏翔宇中学等,他们对兖州一中的评价是素质教育,说兖州一中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出口,也解决了高中教育诸多的难点。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也来过,他了我们的课堂,评价很高,当然他这个人一向谦逊,是鼓励我们。

刚才我说,高效课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总结为十大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够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假如没有这些能力,学生们就不会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区。十大能力还包括,敢作敢为会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等。

必须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杜金山,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校长,山东省十大创新校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理事会副理事长。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百名优秀校长”、“省科研创新校长”等荣誉称号。杜金山在兖州一中推行的“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本报记者李炳亭)
  《中国教师报》2008年10月1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学习材料之十二
推荐:关于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是与非
“课变”——记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