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泻心汤 | 鼻衄 泻心汤
userphoto

2023.01.22 浙江

关注

案例

何某,男,7岁,广东韶关 

初诊:2020年10月18日

主诉: 反复鼻衄2天余

现病史:2天前患者因扣鼻子后出现流鼻血,呈鲜红色,用湿纸巾按压后止血。半天前轻微碰到鼻子就出血,用湿纸巾按压后止血,半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血,仍然按压后止血。

症见:大便干硬,2日一行,口干,胃纳一般,舌尖红,有点刺,苔薄少。

中医诊断: 鼻衄

病机: 胃气因热不降,血随逆气上升,热迫血络妄行,则致衄血。

证型: 火热亢盛

治法: 泻火止血

处方: 泻心汤

大黄10g 黄芩5g 黄连5g,1贴。

煎服法:2碗冷水大火煮至1碗,顿服。

二诊:2020年10月19日
服药1贴后,未再流鼻血,大便顺畅,成型,舌尖稍红有点刺,苔薄白。

处方:泻心汤

  大黄8g 黄芩5g 黄连3g,1贴。                                煎服法:2碗冷水大火煮至1碗,顿服。

反馈:2020年7月20日

至今未再流鼻血,大便暂未行,后续嘱咐可予【小建中汤】调理。

 桂枝10 白芍20 炙甘草5 生姜3片 大枣2颗。                 煎服法:4碗冷水煮至2碗,每碗加1大勺饴糖,分温服。

按语

患者大便干硬,口干,舌红有点刺,为阳明腑热。胃为阳明之府,多气多血。胃气因热不降,血随逆气上升,热迫血络妄行,则致衄血。治从《内经》吐血、衄血,责重阳明不降之旨。治吐血、衄血,首先要直泻阳明胃火,使腑气下行,血气即不上涌,为泻阳明治吐血的第一要义;再者欲治吐血,必先降火,要降火必先降气,要降气必先降冲脉之气,而冲脉隶于阳明,为泻阳明治吐血的第二要义。故清热泻火,直泻阳明,方用泻心汤。

方中用大黄直入阳明之腑,以降其逆上之热,又用黄芩以清肺金之热,使其清肃之气下行,以助阳明之降力,黄连以清心火之热,使其元阳潜伏,以保少阴之真液,是泻之实所以补之也,共为泻火治吐衄的代表方剂。近代名医程门雪谓:“泻其胃热,降其心火,则吐血自除,此釜底抽薪之妙法。

为何方名泻心汤而实则泻胃?《金匮要略》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有泻心汤,大黄与黄连、黄芩并用。所谓心气不足者,目前教科书大多认为乃心气不定,但总以阳明胃热盛影响心,因此治则泻胃热。仲景五泻心汤皆用连芩,皆治在胃。泻心汤之“心”指心口窝,实指为胃。故唐容川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陈修园称泻心汤为吐衄之神方。唐容川作《血证论》,大篇幅论述此方,将泻心汤作为止血的第一方,可见其治血之地位。

经典原文

【泻心汤】

【来源】《金匮要略》

【原文】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第十六 心气不足,《千金》为心气不定,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17)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作者:潘东梅

编辑:陈慧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三黄泻心汤(实热吐血、流鼻血)
每周一药之大黄
泻心汤
每天一首小经方 14 :泻心汤
三黄泻心汤方歌方解 | 道医网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547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