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设计基本功(五):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设疑时不能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了生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课堂问题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获得教学反馈、调控教学手段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明确每一个提问的目的,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才能使课堂的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

【情景展现】

案例 1

在《孔雀东南飞》的第三课时的教学中,因为要讨论人物形象,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诗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那么,是谁先殉情的 ? ”抛出的问题并没有难倒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容易找到答案:兰芝先殉情。兰芝先“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变”后,才有仲卿“自挂东南枝”。此问完成之后,教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能不能让他俩殉情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让仲卿先‘自挂东南枝',然后,再让兰芝‘举身赴清池' ? 这个问题抛出后,同学们都默不作声,陷入思考之中。

有的同学回答:“我觉得可以。他俩都是忠于爱情而死的,先死后死,无妨大雅。”学生中有人点头,显然,一部分同学同意了。但是,一位同学经过深思后发表了一番颇有见地的回答:“我认为《孔雀东南飞》中,两位主人公死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在诗中,仲卿处处妥协,既想做一个好丈夫,又想做一个大孝子,而兰芝对其兄的逼迫,敢于理直气壮地仰头回答,坚决反抗,以争自由。对仲卿来说,只有兰芝‘赴清池',他才可能泯灭自己的幻想。所以说,没有兰芝的‘举身赴清池',就不可能有仲卿的‘自挂东南枝'。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兰芝的光辉而抹煞仲卿。”

有了这位同学的启发,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仲卿对爱情是忠贞的。作为那个时代的丈夫和儿子,仲卿的妥协退让,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他最终舍弃了‘大孝子',用死保全了他们忠贞如一的爱情,这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正因为如此,也只能让仲卿后死。”……

讨论还在热烈进行着,而教师的关于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也悄然实现了。

案例 2

教授《劝学》时,在完成对课文主旨分析的同时,可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如导向文化感悟,可用交谈的方式,和学生们谈论有关学习的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学习的名句,感悟古今伟人对学习观念、方法的远见卓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学问,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习”的学习;如导向品格修养,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字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 ”此问题围绕“学什么”而展开,引导学生追寻学习的本质,即提高人的修养,引导他们对学习终极目标的思考;如导向哲理思辨。可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 文章中的“君子”和“吾”的学习境界有什么不同 ?2 “君子”和“吾”是两种不同境界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展示这不同境界的人呢 ?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的问题既“放得出去”,也“收得回来”。教师在层层推进中,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着手,男女主人翁谁先殉情的话题展开,巧妙地提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能不能让他俩殉情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这突然打破了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们还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角度相反的问题,可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回到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以及意境的提升上去了。教师这样设计问题既“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不能淡化和弱化自己的作用,要注意运用强调、点拨、牵引、总结、校补、提升等手段,确保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案例 2 中的教师在提问中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策略。案例 2 是一个令学生很意外的问题,这不是拘泥于课本中的简单的问答,而是将问题拓展至人生价值、人文精神和修养方面。“君子”和“吾”体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境界,这不仅要求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常识有一定的了解,更需要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他人的人生,人类的精神,人类的人伦修养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这一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理论提升】

1、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习是为了满足个体兴趣和需要,所以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或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就会削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没有探究价值。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价值。因为这个空间存在于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这个空间不能唾手可得,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着的,需要跳起来才能到手。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如提问的很多问题是非常简单,答案仅为“是不是”或“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问题引导,但并没发动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还不如教师直接讲授有效率。若问题太难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使提问失去应有的价值。

2、问题的设计要能给学生留下广袤的活动空间

某个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 1998 年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很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展示了一堂高一年级的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位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精练,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按照我们习惯的观念,这堂课可谓天衣无缝。随着铃声响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是听课的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接待人员请他们谈谈感受时,他们的回答大出人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答出来,这堂课还上它干吗?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肯定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我们该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又激发他们产生更多的问题,让他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走出课堂。

3、问题的设计要能拓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空间

新课程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实验、讨论、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活动,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提高思维水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个体。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少提“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等问题,而应该多提探索类和发散类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活动中,拓展自己深层次的思维空间。

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的词语有“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能力培养是在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积累下形成的,没有脱离开知识的单纯的能力,而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涉及事实性知识、有着明确答案的封闭性问题,指向教师的预设的标准答案,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强化。如果学习与探究仅仅停留在回答封闭性问题的水平上,那么学生运用的不过是低级的思维技能。封闭性问题应该是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基础,而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唯一或不确定,一般用“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问句,往往需要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扩展思维,进行知识建构。为此,我们有必要适当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他们经历一番探索才能回答的问题。

自主探究的学习离不开设计开放性问题,在开放性问题探讨中,学生被置于问题解决者的角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过程被设置于问题情境中,学生变得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开放性问题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开放性问题没有现成的正确答案,因为问题是开放的,就意味着它提供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能够揭示学科内的争论、疑难或前景,目的在于引发讨论,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凡是设计得好的开放性问题都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都把逆向思维、争论等作为吸引学生投入持续研究的手段。这些问题应该是充分开放的,能够适应多种兴趣和学习风格,使学生可能得出连教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设计这些问题,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并通过具体主题和学科的“透镜”引发对更深入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更多地让学生去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

【实践操作】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设计好的问题;其二,是设计好的提问方式。

1、设计好的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好的问题不是让学生猜教师答案的问题,不是记忆性问题,不是引起回忆不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不是答案唯一的问题。

好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一般应该是开放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这个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你是否确定?”“你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通过转变提问方式把一般问题变成好的问题。把封闭性问题变成开放性问题,“ 7 是质数吗”变成“为什么 7 是质数”;设计引发思考的封闭型问题,如:“植物是否有生命?”;提出相反、差异、区别和特殊情况的问题,如:“什么是昆虫?为什么骆驼不是昆虫?”“苹果有哪些特点?苹果与梨的区别有哪些?”;提出关注思考过程的问题,如“什么是朋友?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你的朋友?”

2、设计好的提问方式

只有好的问题还不够,还要有好的提问方式。好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给学生以支持,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好的提问有以下策略。

1 )等待。事先约定,提问后不许脱口而出,要等待 3~5 秒,再请学生回答,这期间,老师不要反复重复问问题,更不要插入新的问题,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也给思考较慢的学生以机会。

2 )不须举手。一般提问后,学生都是举手,老师再点答。但是可以约定,提问后不需举手,指谁谁答。这样可以控制不会回答或索性不愿回答的学生逃避。

3 )思考后,结对分享。要求学生两两回答分享。

4 )答题板。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不许说出,然后一起展示,能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5 )全班找答案。动员全班学生找答案。

6 )晒答案。先把答案放在一边,问更多的学生,最后再回应。

【思考与拓展】

1、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价值在于什么?

2、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必须注意哪些因素?

3、有人发明了“等你十秒钟”的提问小策略,具体内容是: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举手的学生十分踊跃,可当真正提问某一学生时,该生常常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或干脆一语不发。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我的策略是:给你十秒钟。你如何评价这个小策略?

设计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设疑时不能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了生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课堂问题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获得教学反馈、调控教学手段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明确每一个提问的目的,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才能使课堂的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

【情景展现】

案例 1

在《孔雀东南飞》的第三课时的教学中,因为要讨论人物形象,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诗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那么,是谁先殉情的 ? ”抛出的问题并没有难倒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容易找到答案:兰芝先殉情。兰芝先“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变”后,才有仲卿“自挂东南枝”。此问完成之后,教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能不能让他俩殉情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让仲卿先‘自挂东南枝',然后,再让兰芝‘举身赴清池' ? 这个问题抛出后,同学们都默不作声,陷入思考之中。

有的同学回答:“我觉得可以。他俩都是忠于爱情而死的,先死后死,无妨大雅。”学生中有人点头,显然,一部分同学同意了。但是,一位同学经过深思后发表了一番颇有见地的回答:“我认为《孔雀东南飞》中,两位主人公死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在诗中,仲卿处处妥协,既想做一个好丈夫,又想做一个大孝子,而兰芝对其兄的逼迫,敢于理直气壮地仰头回答,坚决反抗,以争自由。对仲卿来说,只有兰芝‘赴清池',他才可能泯灭自己的幻想。所以说,没有兰芝的‘举身赴清池',就不可能有仲卿的‘自挂东南枝'。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兰芝的光辉而抹煞仲卿。”

有了这位同学的启发,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仲卿对爱情是忠贞的。作为那个时代的丈夫和儿子,仲卿的妥协退让,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他最终舍弃了‘大孝子',用死保全了他们忠贞如一的爱情,这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正因为如此,也只能让仲卿后死。”……

讨论还在热烈进行着,而教师的关于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也悄然实现了。

案例 2

教授《劝学》时,在完成对课文主旨分析的同时,可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如导向文化感悟,可用交谈的方式,和学生们谈论有关学习的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学习的名句,感悟古今伟人对学习观念、方法的远见卓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学问,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习”的学习;如导向品格修养,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字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 ”此问题围绕“学什么”而展开,引导学生追寻学习的本质,即提高人的修养,引导他们对学习终极目标的思考;如导向哲理思辨。可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 文章中的“君子”和“吾”的学习境界有什么不同 ?2 “君子”和“吾”是两种不同境界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展示这不同境界的人呢 ?

【案例评析】

案例 1 中的问题既“放得出去”,也“收得回来”。教师在层层推进中,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着手,男女主人翁谁先殉情的话题展开,巧妙地提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能不能让他俩殉情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这突然打破了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们还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角度相反的问题,可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回到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以及意境的提升上去了。教师这样设计问题既“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不能淡化和弱化自己的作用,要注意运用强调、点拨、牵引、总结、校补、提升等手段,确保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案例 2 中的教师在提问中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策略。案例 2 是一个令学生很意外的问题,这不是拘泥于课本中的简单的问答,而是将问题拓展至人生价值、人文精神和修养方面。“君子”和“吾”体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境界,这不仅要求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常识有一定的了解,更需要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他人的人生,人类的精神,人类的人伦修养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这一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理论提升】

1、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习是为了满足个体兴趣和需要,所以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或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就会削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没有探究价值。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价值。因为这个空间存在于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这个空间不能唾手可得,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着的,需要跳起来才能到手。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如提问的很多问题是非常简单,答案仅为“是不是”或“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问题引导,但并没发动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还不如教师直接讲授有效率。若问题太难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使提问失去应有的价值。

2、问题的设计要能给学生留下广袤的活动空间

某个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 1998 年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很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展示了一堂高一年级的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位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精练,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按照我们习惯的观念,这堂课可谓天衣无缝。随着铃声响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是听课的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接待人员请他们谈谈感受时,他们的回答大出人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答出来,这堂课还上它干吗?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肯定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我们该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又激发他们产生更多的问题,让他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走出课堂。

3、问题的设计要能拓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空间

新课程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实验、讨论、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活动,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提高思维水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个体。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少提“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等问题,而应该多提探索类和发散类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活动中,拓展自己深层次的思维空间。

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的词语有“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能力培养是在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积累下形成的,没有脱离开知识的单纯的能力,而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涉及事实性知识、有着明确答案的封闭性问题,指向教师的预设的标准答案,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强化。如果学习与探究仅仅停留在回答封闭性问题的水平上,那么学生运用的不过是低级的思维技能。封闭性问题应该是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基础,而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唯一或不确定,一般用“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问句,往往需要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扩展思维,进行知识建构。为此,我们有必要适当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他们经历一番探索才能回答的问题。

自主探究的学习离不开设计开放性问题,在开放性问题探讨中,学生被置于问题解决者的角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过程被设置于问题情境中,学生变得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开放性问题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开放性问题没有现成的正确答案,因为问题是开放的,就意味着它提供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能够揭示学科内的争论、疑难或前景,目的在于引发讨论,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凡是设计得好的开放性问题都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都把逆向思维、争论等作为吸引学生投入持续研究的手段。这些问题应该是充分开放的,能够适应多种兴趣和学习风格,使学生可能得出连教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设计这些问题,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并通过具体主题和学科的“透镜”引发对更深入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更多地让学生去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

【实践操作】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设计好的问题;其二,是设计好的提问方式。

1、设计好的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好的问题不是让学生猜教师答案的问题,不是记忆性问题,不是引起回忆不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不是答案唯一的问题。

好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一般应该是开放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这个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你是否确定?”“你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通过转变提问方式把一般问题变成好的问题。把封闭性问题变成开放性问题,“ 7 是质数吗”变成“为什么 7 是质数”;设计引发思考的封闭型问题,如:“植物是否有生命?”;提出相反、差异、区别和特殊情况的问题,如:“什么是昆虫?为什么骆驼不是昆虫?”“苹果有哪些特点?苹果与梨的区别有哪些?”;提出关注思考过程的问题,如“什么是朋友?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你的朋友?”

2、设计好的提问方式

只有好的问题还不够,还要有好的提问方式。好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给学生以支持,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好的提问有以下策略。

1 )等待。事先约定,提问后不许脱口而出,要等待 3~5 秒,再请学生回答,这期间,老师不要反复重复问问题,更不要插入新的问题,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也给思考较慢的学生以机会。

2 )不须举手。一般提问后,学生都是举手,老师再点答。但是可以约定,提问后不需举手,指谁谁答。这样可以控制不会回答或索性不愿回答的学生逃避。

3 )思考后,结对分享。要求学生两两回答分享。

4 )答题板。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不许说出,然后一起展示,能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5 )全班找答案。动员全班学生找答案。

6 )晒答案。先把答案放在一边,问更多的学生,最后再回应。

【思考与拓展】

1、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价值在于什么?

2、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必须注意哪些因素?

3、有人发明了“等你十秒钟”的提问小策略,具体内容是: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举手的学生十分踊跃,可当真正提问某一学生时,该生常常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或干脆一语不发。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我的策略是:给你十秒钟。你如何评价这个小策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教师的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应该有个“度”
课堂教学的问答艺术
“问题教学”之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