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镇西:教师的解放与超越 ——让自己有一颗干净、纯粹的教育心

各位老师好!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聚焦青年教师成长,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教师的解放与超越》。

解放,是指心灵的自由,就是摆脱陶渊明所说的“心为形役”,是让自己有一颗干净、纯粹的教育心。超越,是指行动的超越,超越自己,每天都和昨天过得不一样。

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推荐之前我先提一个问题:人生的伟大是可以被计划的吗?有一句话叫做“有志者事竟成”,还有所谓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从小梦想成为什么杰出的人,然后制定人生规划以及努力的计划,朝那个方向去奋斗。但是,哪一个杰出的人物是被“计划”出来的?哪一个人是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的?

我推荐的这本书是《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非常值得一读。昨天在饭桌上刘长铭校长也说他刚读了,是一本好书。我一读到它,马上就给李希贵和程红兵推荐。这本书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所有的成功乃至伟大,都是一系列意外促成的结果。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爱宣称,三年打造多少名师,五年打造多少专家,等等。我总是不以为然,名师专家可以按计划批量生产吗?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也很容易,到时候发证书就可以了嘛!至于是不是真的名师或专家,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对所谓“培养教育家”还有诸如“百千万工程”之类的宏伟规划和目标,我始终表示怀疑。

前不久我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书评中写道——

1984年,因前两年高考落榜而第三次参加高考的马云,总分离本科线依然还差5分,最后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当时他能想到,20多年后,他会成为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商帝国”的“国王”吗?

1966年,刚读五年级的管谟业不得不因为“文革”爆发而辍学,开始了在家长达10年的务农。当时他能想到,再过46年,他能够以“莫言”为笔名而成为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作家吗?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员,开始在田野研究水稻。当时他能想到,再过47年,他将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吗?

我其实还应该以乔布斯为例。1974年,19岁的乔布斯从大学休学时,他会想到若干年后,他将被称作“苹果之父”吗?

我这样一说,可能有人会说:“那人生的奋斗还有啥意思呢?”这本书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核心有两点:

第一,按照你的兴趣去做,投入、沉醉、痴迷你所喜欢的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走到哪儿算哪儿”。一位爵士音乐家说,如果你要让你的音乐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你就随心所欲地按你喜欢的方式去演奏吧!

第二,抓住“垫脚石”,以开放的心态不断接纳新的信息,包括各种观点和方案。这个“垫脚石”可能是一本书,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件事……总之,无数个垫脚石会让你与成功不期而遇。

回到今天的主题谈青年教师成长。说到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的老师爱说“职业倦怠”,刚参加工作可能还有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那颗充满理想的教育心可能就渐渐冷却了,对工作也渐渐倦怠了。这是妨碍青年教师成长最致命的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保持教育的初心,克服职业倦怠呢?

我的体验有三点:

第一,情感。让我们自己沉浸于孩子透明的心灵和无邪的笑脸,被他们感动,因他们陶醉。我们是和世界上最纯净的人打交道。你怎么会倦怠呢?

第二,智慧。遇到难题怎么办?那就研究嘛!当你进入研究的氛围会忘记周围的一切,没有哪个科学家会厌倦自己的研究。而基于实践的研究,就是不断增长智慧的过程。

第三,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困难、超越自己,不要重复自己,今天和昨天要不一样,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自己。这样的工作不但有意义,而且有情趣,自然不会倦怠。

可以这样说,我是随心所欲做了几十年教育,做的完全就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想过什么几年之内要成为什么什么,十年之内要“拿下”什么,就是和孩子泡在一起,研究他们。于是,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今天。

搞教育,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没有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教育。最近一句话比较流行:“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但并不是所有“好的关系”都是“好的教育”。那么,“好的教育”所需要的“好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想,至少具备五个要素——蕴含教育,体现平等,充满互动,彼此信任,持续稳定。和孩子的关系只有具备了这五个要素,这样的关系才算是好的教育。当然,重要的前提是你喜欢和孩子打交道,看到孩子情不自禁地开心。

大家看屏幕上我和学生的一组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几十年来我和学生的关系。

这个照片是大学毕业后,我第一次带学生到郊外玩儿的照片。你看我多开心,我身边的孩子多开心!于绿水青山中欢歌笑语,这才是教育本来的样子。

这是李老师当年的泳装照,和学生在一起,多开心哪!这张照片是我和学生岷江之滨彻夜狂欢时拍的,当时他们初三毕业了,我把他们带到校外去玩儿,庆祝毕业。这张照片说的是,我教高二时把学生带到峨眉山上去,用我们青春的躯体在茫茫雪地上写下“一班”二字。教育就应该这样浪漫!这是我和学生在原始森林徒步探险,这是我和学生在草地上学狗叫、摔跤,多开心哪!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生活就是教育本身。

我年轻的时候这样我行我素,我觉得这就是教育本来的样子。但经常被校长批评,还挨过处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正”。50多岁了我还当班主任,还带学生出去玩。结果校长不批评我了,还很欣赏我。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就是校长嘛!

所以我说,推动我几十年来成长的最核心的动力,就是我把教育当爱好,痴迷我这个爱好。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

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好老师,但什么叫“好老师”呢?我的理解是,好老师要有“四会”——

第一,会上课。课要上得好,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什么叫“上得好”呢?“好课”有很多的标准,但我认为有一个标准是基本的,那就是你的课是否让孩子着迷,每天都盼着上你的课。不谦虚地说,这点我做到了,我的学生就是喜欢我的课。

第二,会带班。年轻人把课上好很重要,但还要会当班主任,把班带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学生迷恋你的班。前几年,我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来看我,他们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有一个女生对我说:“李老师,您教我们的时候,我天天都盼着上学!”因为我们的班级生活让她迷恋。

第三,会开发课程。就是要研究教学,包括课程开发。尤其是要把自己当成课程资源,一个教师不只是熟悉教参、教材、习题,你的视野、你的阅历等等,都是课程。甚至教师本人就是课程。“我”就是语文,“我”就是数学,“我”就是教育。

第四,会转化后进生。这点相当重要。每一个后进生都检验着教育者的真爱和真智慧,在优秀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差距,而要发现孩子的差异。或者说,优秀的教育者总能将孩子与别人的“差距”变成孩子所独有的“差异”。

好老师是谁培养的呢?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怎样培养?我有“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年轻教师如果做到这四个不停,坚持五年八年想不成功都十分困难。但核心是“不停”。

下面就第一条建议,即“四个不停“,我稍微展开说说。

先说“不停地阅读”。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格外的饱满,生命状态格外的蓬勃。阅读对人特别是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在很多老师却不读书,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一件事。

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大家可以问问自己:我“堕落”了吗?

很多老师对我说:“不是不想读书,而是因为没有时间啊!”时间从哪里来呢?我给大家说,时间是从习惯而来!所谓“习惯”是不由自主的,是情不自禁的。习惯是不需要计划,不需要提醒的。你看吸烟的人,从来没有给自己定计划,今天要吸多少支烟,到时候情不自禁就把烟掏出来了,再忙也有时间吸烟。所以,习惯给我们时间。

还有老师说:“李老师,我读也没用,因为我根本记不住啊!”我说:“你记它干啥?”他说:“如果我读了书却记不住,不就白读了吗?”我说:“请问你2018528日晚上吃了啥?”他居然还想了想,然后摇头说:“太久,忘了。”我又说:“那好,问你一个近点儿的时间。2019318日中午吃了什么?”他还是说:“记不住。”我说,你看你长这么大,吃那么多饭,却每一顿都没有记住,是不是你就白吃了?如果你认为白吃了,你就是“白痴”。每顿饭都记不住很正常啊,从小到大吃那么多饭谁能记住呀?但是,几十年中每一顿你记不住的饭,却是你生长的营养,已经化作你的血肉和筋骨。读书也是一样的,每本书你都记不住,但读多了你便精神健全了,灵魂高尚了,胸襟开阔了。这和吃饭是一样的道理。

关于阅读我就不多说了。但我还想提醒大家一下,傅雷在给他儿子的信中说:“首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那我们教师呢?我按照这个逻辑仿造了一个句子:“首先为人,次为知识分子,再为教育者,最后才是学科教师。”所以,我特别不赞成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很容易把专业仅仅理解为学科教学。我刚开始有这个想法时,都不好意思说出来,怕别人说我“胡说八道”,但后来看到我尊敬的叶澜教授也提出“不宜简单地说'教师专业发展’”,我才鼓起勇气表达了我的意思:我也不赞成简单地说“教师专业发展”,我认为应该是“人”的发展与成长,这才是对的。

这张照片上是我的书房。大家看这本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作者是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非常棒!2007年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就迷上了它,当时我正做校长,我给全校每位老师都推荐了它。

作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机智是不能被事先计划的,是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表达,是不由自主的言说,是一种阅历、修养和艺术。

大家再看这段话,非常朴素,非常感人,又非常深刻:“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我经常想,当一名好老师说不容易其实也容易,就想两个问题: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经常想这个问题,就能当成好老师。

再看他的表述,是多么亲切和朴素:“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说得多好!还有:“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我一直认为教育更多的不是属于科学,而是人文。它是情感的感染和精神的浸润。

再说“不停地写作”。大家看照片,这是我年轻时被同事抓拍的一张照片,是我伏案写作的情景。我那个时候写了很多东西,没有想过发表——那时哪有发表的机会啊,我就是单纯地想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为自己的将来留下温馨的记忆。

不过我的一份文稿是发表了的。我简单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1987年底,离我学校30公里以外的另外一所学校一名叫“宁晓燕”的高一女生自杀了。这个孩子品学兼优,没有任何的原因就自杀了,父母、老师都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利用周末的时间自己骑自行车30公里去采访和了解。我得到了她的遗书、作文和日记。我用了半年时间研究,半年之后我得出结论,宁晓燕是死于精神窒息。从她的日记、作文和遗书中可以看到,成长中的她有太多的苦闷得不到解答。她在日记中这样写到:“那么多的政治课、语文课、班会课,老师讲了那么多的道理,却唯独没有我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她说:“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她的苦闷越积越多,无人解惑,无法排遣,最后只好一死了之。我写了一篇9000多字的报告文学,直接投给《中国青年报》。没想到《中国青年报》居然第一版就推出来了。我这篇长文的标题是《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什么“遗产”?就是教育不能只管行为,还要关注心灵,只有走进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也很尖锐:《《从宁晓燕到鑫宇胡,到底要失去多少孩子的生命,才能让教育充满人性?》。的确,30多年过去了,这种悲剧并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

我以这篇文章为例想说明,年轻时候我的写作成就了我,由此我开始了对学生心灵的研究,促进了我思考的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改进。我的第一本著作就是研究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叫《青春期悄悄话》。还有后来颇有影响的《爱心与教育》,也是我实践、思考、阅读和写作的成果。是写作成就了我。所以我经常对年轻老师说,如果你拿起笔来,持续不断地写作,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这个“自己”会让你吃惊。

再说“不停地实践”。所谓实践,我的理解和做法,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这是一种科研性的实践,而把难题当课题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我当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年轻女教师跟我说她不想当班主任,理由是她班上有一个小孩她管不了,太让她烦心了,所以不想当班主任。当时我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恭喜你有了一个科研对象!”我对她说,你把孩子当成科研对象,心情会很平静的,不会那么急躁;而如果把他当成一个差生,你自然会很生气的。比如,小孩打架了,你肯定火冒三丈,怎么又打架了?但如果把他当成科研对象,你会研究,他为什么又打架了呢?这样心情就平和了。只有把难题当成课题来研究,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科研。

而我们现在一些老师的所谓“科研”,课题不是来自自己的课堂和班级,而是来自文件,来自上面的指示精神,来自时尚的学术流行语。比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说到课题,总是贴标签,开口闭口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后来又是“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好像没有“核心素养”没有“双减”就不能搞教育科研一样。“基于”这个“基于”那个,就是不基于自己班的学生。而一旦潜心研究自己的班级,研究自己的课堂,研究自己的学生,你的科研便现出了真正的价值,你也会因此而成长起来。

回过来说当初不愿当班主任的那位年轻教师,后来她真的研究那个让她头疼的男生了,因为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研究实践中的难题她后来成了一位名师。我也是这样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后进生成就了我,“培养”了我。因为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而这样的科研,是最有价值的实践。

思考与写作,当然也包括阅读,都能促进实践。在研究宁晓燕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我班上虽然没有一个孩子自杀,但有着和宁晓燕同样困惑苦闷的孩子可能不只是一两个。我的教育应该怎样面对心灵?这促使了我的教育转型,从仅仅关注行为,转为关注心灵,于是就有了我的青春期教育。

因为时间关系,具体做法我不展开说了,这里我说说我和学生保持书信交流的事儿。

我认为,所谓“青春期教育”远不只是“早恋教育”,因为孩子的青春期远远不只是有着来自“早恋”的苦闷,而是方方面面的成长的烦恼,包括性格的自我认同、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怎样处理爸爸妈妈的关系、改善自己的性格等等。我经常找学生谈心,但有一些孩子比较内向,他对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都不说,也不一定是对你有什么意见,就是性格不太爱说话,怎么办?我想到了书信。我和这些孩子长期保持书信的沟通,慢慢范围扩大,到后来我与班上每个孩子都写信交流。

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灯下展开信纸,用笔写下一行行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个独特的心灵,自己翱翔在心灵的海洋,那真的是一种享受。换到今天来看,可能有老师会说,那不是一种负担吗?但我愿意做的事情,做一百件事都开心;不愿意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就让我难受。给学生写的这些信不光是谈教育,什么都谈,就是平等的聊天,包括我读了什么书,去哪儿旅游,我都写,学生也向我敞开心扉,在回信里什么都说。一直到2000年以后,我才停止了用笔写信,改为在电脑上写信。

2020年疫情第一年,我在家里收拾书房,偶然发现了一摞高高的本子,捆着一圈圈的绳子。什么东西呢?我想了想,哦,是1990年我调到成都工作搬家时带走的,可见这一摞本子多么的珍贵!30多年过去了,我完全忘记是什么东西了?打开以后我大吃一惊,拍了一张照片发在朋友圈里,写了一句话:“我被我的青春感动了!”这是我年轻时候给学生写信的草稿,先打个草稿,再誊抄一遍,这是双倍的工作量啊!翻开一页一页的草稿,真的被自己感动了。这就是我所说的实践,带着思考和情感的实践。

后来有六个八十年代的学生来看我,出去吃饭的时候,我随手抓了两个草稿本。我不知道这些草稿是不是写给他们的,只是想在饭桌上多一个聊天的话题。结果没有想到,每个孩子都找到属于他们的那一页草稿书信。

这就是我所说的“不停地实践”。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做这些当然很忙,但我是主动地忙,而不是被动地被摊派各种杂事。另外,我是带着思考和感情在忙,而不是麻木地凭着惯性重复做事。

最后说“不停地思考”。我说的思考也不是空洞抽象、脱离实践的空想。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教师是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思考是我们的天性。站在实践的大地,让思想飞翔。我的许多思考都来自沉重的现实。

以德育为例。德育这个话题很沉重,至少对我来说,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几十年来每隔三五年就会接到一个文件,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什么什么的通知……但40多年过去了,当年所针对的问题,依然存在。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我谈谈我对德育的一些肤浅思考。先要说明的是,在我今天的语境中,德育就是教育,某种意义上教育跟德育是可以划等号的。中国古代没有“德育”的说法,教育就是德育。赫尔巴特的一句话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教育的本质就是德育。

我对德育的肤浅思考——

第一,没有“专门的德育”,只有“完整的教育”。

第二,道德是无形的,德育是隐蔽的。

关于这一点,我写过两段话来说明:“风是存在的,但我们从来就看不见专门的风;我们看见的是长发的飞扬,是裙摆的飘逸,是树梢的摇晃,是湖水的颤动,是海面的起伏,是船帆的鼓胀……”“盐是人不可缺失的元素,但我们从来就不会专门去吃盐,我们吃的是回锅肉,是宫保鸡丁,是水煮肉片,是北京烤鸭,是成都火锅,是面条,是馄饨,当然还包括喝各种美味的汤……”

第三,没有“专门的德育”,却有“直接的德育”。

第四,德育的最好方式是融入生活,德育的最佳效果是化作人格。

第五,间接的德育,就是“好玩儿的德育”。

第六,最好的德育,是“没有德育”的“德育”。

第七,离开了情趣盎然的活动,德育是不可思议的。

第八,德育的关键,是德育者本身的素质。

我想强调的是,德育应该蕴含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给学生讲知识,不只为让学生学以致用,更重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格的形成。又比如道德是无形的,德育应该是隐蔽的,而我们一些教师现在是唯恐学生不知道我们在对他进行德育。昨天饭桌上和刘长铭校长还在讨论这个话题。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本书叫《给教育的一百条建议》,最后一条是“保密”,他说教育的意图隐蔽的越好,教育效果越佳。

德育者的人格形象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讲到这儿我不由自主想到了已故的朱小蔓老师,我特别敬佩她。我们曾经一起去乌克兰,路上我就在感慨朱小蔓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让人感觉她特别善良温和,亲切而不做作,一切都很自然。所以大家把她称为“德育女神”是有道理的。她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蕴含着道德感染力,让她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受到感染。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德育越“加强”越有问题。

有一年刚当校长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学生们站戴着红领巾站得端端正正,可旁边的老师们却揣着手聊天,很散漫。第二天开会,我提了几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问大家:“我们给学生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让学生做的,我们做吗?”我说:“所谓教育,就是你让学生有的,你先要有。这就是德育。”

在我的建议下,后来的升旗仪式,老师们都单独站列,给学生做示范。后来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真的是非常棒,每到升旗仪式的时候,体育老师先整理老师的队列。老师站好后,体育老师扫视全场,下达口令:“全校同学听口令,向左向右转,向老师们看齐!”向老师们看齐,就是最好的德育,最好的教育。

我当校长时经常对老师们说:“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没有示范和感染,就没有好的教育。

四十年教育生涯给我这样的结论:“人是最高的价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话。我认为这是对教育本质最深刻、最朴素的思考,是苏霍姆林斯基最重要的教育思想。这里的“人”也包括教师。好的教育,应该是学生和教师作为“人”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为什么很多老师的成长很困难,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有太多来自名利的杂念。泰戈尔说:“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起来了。”现在的社会就很浮躁,有的老师一工作就订立了“宏伟计划”,比如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十年后评上高级,十五年后评上特或正高级。如此功利而浮躁,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

我刚才说了,现在再说一遍,作为年轻教师,你要沉醉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最后的成功会和你不期而遇,就算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过程中你幸福了,也心满意足了。

很多老师问我:“职业对你来讲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爱好!”我做了几十年的教育,就是玩儿我的爱好,这一辈子就是享受。

大家再看一张老照片。这是我所教一个班级的毕业照,这个班的故事很精彩,许多故事我都写进了我的书。2018年我们聚会,我对学生们说,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们的故事被我写进书里,感动了很多老师,那本书叫《爱心与教育》。你们不做老师可能不知道,但你们的故事的确让很多老师流泪。我相信,再过一百年,你们和我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我们的故事依然会温暖着这个世界,因为教育之爱是永恒的,人性是永恒的。

他们说:“李老师,您要退休了,能不能再为我们上一堂课再退休啊?”这个建议点亮我的心,太好了!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他们十一二岁,如今他们年过半百;而我呢,当年风华正茂,现在即将退休。但我们依然充满激情,师生携手重返青春的现场。

         

这是当时的课堂照片。看,180人的座位挤满了将近400人,为什么?除了历届学生,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孩子、妻子、丈夫。前排穿旗袍的这位女士叫周慧,她在德国一所大学教书,专门从德国赶回来听我上“最后一课”。

我带去了许多“文物”——给他们读过的小说,我教他们时用过的教材,我的第一本备课本,里面有关于他们的记录,我读这些片段,他们都感慨万千。他们的确不再年轻了,可是年过50的学生们,眼睛依然如当年15岁左右的清澈明亮。

我经常说几十年来,为什么我对教育一直这么痴迷?因为每堂课只要我在台上一站,面前一双双眼睛这么的透亮,那么清澈的凝视着你,这就是我拥有的一片星辰大海。就像现在一样,你们就是我的星辰大海。

教他们的时候,我哪想过今天会被人称作“专家”?也没想过评特级、正高。只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这一切便不期而遇。

这堂课上我给大家讲了一篇课文《一碗清汤荞麦面》,还讲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我和我的学生共同缔造的传奇和编织的童话。我们不仅是这些童话、传奇的主人公,还是它们的创作者。

有一年我从成都到西安学习三个月,学生们都舍不得我,把我送到火车站,送到站台前,真是依依不舍。我没想到的是,火车开动了,刚启动时开得比较慢,他们便跟着火车跑,一边跑,一边流着眼泪叫“李老师再见”。火车越开越快,他们也越跑越快。当时和他们一起送我的徐老师,反应很快,马上拿出相机把他们当时追火车的画面真实地抓拍了下来。就是这张照片,大家看,学生正跟着火车跑。

想一想,在这个星球上,还有哪一个职业有这样的享受?没有第二个职业了。从事这样的职业,怎么可能倦怠呢?对我来说,沉醉其中,享受幸福。

我年轻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这辈子搞教育,我就取两点:一个是职业幸福,一个是心灵自由。现在,这两点我都拥有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愈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这段话可以作为这张照片的注释。

人们经常说教育是一首诗,是一部童话。说这话的时候,都知道这是比喻。可对我来讲,这并不是比喻,我的教育就是诗,就是童话。这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我凭着兴趣爱好做出来的。对我来说,做教育只需沉醉兴趣,乐在其中,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我是1982111日从大学毕业走向学校,开始迷恋学生的成长的。当时,我不会想到40年之后,来到青岛给在座各位老师讲我的故事。大家看,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照片,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这是我现在的照片,他成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成员,别人称为“专家”。这两个“我”的中间隔着40年,这40年的光阴我有近90本著作来代表,因为这每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写满了我的兴趣,我的青春、我的投入、我的成功,以及伤痕累累的教训……正是这些,我不知不觉走到了今天,令当年的“我”吃惊。所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卓越的自己,因此,所谓“成长”,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邂逅那个让自己吃惊的“我”。谢谢大家!

现场互动:

主持人:感谢李老师,李老师请留步。下面安排李老师与各位老师互动三个问题,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提问。

提问:李老师好,非常荣幸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向您提问,我的问题是关于班级管理的。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会发现学生会有三人一团五人一伙的“小团伙现象”,面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应该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李镇西:这个问题是比较常见。首先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消除呢?新生们由于来自一个地区,或者小学、初中都在一个班,或者原来一起参加过什么样的活动比较熟悉,班里几个同学关系亲密,走得近一些,非常正常啊!如果没有这样的“小团队”,那才不正常。比如这位老师,你在单位里面是不是也有几个比较好的同事?可你现在不让学生这样,那就不对了。当然,老师担心的,是这样的小团队会影响整个集体。那你要做的不是消除这种小团体,你也消除不了的,而是怎样让这个小团体成为整个集体力量的一个部分。那就靠我们的引导。我经常说我班级管理就七个字:“多搞活动、多谈心。”这七个字凝聚我所有当班主任的经验。搞的活动越多,整个班级凝聚力就越强,小团队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就会越减少许多。几年前,我刚工作时教的那个班的学生邀请我骑游,那一天我们骑了80多公里。路上一个学生说:“李老师你不知道,当年你教我们的时候,我们天天盼着上学!”有这样的班级那么吸引他,小团队的消极影响会少很多的。所以多搞活动很重要。

提问:李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这次宝贵的机会。我们都深入研读过您的《重读陶行知》这本书,我们学校也在深入践行学生“每日四问”的做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总是停留在敷衍了事的层面上,我们想知道作为班主任,如何正确地去改变学生的态度,还有正确引导他去真正实现自我管理?

李镇西:回答这个问题要多花点时间。我不太了解你所说的情况,你问“学生自我管理很敷衍,该怎么办”,我不知道你说的班上学生自我管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假如说是让学生自己制定制度、自己遵守,对一些班主任来说,是他想要学生“自己管理”,其实背后还是老师来操作。

学生的自我管理,指的是班级的学生自我管理。既然是一个班的管理,那么这里就不只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包括对老师的管理。但现在几乎所有的班级管理制度都不包括老师。我不知道你们包不包括。

我们在班上搞了几十年的班级民主管理。必须明确:班级自我管理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想法。

怎么才能让自我管理成为学生自己的愿望呢?我是这样做的,就是每届新生进校第一天,我都会问他们三个问题:

第一,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还不太熟悉,但没有关系,很快彼此就熟悉了。我问问大家,你们希不希望我们这个班成为一个好班?这个问题大家当然一致希望。好,第二个问题来了,既然希望成为一个好班,每个同学需不需要对自己的缺点弱点有所克服和收敛?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妨碍我们的目标达成。大家想了想,觉得没有理由不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一个班级的集体如果各行其是,肯定是搞不好的。注意,这两个问题都是从他们的角度提出,问的是“你们希不希望”,而不是老师希望。第三,既然每个同学都愿意克服自己的缺点,那这个班级需不需要有一个制度约束下大家?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全班通过的情况,总是有学生觉得不应该有这么一个约束。没有关系,大家讨论甚至辩论都可以。最后少数服从多数,这个问题也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都指向学生的心灵,都是他们的愿望。这点很重要。

那么,班规制度如何制定呢?制定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班规要“包罗万象”,即把所有可能出现的违纪现象包括进去。二是要有惩罚,但不是体罚。三是要有师生的互相制约,老师违反了班规也要受罚的。三个原则通过后,我完全交给学生制定,反复讨论。最后无记名投票,当场唱票。这样的班规一旦通过,都能实施。如果谁违反班规却不愿接受处罚,那你是与全班同学为敌。就是这么简单。我工作几十年,学生用这个方法自我管理,无论是初中、高中都没有出过问题。

提问:李老师好,我是第一次听您的演讲,通过您刚才的演讲,成功被您圈粉了。成长过程中,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什么?您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到迷茫,这种情况您是怎样调整的呢?

李镇西:我遇到的冲突和矛盾主要来自于教育。在学校里面,管理制度包括评奖这些,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心里也不爽,但是一般不会左右我的工作,让我“迷茫”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是我自己的事。每当我的一些想法和学校的制度发生冲突,我的做法就是我行我素,就这么简单。比如我带学生去玩,多次受批评,还曾被处分,但我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啊,那你不让我带学生出去怎么办?那我就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出去,就这么简单。当然,学校领导也不是故意“整”我,是我违反了学校的制度。另一方面,我课讲得好,班带得好,所以学校还是信任我,让我上课和当班主任。而只要给我一个班,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我教育的精彩。这就就够了。我要的已经得到了啊!按照世俗的观点,我有些“不顺”,比如说入党没我,提干没我,评职称没有我,一般人会觉得很失望,没有动力了,对我来讲不存在,我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我想的很清楚,快乐比提干更重要!当自己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肯定会有收获的,慢慢地便成长起来了,壮大起来了。这时候,这个世界对你会非常宽容,你的道路也会很开阔的。因此,说到底是从根本上怎样认识你的职业,怎样看待利益。我经常说“心灵自由”,就是这个意思。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
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大全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节选)
优秀班主任一定要做的几件事
教研主任就职演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