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季散语】杨传河︱老南京旺鸡蛋的“发展史”

老南京旺鸡蛋的“发展史”

文/杨传河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许多动物开始发情,家禽也不例外,母鸡交配后生下的蛋,老南京人叫它是“公鸡蛋”,“公鸡蛋”经过孵化老南京人又称其为旺鸡蛋。

        四十多年前南京还没有实行禁养家禽的规定,城里一些有院子的人家和城乡结合部的居民都散养着鸡子,鸡群中都有一只“雄壮威武”的大公鸡,这只大公鸡被老南京人称为“种鸡”。到了春天养鸡户将母鸡与公鸡交配后生下的蛋“做种”,这些“做种”的蛋又被人们叫做“公鸡蛋”。“公鸡蛋”聚到一定数量,就让母鸡“抱窝”,即母鸡蹲在鸡窝里用自己的体温孵化小鸡子。母鸡孵化到一定程度,小鸡破壳而出,母鸡完成了孵化任务之后,就开始带领着小鸡子觅食成长。还有一些未被孵化岀小鸡的蛋,养鸡户就称之为“旺鸡蛋”, 旺鸡蛋又分整鸡子、半鸡半蛋和全无小鸡影子的“坏蛋”。 当时人们不兴吃旺鸡蛋,都把当垃圾扔了,而市郊炕坊的农民则将未孵出小鸡的旺蛋给庄稼做了压肥。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想起来,说是吃旺鸡蛋能补身子治头疼,有人就开始试试吃吃看,不吃不知道,一吃感觉味道好,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吃旺鸡蛋的人就多起来了。

        人们将煮熟的整鸡子的旺蛋剥开壳去了毛沾些小籽盐,味道鲜得很;半鸡半蛋的味道就差一些,那“坏蛋”就不用说了,吃到嘴里硬噘噘的没味道。如想吃到整鸡子的旺蛋,有经验的人就使劲地晃一晃,听到空咚空咚声,那就是旺鸡蛋,晃了半天听不到声音十有八、九就是“坏蛋”。

        本来不吃旺鸡蛋的养鸡户,听说旺鸡蛋煮了好吃,不仅不把未破壳出小鸡的旺蛋扔掉,留着自己吃,而且还将多余的一分钱一个拿出去卖。市郊有炕坊的农民也觉得把旺鸡蛋扔掉可惜,就整筐的挑到城里卖,让城里人“尝鲜治病”。有卖就有人买,一些头脑精明的人看中这项买卖,就整筐买进,煮熟了再一个一个卖出去,于是就在街头巷尾摆起了摊点,专门支起一个经济煤炉煮旺鸡蛋卖。白天生意清淡一些,到了晚上开始上市,食客增多,生意就好起来。那时候,南京还没搞城市亮化,大街上的路灯不仅距离间隔大,而且昏暗朦胧,卖旺鸡蛋的就请干电焊工的亲朋好友制作出一盏电石灯放在摊点前,既照亮了摊点方便食客吃旺鸡蛋,雪亮的灯光又招揽了生意。吃客们剥掉旺鸡蛋外壳沾着小籽盐有滋有味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直喊“鲜”。很多路人“闻香下马”纷纷加入尝鲜的行列,一时间旺鸡蛋的生意红火起来。水涨船高,随着物价上涨,旺鸡蛋也水涨船高,原先五分钱一个蛋,之后一毛、两毛直至五毛一个蛋。卖旺鸡蛋的赚了,赚到后来竟引发出一句俏皮话流行起来:“造原子弹的不如卖旺鸡蛋的”。

        老南京人有句俗语:“一百天的鸡,还叽叽叽”,其意是说小鸡长得慢,还不如卖旺鸡蛋赚钱来得快,于是炕坊的农民改孵小鸡转而出卖旺鸡蛋,也就是不等小鸡子出壳就拿出去卖,并美其名出售“活珠子”。那卖熟旺鸡蛋的摊主为迎合人们养生的需求,就宣传“活珠子”如何营养价值高向食客们兜售,原本卖旺鸡蛋的生意就很旺,又把“活珠子”的生意做活了,从那时起,卖旺鸡蛋“挖到的第一桶金”,引发了南京的夜市逐渐发展到美食一条街。


作者简介

杨传河,原南京港务局客运站工会主席,已退休,1980年开始写作,先后在《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南京港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鸡下蛋
公鸡是怎样让母鸡怀孕的?总算搞清楚了
乡土文学(23) | 张启超 :鸡的那些事儿
汀州 | 那些蛋和鸡
老母鸡精神(儿时趣事)
京山乡村记忆——“抱鸡子”孵小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