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结束技巧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结束技巧

雷山二中  侯兴发

  要:课堂教学到了结束阶段,时间快到了,学生精力容易分散,情绪容易松弛,但这正是上课的总结性阶段,甚至是整堂课画龙点睛之时,所以,教师应当特别重视课的结束设计。有人曾将课堂教学全局构筑比喻为凤头猪肚虎尾,意思是说,开头应像凤头那样美丽动人,基本教学阶段应像猪肚那样丰硕肥大,结局应像虎尾那样横扫如风。这表明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还应有个好的结束。有兴必有结,要结而不散,结而不败;结中寓兴,善始善终。

关键词:结束技巧  课后艺术

结束技巧是教师结束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之后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总结使之巩固并学会应用,形成知识、概念并在记忆中进一步理解升华的过程。

一节好的生物课,不仅要重视新课的导入,更要重视课的结束,做到“有头有尾”。好的结束不仅能够对本节、本部分的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提炼升华的 作用,还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习能力,并为后续课堂的教学进行必要的铺垫。

因此,笔者认为:生物课的结束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练习巩固式的结束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一二道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题作为本部分内容的结束,趁热打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究“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节之后,可利用这样一道题作为本节的结束: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学生通过把本节学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与前面学到的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比较,得出准确的结论,不仅使本节学到的知识得以强化,使之记忆牢固,而且通过与旧知识的联系比较,使新知识内化,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 反馈,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

二、串联综合式的结束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各章节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理解某一知识内容。例如,学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之后,将赤眼蜂的生殖情况,与前面所学的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有关“生物防治”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很自然地使这一大块知识系统化。

三、拓展延伸式结束方式,教师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生物学知识在课内讲完后,尚需要学习课后进一步探究或思考。因此,有些内容讲完后,利用结束时的语言把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而课堂上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向第二节课堂或更深的知识层次延伸,有利于达到拓展、发展课堂教学内容深化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完“人的性别遗传”一节时,教师可联系生命科学的进展期、情况,向学生提供关于“试管婴儿”、“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阅读,可以有效地深化本章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动态,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之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四、总结归纳式结束方式,可以使学生快速重现新知识,突出本部分的教学重点,从而使新知识清晰化、条理化,起到强化、巩固新知识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例如,在学完“生物进化的历程”之后,可归纳如下: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2、生物进化的历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通过简明扼要的小结,帮助学生理清零散的知识,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结束的方式可以说多种多样,各位同仁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运用,相信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并深化学生思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高中生物评课稿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一些误区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我的生物课堂123教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