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休息
最好的休息
师父好,您曾经说过,你所教导的修行是悟后起休,而不是悟后起修。所谓悟后起休,我认为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多休息,不要执着做功课。但是您最近又一直带着大家训练觉知,而且要求学人每天要用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训练走路、吃饭、喝水等。这和您所说的悟后起休是否矛盾?
答:如果你没有真正训练过觉知,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休息。你以为自己在休息,却可能在打妄想,而你根本不知道。
少做事或不做事就一定会休息吗?不一定。
我所说的休息,更多的是指休息头脑。头脑和妄念休息下来,身心才得到真正的休息。
训练觉知,对绝大多数修行者来说,是一种休息。除非他不会觉知,不懂得觉知。
一个人坐在那里什么都没做,未必是在休息,他有可能在打妄想。而另一个人在走路,甚至在做事,他却有可能在休息,如果他带着觉知而专注地走路和做事。
休息主要是指头脑、心念、妄想的止息。如果你会休息,你可以在做任何事中得到休息。如果你不会休息,就算把你关起来什么也不做一整年,你也无法休息。
通过觉知的训练和习惯,那是最好的休息头脑方法,没有比这更有效地休息方式了。当你带着觉知,习惯于觉知,你走路是休息,坐禅是休息,吃饭是休息,说话是休息,你消耗的并不多。
如果你没在觉知里,就算你睡着了,你仍然很疲惫,得不到休息。
我们通常以为是身体的劳动让我们疲惫不堪,事实上大脑的活动和妄想对身体的消耗更大。
我们看到一个农民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地里劳动,他看上去并不太劳累,只要他专注而安心地锄地。而一个有烦恼的人,就算什么都不做,他也会浑身无力。
当我们不停地胡思乱想时,我们会焦虑、抑郁、失眠。是你的妄念让你无法休息下来,从而无法入睡。
当你带着觉知躺在床上,你每个动作都了了清楚,你不再痴迷于头脑的游戏,你发现,虽然你一直在觉知自己翻身的动作,你的呼吸,但是没过多久,你睡着了。
你之所以能入睡,正是因为觉知使你不再胡思乱想。你真正休息下来,所以才能入睡。
有意识地训练觉知,那是最好的休息,也是最好的修行。如是修行,无功利心,无目的心,没有压力,那纯粹是一种放松和觉醒。除非你错用了心。
消耗我们身心精力的并不是精进、带着觉知走路或坐禅,而是我们没能真正休息心念。带着觉知,活在当下,心念止息下来,才是真正的休息,是真正的修行。
如果你在训练觉知的过程中感到疲劳,那多半是你在打妄想,立刻回到觉知上来,疲劳会逐渐消失。
觉知是一种无功用行。当我们不再沉迷于头脑,它自然地从心上生起。觉知而念念不住,正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说:妙观察智见非功。觉知一点也不需要用力。正是古人所谓省心力处得力,得力处省心力。
在练习觉知的时候,一旦离开了当下,进入了妄想,立刻回到觉知上来。如此反复练习,自然会得其中微妙。
觉知的训练需要身体的配合,所以也会疲惫和疲劳。只要适当调整身心,把握适度,它更多的作用是身心的休息而使整个生命觉醒。  
当我们在觉知中而未生一念妄心之时,那正是大圆镜智性清净;当我们在觉知中而未起分别执著之心时,那正是平等性智心无病;当我们在觉知中而未胡思乱想、猜忌疑惑时,那正是妙观察智见非功;当我们看只是看,听只是听,享受当下时,那正是成所作智同圆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疲劳、身体衰弱,食欲缺乏,调养身心,苦夏不苦
瑜伽,让人身心开阔*
【万行解惑】修到身心空掉的前提是什么
什么才是高级的休息?怎样才能真正的彻底的放松?
自给自足的爱
左顾右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