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禹的孙子们都是摆设||史记次元夏世代010

禹的威望和影响力延续了多久呢?也许只有一代而已。

启的暴力堪堪压住了反对的意见,他一死,各种一直被压制的矛盾就暴露出来。大家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太康,启的儿子必然面临这样的挑战。他在一场《史记》次元的里没有详细记录的权力斗争中失败,从此流亡在外。

一个看似伟大的王朝仅仅经过两代人,就迅速跌入到残酷纷争的漩涡。司马迁还算为这个王朝留足了面子。

010

关于夏王朝从太康到中康的故事,《史记》次元之外故事的远比《史记》记录的精彩多了。我们继续遵循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的故事,摈弃掉其他外部信息的影响,来看看这个古老的王朝到底在发生什么。

中康成为太康的继任者,他是太康的弟弟。《史记》次元中仅仅是这么记录的。这是发生在太康死之后。但很有可能是一直确定不了太康的去向,最终按失踪人口,宣布了他的死亡。

夏王朝不能缺一个天子,即使是名义上的,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按照历史上的逻辑来看,这个位子未必好坐,但一直都有人盯着,希望坐到那个位子上。

中康是在什么情况下坐上这个位子的呢?不容置疑的,这肯定是一次非正常的权力承继,即使是《史记》次元里记录得非常非常精简,仍然可以看出,中康得到这个位子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缺了那么点儿合法性。他自己争取过吗?还是有什么支持力量把他推举到这个位子上呢?

中康是不是洛水岸边的五子之一呢?或者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夏王朝因为太康的流亡,在王朝内部出现过一段权力的空窗期。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没有一个更稳定的势力能够很好把控当时混乱的局势。大禹的孙子们没有谁能站出来,甚至可能想要活下来都要夹着尾巴做人。

中康很可能是在这种环境下,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如果大禹家的人无法掌控局面,那其他人即使有这个欲望,也未必有这样的影响力和让各派势力彻底臣服的能力。这种情况在后来各个王朝的历史中并不少见,也不难理解。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一个大禹家族人的出来站台。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

中康,他意外成为夏王朝帝王承继链条中的一环。那也应该是夏王朝在创立之后最混乱的一段时间,当时流亡的太康被宣布死亡,或者各方势力确实已经得到了太康死在外面的消息。

等待的这几年,大家应该还是很矛盾的。一个合法的继承者的社会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他是一个象征,要挑战它是非常危险的。大家恐惧一个在外流亡的太康,也正是这个原因:他可能干得不好,但是他身份合法啊。

太康死后,中康即位多少有那么一点合法性,至少,他还是禹的孙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至少在感受上舒服一些。从《夏本纪》里来说,禹治水的功绩毕竟是惠及万民的,这一点上足以让更多人拥戴他,这事在启身上的影响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人们拥护禹这个家族其实是对禹的拥戴。

不过,这已经过了三代人了,就连禹家族内部也已经人心涣散,夏后氏的启和有扈氏不是早早就干了一仗吗?那可以算是大禹尸骨未寒的时候,兄弟族群之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启之后,这种权力的争夺进一步白热化,一点也不意外。

更何况,还有外部势力。关于这一点《史记》次元以外的故事很多,夏王朝甚至可以算得上处于灭国的状态,据说,这段时间长达四十年,历经三代人。也就是所谓的“太康失国”之后,从中康、相到少康,“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禹家族到了少康这一代,才重新夺回了政治上的话语权。

不过,这在司马迁的《史记》次元里都没有说。司马迁算是给夏王朝留足了面子,让人感觉,即使太康意外丢掉了王朝的实际控制权,夏王朝仍然还在大禹家族的统治之下,这点面子还是要的。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不管大家闹到什么样,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也不好向天下人交代。

中康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下做他的天子,他肯定说了不算。更不会有人真正拿他当回事。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多少还是记录了一点:“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羲、和是谁呢?我们仅仅在《史记》次元里找线索,这是两个古老的家族,早在五帝世代中的帝尧时期,他们就已经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尧)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这说明什么呢?到了夏王朝,这两个家族的地位仍然是稳定的,连他们的掌管天文历法的职责都没有变过。要知道,从尧、到舜再到禹,羲氏、和氏一直屹立不倒,算是政治上的常青树。

不过,太康流亡之后,一切都乱了。中康更无法控制这一切。一个叫“胤“的发动了对这两个家族的战争。需要理解一下,胤发动这场战争不管是不是代表夏王朝,这都是一场内部战争,很可能是对旧势力的一次清剿。在夏王朝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之后,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司马迁举例说,就连羲、和这样的政治常青树也玩不转了。

胤,中康时代一股新生力量对旧势力发起了冲击,没有人再把老资格当回事。胤发布了被称作《胤征》的战争檄文,给了这两个古老家族摧毁性的打击。

可不可以这么看呢?从中康失国开始,意味着禹建立的夏王朝实际控制力彻底被破坏了,甚至启努力稳定住的格局也被打破,权力分配以一种暴力的方式进行了一次重整。这段混乱的时间,不可能有人把中康当回事。

还是仅仅看《史记》次元里留下的文字,我们做一些文本性的对照,再看胤发起对羲、和的战争这件事。司马迁的表述也是不正常的。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在舜掌握实际权力之后,尧还在,在很多事情上,司马迁的表述仍然都是舜是代表尧的,之后还要向尧汇报(这事之前我们说过)。另外一个例子,是后来的周公,周成王还是小屁孩,周公平定管蔡之乱的时候,也要声明是请示过周成王的(这事之后我们会说)。

这说明什么呢?形式主义还是很有必要搞一下的。我们再看“胤往征之,作《胤征》。“这句话,胤发动这场战争时,连形式主义都懒得搞了,大禹的孙子们也就是个摆设。

这也意味着,夏王朝从第三代开始,统治的权威就在这一场持久的混乱局面中被彻底破坏了。之后的继任者不可能再有机会建立大禹当年所能建立的威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朝是否真的存在?《史记》中的记载漏洞百出
【埃及夏史连载4】​古埃及第1王朝是大禹姒姓十二氏的王朝
在《史记·夏本纪》里,司马迁为什么会详写大禹治水时的制度,略写王朝内部对政权更迭?
被司马迁隐去的王朝:持续长达半个世纪,早于商朝却非夏朝
夷夏之争是个伪命题
夏朝:迷失的王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