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雄的功效及作用
内容导读:天雄对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尿中17一酮类强醇的排泄,减少末梢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
【别名异名】白幕(《神农本草经》)。
   药理作用
   1.天雄对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尿中17一酮类强醇的排泄,减少末梢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此外,对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2.天雄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而有强心作用。
   3.乌头碱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4.乌头碱及乌头次碱均有麻醉作用。
   5.对动物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退肿作用。
   加工炮制
   1.《雷公炮炙论》:“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阴制用并得。”
   2.《药性论》:“干姜制用之。”
   3.《本草纲目》:“熟用。一法,每十两,以酒浸七日,掘土坑,用炭半秤煅赤,去火。以醋二升沃之,候干,趁热入天雄在内,小盆合一夜,取出,去脐用之。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入脾、肾二经。
   功效主治
   1.温经通络,祛风散寒,主治寒湿阻络之证。《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故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宜选用天雄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2.有益火助阳之功效。常用于心腹冷痛、阳萎、泄泻等证。
   3.有行血行气,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之功效。如《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藏,补腰膝,调血脉,破痃癖癓结,消瘀血。”故胞中积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舌边瘀点,脉沉涩。用天雄活血散结,破瘀消癓之力效。
   4.补肾强身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 故肾阳不足,失于温煦,而出现的腰背酸痛,遗精阳萎,多尿或水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用天雄补肾强身,壮骨之功,使诸证自除。
   5.鉴别应用, 本品与岗桂均壮命门之火。但本品行十二经,能回阳阳于倾记得,而肉桂直达下焦,守而不走,又能引火归元。
   用法用量
   内服:2.4--6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本草经集注》:“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2.阴虚阳盛及孕妇禁服。
   【配伍应用】
   1.配人参温阳益气,疗痹止痛。阳气不足,表卫不固,外邪易侵,久羁沉伏,气血壅滞,经脉不利,筋脉失养,屈伸不利,骨节疼痛,伴面色无华,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来沉弱。如《本经》用以治大风寒,开湿痹、历节、拘挛诸病,阳气衰者,佐人参用之。
   2.配茯苓治阳虚水肿。肾阳虚衰蒸腾不能,气化失常,水不输布,周身浮肿,腰痛膝软,小便不利,舌质淡白,两尺脉弱。天雄辛热,温暖下元,扶阳益火,《日华子本草》曰:“助阳道,暖水藏”;茯苓甘淡,行气利水,渗湿化饮,如《药晶化义》曰:“茯苓最为利水渗湿要药。” 二药相合助肾气化,温阳行水,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兼祛邪,阳虚水泛,疗效彰著。
   3.配肉苁蓉治阳萎。《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若肾气亏损,精虚髓少,命门火衰,阳事不兴。伴见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宜补肾助阳。肉苁蓉益精扶阳,和缓从容,如《日华子本草》曰:“主男子绝阳不兴。”天雄辛热,纯阳为用,助势兴阳,《名医别录》曰:“令人武勇,力作不倦。”相须为用,温下元,拯阳遭,肾虚阳萎,用之有效。
   4.配红花活血祛瘀,消瘕散肿。红花轻扬,走而不守,迅速四达,去瘀生新。《本草纲目》曰:“活血润燥,止痛散肿”天雄辛热,守而不走,温经调血,破积散聚。如《日华子本草》曰:“调血脉……破痃癖瘕结”。二药合用,相得益彰,去瘀滞.生新血,除瘕瘕,消肿痛,癓瘕痃癖,用之消遁。
   5.配桂枝治风寒湿痹。风寒湿邪,侵袭肌肉、经脉、骨节疼痛,筋脉拘急,屈伸不利。桂枝辛甘温煦,透达营卫,解肌祛风。《本经疏证》日曰:“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天雄辛热助阳,温经行血.,善利肢节。如《日华子本草》曰:“二药相合,祛寒除湿,通络止痛,营卫兼顾,疗痹要品”。
   6.配肉豆蔻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肾阳虚衰,脾胃不暖,运化失健,久泻不愈。宜温补脾肾,涩肠止泄。肉豆蔻辛温性涩,温中行气,兼以涩肠。如《本草备要》曰:“能涩大肠,止虚泻冷痢”;天雄辛热温阳,专补命门,壮火益土。《习华子本草》曰:“补冷气虚损”。相须为用,命门温暖,中阳振奋,运化复健,大肠固涩,泄泻可止。 方剂制剂
   1.三建汤(《肘后方》) :乌头、附子、天雄(并炮裂、去皮脐)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五片,煎八分,温服。主治:元|j匿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数,小便白混、六脉沉微,除涸冷,扶元气及伤寒阴毒。
   2.天雄丸(《圣济总录》) :天雄(炮裂,去皮脐) 二两、茴香子(炒)、山芋、蜀椒(去目及lZl合者,炒出汗)各一两。上四昧,捣罗为末,用羊肾一对,切去皮膜细研,酒、面同煮成膏,候冷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服。主治:肾脏虚积,冷气攻腹疼痛、少力、行步难,不思饮食。
   3.天雄丸(《圣济总录》) :本品(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桂(去粗皮)一两半,于姜(炮)三两,防风(去叉)三两。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日三夜一。主治:风湿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
   4.治男子失精方(《金匮方》) :本品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为散,每酒服半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雄——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症瘕
网集 中药天雄和附子在功效上的区别
113川乌
古籍中的“天雄”
健康| 中药回阳救逆第一品之附子
唐宋元医家对附子的论述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