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工作人员急忙提醒:缺一个字
前言
194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开国大典,这是个格外值得纪念的日子。
然而,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天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说林伯渠曾经说漏了一个字,因此说了两遍请毛主席升国旗。
那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开国大典的一应事宜,又是如何一一敲定的呢?
请毛主席升国旗
提起林伯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延安五老之一,从同盟会时期开始,他便参与革命。
此后,他先跟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随后又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共产党最早一批党员之一。
他经历过南昌起义,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还曾在陕甘宁边区担任政府主席。
正因为有着深厚的资历和丰富的革命经验,所以1949年决定召开开国大典时,才会将他选为主持人。
时间很快就来到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嘹亮的《东方红》在天安门广场响起,毛主席等人也逐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等到下午3点整,林伯渠正式开始宣布,“开国大典正式开始,请毛主席致辞!”
于是毛主席踱步上前,向全世界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紧接着,林伯渠又怀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请毛主席升旗!”
不过此话一开口,工作人员马上发现了问题,急忙小声提醒林伯渠,“缺了一个字”。
林伯渠当即又说了一遍,“请毛主席升国旗!”
随后毛主席走到控制国旗升降的按钮前,轻轻一拍,五星红旗当即在广场上慢慢升起。
现场众人看到这一幕,无不激动。
而由于林伯渠反应迅速,毛主席又表现的比较淡然,所以在场众人绝大多数都没发现林伯渠之前出现的错漏。
此后,广场上进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威武雄壮的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部队,井然有序地通过主席台前。
阅兵仪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此期间有超过1.6万名士兵受到检阅,等到庄严的阅兵仪式结束后,群众就正式开始了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
当时,有不少人为这一幕而激动落泪,一边哭泣,一边逐渐朝着主席台涌近。
从下午3点开始,到晚上将近9点半时结束,开国大典一共持续了6个多小时。
而在这6个多小时里,毛主席等人始终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精神饱满的看着大家欢庆。
其实,毛主席的激动之情丝毫也不比林伯渠少。
在开国大典前夜,毛主席彻夜难眠,一直处理公务到凌晨6点半,这才短暂的休憩了一会儿。
后来,毛主席来到勤政殿与众人一起开会,而负责毛主席生活的秘书叶子龙赫然发现,原本应该别在毛主席胸前的“主席”烫金红绸条不知去了哪。
当时人们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后来还是负责盛典服务的钟灵,重新给毛主席做了一个。
看着大家都为开国大典而忙碌,在坐车前往天安门的时候,毛主席风趣的说道,
“过去几十年的疲劳战,换来如今的新中国,还是值得的嘛!”
国旗和自动升旗的故事
也正因为众人对开国大典怀有憧憬,所以关于开国大典的每个细节,人们都进行了精雕细琢。
这里面囊括了林伯渠的台词,自然也囊括国旗、旗杆的制作以及特意安排的国旗自动升降装置。
先说那面国旗,具体形式是在1949年9月27日上午才定下来的。
此后制作国旗的任务并被交给了美术供应社的职工赵文瑞,她挑出最好的绸料,然后一直忙碌了两天三夜,这才终于在开国大典前赶制出了国旗。
她的努力并未白费,当人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闭幕式上,看到这面红旗时,眼泪与掌声不止。
只不过那面精心制作的五星红旗,最终并未被应用到开国大典上,因为人们看到实物后发现,尺寸还是小了一些,于是又紧急委托宋树信重新制作。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相对简单了一些,经过连夜赶工,终于在庆典当天的早晨完成了五星红旗缝制。
就连那根看似简单的旗杆,其实都颇为讲究,当时筹委会方面明确要求,旗杆要与天安门城楼等高,也就是达到约35米。
这在今天看来很容易,然而当时的北京百废待兴,非常缺乏物料,想找到制作旗杆的材料都很不容易。
后来,接受相关任务的林治远跑遍了北京,这才在自来水公司找到了一些合适的水管。
不过最后焊接完成后,却发现高度只能达到22.5米,最终经过筹委会的讨论,将旗杆高度改为了22.5米。
至于那精巧的国旗自动升降装置,其实一开始是没有的,在原定方案中,人们准备手动升旗。
可是在某次会议上,负责布置天安门广场的张志祥却提出,
“在那样隆重而意义非凡的场合上,如果毛主席能够亲手升起五星红旗,或许更好。”
众人也认可这一观点,可把控升旗时间其实并不简单,再加上当时天安门城楼和旗杆,直线距离就长达200多米,毛主席走过去升旗也来不及。
于是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之下,国旗自动升降装置出现了。
在反复调试后确认万无一失,这才将其应用到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
那么除了国旗、旗杆以及国旗自动升降装置外,开国大典上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呢?
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在举行开国大典前,毛主席就认真的叮嘱过经办人员,“我军历来慎重初战,开国第一次一定要搞好!”
也正因为深知开国大典的重要性,所以众人在细节上尤其重视。
先说话筒,为了保障阅兵期间用通讯保障,同时毛主席的人在台上所说的话能够转向千家万户,时任军委电信总局局长王诤亲自接过了这个任务。
他不仅调来一众专家开会,在天安门一侧专门架设了15瓦短波电台,而且还请来了国内最优秀的扩音器材专家们,来负责话筒和扩音喇叭。
当时为了保证扩音效果,直接将9只电喇叭焊到了一块金属板上,这也使得话筒灵敏度非常高。
不过话筒过高的灵敏度还引发了一桩趣事。
那就是林伯渠在台上询问升国旗按钮在哪时,他的低声细语也被现成喇叭播放了出来,还留在了钢丝录音中,时至今日,仍旧时常被人们缅怀。
另外周总理等人来到天安门广场上进行最后审查时,还指出了一个“批语”也存在问题。
当时的天安门城楼上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而画像下有这样一行小字,“为人民服务”。
看似没什么问题,可周总理却指出,谦逊的毛主席不可能在画像下还写自己的名言,于是赶忙进行修改。
最后还有细致的安保工作。
当时人们早早就料想到,开国大典上必定十分热闹,到时候人流密集,搞好安保、维持秩序很重要。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早在1949年8月就专门成立了安保大队,除此之外,当时还设有定点秘密警卫和大量便衣警卫。
光是便衣警卫人数就超过了400,在典礼上他们伪装成了形形色色的人员,比如说路边小贩、拾荒人员以及三轮车夫、修鞋匠等等。
他们在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情况下,完成了现场勘察工作,等到典礼正式开始后,又换上了各类工作人员服装,走入观礼台和人群中。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守卫,所以典礼才能在热闹的同时布置秩序,毛主席的人也能安心的享受庆典氛围。
可以说,这些人虽然身份隐秘,但是却同样为开国大典的顺利举行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等到开国大典结束后,这些精锐大多被编进了北京市公安局警卫科,也算让这些人才得到充分应用了。
了解完开国大典的诸多细致事宜后,想必大家在恍然的同时也不失感动。
只是部分人也难免有疑惑,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究竟是如何定下来的呢?
开国大典的时间与地点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可以将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上午八九点,也可以寓指新中国新生,朝气蓬勃。
可是最终这个想法被驳回了,而聂荣臻则是在考虑各方面情况后,向中央建议下午3点举行开国大典。
原因也很简单,这时候举行开国大典最安全,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蒋介石派轰炸机来捣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国民党的主力轰炸机是B24,这款轰炸机的时速大约是490公里,而国民党当时最近也只能从舟山群岛出发,距离北已经超过3300公里。
只不过等到千里迢迢赶赴北京,在完成轰炸任务,准备返航的时候,天色肯定已经黑了。
由于B24的夜间行动能力很弱,有这一层顾虑在,下午3点举行开国大典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至于开国大典的地点,其实也颇为考究,选在天安门城楼之上,是因为那里有一片广场,便于活动。
同时将地点选在那里也方便接下来直接进行阅兵,当时人们其实还有备选项,比如西郊机场。
不过西郊机场距离市区实在太远了,相对来说还是天安门广场更妥当。
因此在再三考量后,1949年9月初周总理就让地点定了下来,毛主席等人看后也觉得非常妥当。
虽然这是我们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庆典,但是在方方面面考虑的都十分周全。
比如说为了解决开国大典的演奏任务,我们专门组建了一支200人的联合军乐团。
为了保证开国大典的现场直播效果,我们特意调用了新华广播电台的两位“台柱子”,一个是齐越,一个是丁一岚。
他们在开国大典上的表现用4个字足以形容,“开创新风”!
同时,开国大典结束当晚,我们还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也就是俗称的“开国第一宴”,各式冷热菜品应有尽有,各大菜系的精粹融于其中……
也正因为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所以开国大典上大家的任务都很重,难免会有些疏漏,比如说开头提到的林伯渠的问题等。
不过从整体上来看,这并未对开国大典造成什么不好影响。
恰恰相反,那些昔日的“问题”在如今看来,还让开国大典看起来显得更为真实、生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为开国大典增彩不少,让如今的我们回想起来愈发怀念。
那不仅仅只是一场典礼,更是全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奋斗取得胜利的证明,是占据全球人口1/4的中国人站起来的宣告!
开国大典结束后,毛主席情绪仍旧十分激动,不过他并未止步不前,反而是又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去,直到第2天凌晨,还能听到紫云轩里落笔的沙沙声。
这也不禁让我们由衷感慨,毛主席属实是对自己有着高要求、高标准。
哪怕是开国大典这样的大日子,他依旧不忘工作,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努力奋发向前。
与此同时,同志们万众一心举行开国大典的故事,也给予了我们不少启迪。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精诚合作,就能取得个人难以取得的非凡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工作人员小声提醒:缺一个字
1986年人大代表到美国考察后,向党中央提出一建议,至今还在实施
我希望这部国产电影票房70亿
1898年就有了遥控技术,为什么开国大典用的还是有线电动升旗杆?
哼一万遍《我和我的祖国》,不如去看它一遍
新中国对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与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