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api 酱 x 许知远:好笑的东西,总带点刺

观看完整版视频▼

▲画面内容来自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十三邀”

“两年之后,papi 酱这样的角色,她会变成什么样?”2016 年《十三邀》的第一期,许知远在对话中向罗振宇提出问题。

“我当然要把她的未来一把透支啊。”罗振宇以不无坦诚的表情作答。

六年前的春天,罗振宇刚主持完那场“中国新媒体的第一次广告拍卖会”,将 papi 酱的首个短视频广告拍出了 2200 万的天价。

看过拍卖会视频的许知远提出质疑:“你们就看这?太无聊了。”


六年后,许知远回顾与罗振宇的那场对话,发出“恍若隔世”的感叹。当初那个话题的中心人物 papi 酱,在两次拒绝邀请之后,终于和许知远见面了。

01

“一定是对生活有很多意见的人,才能做出好笑的东西。”

“生活是过两次的,第一次是真正的体验,第二次通过回忆产生。

回顾从 2015 开始的互联网热潮,许知远发出感叹:“我们是不是比较喜欢过二手生活?”

互联网世界的周期很短,而 papi 酱这个 IP 已经走到了第七年。它兴起于短视频乃至整个新媒体产业爆发的风口之下,也见证了这几年中舆论环境是如何开始走向两极化。

当被问到是哪种特性能让她吸引大众的关注时,她将原因归结于“眼缘

 2015 年发布第一条搞笑视频起,她就以讨喜的形象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

在 papi 酱这个角色背后,关于她本人的故事并没有被呈现。她有很多的陌生感,看上去那么熟悉,但其实是非常陌生的一个人。

制造影响力不是她的初衷。

2016 年的广告拍卖把外界的压力放大到极致,她把那称为“一次营销事件”。除了捐给了母校的两千多万以外,拍卖带来的名气与影响力的确是客观上的好处,却也让她格外恐慌。

作为整场拍卖会的中心,papi酱这个角色的社会身份——姜逸磊本人当天并未到场。

同年六月的“超级红人节”盛典上,papi 酱才首次正式露面,并与王尼玛、谷阿莫和艾克里里等博主一同获得微博十大视频红人的奖项。

但当晚大众关于她的讨论并没有围绕着奖项,而是在红毯上。

各路网红齐聚的活动现场,每位嘉宾的红毯照都被拎出来作比较——妆发造型简单的 papi 酱在一片“照骗”骂声中成为舆论的唯一宠儿,被称作“网红中的一股清流”。

“不愧是中戏毕业”、“气质美女”、“艳压全场网红”……各种版本的夸赞里,流传最广的是“低配版苏菲·玛索”。

连“低配版”这个在多数语境里都算不上友善的前缀,都带着一股自家人视角的亲昵感。

这股让她干什么都被关注的时代风力直到两三年后才平缓下降,她认为这样的状态才叫正常:被追捧就意味着会被捧杀,被捧得越高就会摔得越惨,“我不需要那么惨痛的东西”。

但圆滑也并非她想要的,棱角和刺在她希望表达出的幽默中必不可少——它们都来自对生活的持续观察:“一定是对生活有很多意见的人,才能做出好笑的东西”。

02

“我没有那么多的愤怒,我有很多的无力。”

霍泥芳眼中的姜逸磊,是“永远在餐桌上提供笑点的那个人”。

霍泥芳现任 Papitube 的 CEO 一职,更早之前她的身份是演员,也是姜逸磊的好友及大学同学。

俩人在 2015 年共同注册了微博账号“TCgirls 爱吐槽”,拍摄的第一条视频,是两个人在电影院门口吐槽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 4:灵魂尽头》。

@TCgirls 爱吐槽

视频里是 papi 酱那熟悉的夸张化喜剧表演,说着充满讽刺的反话。如今这条视频是这么被评价的:“她解构了假话,又立刻用搞笑去化解了它。看似粗糙,实际上非常准确。”

那时候的拍摄完全发自兴趣,也不知道未来要干嘛,短视频只是一种她用于表达想法的手段:简单、快速、很容易明白和感同身受。

当被问到短视频是不是典型的能反映这一代人心境的表达方式时,她答道:“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到底是什么样,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我没有那么多的愤怒,我有很多的无力。我的很多视频是基于无力感去做的。”她不想过那么累的人生,也不想用严肃的、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方式去表达。

她在一个争吵不断的家庭长大,父母一路吵到她二十岁那年才离婚。搞笑是她找到的出路和生存方式,用于消解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姜逸磊在 20 岁那年和离婚后的妈妈爆发了争吵,将父母带来的痛苦拿到台面上质问——那是母女二人第一次掏心窝子说话。

“像电视剧一样。”

2005 年,姜逸磊在老师朱凡昌的帮助下考上了中戏。

朱老师是第一个告诉她“偏科很正常”的老师,也在报考中戏前坚定她的意愿:“你不要考虑你爸妈,你就说你想不想(考)。”

回忆起刚到北京的那一年,她认为那是一个让人自由的城市;恰好她读的又是那座自由的、包容度很高的学校,附近都是咖啡馆和酒吧。

“所有的人都在聊书、聊戏剧、聊电影……你会不自觉地觉得——我要做艺术家,我会成为艺术家。”

十几年过去了,学校附近的咖啡馆二楼变得空无一人,南锣鼓巷的胡同口被安上了闸机。姜逸磊也没有做艺术家,她成为了 papi 酱。

直到 papi 酱的形象大受欢迎,MCN 机构也随之成立之后,她中戏的同学中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短视频太低端。

她说:“大部分中戏学生应该都不想成为我这样。”

03

刻意回避苦闷,正成为这个时代的苦闷

在与 papi 酱的对话开始之前,许知远与她公司的同事们闲谈——

“你觉得她的有趣在哪里呢?”

“她的很多搞笑的梗堆叠在一起,能让你很愉快地度过三分钟。”

“三分钟这么难度过吗?”

papi 酱的微博上,绝大部分的视频时长都控制在三分钟上下,超过四分钟的更是少见。在这些视频里,她吐槽各类的生活日常,也讽刺职场、亲子等不同的关系。

几乎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后,她都会单独分享一条读书或读剧本的视频。往年她读过莎士比亚和古希腊的悲剧作品、读过曹禺的正剧,也推荐过《那不勒斯四部曲》。

在这个主题稍显突兀的系列里,她一样采用了变声处理的音色,以外放的表演结合网络用语完成演绎。今年她分享的则是契诃夫的四部剧本,视频时长共九分多钟——是她多数视频的三倍。

papi 酱今年的读书日视频与部分评论

这个系列巧妙平衡了深刻的主题与喜剧表演的关系,拥有一票固定的粉丝,但每年只出一期。

“普通人永远需要被娱乐和更开心的事情。”她认为多数人并不是刻意在回避沉重的一面,而是很难去看见。

苦闷往往来自个人生活的体验,即使是成长在物质不再匮乏的年代下,人也会背负上职场和养家的压力;“内心的苦一旦到达了个人的极限,就感受不到大众的苦。”

一代人共同面对的各个难题和焦灼堆积起来,随时间的推演形成的生活和习惯,也是整个时代苦闷的来源。

如今的人回看九十年代总觉得朝气蓬勃,充满着美好与希望;但也是这个年代里,连同姜逸磊的母亲在内,光是上海市就有约 100 万人下了岗。

曾亲眼目睹家人面临再就业时的迷茫,她便觉得不能只看到老照片上的希望。

每个年代中大多数人采用的消解方式都是消遣和发牢骚;而碎片化的娱乐及网络中的情绪宣泄,正成为这个时代给出的用于回避沉重的选项。

会去思考和反省苦闷的,永远是极少部分的人。

“自由自在”这四个字是姜逸磊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她的公司 Papitube 的 slogan。

她的好友杨铭是这间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负责公司所有的商业运作,也包括 2016 年的那场拍卖会。

回想起那年 papi 酱的爆红,他依然觉得那像一场梦。走红的速度太快,被跳过的很多经历、步骤和感知,都要在未来的日子里统统补回去:“那个课补起来太难了。”

这一两代人都在为过去这些年美好的社会环境而补课。

拍卖会两个月后,罗振宇以原价退出了和 papi 酱相关的所有投资项目。就在退出前不久,他还在第一期《十三邀》中笃定地提起,“这个社会的碎片化趋势不可逆。”



- 今日话题 -

你正经历什么样的苦闷?

撰稿 - 猪猛猛

编辑 - 杀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逸磊还未到场,papi酱已经售罄
papi酱
papi酱首单广告拍出2200万:丽人丽妆中标 曾获1亿美元融资
Papi酱,中国“第一网红”的内容变现之路
papi酱为什么会火(视频)
丽人丽妆要上市了!papi酱2200万的广告该来了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