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

                        

目前,关于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感想多种多样,但真正切合实践的却不多。能将新课程标准和传统教学中有生命力的方式及个人教学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够直接利用于课堂教学的可以说没有。

本课程传统的备课如何推陈出新?课堂教学究竟怎样优化?课后教学怎么科学合理地延续课堂教学?教师特有的有效教学策略性意识有哪些?有效教学各环节各方面内在联系怎么把握?我们渴望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给出适的论述。

我带着自己从教21年的体悟撰写了此文,以飨读者。

一、体现科学性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蓝图

(一)从上观摩课中反映的备课问题

大家知道,如果我们听了一些同科目观摩课,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之后,总会发现:要么教师将教材内容要点演绎得面面俱到,要么在教材内容把握的倾向上“百花齐放”。也许,这很正常,每个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差异。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这些处理也会有机械教学或随心所欲上课之嫌,怎么办?

(二)课标、教材、学情的有机统一

为了减少思想品德课教学上的盲目性,增加其理性,达到最佳效果,我们不妨想想自己在下列方面是否做得到位:

⑴倾心阅读教材,反复领会其内蕴,准确把握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内容倾向性和要点,以便了解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的对接程度。

⑵浏览思想品德科课程标准,研读教材上的“点睛之笔”。准确、全面、完整地理解课标精神,以便反察所持教材内容在编写上的优点与不足。

⑶及时地、经常地了解和分析归纳学生的现实思想品德需要,以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体现课标要求以及增删、变改固定的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设计不断逼近改变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需要。为此,在每学期初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整理备课时教师适应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平时可采取经常及时尽力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同时在作业上辛苦一点,与学生书面对话;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处理学生中间涉及品行的问题等方式方法全面切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优点和问题,在备课中适当向解决学生思品素质的实际需要上倾斜,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一点。当然这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认识态度、工作责任感和毅力的严峻挑战,我们在这方面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兢兢业业的行动,方可坚持下来。因为每个教师都知道,了解学生、分析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和依据。我们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学生直接进行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政治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平时思想心理行为动态的密切关注。

三 对几种合情不合理观点的澄清

有人认为作为教师关键是要上好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可以粗略一些。但谁都知道,上课准备愈充分,愈适应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和教师的发挥。

相反,有人认为,教案越周密越好,因为真正的教案反映着一个教师的责任心,至于上课效果,决定性因素太多了,管不了。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在撰写的教案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始终指向上课效果,最大限度地控制反馈调节课堂教学效的。备课是决定上课效果的前提条件。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好年,但是只要以考试分数录取学生的方式不能解除,就应当现实一点,把上课、辅导、训练抓紧,把学生逼起来,备课没必要上心。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不可以完全认同。备课的形式可以简化和多样化,内容也可以有详有略,但不能不用心。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教学上主要凭工作热情和勤抓学生是不够科学的,不可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因为上课前的备课相当于“决策”,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尽力避免。

二、突出师生关系教育性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生命

 如果说上述备课要求和意见可以用来避免盲目教学之嫌,在设计上保证有效教学的话,下面几点体会便在上课环节上体现有效教学理念的要求。

(一)必要且充足的生活化教学支架

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科目。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引进适度的教师个人资料、校本资料、生活资料、社会资料、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走近现实,学以致用,从思想品德养成方面提高学生融入和改进现实的能力。这方面可以适当多精选、编撰能体现课标要求和学生思想心理需要的情景材料在课堂上组织或点拨学生分析、感悟,以促使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内化为素质。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提供教学支持,能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1]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适应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也从教学资料选择与整合的方面保证了师生教学关系有效性的最大化。

(二)体现尊重与合作性的调控策略

课堂教学应及时调控策略,积极适应学生情况。比如,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情景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尽量避免摊派任务式硬要求学生发言,因为有时更自然的讨论、交流的方式远胜于规定让学生发言、交流的效果。笔者曾听到一位八年级老师在思课上给学生认真讲述了教师教学用书上提到的四川妈妈冉敬芳发人深思的故事后,他先是直接问学生:你认为这位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意外的是学生没有一个举手。他便立即改为让学生与同桌以及前后同学议一议,然后再谈见解。结果,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热烈讨论甚至争论起来,随后许多同学相继举手发言,而且言辞真切,意见深刻,这位教师很快作了点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我们遇到上课卡壳或冷场时,也许多多尊重学生表现,换换方式会更好。就这一点转念,往往会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既要重视自己如何教,又要研究自己教学的对象,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考虑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正如刘强教授所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复杂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

(三)充满理解和爱心的换位式引

1.任课教师在不同班级里必然遇到不同的学生群体,即使同一班级里的学生,由于学生有智能、家境、习惯、身体等正常差异,于是个体在认知水平、情感层次、意志毅力等方面会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所以我们在思课堂上与学生讨论或对话时,一定要机敏、耐心地因材施教,切不可压抑后进生的情绪。特别是某一个班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发现其整体认知水平偏低时,还可以尝试穿插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或材料,以带动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是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问题或资料都可以用来链接课堂教学内容。   

 2.正如船可能遭遇暗礁一样,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在课堂上,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缺失自律自强而教师内心变得忧心忡忡时,要忍,冷静地寻求变通之法。比如说安排的学习任务学生没做、调查活动未落实、课堂上都不注意配合老师等现象可能许多老师遇到,惩戒是必要的,但切忌动不动就处罚,要理解学生,可能是我们安排粗心、可能是学生的确没时间、可能是我们的课堂设计激发不起学生的热情等总之,传统的责罚学生的办法对于现代学生要慎用,教师善于换位思考是关键,心理健康是关键,转变策略是关键。对于思想品德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确实是不可以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要在应对学生的逆反状态中对其有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因为“教师应该用仁爱之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的善良、关怀是学生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的基石。[3]这是笔者认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在这里,我没有讲怎么实施课堂教学内容,而只强调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倾向去顺畅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这被许多人认为不值一提,但我在21年的具体教学中感到很重要。

育人先修己,谨慎无意识教育

除隐私外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袒示真实的自我,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内容课下教师自己能做到。这不仅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问题,而且是任课教师本身能不能成为所任课程的活教材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突发的事情时,比如你正在上课,学校突然要安排一部分学生重新打扫卫生、政教处叫去一些学生去处理有关问题、通知收取某项费用等等,遇到这些情况最好在尊重学生态度,理解学生情绪的前提下,用你给学生所传授的观点、方法去评价一下,以矫正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一句话,敢于始终践行所教,教以致用,促进学以致用。至少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踩踏”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稚嫩的精神世界,就是说要重视对学生多从宽容、理解、欣赏、鼓励的角度去培养,让其灵性不灭。

三、关注现实体验的课后指导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教学的结束是在上课环节结束并有适当课后“教学”延续之后,因此必须保证课后训练和辅导的有效性,即课后“教学”效果最佳化。做到下列几点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化并有价值的作业练习

作业、练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业、练习的量和难易程度要给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有区别地设置。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课作业、练习,都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觉闪光点来设计。教育家杜威早在1916年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4]其强调了教育教学与生活和发展的高度一致性。我们在作业、练习这一教学环节上努力做到内容生活化,这是体现教育目的的育人性和保证教学效果的科学要求。

   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智慧水平

1.社会化始终是个体和社会的需要。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个人走向群体、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理解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5]引导学生真切关注社会热点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和规范性的作用。关注社会热点也是一个有时代意识和开阔视野的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经常给学生布置有关社会热点的家庭作业。比如,时下流行的手机短信领域的红段子现象反映了何种社会意识?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发生里氏7.4级地震,党和国家与全国人民一道把救人作为最紧要的任务,你有什么感想?北京市为了推进教育资源公平享有,对小学升初中的学生与他(她)们将要上的学校实行电子派对政策,你有何评价?

3.关注社会热点,不仅是巩固、延伸、拓展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手段,而且本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初中绝大多数学生正处于9-15岁的年龄,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劳伦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此时的孩子社会道德意识处于世俗水平”。[6]可见初中阶段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社会化的极其重要的时机。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其亲近社会的行为。

   生活体验与所学积极地对接

1.学生的生活体验始终是其发展的基础。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越是切近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内在需要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价值。正如路海东所说:“内在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是稳定而持久的,因为由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学习者以获取知识和学习活动本身作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满足不但不会使求知欲、学习兴趣降低,相反,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会更加强烈,成为一种自我强化的内部推动力量[7]

2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理解、验证、消化、吸收课内所学的知识、观点、方法、技能,不能单纯地进行思想品德灌输。要以适当的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学习的习惯。比如,课堂上提一些列举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积累来回答;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实践作业、课外活动等。总之,脱离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是空洞的说教,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只有坚持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才容易避免学生在校所学被社会环境所抵消的现象发生。

    

四、转变任课教师的观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精神源泉

思想支配行动。思想品德课教师有效教学必须始终具有正确的宏观理念,以保持对有效教学必要性重要性持久稳定的意识,从而志于有效教学实践。

   实施难度的认识

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并不像在一些人眼里那样十分容易,而是教学难度很大的一门基础学科。因为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常常受制于学生现实思想品德表现琐细且变化着的实际之制约,教师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觉察学生的需要,并努力称当思想品德修养的化身,为全体学生复杂多变的思想品德成长做披荆斩棘的艰辛向导。

   为人师表的要求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教师的平时修养要求相对于其他任课教师都要高。不言自明,教师本身应当是学生的“教材”。因为“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8] 所以,以身作则既是职业道德又是教学资源和手段。教师必须具有慎独意识和社会化楷模的修养标准。  

结    论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必须在包括课前课后和有效教学策略性意识在内的各个环节上,以科学扎实的态度和行动务实教学。

参考文献

[1]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第194页,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11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3]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11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4]茹宗志 李军靠主编,《教育学教程》第16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5]赵继伦主编,《社会学概论》第三章第一节,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6]康秀云讲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专题讲座),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7]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第150页,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8]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尹辉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提问的研究》 - 内容 -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获奖论文300篇交流)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
初中思品“三三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