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显鹤南村草堂:湘学复兴导师,船山第一功臣(上)

邓显鹤南村草堂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曹家镇梓木冲,距离魏源故居不远。壬辰年秋从长沙一路西行,在邵阳访完胡曾墓后,夜宿隆回县,次日一早向北折向新化,绕道司门前镇拜访了魏源故居,然后才到南村草堂。邓显鹤(1778-1851)字子立,号湘皋,晚号南村老人,嘉庆九年(1804)举于乡,道光元年(1821)官宁乡县训导,后因病返乡,又主讲邵阳濂溪书院十余年,一生博究群书,广搜史籍,以整理乡邦文献为己任,著有《南村草堂诗文钞》、《易述》、《毛诗表》、《宝庆府志》、《明季湖南殉节诸人传略》及《安徽艺文志目录》等等,曾编纂《船山遗书目录》,著录王船山先生遗书五十二种,又辑有《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楚宝》、《周子全书》、《圭斋集》等,在方志及乡邦文献的搜集校刻上贡献尤著。

邓显鹤辑《船山遗书》金陵书局重刻本,书牌

邓显鹤辑《船山遗书》金陵书局重刻本,牌记

从以上这些情况来看,邓显鹤可以称得上是文献整理大家,而他的所整都是跟湖南文献有关者,并且他所整理之书部头都很大,比如《资江耆旧集》60卷、《沅湘耆旧集》200卷、《沅湘耆旧集续编》100卷、《沅湘耆旧集小传》20卷等等,他还著有《宝庆府志》157卷、《武冈州志》34卷,尤其最著名者,是他跟邹汉勋等人整理出王夫之著作38种180卷,从此使得王夫之有了大儒的地位,正是因为邓显鹤的努力,才使得湖湘之学成为了晚清之后的显学,故而曾国藩评价他说:“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食饮,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而左宗棠也有这样的评价:“著作甚勤,四海声名今北斗;风流顿尽,百年文献老南村”,所有评价中,我觉得梁启超说的最到位:“笃于内行,博涉群书,足迹半天下,海内文人,多慕与之交。晚官宁乡训导,寻乞病归。因事至长沙,请诗文者络绎不绝,顺然称楚南文献者,垂三十年。生平尤笃风义,喜振拔孤寒。”正因为他的付出,所以梁启超把邓显鹤誉之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船山遗书》邓显鹤序言

王船山,也就是王夫之,为近代名气很大的大儒,但他是清初的人,直到了清中晚期,他的思想才被后世发掘出来,而这个发掘人从历史的资料来看,都将其归在曾国藩的名下,但在历史上,首先整理王夫之著作的人,则是邓显鹤。王船山去世之后,因为他的思想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影响力,但邓显鹤却认为:“(王船山)当与顾亭林、黄藜洲、李二曲诸先生相颉颃”,顾炎武和黄宗羲是清代的开山人物,同时李颙也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而邓显鹤却认为,默默无闻的王夫之,其思想性绝对可以和以上三位人物相比肩,这样的认定也足可以说明,邓显鹤有着异于常人的前瞻性,但是,王夫之的著作大都散失了。在道光年间,邓显鹤到处搜集王夫之遗著,当时他只找到了50多种,而后王夫之后人听到了这个情况,主动跟邓显鹤联系,并且邀请邓前往湘潭主持刊刻《船山遗书》,这就是后世所说的180卷本。而后,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知道了这件事,他二人也极其尊崇船山先生,于是继续搜集船山遗著,再加上当年邓显鹤所搜集的100卷,汇集在一起,达到了322卷。

《船山遗书》卷首

清咸丰四年,太平军攻陷湘潭,邓显鹤所刊刻的《船山遗书》:“板竟毁于火”,这个结果让邓显鹤很是不平,他感到自己能力有限,于是多次写信给曾国藩兄弟二人,希望他们将搜集到的《船山遗书》汇集在一起,重新刊刻出来。那时,曾氏兄弟正在跟太平天国作战,而后到了同治元年,邓显鹤也去世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还专门去拜访了王夫之的后人,并且向他们承诺,肯定会把《船山遗书》重新刊刻出来。到了同治四年,曾国荃攻克南京之后,还是在安庆成立刊刻书局,把《船山遗书》刻了出来。安庆书局是清末官书局成立的第一家,这个书局而后迁到金陵,就变成了金陵官书局,因此,中国第一家官书局是安庆书局,还是金陵书局,为此引起了学界的一些小争论。其实,安庆书局的成立就是为了刊刻这部《船山遗书》,刊刻完后,就迁往金陵,变成了金陵书局。如此论起来,这两家书局其实是同一家,按照这种思路推下去,正是因为《船山遗书》的刊刻,才有了中国官书局之始,邓显鹤对于中国印刷史的贡献,我想他自己也未曾想到过。

金陵书局刻《船山遗书》中王夫之像

经过邓显鹤的大力提倡以及曾国藩的相关研究,再加上安庆书局对于《船山遗书》的刊刻,这一套组合拳,使得王夫之成为了思想史上跟顾炎武一样齐名的大儒,正如谭嗣同的评价:“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矣。”谭嗣同把王船山视为中国思想史上五百年来第一人,可是人们却忘记了首先把王夫之发掘出来的人,是邓显鹤,王先谦为此评价说:“今者船山先生竟与顾、黄两先生共垂不朽,刊书之功不可没。”

邓显鹤生平惟喜读书、藏书、访书、著书与刻书,藏书处有听雨山房、古希濂堂、读易窗及南村草堂,但他更为后世所重者,并不在于藏有多少珍籍,而在他对于古籍文献的搜求与整理。《续碑传集》曾载其访求文献之艰辛:“而吾楚值鼎革之际,其毅然殉白刃、踏沟壑者,不可胜数。迨殊世久远,尺笺寸楮,幸不随水火劫夺以没,其散而弃于山崖墟莽间者,盖十九而二三也。……先生往来踯躅于沅湘之滨,每得残缣短简,如获异珍,惊喜狂拜,不能自己。”

邓显鹤前跋《磵东诗钞》

曾国藩在为他撰写的《墓表》中,也曾详细记述这一点:“……于是搜访滨资郡县名流佳什,辑《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又有:“衡阳王夫之,明季遗老,《国史儒林传》列于册首,而邦人罕能举其姓名,乃旁求遗书,得五十余种,为校刻者百八十卷。浏阳《欧阳文公元全集》久佚,流俗本编次失伦,为复审补辑若干卷”等等。这篇《墓表》后来由左宗棠亲自书丹,该碑原石,今已不存。前一段,在网上看到资料,邓氏后人愿转让这件《墓表》的拓本,以此来筹资重建快要倒塌的邓显鹤故居。

邓显鹤的南村草堂至今尚存,但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浸蚀,如今已面目全非。经过前一晚的仔细规划,是日早晨八点半我准时由隆回县出发,计划包一辆出租车前往新化县,途中绕一下隆回县的司门前镇,拜访魏源故居,再经312省道前往新化县,到了新化县后将行李寄存于火车站,再转租一辆当地出租车至曹家镇梓木冲,寻访南村草堂。隆回到新化百余公里,两三个小时应该足够,曹家镇距离新化县仅十公里,再加上寻访及拍照,整个过程速去速回,一个小时足矣,这样我在赶上下午两点二十分前往怀化的火车之前,还可以略事休息。

这一片原本均为邓显鹤旧居

但是这个计划从早上一出门就发生了意外,我站在宾馆门口,接连拦了好几辆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去新化,马上摇头表示不去,也不说原因,直到最后我使出无赖招术,拦下车后拉开门立即上车,坐稳之后再说出目的地,一副不打算下车的样子,司机果然无奈,往公司打了一个电话,用当地话说了几句,才开始跟我谈价钱,要价三百元,我还到两百八,司机答应后马上要我交钱,称交完钱才能上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文献泰斗 湘学复兴导师
【书厂】传忠书局:褒忠其始,传忠其续(下)
沉寂200年后终名满天下:王船山爆红 多亏了超级铁粉
走近关学(二)
邓显鹤
趣说湖湘(十五)罗汝怀:整理《船山遗书》,构建精神教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