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 谈中药的煎煮方法兼与郝万山教授商榷 | 百草居
中药的煎煮方法犹如烹饪,煎煮得法与否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现代中医要求患者一剂中药煎煮2-3次,根据药物成分不同,滋补药煎煮时间长些。汉代张仲景的煎药方法是一剂中药煎煮一次,但是张仲景的煎煮方法一次用水量大,煎煮时间长,比如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70个 炙甘草一两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汉代的度量衡与现代换算为麻黄45克 桂枝30克 炙甘草15克 杏仁约20克 东汉的一升为200毫升,一合为20毫升,就是说用水1800毫升,煎成500毫升,温服160毫升,而药材总共才110克。百家讲坛郝万山教授说现代煎药方法是2次,每次煎煮中药只能提取有效成分的百分之四十五,按郝教授的说法麻黄汤按仲景的煎煮方法只能提取百分之45-50,就是说麻黄用45克因为煎煮提取不净相当于现在20克多,分三次服用就是每次服用7克麻黄,现代用麻黄12克煎煮2次分2次服用就是每次6克,言外之意张仲景用量虽大但煎煮方法不合理而浪费药材,现代中药常用量就接近仲景的实际用量了。这个我不赞同,为什么呢?因为影响中药成分浸出的是水与药的比例,还有就是煎煮的时间,其实现代人煎煮中药多数是患者自己煎,一般用水的量过药材2厘米左右,即是一次用水量根本远远少于仲景的一次用水量,估计仲景的一次用水量相当于现在的2次用水量。如麻黄汤1800毫升煎成500毫升,煎煮时间远远多于现在煎煮时间,所以我认为仲景的用量是比现在用量大得多,但仲景用药药味少,多为3--7味之间。现在医生多为12--18味药,仲景用药药味少减少了有些药破坏君药的有效成分以及影响某些中药成分的浸出,而现在的煎煮方法2-3次,还容易把中药中无用的成分浸出,因为方子中不同的中药在煎煮过程中浸出时间不同时,犹如大米与高粱米煮粥时不同时煮熟一样,仲景的长时间煎药过程是复方的化学反应过程,如果分煎就没有此效果,如《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12枚 此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换算为现代半夏40克 黄芩人参干姜甘草各45克黄连15克,共约270克都是根茎药物体积小,仲景在东汉所用人参不是现在的人参,岳美中教授认为是党参,但都缺乏有效考证。半夏是生半夏,在医院药房基本都是制的,我临床用生半夏45克没有不良反应,我临床10多年都是用生半夏。这里一斗为10升,相当于现在的2000毫升煎成1200毫升时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次服用200毫升,相当于现在小饭碗大容量。这里的去滓就是再煎就让中药成分化学水解减少药物副作用,因为患者本身胃脘痞满呕吐,这样煎煮可以明显减少对胃肠的不良反应,大小柴胡汤也是去滓再煎可以为证。我采用仲景煎药方法有9年多了,就是煎煮一次但是用水足量,根据药物的药性而用文火或武火,临床疗效满意!而且减少现代煎药2-3次的换水麻烦,我虽然素食但我想熬鸡汤与大骨头汤都是长时间一次吧,没有2-3次的吧?所以我认为张仲景的煎药方法是很科学的!

在这里说说上海沈丕安教授所著《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关于柴胡对胃粘膜刺激的说法,他认为柴胡用于肝胆疾病引起的胃肠症状,不适于胃肠道病引起的胃肠症状,就是怕柴胡成分的皂甙刺激胃粘膜,少量用为妥。张仲景的大小柴胡汤柴胡用量半斤相当于现在的125克,但必须辩证准确。我想即使柴胡皂甙刺激胃粘膜也不能束缚我们的大量应用,因为仲景的长时间煎煮又去滓再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中药药理是必须的,但不能被束缚,因噎废食!

张雷辛卯年2月27日于岐黄书屋!http://blog.sina.com.cn/zhanglei77



注:百家讲坛的郝万山教授伤寒论讲义网址//v.youku.com/v_playlist/f3292542o1p17.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张仲景煎药方法的科学性兼与郝万山教授商榷
跟着医圣张仲景学习“煎药法”
仲景半夏药法浅析
看仲景用方,煎服法不同,如何影响疗效 中...
虽然有了煎药机,但这些传统中药煎煮法可不能丢!
中药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剂型对方剂疗效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