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学生的课堂提问,教学如何进行?

——教学切莫边缘化

对于学生提问,教师应本着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和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关系,有多大关系,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个别问题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提问,教师应该表扬,借以调动、培养学生课下独立学习、思考的良好习惯,并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反之,价值不大,则应该本着鼓励的原则,课下予以个别解决。

子曰:“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过程。有些人打着“创新”的旗帜独辟蹊径,在课堂上以“学生主体”、“平等原则”为借口,教学行为漫无目的、随意敷衍,看似热闹,其实学生并没能真正学到知识。由此,我想到我们课堂上的一些令人费解的状况,这些状况无以名之,暂且说它是“边缘化”吧。比如,有的教师抓住课堂的某一点,就某一内容进行多例题练习,对课外辅导书、习题集大肆引用,而把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置之不理,把课本放置一边。俨然博学多才的模样,还美其名曰“举一反三”,而这“一”根本没有明确。从教学方式来说,有些教师满堂问,满堂讨论,问题不论巨细,一律要探究,要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到哪里,教师的教就跟到哪里,学生对问题讨论到什么程度,教师的教就跟到什么程度,课堂闹嚷嚷、乱哄哄、热闹非凡。

教师总想运用课程改革新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好的。然而事与愿违,认识上进入误区,行为就要发生偏差。有些问题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首先,要分清学科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各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规律,以数学和语文为例,我们的基本态度应该是: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目标,但不必刻意追求目标的达成;而数学教学不但不能没有目标,还应该努力追求目标的达成。

“学有所得”是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底线。教学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随意性大,飘浮无根,学生所得必受影响。“有意种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毕竟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能反映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旁枝斜逸,杂草丛生,可能会博得课堂里的“轰动效应”,但“乱作为”的结果是得不偿失。教师抓住一点乱生发,多目的终会变成无目的。原先预设的教学目的如果欠妥当,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修正、改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离题万里。

其次,要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基础教育是本中之本,努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祖国繁荣富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的教育机制由原来的市重点、区重点、一般校向市级示范校、区级示范校、基础薄弱校转变,学生仍采用按成绩由高到低的录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施教学,“因材施教”,毕竟学生水平相对一致。虽然这种机制事实上造成了各个学校起点不一致,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心态等产生差异,但是面对这种机制,我们一线教师是无能为力的,也不能怨天尤人,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立足所在学校学生的层次,因材施教。“语文学科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是基础的基础”,“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然而,现在不少中学生语文、数学基础堪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无庸讳言,课堂教学也应反思,负一部分责任。一些课热闹非凡,学生此起彼落地发言,课后向学生了解他们学到些什么,对这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们往往或茫然,或答非所问。这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误解。“平等对话”,师生双方都应“有作为”,而不是一方“有作为”,一方“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正确处理“自主”与“主导”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收到实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则正好解放了自己。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看似热烈的讨论,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不着边际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结果是,甲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信马由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节课上完了,不明白教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对传统教学做了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文本。同样地,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最终导致教师的预设目标无法完成。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应该看到,课程改革是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任务看似减轻了,同时教学参考书中对一些问题的答案限制也不再那么死板了,但实际上它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首先教师自己要吃透教材,要对教材有自己正确的看法,这样在指导学生时才能有高屋建瓴之感,才能准确驾驭教材,游刃有余。同时,教师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出现问题,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点拨,甚至应多做一些估测,并为可能出现的每种问题设计好应对之策。通过这样逐步的引导,最终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不可能预测到每种情况。如何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教师应及时捕捉到教学过程中闪现的教学契机,准确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同时,教师还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例如,一次听课时,授课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这天为什么穿得特别漂亮?”一位女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是个爱美的人。”这位老师

说了声“好”,示意她坐下后,又让其他学生发言。最后,他说:“大家回答得都好。”接着转入了后面的内容。

在上面课例中,这位教师对所教授的教材没有吃透,甚至没有把握住这篇小说的主题,教师对人物的分析尚缺乏整体的把握,也就无法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如果教师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并适时引导,譬如:“既然韩麦尔先生是个爱美的人,为什么他平时不穿这套盛装呢?”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教师跟在学生后面转了。不难想象,像上述课例那样,即使一堂课热热闹闹,但学生对文章主题仍然不会有正确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仍然无法实现。

当然,不等于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了任务。“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目的。可是任何教育都会具有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短期目标经常无法完成,势必影响长远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批判是为了建设,反思是为了超越。走进新课程,绝不应该只是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漂亮的新外衣。“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课程改革绝不是淡化知识与能力,而是对其进行整合、筛选,“强主干,删枝叶”,去旧、去偏、去繁、去难,该教的基础知识必须教,不该教的繁枝茂叶,要忍痛割爱,千万不可碰到知识犹如触电。离开了具体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与谁融合?过程与方法又如

何体现?在教学改革热闹的背景下,我们应冷静思考,切莫使教学行为边缘化,舍本逐末。

——区别对待,恰当应对学生的课堂提问

新的课改理念的实施,给了学生们广阔的发展空间,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给教师把握课堂带来了不少麻烦:有的教师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干脆视而不见,不给学生举手提问的机会,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或搪塞过去;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一回应,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落实;更有个别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强,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与本节课的知识不相干。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课堂感受来进行。但是,如果对课堂上有着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经验、认知风格和情感表达的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回应,课将无法进行。那么,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提问与教学进度的关系呢?我的观点是:区别对待,恰当应对学生的课堂提问。

对学生的问题如何回应,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判断学生问题的价值,依据价值性大小给与回应。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学生提问的意图看,一类是为了自己更深入地了解知识而提问的问题(视为“良性问题”),一类是有捣乱嫌疑的问题(视为“不良问题”);从提出问题的内容看,可以分为与本节课教学目标相关和不相关两类;而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又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既有“是什么”的问题,又有“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等。我们姑且把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都归为“正问题”,把偏离或背离教学目标的问题归为“负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学生提出的“正问题”,不管是良性的还是不良的,是深层次的还是浅层次的,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教师都应给与积极回应。对学生提出的“负问题”,教师一方面可以启发引导,将其转化成“正问题”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及时处理学生的课堂提问,会影响教学方案的实施,会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却使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的情感得到满足,值得!

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要处理好学生提问与教学进度的关系,还要注意恰当地选择处理方法,可以是直接告知,可以是师生的互动讨论或生生的小组讨论,可以是学生的自行探究,也可以课下解决……要依据问题的内容灵活进行。

恰当回应学生的课堂提问,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有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课堂教学资源来看待的意识,并且有机敏的判断问题价值的能力和灵活的调控教学环节的能力等。要有这些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进行经验的积累。

——优化预设促进生成

10年前我刚走上讲台时,每次上课前,我都非常认真地写好教案,上课时严格地执行,不敢有一点偏差,课堂总是要按预先设计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真有点“拉学生入圈套”的感觉。后来,由于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不敢引导,即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大部分达不到课程要求,我仍按照学生的思路完成课堂教学,强调所谓的“生成”。现在想,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应该说,课堂精彩的生成确实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但教学前的预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教学是集体教学,我们的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我们的教学是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利用教材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理性的、清晰的分析与研究,并做出精心的设计。否则,课堂

上的“生成”不仅不会有很高的价值,甚至会导致学生“天方夜谭”“南辕北辙”,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其实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我们应该优化我们的预设,使预设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

第一,在备课时要注意预设学生质疑的时间。

教师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相关的教学思路,课堂同样可以出现精彩的生成。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往往要在文章的标题、中心句、教学重点、难点处质疑,教师就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预测,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问。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问,主动探究的热情就被激发了,于是自主探究成为一种需要,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思索,带着一份专注,认真地投入学习当中,投入对文本的解读与发现当中。然后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不断碰撞,也会有精彩的课堂生成。如何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继续生成新“预设”,那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学生的“生成”成为教师进一步“预设”的最好契机。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把握点拨的契机,促进生成。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思考,就抓住了教学契机,实现促进更高层次课堂生成。这就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由此看来,只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的生成才是有价值的,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引导”作用。“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教学才会充满挑战与创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这样就能上一堂好课
怎样做校本教研
值得警惕的十个课堂教学细节
新课改师生互动的有效语文课堂
“教学调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