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76. 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课?


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1.规章制度的不适应;2.正规课程的不适应;3.人际关系的不适应;4.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事实上,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适应问题,既反映了新生的一般性适应问题,也包含学科特点的特殊问题。因此,对一年级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不适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适应性辅导,同时也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本人更好地应对学习适应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NO.1 对数学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不会倾听


【案例1】


亮亮,男,在进入小学前已经将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全部学完了,平时上数学课基本不听,轻轻松松便能达到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要求。但他却让老师们很伤脑筋,老师讲课时,他总是在下面做小动作,不是翻书,就是摆弄文具盒,还经常乱翻别人的东西,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


【分析】


(1)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环境的差异


幼儿园环境漂亮,游玩、学习、生活设施丰富多彩;而小学的环境比较成人化,活动设施多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多数教室都只有桌椅,座位也比较固定,且没有玩具和其他设备,对孩子没有吸引力。


(2)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成熟


一年级新生年龄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枯燥,因而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3)家长、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听说能力的训练属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方面的活动,而数学教学过程中无需注重听说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的听说能力,造成学生片面地认为数学学习只要会做、会算、会写就行了。


另外,由于有些孩子学前数学准备过于充分(如上述案例1中的亮亮),上课不听,数学学习的测试也会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就会被成绩迷惑了,不一定会对其提出上课要认真倾听的要求,久而久之,一旦坏习惯养成要改正就困难了。


【教育干预策略 】


(1)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图画、课件、游戏等引入课堂。低年级的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整个教学中。


(2)适当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


一年级学生的情绪色彩很浓,常常由于兴奋,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这时,教师可以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瞧,XXX今天听得多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听得真专注!”“大家看,XXX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补充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 ……这样的评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3)示范引导,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我们说,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要让他们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就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


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发表意见时,哪怕发言断断续续、细如蚊吟,教师除了鼓励学生放开声音,大胆地说,同时也应以听众的角色,以一种呵护、欣赏和宽容的心态,用心去与学生交流,边听可以边肯定,诸如“嗯,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数,真不错!”“好的,数得很清楚,也能把怎么数的说清了。”当学生感受到老师也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时,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其他学生看见老师在那么专心地倾听,当然也会学着仔细倾听。教师的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


听之前,要提出听的要求。告诉学生,倾听时要“眼睛看,耳朵听,脑袋想”。教师提出诸如“仔细听,一会儿请你做做小裁判,说说他哪儿说得好”“注意老师说话的语气,你能告诉大家老师要强调什么吗”“一会儿要请你把XX的话重复一遍哦”“注意听,我敲的声音有轻有重,能数清楚吗”等要求。


听之后,要检查听的效果。比如,一个学生回答后,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后评议:“他哪儿回答得好?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谁能把他们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一些”,等等。评议后还应有总结。渐渐地,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了。


NO.2 对数学学习要求的不适应——不会表达


【案例2】


小刘,男,学习成绩、课堂常规都很好,可每每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支支吾吾,说不明白,有时甚至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憋了半天来一句“我忘了”,弄得他很尴尬,不知不觉中也降低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分析】


(1)生活语言影响数学语言的表达


幼儿园多以孩子的生活内容作为学习主题,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比较低;而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表达不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要求一下子高了许多。比如,开学第一课“我们的教室”,学生往往喜欢用生活中常用的“只”来表示数量:16只凳子、16只椅子……而规范的数学表达要求学生能正确合理地使用量词。


(2)不会倾听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不够完整,语句不够规范。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听清伙伴的回答,那么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是要学会“听”,这样才能在模仿中把数学化的文字语言说正确、说规范。


【教育干预策略】


(1)在评价中发展数学语言


听是说的基础,可以让学困生重复他人的回答,让优生评价、补充他人的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示范,通过师生、生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


(2)在交流中提升数学语言


数学教学的交流主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其中,同桌交流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交流形式。比如,巩固“数的分与合”时,就可进行“我说组成你猜数”的同桌交流游戏;在教学“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也可让同桌通过互说计算过程来巩固算法……这样的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同时也可鼓励差生多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在情境中应用数学语言


当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教师应适时为他们创设“说”的情境、营造“说”的氛围


比如,在学习“5的组成”时,有老师设计了“对口令”的游戏。师:我拍一。生:我拍四。合:1和4合成了5。小朋友对此游戏乐此不疲,既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训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在轻松愉快的说话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新的知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NO.3 对数学学习内容的不适应——不会解题


【案例3】


莎莎,女,思维敏捷反应快,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但往往说不完整。由于识字不多,在家里家长总是将题目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再让她动笔,因此课堂上当要独立解题时,她常常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分析】


(1)缺乏对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一年级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学生而言,要把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有一定的困难,这样直接导致解题时出现困难。


(2)有限的识字量影响了解答习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但读题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识字,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在做题时往往会碰到很多不认识的字,尽管在做之前老师都会把题目读一遍,可还是会有学生听过就忘。由此,学生在认字方面存在的差异,便直接影响到了数学练习完成的质量。


(3)新的句式和陌生的练习形式造成对题意的不理解或曲解


新课程倡导思维的开放性,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比如,一年级教学“上、中、下、左、中、右”时,教材上有这样一副图:小胖在2楼,小巧在3楼。除了常规的问法“小胖在小巧的(    )面”,还可以问“小胖的(    )面是小巧”。对这种句式稍有变化的练习,会使一些学生回答没有了方向。又如,6-2=(    )-(    )=(    )-(    )=(    )-(    ),学生往往会曲解题意,将前一个算式的结果当成是后一个算式的被减数,误做成6-2=(4)-(1)=(3)-(1)=(2)-(1)。


(4)不审题或不会审题导致做题的盲目性


有些学生是因为识字不多看不懂题目要求,但还有很多学生并非是因为不认识字,而是没有审题的习惯,往往是一拿到作业题就开始凭自己的感觉做,根本就不清楚题目已知的是什么,需要完成的又是什么。比如,在5、8、2、4中选两张卡片放在数位表上,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有些学生对题目中两位数的要求视而不见,有些学生写出的数中会出现其他的数字。


【教育干预策略】


(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先教会学生一些比较关键的字,如加、减、和、差、一共、剩下、原来等;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边读题便圈点关键字的好习惯;也可以请识字多的同学来读题目要求,读的时候用重音读出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处。


(2)补充多种形式的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不同类型的练习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有教师设计了“帮小动物找门牌号”的练习。

学生在熟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同时,尝试了一种新的练习形式——匹配题。在为小兔找门牌号时出现了争议,有的选择了“61”,有的则选择了“51”。教师适时引入估算的方法——其中一个加数已经是“54”了,先将和是“51”的排除,再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忘记了进位。学生练得开心而有收获。


(3)从情境演绎中获得解题方法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多样的,学生获取解题方法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走,在做到的小朋友下面打“√”。

在做这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原因有三:① 上下楼梯靠“右”走,这个靠右,指的是靠什么的右边弄不清楚。② 由于判断的是他人的右边,当与自己的方向不一致时(如上图中下楼的三个小朋友),学生很容易出错。③对于没有形成空间想象的学生,单凭看图很难作出正确判断。


让学生看图判断,不如让学生亲自演绎一下上下楼梯的情景,把自己当作图中的某个同学,像他那样走一走,就能很快作出正确判断了。


(4)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配合


小学开设的各学科都是基础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各学科之间不是封闭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针对有些学生因不识字造成的题目看不懂现象,可以与语文老师沟通,让新生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先认识数学上的一些常用字,如上下、前后、左右等表示方位的字,大小、多少、长短等表示数量关系的字,摆、数、连、比、填、算等表示操作要求的字,等等,以方便学生学习和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期提质计划
[原创]勤耕耘细思考,有效教学提质减负
谈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是这样教数学
对一年级新生课堂组织教学的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