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剧如何完成剧本的分场呢?

上期内容:

为什么电视剧大IP都被香港导演“承包”?

初评《长城》入围《驴得水》落选,第八届中国导演协会年度奖悬念重重

青葱速递 | “剧本工坊”导师特辑——翁子光

这九位女导演和她们的作品可能会颠覆你对电影的看法

编剧如何应对“跨媒体叙事”?

更多内容请点击菜单中的“历史”

为什么要进行分场呢?


戏剧是一种模仿,把冲突和斗争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不只呈现,还精简地呈现;故此,只呈现最有关键的情节 ( 故事 ) ,最能刺激观众的感情。一切无关的枝节,都被浓缩、删除。  


分场的分段方法


舞台上的戏剧,用揭幕、落幕、亮灯、暗灯(或全黑)来表示时间、地点的转移。电影院内,银幕上升下降只代表开场散场,影片中的时间、地点转移用溶入溶出、切割画面或特技切割镜头代表,而电视也大致与电影相同。



当编剧写一段情节时,要先选择好这段情节在什么时候发生(时);在什么地方发生(地);有什么人参与(人)。时分日 、夜,或细致地注明黄昏,甚至中午十一时五十分(如果有极大关键的话)。这是时间的“时”。


编剧也要注意情节相关系的时间,例如是紧接上一场的时间,或者是上一场的翌日,又或者是上一场同一时间,或半年十年之后。银幕及荧光幕从不中途落幕代表时间的连续及与上一场的相互关系,要观众知道时间的连续关系,编剧导演就要想办法明示或暗示了。



明示的方法:以明显的文字注明“一年后”、“一小时后”;


暗示的方法:以插一段“流水落花”,或者由演员对白、行动、化装暗里说明;也有利用道具,例如时钟的指示,景物的变迁来暗里说明时光的过去,或过去了多久。 


一般而言,编剧的责任是在分场的开始时,注明场与场时间的关系。至于表达方式,则应待导演做工夫了。



地指发生情节的地点。传统上都因为地点的转移而“分”开“场”的,而这点普罗观众早已习惯。故此,为了方便了解剧情,不宜打破这个传统。


地点分“大的”与“小的”。例如同在一房子之中,分成:在客厅、睡房、厨房等等。如果剧情分别在不同地点进行,适宜以各“小的”地点分开场面,观众看起来就会更加清楚。


在同一场面不同时间发生不同的情节,分场时当注明时间的转变,好待导演向观众说明时间的转移,否则使观众一头雾水。 



一般而言,场与场之间是时间的顺序,下一场接上一场之后的情节,但可以是回忆、覆述以前的情节。故此,编剧要在回忆、覆述情节时,加以注明,好使导演设计表达回忆、覆述的意思。 


人物在该场面出现也当注明,使到制片、导演在组织拍摄时有足够的资料,编剧须准确地报出所用的人物。特别的地方,例如不寻常的打扮,或复杂的身分,编剧也当注明,使到导演、制片、演员易于明白所写。例如演员假扮另一个角色,或被误会成另一身分,诸如此类。



为了使工作方便,编剧需要把每场冠以顺序的号码。


在戏曲的分场中,作者都习惯给与一个“题目”。“题目”就是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那一场的主题故事或主要情节。例如“帝女花”便有“庵遇”、“香夭”等等。


编写电影剧本时,给与每一大情节一个“名目”,好使有关工作人员清楚明白。大情节有了“名目”,使编者更能集中精神专写这“题”,不致乱生枝节,这是好习惯 ( 大情节可以是一场,也可以是多场的 ) 。电视中篇、长篇剧分场中,这种做法,叫做“大分场”。



大分场 


大分场是一个大情节的总名称,有时可能以几集、几十场来诉说一个大情节。电视连续剧不宜忽视先分“大分场”,先议度好“大分场”,才作“小分场”。“大分场”也叫“斩件”,一如宰割一只大牛,先要分开大肢体部分,才可以细腻地再分割牛脾肉、牛腩肉。


电视中篇、长篇连续剧的“分场”或准确的分段方法,至为重要。因为一套中篇剧至少有二十小时的播映时间,一套长篇剧更会多至一百小时。香港从来没有一个编剧单人完成一套中篇、长篇连续剧的编写,这样“庞大”的工程,多采用“集体创作方法”。


 

集体创作方法


“集体创作法”如何可以分工、合作,而使剧本获得完整性。统一性呢?这里先得明白“集体创作方法”的结构。 


一般而言,“集体”的队伍包括:一名剧本审阅,三至四名编剧,该剧集的制片,也是创作队伍的一分子。



这一支创作队伍负责:


1

拟定剧集的形式。即是什么类型的戏剧,是古装?时装?改编?创作?是喜剧?悲剧?侦探剧?武侠剧?……多少集呢? 

2

拟定主题。该剧集意图说明什么呢?想暗示给观众一个怎样的讯息呢? 



3

怎样编写这个剧集呢?这包括:


a:剧中人物性格的设计;


b: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及他们关系的变化;


c:剧情的分段(依起、承、转、结而决定每段大约占多少“大分段”(大情节),

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d:每一大情节的细分场,每一场说什么?而每一集、每一节(广告时间之前后)应写什么?如何安排高潮?  



成功的“集体创作”,全赖下列几个条件:


1

全队满怀编写这套剧本的兴趣,并且要兴趣浓厚,坚持至完成全剧为止。


好些编剧不喜欢“集体”,只喜欢个人埋头的设计及撰写,不认为集体创作会有趣味,他们不宜参加这种工作方式,只可以编写单元剧、剧集、或电影剧本。


集体创作的成员,对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桥段,在感到浓厚的趣味。一边听,一边启发自己的联想,依照别人的设计加以润饰、改良、增添。故此,成员对剧本的了解力、欣赏力、联想力;对素材的敏感度,对他人所思的容忍度都要有高水平。  



2

全队都要有“为公忘私”的心态。认为产生剧本是众人的事,荣辱共同拥有。一队之中,必有程度参差不同的编剧,功力深厚的,宜有形无形地协助程度肤浅的,不求个人突出,只求整个剧本突出。  


3

全队愿意投入。因程度参差,个人英雄主义作崇,使到队员并不投入。全队五六人 ,只有一两人开腔提议剧情,其他的袖手旁观,或甚至加入没有建设性的批评,如此则队伍士气大坏,没有可能创造出好的剧本来。各队员投入工作,建设性地互相补漏,补充意见,互相沟通支援,才有好的集体剧本。  



4

全队应以剧本审阅为主脑,主脑宜带动创作。未成熟的意念若提出来,有激发其他队员联想的力量,对未成熟的意念容忍并加以开导及改良,集体创作才生效。取舍素材,要依照原定主题及戏剧原理来裁夺。审阅应在裁夺后对取舍理由加以说明。


作为剧本审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统一众位编剧的上文下理、角色性格、语气用词,使整套剧看上来犹如一人执笔,有统一性,有完整性。这件工作不简单,有赖各编剧对原来构思的认识程度,他们互相切磋的努力。



小队中的编剧,不只重覆检查自己负责的剧本,也应该观看其他编剧的剧本,参考同组的写法,依据原定,或“龙头”编剧的设计而发展 ( “龙头”编剧是该组最深资的编剧,常派为写第一轮剧本的人 ) 。 


执笔时,一定会加上相当多“即时”的笔触,这些小节,都非在讨论小分场时想得到的。加了这些小节,丰富了剧本的内容,又不妨碍主线的发展,是可以接受的。但要向审阅交代,也应向队友交待,好使他们“捉”住这些小节,日后成为伏线或呼应。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丨剧本创作前必做的五个准备工作
专访《潜伏》编剧兼导演姜伟
《韩剧如何讲故事》精要
关于电视剧剧本侵权问题
知日专访古泽良太 |「网红日剧」是怎么诞生的?
热播美剧对国产剧发展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