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船起砣乘潮平掠窗飘箔疏雨倾


《更路簿》又称《水路簿》、《南海更路经》等,是中国渔民注述,在南海海域开展航行和捕鱼活动的航海指南。

在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久远年代,凡前往南海作业的中国渔船都必备两样东西:一是罗盘,渔民依靠它确定航行方向。罗盘先以“子卯午酉”定东南西北,又以八卦中的“乾坤艮巽”定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以子午线分南北,以卯酉线分东西;二是《更路簿》,起点、终点、针位和更数是《更路簿》的四个要素,从家乡港口到南海各岛礁的详细情况、航行方位、时间与距离均有记载。每一日夜分为12更,渔民以焚香柱数为度,以木片投海中,人从船只而行,验风之急缓,定更数的多少,可以知道船航行到某地。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使到十二更……”这是《更路簿》中的一句话。“大潭”指琼海潭门港,“东海”即西沙海域,“乾巽”是航行角度,“更”是指路程。凭渔民的经验,后船不见前船桅杆谓之一更,风帆船约行5小时,航程大约10海里。简短一句话就标示清楚出发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使人对南海地理地貌了然于胸。翻开这些古老的册子,仿佛一队队渔船缓缓驶进南海清晨升起的薄雾中,渐行渐远。

 


历史记载,琼海潭门的船队每年农历11月至12月乘东北风南下,先至西沙群岛,一些船留在当地生产,另一些船队再赴南沙群岛。经过冬春二季大约半年的时间进行捕捞作业,然后带着打捞的各种珍稀海产品,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乘西南风北返。

海南渔民中的船长都有记录自己航行轨迹的习惯,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航行中的点点滴滴,这便是《更路簿》的初稿。《更路簿》没有定本,一直在不断完善和修改,成为一部详细记录西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名称、特征和准确位置,以及航线、岛礁地貌和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水文气象信息在内的航海经。在全靠海风为动力的帆船航海时代,一旦发生海难,这些记有航海经验的册子便会与生命一起消亡,换句话说,《更路簿》是渔民以付出数代人的无数生命换来的。
 


据记载,在清同治十二年到光绪三十三年间的35年光景中,死在海南的海南渔民就达130多人。在西沙及南沙群岛,中国渔民为死去的同伴盖起了孤魂庙和土地庙。相传明代,108位海南渔民到七洲洋(即西沙海域)捕鱼,遭台风突袭,渔民全部葬身海底。多年后,又一批海南渔民来这一带作业,狂风恶浪依旧肆虐,撕扯着渔船,生还无望的渔民们别无他法,只能焚香祷告,祈求108位弟兄神灵的庇护。霎时间,风浪归于平静。死里逃生的渔民为了感谢这108位兄弟在天之灵的保佑,集资在永兴岛修建庙宇。1975年,台湾人张振国到南沙,其写作的《南沙行》一书记载,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西月岛及南钥岛上都有神庙。其中,太平岛的土地庙门上写有“有求必应”四字横批。中业岛的土地庙是由几块宽大的石板搭成,3尺来高,2尺来宽,中间供着石质的土地神像。虽经多年风雨侵蚀,已经剥落模糊,其塑像依稀可辨。



这部用生命书写的《更路簿》,准确性不容置疑,直到有了航海地图的若干年之后,许多船长依然靠《更路簿》外加罗盘航海。如今,被发现的《更路簿》有10余个版本的抄本,包括苏德柳《更路簿》、彭正楷《更路簿》、郁玉清《定罗经针位》、陈永芹《西南沙更簿》、林鸿锦《更路簿》、王国昌《顺风得利》、麦兴铣《注明东北海更路簿》、李根深《东海北海更路簿》、许洪福《更路簿》、卢洪兰《更路簿》、李魁茂《更路簿》、蒙全洲《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手抄本,里面每一个字都一笔一画书写得认真工整,仿佛是一种祭祀先辈的仪式。

 渔民手中流传的《更路簿》全部都是手抄本。现存的《更路簿》大多成书于清代康熙末年,最早的成书于明代,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直到20世纪50年代,《更路簿》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彭正楷版本的《更路簿》记载有17条西沙捕鱼线路,200多条南沙捕鱼线路,29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7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从这些线路看,西沙、南沙海域最晚在明代就已经成为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了。

南海盛产海参、马蹄螺等稀有珍贵的海产品。特别是马蹄螺,因螺壳珍珠粉质量高,可作高级油漆原料和纽扣,清末以后,英、日等国大量需求。从那时起,南沙群岛的马蹄螺开始被大量采集,行销国际市场。正常年景,一个季节一条渔船可赚五六千银元,这让渔民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在众多经营南沙的渔民之中,海南文昌的黄学校赫赫有名,在海南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成功典范。这位清末民初的海南船王,白手起家,从小船员做到大船东,继而拥有自己的船队。一次,黄学校将南沙出产的蚝干及鱼翅等海味运到新加坡出售,在海南人黄卓如经办的“九八行”(即经纪行)里看到来自印度洋的马蹄螺,每百斤值光洋100多元。他便问黄卓如,如他再运一些马蹄螺来还收不收?黄卓如回答,运多少,收多少。自此以后,黄学校开始经营南沙的马蹄螺。当时,黄学校有船3条,每年售马蹄螺一次可获3万银元左右。黄学校因此发了财。



 

海上风云莫测,每次去南海海域作业都要在远离大陆的海洋上漂泊3至4个月,赖以生存的淡水、粮食从哪里补给?由于南海海域常年高温高湿,冒着生命危险打捞上来的海产品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变质怎么办?翻开《更路簿》,它会告诉你,某个月份某片海域大致是怎样的情形。很多渔民还在西沙、南沙的岛上用草席、椰叶或破旧船料、树木等搭起窝棚,将捕到的海参、海龟、螺和蠔等海产品晒干贮藏,还在岛上建屋种田,从事农业生产。凡是有淡水的、具备住人条件的岛屿,几乎都有中国渔民居住,有些渔民,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文昌县志》记载,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18年。

渔民们不仅住在岛上,还为岛屿起了颇为生动形象的名字,如把环礁称为“筐”,把南威岛称为“岛仔峙”,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仙宾礁称为“鱼鳞”等等。这些名字都极具海南方言特色,有很多地名还以海南方言的发音被译成外文。1868年英国海军出版的《中国海指南》中曾记载“Sin Cowe”和“Namyit”两个南海岛屿的名称,显然就是音译海南渔民对景宏岛的称谓“秤钩”和对鸿麻岛的称谓“南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南史志网17
更路簿铁证“祖宗海”
纪录片: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
话说《更路簿》之一
聞鍾記郵 | 海南故事之三——南海航道更路经
千年古渔港潭门,南海先行开发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