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胡观点:课后自评=自我批评吗?——基于一线教师课后自评的点滴思考

 01

我们先看两则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1:

在听完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该教师是这样自评的:“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点,在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指导上,有点不敢放手,总感觉是牵着孩子们走,急于给出自己想要的预设。第二点,课堂指导朗读上,学生读得不好,尤其是一些精彩部分的内容,在教学时,也运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指导,但学生读起来仍缺乏激情、很平淡。说明没有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会不到位。因此,在本课堂朗读中,表现不突出。第三点,课堂上感觉自己的语言比较碎和啰嗦。最后,本节课前半部分的教学中时间没有安排好,在最后一个环节的小组合作交流,结合资料谈一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时,课堂上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导致在引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过于仓促。”

案例2:

在听完小学一年级音乐《洗手绢》一课后,该教师是这样自评的:“1.在刚开始聆听时,由于音乐插错成了伴奏,所以我就只能临时变成了自弹自唱然后让学生聆听;2.歌曲第二部分学生音色处理还不够仔细,有个别学生还不能够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3.虽然学生歌曲已经唱熟了,但是歌曲教唱环节应该再增加一些。” 

02
课后自评,是尊重教师劳动成果、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路、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得与失、更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课后研讨活动过程中,都会让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课后的自评活动环节。
那么,从这两名教师的课后自评内容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们的局促不安,就像一个“待宰的羔羊”一样,正在等待着专家或校领导的“评判”,当然可能还有同学科组老师的“小小建议”。此情此景,显然与刚才两名教师在课堂上落落大方、驾轻就熟的上课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这种“自评变成自我批评”现象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教学现象,显然远远不止于这两名教师。那么,部分教师为什么课后自评活动环节会产生这样的情形呢?我们认为,其主要因素包括:一是谦虚谨慎。对于绝大部分的教师来说,即使上课再精彩,往往也不会夸夸其谈或洋洋自得,更不会自我表扬一番,而是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瑕疵。可见,谦虚、谨慎、内敛、不事张扬,这是教师的本性使然,也是教师个人良好修养的具体体现和一种优秀的品质吧。二是担心害怕。在专家和校领导面前,即使年轻教师课上得再好,心里也都会有一些惴惴不安、忐忑不定的。因为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课堂上有一点瑕疵是难免的,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再者来说,专家或校领导如果想“挑毛病”,那么往往还是比较容易抓住的。三是习惯使然。课后评课,评课者往往都是先肯定,后批评。但就授课教师来说,则往往是先罗列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很少肯定自己的优点,这是一种自评习惯。因此,自评的习惯使然,导致了授课教师往往习惯于先自我批评一番。

03
一般而言,课后评课目的无非有这样几点:
一是通过课后评课活动,发现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优点与特色,进行及时总结并提炼出更好的教学经验;二是通过课后评课活动,找出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明确改进方向,让授课教师明白哪方面的内容应该这样处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应该这样运用等,促进授课教师以后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三是通过课后评课活动,对其它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起到借鉴、启迪和带动作用,促进学科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四是通过课后评课活动,促进课后反思能力的提升,学会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即一方面提升授课教师的反思和总结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听课教师的评价能力以及课堂鉴别能力。

显然,自评变成了自我批评,这并不是我们评课的初衷,更不符合课后评课的基本导向。应该说,教师自评应是客观的、全面的,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评价和教学思路的阐述。显然,授课教师除了自我反思不足外,也应该肯定自己的教学亮点与特色。
基于此,我们在这两名教师课后自评之后,及时地给予了一些肯定或者善意地表达。如案例1中,该教师自我批评之后,我们及时地对该教师安慰说:“你刚才提到的那些不足都是课堂教学的瑕疵,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因为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课堂有瑕疵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案例2中,在该教师自我批评一番之后,该校校长却说“能不能提出一个自己的教学优点啊!”瞬间,这句话就打破了授课教师自评的沉闷气氛,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该校长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授课教师的一点肯定,一个安慰和一种课后自评的正确引导。

04
我们认为,课后自评变成自我批评,显然这不是一种课后评课的常态化现象,当然也是不可取的。那么课后自评变成自我批评和自我肯定的结合呢?我们认为这也是不够科学的。或者换一句话说,这种“批评+肯定”的评课方式,不仅比较原始和落后,而且不够科学性与客观性。
那么,一线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课后自评呢?
我们认为,教师课后自评环节不应是简单的批评或者肯定,而是要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从而达到上“明白课”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许多课(甚至有多年教龄的教师的课)的重大缺点之一,就是不善于明确地提出课的目的,并且使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服从于这一目的。问题并不在于在课时计划里写上本节课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规定可能是被照做了,但是教师并没有认识课的真正的目的。漫无目的的课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增加学生的疲劳,使他们养成一种松松垮垮的习惯,形成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懒惰。”
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学习目标的制订与达成,是评判一节课优劣的主要标准或者是核心要素。然而,这两名授课教师都没有做到基于“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吧。

下面,以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为例,我们根据“全面、清晰具体、可检测”的自评标准,对该教师上课之前的“学习目标”进行梳理过程如下:
上课之前(即备课时的学习目标)的学习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情,我们认为上述学习目标制定的主要问题是:与第一课时的第一个学习目标重复、学习目标不全面等。
经过研讨,《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修改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分析课文,领悟本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
4.通过本文学习,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那么,我们再针对上述每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如何?我们经过分析发现,第一个学习目标显然达成度不够,“学生读起来缺乏激情、很平淡”;第二个学习目标也相对较弱,“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会不到位”;第三个学习目标缺失,课堂上教师就没有提到本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第四个学习目标缺失,“在引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过于仓促”,“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

结束语
由上可见,基于“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其意义在于:一是纲举目张。课后自评不是简单的自我批评和肯定,也不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肢解”,而是应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上的把握,首先让课堂教学“立起来”,然后再聚焦一些细节问题。二是层次清晰。课堂教学是由若干个教学活动构成的,而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指向学习目标的,即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习目标制定的,因此基于“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课堂教学就会层次清晰,教学思路更加明确;三是效果明晰。基于“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每一个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情况如何,一目了然、一清二楚,那么教学效果也就非常明晰了。四是统一性。基于“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授课人可以把备课活动、上课活动和课后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了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的统一性。

“人民教育家”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永远处于“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发展阶段,课堂上出现一些小的瑕疵或者不足之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即使一些名师或者优秀教师上课,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小的教学瑕疵。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课后自评,不应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不必在一些课堂教学活动细节上纠结,更不必在一些瑕疵上过于苛责自己。我们应树立课堂教学的大局观、整体性,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基于“学习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课后自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教师的反思能力、课堂教学改进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最后,我们共同聆听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作为一名教师,备课上课是最基本的能力。我对新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说到‘好老师’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课上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学生上你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盼着第二天听你的课。” 
(本文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图片与内容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英语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怎样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
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
优质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与运用(导学案讲座一之10)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解读(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