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为何现在又有人从国外花高价进口呢?

“它,是大自然的瑰宝,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长期食用延年益寿。”

国外的媒体和商家都极力的宣传它,甚至把它称为“谷物中的鱼子酱”

而且经过层层包装和宣传,它的进口价格十分昂贵一斤的售价都高达上百元

国内有不少人争相追捧,不惜高价购买它。

它就是“野米”

但其实,这被国人争相购买的“野米”不是“洋货”,而是“本地的”!

它是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都不吃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一起打破层层滤镜,看看为什么我们早就不吃的东西却受到国外极力的追捧?

野米其实不是米

其实大家都被“野米”这个名字所迷惑了。

野米其实并不是米。

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稻谷,而是一种水草的种子

这种水草叫做野生菰,是一种禾本科菰属的浅水植物

在北美地区中,最早将这种“野米”作为食物的是印第安人

每到野米成熟的季节,他们都会撑着小舟在湖面上将米穗敲落然后收集起来。

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原住民依然使用这种原始的方法采集野米

而正如许多商家极力宣传的一样,野米确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野生菰对于生长水体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水质好,还要是碱性湖泊才能结出果实。

也正是因为生长的环境好,所以是绿色纯天然的食品,也被外国人称作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根据研究表明,野米中的营养成分远远高于普通的稻米

野米富含稀有的微量元素,是加拿大的癌症中心向癌症患者特别推荐的食物。

不仅如此,野米不含胆固醇,是低脂肪低热量的,所以减肥人士食用完全没问题

而且因为野米的外壳不用打磨,所以有较高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并能预防消化不良。

那么,看到这可能就有观众朋友们可能就会问了:

“既然这个野米这么厉害,为什么我们没有大规模种植呢?”

对啊,为什么野米的营养价值这么高,却在我国不常见呢?

按照我们“吃货”的优良传统,这种好东西我们显然是不会放过的。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食用这种“野米”了,只不过野米在我国的称呼是“菰米”

历史上的菰米

其实,在古代因为张骞出塞以及郑和下西洋等各种形式的文明交流,都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每一次的文明交流都有新的物种引进我国,不管是蔬菜还水果,包括西瓜、玉米、番茄、土豆等等农作物都属于“外来物种”

为什么当时没有引进“野米”?

因为,这种植物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完全属于“本地人”

而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

野米,即菰米,古称“雕胡”、“苽”

据悉,在当时的时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在进行采收和食用,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越国就是这样。

刚才也说过,菰米的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所以只有南方地区才有适合种植的环境以及野生的菰米。

其实,在古代至少在唐朝以前菰米在食物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

典籍《周礼天官》中有记载:

“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

其中“鱼宜苽”说的就是,菰米更适合与鱼类搭配起来食用。

不仅如此,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也曾有诗直言菰米的美味。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当时住宿在五松山下的一个农家,农家妇人很贴心的为李白准备了雕胡饭(菰米饭)

而李白也因此想到了接济韩信的漂母,所以再次感谢农家妇人。

这首诗不仅表明了菰米在唐朝已经走进了百姓家,而且还是当时的主食之一。

不只是李白,许多诗人也在诗中描绘过菰米:

“二升菰米晨炊饭,一碗松灯夜读书。”——陆游《题斋壁》

“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苏轼《薏苡》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杜牧《早雁》

……

由此可见,菰米在古代确实是经常食用的农作物之一。

其实,菰米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菰米,气甘、冷,无毒。主止咳,解烦热,可调理肠胃。”

不仅如此,中医也认为:

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

但是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其中的“五谷”原本是“六谷”,其中淘汰掉的一谷就是它。

那为什么既美味又可以药用的菰米,会渐渐消失在我国的饮食史上呢?

其实,菰米我们不是不种植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相信老祖宗严选

“茭白”,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

“茭白”,又称“蒿芭”、“高瓜”、“菰笋”、“菰手”等,想必大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字眼。

没错,就是“菰”

茭白就是菰的根茎,我们不再食用菰的种子,而是改吃它的根茎了。

那为什么在我国,菰会从主食变成蔬菜呢?

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

  • 1.生长周期长

相比较其他的农作物来说,生长周期很长,需要等到十月,十二月左右才能成熟。

而其他农作物最快的只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熟。

所以,相比较之下种植菰的时间成本就上升了。

  • 2.生长环境要求严格

菰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是硬性的,只要水质不好,环境不好,就算长大了也不会结米穗。

所以,在古代菰是难以人工培育出来的,所以人们更多的会选择野生菰

  • 3.米穗采收困难

因为菰要生长在碱性的湖泊中,所以人们采收菰米时需要乘船,而且米穗极易脱落

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湖泊中无法食用,所以产量也很低

不仅如此,菰米的成熟期也不太一致,所以,需要时刻关注菰米是否成熟。

一旦成熟需要及时采收,不然米穗也会落入水里。

这样一来,人工成本也会上升。

  • 4.易感染黑穗病

只要感染了黑穗病,菰就不会继续开花,不会结穗,也就是说没有菰米了。

然而黑穗病会使菰的根茎肿大,人们便意外发现了可口嫩滑的茭白

而且茭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茭白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蛋白质和矿物质

而且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

不仅如此,医用茭白清湿热,解毒,催乳汁

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体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腻。

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美白,还可以美容养颜。

虽然,我国对于不再采收菰米而改收茭白,但是北美和加拿大等地区依旧对“野米”进行热烈的追捧。

并靠着“野生”、“纯天然”、“高营养”等宣传口号成功俘获了众多人的钱包还冲进了国际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我国也出现了高价竞买的情况。

现在的商家就是盯准“风口”,看到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的涌进去。

“野米”也正是如此,看准了很多人追求“养生健康”,就大肆宣传这种纯天然“野米”

其实,什么“野米”“长寿米”吃个新鲜也无可厚非。

但是,几百块钱一斤的“野米”真的就比几块钱一斤的“茭白”营养价值高出很多吗?

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

所以,不必过分追捧国外进口过来的什么“北美野米”、“加拿大野米”,这都是老祖宗吃剩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研究团队也在进行培育菰米大规模种植的研究,未来“菰米”可能会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你吃过这种“贵如黄金的野米”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现在又从国外高价进口,是智商税吗?
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现在又有人从国外花高价进口
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走了一趟外国,高调回中国“收割”韭菜
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为何现在又有人从国外花高价进口呢?
100元/斤的进口冰湖野米,是千年前被我国踢出“粮食圈”的菰米
还有人记得菰米吗?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却高价从国外进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