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更路簿》的地图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夫妇主持编纂海南地名词典。在编写过程中,海南渔民记录航行西沙、南沙众多暗礁、岛屿的《更路簿》,渐渐走进了他们的视野。

在二人历时26年编写的《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中,图文并茂地诠释了海南渔民航海秘籍。两位教授发现,目前存世的《更路簿》共有十多种,航线各不相同,尽管版本不同,可这些《更路簿》记录了南海中的136个岛礁富有特色的俗名,其中东沙群岛1个,西沙群岛38个,南沙群岛97个,以及航行方向、时间、距离、航行中所见岛屿和暗礁的名称、海流速度、天气变化等信息。

在当年周伟民、唐玲玲夫妇主持编纂海南地名词典时,作为副主编的郭振乾在充分掌握《更路簿》及渔民口中传统地名的基础上,根据渔民手抄的《更路簿》中的内容,编绘了一张《西、南沙群岛渔业更路图》。在《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一书中,这幅地图被附在了书内。

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图中既有繁复的路线,又有集中的交通枢纽和核心活动区域,海南渔民已经在南海上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海上交通体系,图中标识了数百条渔民亲自探索出来的渔业作业路线,最南端到达曾母暗沙范围内的墨瓜线(南屏礁)。在这数百条线路中,每条线路都连接着不同的岛礁传统名称,每个岛礁土名的背后,都承载着潭门渔民与这些岛礁世世代代相遇的故事。(文:李磊,图:宋国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名历史 | 海南渔民《更路簿》:我国命名南海诸岛的重要证据
《更路簿》(南海更路经)为何被称作“南海天书”?
海南《更路簿》解读
更路簿铁证“祖宗海”
还在说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过时啦!
纪录片: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