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超声 | 乳腺肿瘤的“高回声晕”与乳腺癌
       乳腺癌有许多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比如肿块边缘“毛刺状”,“纵横比>1”,“微钙化”等,今天我们和大家介绍的是肿块周边的高回声晕,虽然在第五版BI-RADS分类中去掉了这个描述词,将其纳入到了“边缘模糊”的描述范畴,但高回声晕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仍然不容忽视。

延伸阅读:

边缘模糊:指肿块全部或部分边缘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清晰分界。模糊的边界很难准确勾画,边缘不清晰是其主要特征。本版中描述词“模糊”包括回声晕(曾称之为“晕环”),因为超声上很难区分模糊的边缘与高回声的晕环

王姝,洪楠(译):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图片(2013版)
      高回声晕的病理基础是癌组织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在该区域出现脂肪组织、癌细胞和纤维间质的混杂,或因癌组织的直接浸润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间质反应,由此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界面反射,声像图上此区域即表现为高回声晕。
浸润性乳腺癌,箭头所指分别为声像图上的高回声晕与病理中的脂肪组织、癌细胞和纤维间质混杂区域

     高回声晕在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其虽然不能预测乳腺癌的类型以及分化程度,但如果乳腺肿块周围存在高回声晕,在结合其他征象如“毛刺状”、“蟹足状”、“后方回声衰减”、“纵向生长”、伴有微小钙化等声像图表现,可以高度怀疑浸润性乳腺癌的可能。

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病理中可见脂肪组织、癌组织与纤维间质组织的混杂

      高回声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癌细胞浸润的程度,因此在测量肿块时,应将高回声晕包含在内进行测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者发现左乳肿物,没想到病理结果竟是......
典型病例分享:糖尿病性乳腺腺病
科普与影像学习:乳腺占位性病变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图像和图像的背后:乳腺导管原位癌学习与理解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