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次北伐屡败,却逐渐把军政大权揽手中,篡位才是桓温真正目的?
userphoto

2022.06.15 湖南

关注

第二阶段:339-353年,15年。

会稽王司马昱主政下的名士当政时代,所谓的晋穆帝永和之政(345-356)。

这段历史虽短,但或许是东晋门阀士族政治的最典型体现。

一群新生代名士们(门阀贵族们),在王爷司马昱的率领下,走上政治舞台。

他们既无意提振皇权,也无意当权臣野心家,而是以老庄精神为武装,带着出世的情怀,做着入世的事情。且看他们的表演。

1、本段开头几年,是个大换班的时代:

公元339年,王导死了,家族中没人能顶上去,王导举荐何充做自己的继承者。

郗鉴(王羲之的老丈人)也死掉了,举荐蔡谟做自己的继任者。

庾亮也死了,死前把弟弟庾冰举荐出来在朝廷做事情,死后又把自己控制的荆州地盘,交给弟弟庾翼。

庾冰、庾翼兄弟二人,一朝一野,成为当时最大的政治势力。而制衡庾氏的力量则是何充和蔡谟,主要是何充。

庾冰在中央,想提振中央权威,搞“料隐为兵”,即把受士族庄园经济庇护的老百姓揪出来为朝廷服兵役,遭到士族的反对。

庾冀在荆州,想着北伐中原。征用他管辖的六州奴仆,此所谓“发奴为兵”也。结果也是虚张声势,或者时机不成熟,没弄成。

这哥俩一个谨慎、一个豪放,但是都和他们的哥哥庾亮有同样的毛病:志大才疏。

随后的公元344、345年,庾冰、庾翼都死掉了,庾氏家族再也拿不出人来顶上,庾氏在东晋的势力迅速瓦解。

庾翼临死之前,提拔了一个有为新人,桓温,朝廷表示接受。

朝廷方面,晋穆帝即位,是个婴儿,外戚是名士褚裒,此人无能辅佐皇帝,朝廷士人集团商议,让晋元帝的小儿子,晋穆帝的叔公,会稽王司马昱主政,于是开始了“永和之政”。

2、“永和之政”与名士的表演

晋穆帝年号“永和”,共计12年,在此期间,最大的看点是,东晋孕育出新一代名士,在会稽王司马昱的提携下,纷纷登场,展开了一番文治武力。

名头最响的几个名士是:司马昱、殷浩、刘惔、王濛、顾和、褚裒、王羲之,谢尙。

当时的形势是,作为庾氏家族在荆州的继承人桓温,一上来就人生开挂,于346年,率领一支孤军,一鼓荡平了长江上游的氐族人政权,收复了益州,取得了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声望。

随后不久的349年,北方最强大的羯族后赵政权瓦解,中原大乱。给了东晋北伐的空前大好机会。

于是桓温坚持要帅兵北伐。

但是朝廷名士集团对此人却非常忌惮,一来觉得桓温的出身门第卑微,瞧不起他。二来觉得桓温是个曹操式的豪雄,怕他再建功立业按不住他。

于是司马昱先是启用外戚褚裒(pou)挂帅出山,做北伐总元帅。

褚裒的任务实际上很简单,就是率领大军接应从北方叛逃的二十万汉族士民,结果被北方冉闵部打得大败,手下的士卒死掉一半,南逃的20万汉族士民由于没有接应,在逃亡路上死光光了。

回到首都,士卒家属来闹事,哭声震天,褚裒脸上实在挂不住,羞愤死了。

于是,司马昱又重用殷浩出山。殷浩是东晋名士圈里的顶级,长期拒绝出山,特高冷特牛。

司马昱说你不出山,奈天下苍生何?殷浩只好出山了。

殷浩接替褚裒去北伐,又拉着王羲之帮助自己。

结果王羲之给他撤火:

第一,认为殷浩应该和桓温搞好关系,应该将相和。不应该互相较劲猜忌。

第二,虽然北伐形势大好,但是北方民族成分复杂,人心不好收拾,北伐并不容易,或许还是个坑。

朝中应该做好长期的计划和打算,而不是谁都想着上去逞能,想着侥幸建功立业。那挥霍的可都是民脂民膏、是将士的鲜血啊。

两条建议,殷浩都不听。

结果殷浩两次北伐,全部失败。

第一次北伐,手下的名士谢尙,不能抚恤自己的部将张遇,张遇叛变,导致殷浩的军队无法前进。

随后谢尙自己也被前秦的军队打得大败。殷浩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二次北伐,殷浩催动叛归东晋的羌族大将姚襄做先锋主攻。

但是姚襄觉得东北的前燕和西北的前秦两路实力都很强大,时机不成熟,不愿意去,反而在襄阳就地扩充地盘。

殷浩厌恶姚襄,就屡次派人暗杀姚襄,但是刺客都被姚襄的个人魅力降服了,都没成。

殷浩又派几千军队去攻打姚襄,结果被姚襄反杀了一通。

殷浩又向前秦军民展开政治攻势,得到一些虚妄不实的回应,就以为自己的宣传战奏效,大事可成。于是率兵北伐。

殷浩又一次让他得罪过的姚襄打头阵,姚襄却反手伏击了殷浩,把殷浩派出的军队打得大败而归。姚襄还上书东晋朝廷,揭发殷浩谋害自己的各种小诡计。

殷浩连年北伐,没有尺寸之功,耗竭国力,上下交怨,

桓温适时地走出来,数说殷浩的罪过,朝廷没办法了,只好免掉了殷浩。从此,桓温开始崛起。

(三)第三阶段:353年---373年,桓温主政20年

在东晋政坛的第一流人物中,桓温是相对奇葩的一个。

一方面,他的出身卑微,他爹桓彝在西晋还只是个寒族武将,但是到了东晋以后,极力“扭曲”自己,死贴着胡毋辅之、阮孚、谢鲲等一群放浪派名士混圈子,终于得以参与上层,

后来参与晋明帝平定王敦之乱,谋划有功,再后来又在苏峻之乱中为朝廷死节,这才算被门阀士族勉强接纳。

为此,桓温后来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在门阀贵族面前却始终有一种自卑感。

另一方面,他是个曹操式的豪雄,实干才能出众,等到士族们北伐的表演败落之后,桓温终于有机会出头了。

桓温的主要事迹,就是三次北伐:

桓温第一次北伐,目标是盘踞关中的氐族前秦势力。

桓温的军队,沿着汉水,一路向西北,顺利地攻打到了关中,前秦在长安,已经没有退路了。但是,三秦的老百姓,却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桓温问隐士王猛,王猛说:你距离长安近在咫尺,却不过灞河,百姓不知道你的心意啊。意思是你到底有没有决心打长安?

桓温本来指望着收获关中的夏粮,结果,前秦事先坚壁清野,桓温军队没吃的,只好撤兵。

桓温在撤军的过程中,又被前秦追着打,又损失了不少人马。

桓温第二次北伐,目标是正在围攻洛阳孤城的氐族军团姚襄部。

姚襄听说桓温的军队来了,就撤掉洛阳的围,来对抗桓温。两军交战,姚襄失败跑掉了。

东北方向鲜卑慕容部的前燕也来染指中原,也被桓温的军队打败。东晋的势力一直扩展到了黄河南岸。

但是前面说过,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实际上是无人区,打下来也不好维持,于是桓温建议朝廷迁都洛阳,并把南渡的人口全都迁居到洛阳。以洛阳为核心,经营中原。

但是这个野心太大,东晋的士人全都反对。桓温也只好作罢。他所打下的黄河以南的几个据点,又逐渐被门阀士族委派的官员将领一一丢失。

桓温第三次北伐,目标是东北方向的前燕。

他任命弟弟桓冲为先锋,带五万马步军队,一路大胜,直逼前燕首都邺城(今河北邯郸附近),前燕一片慌乱。

这时候,前燕皇叔慕容垂请战。

双方在黄河上的码头枋头展开对峙,慕容垂先是用伏兵大败桓温,又由于天旱,东晋依靠水路运输的粮道也断绝。桓温只好从旱道撤兵。

结果慕容垂又安排追杀,桓温的五万人马,差不多死光了。

前燕一直打到寿春,桓温回师组织了一次反击,收复了寿春这个据点,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

桓温三次北伐,声势浩大,却总是先胜后败,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失败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论。

争论主要在下面三点中的前两个:

第一,很多史家认为:桓温动机不纯,最根本目标不是北定中原,而是要通过北伐获取政治资本,借机掌控东晋的军队和四大军镇,为自己篡权服务。

既然动机不纯,所以用兵不果断,投机性强,所以最终输掉了。

第二,也有人认为是桓温的个性所致。桓温虽然是个豪雄,但是个性持重,过于求稳。

他的少年伙伴刘惔就说他,永远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虽然孙子兵法上说“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但是军事行动,总要冒风险,不存在无风险的战争。不敢于冒险,是他三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如第一次和第三次北伐,都有参谋和将领建议:长途奔袭,孤军深入,粮草不足,利在速战,必须直捣黄龙,擒贼擒王。

但桓温总喜欢稳打稳扎,层层推进,结果反而失掉了战机。于是粮草的短板就暴露出来,最后被人家反攻倒算,赔了夫人又折兵。

以上两个原因,是史学家反复争论的焦点。

个人以为两者或许互为表里,不可偏废。

说桓温就是个投机分子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北伐失败,还有什么政治资本和声望可捞?

但是桓温个性上的特点和动机,也确实不如祖狄那样的纯正,私欲多了些。私欲多了,用兵就不够挥洒。

第三个深层原因,则是东晋士族集团根本上不愿意看到桓温成功,前期简文帝纠结的一群士族集团就各种掣肘打压桓温,后来又不断说风凉话。

内部不团结,虽然桓温已经很有权力了,但是东晋士族就像一群懒蛋,还是调不动。

本阶段的第二个看点是:桓温篡权。

桓温三次北伐虽然都失败,但是却逐渐把东晋四个军镇的军政大权全都揽在手中,成为真正的权臣。

此时,他想当皇帝了。结果却被以谢安为首的一群门阀士族给搅合了,桓温也因此郁郁而终。

这个问题,以及背后所反映的魏晋风度与东晋政局的关系问题,我们在后面专章讨论,此处不展开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终)
从门阀政治发展的角度,探析东晋永和年间安定局面形成的原因
东晋十六国(二)东晋权臣之“王与马共天下”
他是第一个说“钱财不是好东西”的名士,后来…
偏安江左:东晋覆亡真相
永和九年那场诗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