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季氏篇》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注释】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古代非天子不得制作礼乐,决定战争。

《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译文】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轮间距相同,书写文字相同,行为遵循同样的规范。就算拥有天子的地位,但没有相称的德行,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就算拥有至高的德行,但是没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礼作乐的。

征伐:“征”是武力制裁,“伐”是征讨有罪之人。

十世、五世、三世:一种虚指比较,并不是确指。

希:同“稀”。稀少;罕见。

陪臣:卿、大夫的家臣。

议:非议,责备。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制作礼乐和发动战争都由天子决定;国家政治混乱,制作礼乐和发动战争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到十代很少有不失掉权柄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失掉权柄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失掉权柄的。国家政治清明,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国家政治清明,老百姓也就不会责备国家政治了。”

【学而思】

天子昏聩,权柄下移到诸侯;诸侯昏聩,权柄下移至大夫;大夫昏聩,权柄下移至陪臣。当私心大于公利,诸侯只考虑自己的封国,大夫只考虑自己的采邑,陪臣只考虑自己的家族,自然会出现权力更迭现象。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里的“议”指非议,而不是议论。不管天下有道还是天下无道,百姓都有言论的自由,只是公开和不公开的区别而已。

【知识扩展】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春,正月丁亥,翰林学士卢携上言,以为:“陛下初临大宝,宜深念黎元。国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若秋冬培溉,则春夏滋荣。臣窃见关东去年旱灾,自虢至海,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贫者硙[wèi]蓬实为面,蓄槐叶为齑[jī];或更衰羸[léi],亦难收拾。常年不稔,则散之邻境;今所在皆饥,无所依投,坐守乡闾,待尽沟壑。其蠲免[juān miǎn]余税,实无可征;而州县以有上供及三司钱,督趣甚急,动加捶挞,虽撤屋伐木,雇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费,未得至于府库也。或租税之外,更有他徭;朝廷傥不抚存,百姓实无生计。乞敕州县,应所欠残税,并一切停征,以俟蚕麦;仍发所在义仓,亟加赈给。至深春之后,有菜叶木牙,继以桑椹,渐有可食;在今数月之间,尤为窘急,行之不可稽缓。”敕从其言,而有司竟不能行,徒为空文而已。

【译文】春季,正月丁亥(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卢携向唐僖宗上言,认为:“陛下刚刚登临皇帝宝座,应该多关心百姓的生活。国家有百姓,就像草木有根柢一样。如果秋天和冬天着力培育和灌溉,春天和夏天就能滋长繁茂。我在关东地区看到了去年的旱灾,自虢州东至大海的广大地方,小麦仅仅只有一半收成,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冬季的蔬菜就更少了。百姓贫苦之家只好将草籽捣碎当面粉,将槐树叶子收藏起来当菜。有些老弱病残的百姓,连草籽、槐叶也无力采集。以往没有收成的年头,老百姓就逃散到相邻的州县,而现在到处都是饥荒,连一处投靠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坐守在本乡本土,待饿死后就抛尸至沟壑,悲惨极了。说是免除灾区的余税,实际上是无税可征,但州、县官吏因为有上供的税钱以及户部、转运、盐铁三司钱要向朝廷交纳,仍然急迫地督促百姓交粮交款,动不动就捶打鞭挞无法交齐税款的百姓。一般民户虽然拆除自己的房屋,砍倒门前的树木加以变卖,甚至卖儿卖女,卖妻室,所得的钱也只可供催督租税的吏卒的酒食费用,一文钱也到不了官府的仓库。有时租税之外,还有其他各类徭役。百姓已苦到了极处,朝廷如果还不加以救抚,老百姓们就没有活路了。希望陛下开恩,下令各州、县官吏,停征一切还没有收上来的租税,待到蚕丝和小麦都有收获时再说。并且将各地的义仓打开,迅速赈给饥饿无粮的百姓,一直到春暖花开之时,树木发芽菜长叶,桑树长出了桑椹,百姓有充饥的食物之时,才能停止义仓的赈给。在目前几个月之间,饥馑尤其危急,赈救行动的推行切不可有迟疑稽缓。”唐僖宗对卢携的上言和建议表示同意,即下诏按卢携所说的办,但官府最后不能推行,僖宗的诏令徒具一纸空文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说《论语》:季氏篇(二)
《论语》第316讲 季氏第十六 第2节
礼乐征伐自谁出?——《论语》乱谈之九
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一起学《论语》16.2季氏篇——天下有道
儒家讲的忠是相互的,你想下级对你忠心,首先就要对你的上级忠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