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天他汀类药物,这5种错别再犯!不然等于白吃药,还会有风险

老李最近检查出了高血脂,医生给他开了阿托伐他汀。但老李有点担心,他告诉医生:朋友老周已经用了8年他汀类药物了,最近突发了肾衰竭还在医院住着呢,所以担心自己用这类药也会出这种危险。

医生解释:老周的肾衰竭是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疾病治疗不能因为不良反应而不用,且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预防的。为了消减老李的疑虑,医生对他汀类药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于“他汀”,你了解多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种类的增多,高脂血症这种所谓的“富贵病”已经出现在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体检报告上。而治疗的重中之重就是降脂,选择临床常见降脂药更是关键。

他汀类药物就是一类新型调节血脂的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从而起到降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临床上推荐服用该药物的多是患有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

说起“他汀”家族,可是一个大家族。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5种他汀类药物,分别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

虽然整体都可以发挥控制血脂水平的作用,但从治疗适应证来看,还是有各自侧重的,例如阿托伐他汀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而氟伐他汀则被用于饮食不能完全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近些年来,多个研究也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且长期服用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大程度改善冠心病病情。

主要是因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不仅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预防血管硬化和狭窄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保护血管物质,减缓血管的老化进程。

同时还能抗炎、抗氧化,因此极大的发挥了稳定动脉斑块,减少急性事件发生的作用。

所以他汀类药物也被称为“全能”型的降脂药物,建议长期服用。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虽然他汀类药物有如此重要的治病作用,但还是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服用他汀类药物,这些不良反应最常见!

正如上面我们说到的,他汀类药物在众多降脂药物中可谓独占鳌头,但对于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老周在服用他汀类药物8年后突发的肾衰竭就是不良反应之一,但比较少见。其本质是肌损伤,也被称为“肌病”。多出现在大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者是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联用的时候。

依据他汀类药物导致“肌损伤”的轻重程度,患者也有不一样的表现。轻者在用药后出现肌肉疼痛、身体乏力等肌肉症状,但行实验室检查后肌酸激酶未见增高;如果程度一再加重,便会出现肌酸激酶轻度增高。

更为严重的程度甚至出现横纹肌溶解,不光出现肌肉疼痛、身体乏力等肌肉症状,同时肌酸激酶也会出现明显增高,超过正常值(正常为20-190)10倍。严重者会突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影响生命安全。

所以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如果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的时候,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肌酸激酶化验,确认是否出现了肌溶解。

一旦发现肌酸激酶升高,且超过正常值5倍或以上的话,最好立即停止用药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好尿常规和肾功能的密切监测。

他汀类药物的另一个不良反应就是肝损伤,也是服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日常用药都是按照常规剂量服用的话,通常较少发生肝损伤。但是如果大剂量服用的话,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少数患者可能有严重肝损害。

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服用后须经过肝脏细胞完成代谢,易形成剂量依赖的肝毒性作用。通常多见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则会发生急性肝炎,严重者甚至出现急性肝衰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汀类药物会导致糖尿病新发。

这一不良反应并非所有服用他汀类有药物的人群都会出现,而是多见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例如糖耐量异常、肥胖、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并且还和服用剂量过大有密切关系。

另外,部分患者还会在用药后出现如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或头晕、皮肤潮红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过敏症状。

那么回看突发肾衰竭的老周,他在用药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呢?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还是要清楚。

服用他汀类药物,忽略这5点,或等于白吃药!

首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前,患者应严格进行血脂检查。最好是在1-3个月期间在同一家医院进行血脂监测,方便医生根据两次相近的血脂水平进行药物选择和剂量确定。而老周就犯了私自开始用药的错误,他平时比较胖,怀疑自己是高血脂,因此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

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要注意最好空腹用药。很多人对用药都有误区,就是认为空着肚子吃药会刺激胃,于是选择饭后吃药。其实在饭后服用他汀类药物,食物和药物中某些成分发生作用,可能出现导致胃肠蠕动变强,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从而影响了药物的吸收,治疗效果也会不理想。

建议他汀类药物最好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饭后也可以,但不是饭后立即用药,而是在饭后3-4小时后再服用。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进行血脂、肝功能复查。

一般情况下,在服药6周之后,血脂就会平稳下降。所以建议在服药一个月后进行血脂复查,如果血脂已经下降且达到正常指标,则可以按照常规剂量继续用药;

如果血脂水平还未见达标,则需要根据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更换、联用或剂量调整。 之后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脂水平。

刚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最好用药3个月后及时去医院检查一次肝功能。如果是长期用药的患者,最好间隔6个月或者12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而老周之所以突发肾衰竭,就是因为在这么长时间用药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定期复查。

在用药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那就是药物服用剂量也不能擅自改变。很多患者往往存在“久病成医”的大胆想法,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随意增减药物剂量,甚至是自行停药或者换药。

例如老周随意联用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这两类药物一般不建议合用,导致肝脏损伤和出现肌病,尤其是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增加。

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生活方式的改善也要注意例如严格戒烟。临床药物试验证明,吸烟尤其是长期吸烟的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对药物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效果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比而言,服用他汀类药物而不吸烟的患者预后通常更好。因此确定吸烟肯定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疗效。

而老周在用药过程中不能很好戒烟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除了戒烟以外,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习惯和良好的运动习惯都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饮用西柚汁。这是因为西柚汁饮用后会明显抑制肝药酶活性,如果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导致他汀类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升高,极大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虽然一再强调了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注意事项,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对他汀类药物使用存在误区。

服用他汀类药物,2大误区要认清

误区一: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会加速身体衰老。

之前的网络上确实广泛传播这种误导大众的说法,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有力证据。

他汀类药物从1994年已经开始在临床上使用,截至目前已经数十年的时间。不管是众多的药物临床试验还是上市之后的实际使用,都没有任何数据或者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会加速衰老。

反之,研究证实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可以帮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人群或者患者增加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二:鱼油也能降血脂,没必要一定吃他汀类药物。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市面上的鱼油胶囊主要是帮助身体补充ω-3脂肪酸,是可以起到降甘油三酯的作用,但是不能完全确定的说鱼油可以降胆固醇,也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

因此如果是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还是建议一定要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

参考文献

[1]方健. 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J]. 家庭医药,2017(8):47.

[2]王建华.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副作用怎么办[J]. 医师在线,2018,8(24):31.

[3]刘川,吴文斯,杨泽宇. 他汀类药物服用注意事项[J]. 养生保健指南,2019(9):296.

[4]杨玺. 血脂异常患者用药宜与忌[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6.12.

[5]马建林,马立宁,李施勇主编;袁梁炎,林明宽,刘文举副主编. 高脂血症合理治疗答疑 第2版[M].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06.

[6]李永勤主编. 《是真的吗·常见病认知误区》丛书 名医正解冠心病[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7.

[7]胡大一. 他汀“红色警报”可信吗[J]. 大众健康,2018(5):66-6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他汀一年后要做什么检查?
又一起:吃他汀7年,无恙!联合用药1个月,突发肾衰竭死亡
吃他汀吃出肾衰竭?天天吃他汀,避开2大禁忌,否则吃了也白吃
高龄老年人如何吃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这5点
吃他汀8年,61岁的张叔,突发肾衰竭!4个错误,个个都能致命
警惕:吃他汀导致肾衰竭!老张连续犯了两个错误!逃不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