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卑依赖抱怨

自我养育

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我今天的痛苦都是父母小时候没很好的对待我,以至于变成了今天的我。因为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不接受这样的自己,于是对父母变得很愤怒很抱怨,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很糟糕。理智上虽然明白要父母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潜意识中仍然是希望父母能够改变,这样关系才能改变。





有一个母亲来为三十多岁的儿子做咨询。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不肯出来工作,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怨恨母亲小时候对自己不够关心,以至于无法正常和人打交道,所以不敢出家门,更不用说工作了。还有一个富二代,二十多岁,成天游手好闲,动不动就让父母给换车。父母一旦不答应他的要求,就破口大骂父母,“谁让你们小时候就知道忙生意,不管我,我就是要让你们为今天的后果买单。”



所有的痛苦源自于潜意识中对父母的深深依赖,不敢“断奶”。通过痛苦和抱怨的方式,在心理上把自己与父母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纠缠在一个无法解开又无法接受的痛苦和绝望中,却无法看到根本出路在于自我的改变和成长。在婚姻中,这种无意识中对父母的依赖会转移到对伴侣的依赖,感受到的痛苦与父母关系中的痛苦本质上是相同的:“我的痛苦都是你造成的,所以你要为此负责。”于是,抱怨,指责、攻击、冲突弥漫在家庭中。
【自我养育】的建立与发展,为改善这种心理上的依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自我养育的第一个概念是,【立足当下,开创未来】。今天的自己是儿时经历造成的结果,但是过去的一切已经不能改变。无论你怎样不甘心,怎样痛苦,已经过去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因果一样,过去的痛苦是因,也许这个因的确是父母造成的,今天的你过得不开心,但这个因果无论是父母还是你都无法改变。然而,童年时父母如何对待你,是幼小的你所无力改变和抗争的,但是今天的你已经长大,已经有能力改变和抗争。今天的你,每一刻你都在制造一个新的因、新的果,你的现在和未来是有改变的可能。这个改变的可能就是从对内在父母和外在他人的依恋,转化为【自我养育】。假如你今年三十岁,那就是从三十岁开始,就像是在心理上重新出生一回那样,你去自己养育自己,你去抛弃和摆脱父母强加给你的那个【旧自我】,就像一刀剪断与母亲的脐带!你去养育自己,重新建立和发展一个【新自我】。父母养育出的那个【旧自我】,包括对待你的给你带来很多痛苦和创伤的态度与行为,给予你的各种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你的各种价值观,还有对父母的各种行为与方式的认同等等。



自我养育的第二个概念是:【做自己的治疗师】。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不足和创伤,学会如何自我疗愈,而不是抱怨父母和伴侣,是走向成熟和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的人尤其是依赖型的人,不肯在心理上断奶,与父母或伴侣处于一种病态的共生关系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离开父母和伴侣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就有一种被抛弃感,就严重抑郁和焦虑。这样的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潜能与创造力去疗愈自己的创伤,例如,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良好的自我催眠的疗愈功能,这个功能是巨大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这种巨大的潜能一直在潜意识中昏昏沉睡。如何做自己的治疗师,在我上一篇博客中写得很详细,可以参考,在这里就不再重复。
自我养育的第三个概念是,【利用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利用自己的独特性,去发展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凡是在现实中真正成功的人,无不是把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的人,例如杨澜,为什么在她身上,总是充满着特别的魅力?这种魅力,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找到了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可以让一个人就像钻石一样,各个层面都自然散发着生命的迷人光辉。



自我养育,就是指一个人,从过去依赖的旧的自我中解放出来,立足当下,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去疗愈自己,去发展自己,去为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通过自我养育,当你能够收获一个独立而自由、自信而强大的自己时,你自然会对父母对生活会充满无限的感恩,内心中才会产生真正的爱,爱自己,爱上这个世界。




摆脱依赖和懒惰思想。

人只有不依赖了,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对自己行为能够负担起责任才不会抱怨。所以反推回来就是,你产生抱怨就是因为你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去想方设法的找客观因素去抱怨。而不想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原因就是,你想依赖别人而解决你的问题。而当你依赖的一方不能按照你的想法实现的时候,你自然就会产生抱怨。因为你把希望寄托到了别人身上,可是你又没有控制别人的能力。



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即一个人对 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 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


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一种在认知上产生偏差的,认为自己是无能软弱的情感。自卑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总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自我评价是错误的,自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并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一种心态,如果调整好这种自卑心态,那么你和别人一样是优秀的。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者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人不可自拔的境地。自卑其实是不可怕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卑也是推动一个人不断自我完善的动力。




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因人而异。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思想 认识方面的,如对自己的期望不高,或者相反,期望过高,不切实际; 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如五官不够端正,过胖,过 瘦,口吃等缺陷;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如出身农村, 经济条件差,学历低等,有人的自卑心理原因是性格方面的,如内向、孤 僻等,有人的自卑心理的原因是生活经历方面的,如情场失意,当从出丑, 被人嘲弄等。

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总的来说包括四个方面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评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的不好。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进入大学后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

2、家庭经济因素。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太差而感到自卑。这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3、与成长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有关。人的一生不能说漫长也不能说太短,但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

 4、个人的性格特点,意志品质。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而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的学生在其上进心、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不是变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更大的干劲冲破压抑,努力拼出一条成功之路来。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变得自卑起来。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暗示。其表现在: 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的结果。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导致交往挫折感的发生。如失恋,常常就会引起失恋者较长的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对待这种爱情挫折,有自卑倾向的人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或倒霉的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这种不良后果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时间性示,使得自卑心理更深入内心,并不断膨大,以致丧失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一些青少年常因个子矮、过胖、五官不正、身体有残疾、缺陷等抑制了自己天性的发挥,于是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怀疑或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此而离群索处,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

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有些青少年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导致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

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带来的消极的自我暗示,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片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自身存在的不利不交往的性格特征,总表现出无能力的态度,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如那些自认为性格怯懦、抑郁低沉、反应迟绘者,多不敢主动结交朋友,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招人注意,借以尔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


正确对待失败。青少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失败。要知道,在漫上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倒是必然会发生的,对此持平常之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英国著名教授汤姆逊在总结自己工作成功的经验时,把它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失败”。

增强自信。凡事都要有一个必成的信念,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对事态发展的前途抱乐观态度。要自信,自信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尝方法,平时要注意及时抓住自信心的种子清扫自卑的瓦砾,给它一片湿润的土壤——因为自信心是能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和得到升华的。

在自信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将某件事做到某种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负水平“不宜定得太低或过高,定得太低,激不起奋斗热情,反而引起惰 性;定得过高,超过自身能力,达不成则易引发“失败感”。所以。 “抱负水平”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条件。

3.“噼己之短,扬己之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作公证的全面的评价,既不沾沾自喜,以不影响自怜,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要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以补偿自己的不足。




自卑的推进作用

推进力的形成过程是:由自卑引起心理压力和紧张 激活主体的补偿转换机制 转化为摆脱自卑的推进力。这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可找到不少的例子来外印证。



自卑的阻遏作用

阻遏力的形成过程是:自卑引起心理压力和紧张 激起逃避或退缩反应 抑制自信,导致焦虑 形成内在阻遏力。这是相当普遍,也是非常有害的压力转换模式。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很多。



理想自我与现在自我的一致性较低,因此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以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依赖性强,抗挫能力弱

有些人长期由父母包办一切,形成一种脆弱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哪怕只是一点点不顺心,就无法承受,就会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进而掉进自卑的罗网。


特殊个性特点

自卑心理较强的人多数伴随有性格内向、胆小、多疑、处事谨慎、优柔寡断、不善社交、应变能力较弱等性格特点。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要大,当然,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解析“依赖型人格特质”


当我们面对一个处处照顾人、体贴人且从不抱怨的人,最好能够回以相对的肯定或鼓励。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依赖性”很重的人,凡事都不愿自己决定,只等着别人来替他做主,甚至完全没有自我,且缺乏责任感。通常这种依赖的习性,是因为受到过度保护所致,当他们随着年纪渐长而日渐独立,就会慢慢有了主见与自身的长远计划。





可是有一些人,几乎没有受过家人的特别呵护或照顾,甚至根本被家人漠视,却始终对人体贴、包容,且脾气出奇地好,这就属于“依赖型人格特质”。事实上,典型的依赖型人格特质,多半都会强烈渴望被照顾或十分害怕分离,却又因为极度缺乏自信,不敢主动表现出过度依赖的行为举止,于是就渐渐演变成乐于照顾、体贴人,以换取“补偿性的肯定”。换言之,具有依赖型人格特质的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处处受到照顾,反而经常扮演着照顾他人的角色,只因为他们很依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为家庭无怨无悔
小柔(化名)30多岁,已经有个念中学的儿子。20岁那年,她认识了已婚的男友,并成为无怨无悔的第三者。男友曾对她说:“你对我的态度,实在比我太太好得太多了。”就因为这句充满肯定与鼓励的话,让小柔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与被需要感,所以她决定今生都要跟着男友,从此甘心当个不出声的第三者。“我一切听从男友的决定,如果没有他在身边替我决定方向,我就会感到强烈的慌张、失措。”
相恋许多年后,男友终于离婚了,却还顾忌着亲友们的感觉与自己的无心再婚,而她也不以为意,还是百般温柔地照顾着男友,甚至还为他生了个儿子。直到儿子快上小学,原本表示“这辈子再也不相信婚姻”的男友,终于提议结婚,而理由是:“因为你对我这么好,才让我开始重新相信婚姻。”这句话让原本就无怨无悔的小柔,得到更大的鼓励与成就,于是成为正式夫妻后,更视照顾先生、儿子为人生最大的满足。
或许正因为对先生、孩子的过度照顾,让小柔始终承受着高度压力,自己却浑然不觉。因此当儿子进入中学之后,开始出现青春期的古怪脾气与刻意疏远母亲的行为时,小柔就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甚至还出现了失眠、吃不下东西、莫名其妙地大哭等症状,惹得丈夫相当不耐烦,便忍不住地数落了她几句,结果更让小柔难过得竟想自杀,觉得丈夫与儿子都不再爱她了。






●她依赖着那种“被依赖”的感觉
突然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让小柔的生活作息大乱。由于接连出现的许多身心症状,让亲友们都认定小柔患了抑郁症,于是鼓励她去精神科门诊接受治疗,希望她可以早日恢复以往的活力与欢笑。在门诊中,医生感受到小柔的生活重心几乎都不在自己身上,而且一提到医生自己的需求,就变得相当寡言且不知所措,因此医生判断她应该不是罹患抑郁症,而是某种人格特质在作祟。经过几次深入会谈,医生认为小柔的问题是受到“依赖型人格特质”的影响,加上长期依赖她的丈夫、儿子,导致她内在的自信心受到了威胁与打击,才会出现类似种种症状。




说来也怪,就小柔眼前的生活来看,不都是丈夫、儿子在依赖她吗?怎么她会具有“依赖型人格特质”呢?医生强调,“许多依赖型人格特质的人,就是过度依赖那种'被依赖’的感觉,所以往往表现出特别愿意照顾人、体贴人,甚至牺牲自我感受来接受种种不平等的对待,为的只是要维持住被依赖的成就感。”据说,在家排行老大的小柔,从小就不受母亲宠爱,还被要求要照顾弟妹们的生活起居。多年来,她似乎只有将弟妹照顾好,才不会被母亲责骂。所以,小柔在成长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身照顾人的本领,而她也发现,当自己对朋友愈体贴、温柔时,总会换来愈多的赞誉与肯定,于是就更热衷于照顾、关心、体贴他人;再加上她的外型亮丽、清秀又温柔体贴、有人缘,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最佳“贤妻良母”,而她也欣然接受这样的“恭维”。




在小柔高中的时候,唯一疼她的父亲便过世了。失去父亲的打击,让小柔变得更加胆小害羞,几乎不敢与异性说话,直到遇上初恋的已婚男友。但她还是扮演着照顾人、体贴人的听话角色,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态度“会不会失去自我”。直到近期与儿子、丈夫都出现了情绪上的摩擦,她内在的恐惧才透过失眠等症状显现出来。因为,丈夫与儿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她实在无法想像失去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





●“持续肯定”便是最好的心药
一次次的会谈,都验证了小柔“依赖型人格特质”的倾向,还好她的丈夫与儿子都没有恶意想要疏远她,这让治疗的过程变得单纯许多。其实,对依赖型人格特质的人来说,只要持续赞同、肯定她的付出与努力,基本上是可以不用治疗的。经过了几次心理会谈后,医生认为小柔的症状很轻微,于是就取消了个别会谈,转而让她接受团体治疗,与其他人一起接受心理咨询。



由于小柔在个别治疗时非常寡言且羞于表达,所以医生希望能让她感受一下团体治疗的气氛,并慢慢消除防备。没想到,来到团疗的小柔简直就像变了个人,几乎每回都用掉了团体的大半时间,让人人分享的团疗课程,演变成她个人的演说秀,而且每回都不能自拔。在团疗中,小柔总是急着发言,并对其他人诉说她的爱情、婚姻与家庭,而且从不放过任何羞于启齿的细节,让其他人都感到相当有趣,却又不知如何应对。





眼见小柔在团疗中的喋喋不休,医生感受到,“小柔已经开始把对家庭的依赖转移到对团疗的依赖中,并透过不断地诉说来发泄内心的害怕与担忧。”所以,医生不能随便打断小柔的演说,只能巧妙地将她发言的顺序,移到团疗的后半段,以免整场团疗成为她的个人秀。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团体治疗,小柔又恢复了以往的开朗与甜蜜,因为每当她在团疗中诉说丈夫与儿子的种种时,总是换来旁人“你好幸福”、“你儿子好爱你”等等的称赞,让她先前的恐惧与忧虑不治而愈,自然能够重拾过去的幸福感。


记得有回小柔无奈地对医生说,“为什么我的家中好像有两个孩子,另一个就是我的先生。”这句话,对长年乐于被依赖的小柔来说,实在是观念上的一大突破。或许有人会认为:家中排行老幺的人比较容易出现依赖型人格特质,其实不然。主要是因为,真正受到照顾的人,往往会更懂得怎样照顾人,不会一味地依赖或听从别人;只有一直得不到照顾的长子、长女或家中较不受宠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这种人格特质,没有主见,过分依赖、听从和害怕失去。“这或许也是某种心理补偿吧!”






所以,当一个处处照顾人、体贴人且从不抱怨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最好能够多为他们的付出回报以相对的鼓励,这样一定可以为她们带来无限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一心想当个指挥他人的领导者,也有人喜欢当个永远的服从者、依赖者,大伙儿各取所需,社会不是更和气吗?


“依赖性人格疾患”的自我诊断:
若具有下列表现中的5项(或5项以上)即可能是。
1、若无别人给予极度的指导或保证,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决定。
2、自己生活中的多数重大事件,都要由他人来负责。
3、因为害怕失去他人的支持或同意,所以难以拒绝他人。
4、对于独立开始工作计划或做事有困难(对自我判断力或能力缺乏信心,而非缺乏精力或动机。)
5、为了得到他人的呵护及支持而过分妥协,甚至情愿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6、由于过度害怕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独处时会感到心慌或无助。
7、当某个亲密关系中止时,便急切寻求另一个关系作为照顾及支持的来源。
8、不切实际地专注于“被抛弃了,必须自己照顾自己”的恐惧中。

相关书籍参考:卡特。荷尼(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第五章:变态的依赖

弗罗姆(逃避自我)弗罗伊德(受虐与施虐)












 
有几种孩子不能打

打孩子行为 侧面反映父母修养高低


  教育孩子并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要看家庭传承的文化与习惯,当下的社会风气,父母自身的修养,孩子的个性与家庭亲密度等等。从统计学来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经济状况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多一些,因为父母的嘴不太善于说理,手就自动来帮忙。父母文化高、经济状况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少一些,被管束和教育的程度却要高得多。他们父母的智商一般都比较高,能想出很多有效的办法来制服淘气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打其实提示一种关系的亲密性,中国历来有“打是爱”之说。

亲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反而随意一些,有时也会有敲敲打打或批评得过火,孩子不会计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亲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评过火可能引发逆反,得不偿失。严重时,甚至产生家庭内的敌意,父母与子女形同陌路。能不能打孩子,要看你和孩子关系铁不铁,常识中“亲妈打得,后娘打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打孩子从小挫伤孩子自尊

  在我的临床咨询中,的确有不少的成人把一生的不快、不幸福归结于父母的粗暴态度,使他从小就没有尊严与自信心,这样的事要两说。许多人成年后不愿意接受现实,以为如果小时候父母不如何如何,自己现在就会怎样。其实,这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持这种想法的人,甘愿扮演一个社会的弱者,沉浸在对过去事物的抱怨中,以“我无能为力”来放弃他该有的努力。

家庭暴力摧残宝宝未来

  另一种情况就是家庭暴力,父母有性格的问题,或酗酒,或婚姻危机,或社会失意,拿孩子当出气筒。这种打一般比较凶,有皮肤的损伤,严重时可能还会有躯体器官的损伤。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身心都会遗留很大的创伤,使孩子的灵魂扭曲,成年后两极分化,要不怯弱胆小,要不就胡作非为。西方社会非常重视父母对孩子的虐待行为,其中包括性虐待,躯体虐待(体罚、忽视),精神虐待(骂、指责、冷漠)。专门有个儿童权益保障委员会来督促父母行使好监护权,如有证实的虐待行为,可能会取消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资格。

打孩子,你选择“传统”还是“人性”?

  中国古代主张对孩子要严教,“黄荆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家严出孝子”这类至理名言仍旧活跃在国人的潜意识中。当然,从人性的角度,打孩子毕竟是非人性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的独立与自由的决策能力,社会的价值取向不再重视你是否是好人,是否是温良恭俭让的人,而是看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竞争力和创造力。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成好人,变成听话的人,甚至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人,但不能打出有创造力的人。过度的打骂反会损伤他成长的动力,挫败他的信心并淹没他天赋的创造力。

对孩子冷漠不亚于“打骂教育”的危害

  绝对地不打骂孩子是不是就对呢?其实不然,对孩子冷漠与忽视比打骂还要伤人。在我们的临床中,有两种疾病与童年遭受父母冷落忽视,甚至遗弃有关。一是边缘性人格,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有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缺乏自我边界,内心非常苦痛。另一类是创伤后适应障碍(PTSD),童年长期处在被忽视与否定的环境中,人格退缩,依赖,常有分离样情感色彩与躯体障碍。所以,能不能打孩子,该不该打孩子,不能很简单地用YES或NO来回答,我们需要引入新的观察系统。那就是要看打这个行为对解决某个问题是否有效,有效则“响鼓不用重锤”,孩子后来会感激你。没效势必“矫枉过正”,打会打出更大的麻烦。






有些孩子是不能挨打的: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2.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3.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4.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爱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4.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爱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家长爱抱怨 孩子负面情绪多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矛盾无处不在。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速,人到中年的“顶梁柱”不仅在单位要积极进取,回家更是“上有老下有小”。如此大的精神压力经常压得这些为人父母者抬不起头,回家后的抱怨成了每日的必修课。“看什么都不顺眼”、“凡事都找客观原因”成了他们的特质。专家指出,抱怨不仅于事无补,态度消极、怨天尤人的情绪也影响着孩子看问题的态度,不利于孩子性格培养。

过分抱怨于事无补 不良情绪会传染

一项资料统计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抱怨15到30次,但他们却毫无察觉。很多妈妈没有意识到,她们下意识的抱怨不仅使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低落,还破坏家庭的氛围,而且往往引发矛盾。一进家门,孩子们等来的除了家长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审问,还有妈妈没完没了的抱怨:“工作太累,同事太烦!”“又堵车,烦死了,真倒霉。”在看电视时,还会说:“这些编剧都脑子进水了吧,拿我们当傻子啊!”周末一家三口要郊游,她又说:不去,哪里都是那么多人,得采买准备,我才不找罪受。很多孩子表示,妈妈的这种抱怨情绪直接导致了家庭气氛消极紧张,自己连大气儿都不敢喘,生怕引火烧身。

“看什么都不顺眼”成为孩子们对“爱抱怨的妈妈”最贴切的定义。“感觉在她眼里就没有高兴的事,总是抱怨周围的一切都跟她作对,就连去市场买个菜,都埋怨卖菜的故意将烂菜缺斤短两卖给她。”高一的王丽谈起爱抱怨的妈妈一脸的无奈,“她若是对我的成绩稍有不满,喋喋不休埋怨起来没完没了,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倒腾出来数落我一晚上。可是说到最后,扔下一句'自己好好学’抬脚就走。其实我最需要的是家长能帮我找到出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指责。”王丽每天晚上扒拉两口饭就赶紧回屋,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叫“眼不见心不烦”。

像王丽的妈妈一样,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些抱怨影响的恶劣度。“我真意识不到抱怨竟然给孩子带来了那么大影响,”王丽的妈妈和记者做自我检讨,“这样不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反而还将不良情绪传染给了孩子,确实挺招人烦。”

怨天尤人缺自信 期望过高苛求人

对于许多人来说,抱怨成了掩饰不自信的“护身符”:遇到挑战,他们会说“我真的不会,干不了”;遇到挫折,他们会说“都赖那个谁谁谁”;遭遇失败时,他们会大发感慨:“我早说过自己不行,领导偏不信,这下子彻底砸锅。”可见,抱怨的实质就是对自己不信任,“怨天尤人”成了很好的借口,消极的心态和行动则是抱怨产生的根源。

已经上大学的小张则认为家长抱怨的原因是“习惯成自然”:“即使一开始的确是因为'没赶上好时候’、'厂子效益差’而导致挣钱不多工作辛苦,可慢慢发展到凡事都怨这个赖那个,'习惯了找客观原因’是导致妈妈一直抱怨的原因。”归根到底,家长不断抱怨的原因就是逃避现实,拒绝行动,放大负面。他们往往只对寻找外界的不利因素感兴趣,认为不顺利都是由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而不会去设法改变现状。

还有些家长,因为过于苛求家人而心中充满了抱怨。这样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满足现状,恨不得孩子学习上“一口吃个胖子”。所以一旦对孩子成绩稍有不满,家长就会唠叨抱怨没完没了。心理学家指出,无休止地抱怨,或者向他人施加压力等行为,都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施暴。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一旦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要不就“给个耳朵勉强听着”,要不就本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反驳”家长。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矛盾爆发。

孩子学着“拉客观” 不从自身找原因

家长对诸事的不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研究生小李一直给初中生当家教,他发现“有其母必有其子”。“一般来说,乐观积极的家长会带出向上积极的孩子,而消极抱怨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长也如此”。小李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我带过不少学生,多数孩子很有朝气,很有自信心,但一些学生的表现却让我揪心。比如一个初一的女生某次考试没考好,退步很大。我让她找找原因,她想了半天,说了一大堆理由,什么她旁边的同学上课老说话,打扰她听讲;考试题太偏;老师上课时声音比以往小自己听不清等。我见她就是不说自己的原因,忍不住问她'你怎么不从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她却把小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地说:'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其实和她的父母接触后不难发现,他们也是'找客观’的高手:上班时若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后往往毫不避讳地当着孩子的面抱怨,抱怨领导不公,抱怨人际关系不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培养出乐观向上的性格。”

而且,明事理的孩子会十分厌恶家长的这种消极情绪,某中学初二女生骆某曾在网上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这种态度确实也影响到我。学习上一旦有困难有时我也会学着父母怨这怨那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万事万物都抱着消极的态度。”而她的学姐李某说得更为透彻:过分、不间断地抱怨,我们会觉得父母是在向我们施加压力,这样会让我们觉得身上的负担好重。其实,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父母的抱怨可能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见,家长爱抱怨,不仅不利于孩子乐观积极的个性培养,还会招致孩子的厌烦,对家长来说,这绝对是受累不讨好。

父母抱怨需回避 健康氛围助成长

父母的个性、对问题的态度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而关于抱怨这个话题,美国著名作家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恳切地和读者交流: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所以,尽管家庭是放松身心的地方,但记者提醒家长注意,在孩子面前,在外承担了各种压力的家长还是要注意调整心态,以乐观、坚强的一面去面对孩子。毕竟,家长无意的消极语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应该用快乐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而对于那些抱怨孩子学习不够优秀的家长,希望他们能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手。就像那则古老的小故事所说“不要悲观地看到半个空杯子,而要看到还有半杯水”。当然,抱怨的确是情绪发泄的直接方法,有些妈妈回家后情不自禁就抱怨起来,在此,记者提供一个“亡羊补牢”的方法:万一妈妈忍不住抱怨起来,事后可以主动向孩子“认错”,告诉她遇到问题不能抱怨,要从自身找原因,告诉孩子妈妈那样做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让孩子帮忙“监督”。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抱怨”是无效且错误的,以后看待问题就会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找客观”了。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即使有些时候家长确实在外面受了委屈只能通过抱怨这种方式化解心中的痛苦,也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俩背着孩子、“关上卧室门抱怨”会更妥当一些。










不要把孩子带坏了!真的要学学

各位家长一定看看,不管你是什么老板,还是什么领导,记住请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1、“宝贝快点起床,要迟到啦!" 改成:”宝贝,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啦,你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了没,还有环卫叔叔阿姨扫地的声音“。 让孩子感受聆听这些自然的音符,留意观察到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2、“宝贝,到学校了要乖,认真听老师上课, 作业要按时完成!" 经常听到妈妈们说这一句话, 这句话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呢?当一个人被要求、被期待了,即使孩子为了听你的话表现出很乖,那不是他发自内在意愿的话,随着一天天长大,这种乖和听话也不会很持久。 不如改成:”宝贝,妈妈祝你开心愉快的度过这一天,放学回家妈妈等着你分享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给孩子输入的信念是学习是开心愉快的,有趣的。回家了妈妈也愿意聆听和陪伴我。
3、你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突然下雨了,"哎, 这个鬼天气,周末也不能好好玩一下。“你的这句话也许是无意,可传递出来的却是一种抱怨、一种内心的烦躁和抗拒。 不如换个说法: ”平时都是天晴逛公园,下雨天在公园里走走,感觉空气更加清新了。“换个角度,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被你的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影响。
4、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塞车,"哎,烦死了,等到什么时候啊?回家还有一大堆事情呢!“很多妈妈说孩子没有耐心,脾气急躁,殊不知,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呢,平时的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急躁呢? 那么与其抱怨交通堵塞,还不如把这个时光好好利用,可以趁机多和孩子聊聊天。
5、"妈妈,你的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呀?“看到你疲惫的无精打采的脸,孩子忍不住问了。"是啊,妈妈要供你上学,不辛苦工作努力挣钱你哪有条件上好学校。” 也许只是孩子关心的话语,你却赶紧想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教导孩子了,给孩子传递妈妈都是为了你。想达到一种 什么样的目的呢?想成为操控孩子的一种手段吗?如果孩子果真很听你的话了,也就代表他慢慢失去与自我的连接了。父母经常灌输这样的思想也会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去生活和学习。

换一个说法:妈妈今天是有些累了,没办法给你讲故事了。妈妈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简单的回答就能获得孩子的理解。


给孩子传递正能量,需要父母本身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父母懂得在自己生活工作中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总之,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是大人的缩小版,更是镜子!请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吧!这些提醒对于我来说,很实用呢。





1. 就抱怨本身而言,这是一种缓解内心不平衡状态的方式。通常我们是对让自己遭受到挫折,令自己不满的事情抱怨。对于令我们有挫折感的事情,例如”工资比同学低“,抱怨是一种把原因转介到外在,淡化自己“能力不行,不够努力”等等令我们自尊受挫的问题。如果要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而不至于让自己过分看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可能有进化方面的原因。因为人类成长过程充满了竞争,充满了不如别人而败下阵来的挫败感。如果没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精神,估计很难像小强般坚强的一直做Loser还自得其乐。


2. 互相抱怨,可能就更向社会性的需要了。首先,如果抱怨能让我们内心压力缓解,那互相抱怨基于的则是社会互惠的原则,”我听完你抱怨,得轮到你听我的抱怨”。其次,这种互相缓解内心压力的互惠过程,也能让两个个体更亲近,有点自曝其短掏心掏肺的意思,就好比如果两个哥们一起去过夜总会,一起干过点偷看邻居姐姐洗澡的事情,心理上就共患难而亲近了。而且同样在做“抱怨”这一件事,就足以产生团体的认知,有自己人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想跟陌生人套近乎,跟他们一起抱怨下伙食、交通、经济、市政,就很快能融入圈子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伴你行|118:重新认识内向
孩子内向,真不是,一件坏事
表演型人格丨他们是最抢眼的存在,也是最缺爱的孩子
你有圣母型人格特质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信?
为啥孩子被骂后扭头就忘?可能是“讨好型人格”作怪,别不当回事|讨好型人格|父母|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