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人之道!

圣人何来?历史上大凡圣人,均以天地为师,仰天地之大公,习天之胸怀,学地之仁厚,法天地所生之万物。水本淡泊为吾师,竹能虚怀为我友。慕青松之坚贞,效兰花之高洁,追梅花之傲骨。此为自然之书。然后读人文之书。书海泛舟,撷英纳萃。剔除修饰,体悟大道,察智慧之语,知行合一,化为内修。昼思夜悟,直至娴熟。

凡人与圣人之别,无非在有无内修。以何为內修?以上之所述为內修,继圣人之衣钵,循圣人成圣之轨迹,思圣人之所思,言圣人之所言,行圣人之所伟。凡事不离大道,不悖常理,合乎天地万物之法则,人亦可为圣矣。故为圣人非不及,难于自始至终钦圣慕贤,锲而不舍。

人皆可为圣。如若须臾思圣人之言,其须臾内化为圣矣。如若瞬间行圣人之举,其瞬间亦外化为圣矣。若如此,常思圣人之言,常为圣人之举,当常为圣人矣。如若亦终身而追求之,其不亦为圣人乎?

人何必以为圣人遥不可及也。圣人,其亦为人也。圣人亦食人间烟火,感严寒酷暑,亦有悲欢喜乐,儿女情长。然圣人知道而明理,内修而外化,故内心别俗,逐摹大道。

人如若知圣人之所以圣,其距圣人已近矣。如若习圣人之一言,离圣人又近矣。

慕圣而內修,与出家修道,绝然而不同。出家为僧,离家为道,亦为修心修行。然为圣者,何必出家?正如天地,与造化化为一体。故修圣,随时随地即可为也。

吾少时闻长者之言,听世间警语,熟读书本之名人之道理,自己内修并外化之,而非大人教之。如受天地万物之教,如处处有名师教诲。故与众少年不同矣。自少年至今,已逾世纪之半,仍昼思而夜想。愿步圣人之足,为圣人之徒,不亦乐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27章:2.“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圣人也善于救人救物。
知止不殆契于道——老子智慧【50】
道德经 不仁乃大仁
吕祖注道经 大道汛兮章第三十四
【老子】道德经(原文)
老子指微 -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