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特工”郭汝瑰回忆:当年差点活捉蒋介石,奈何傅秉勋不同意

要说谁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红色特工”,郭汝瑰一定榜上有名。

他厉害到什么地步?虽然是卧底,却深受国民党元老陈诚和蒋介石的信任,最高担任过国防部第三作战厅厅长的职务,全权负责对整个解放战争的谋划。

卧底能做到这个地步,郭汝瑰也算是独一份了。

他在卧底生涯中都做了什么,凭什么让蒋介石对他如此信任?

他又是如何在老蒋眼皮子底下,粉碎他“划江而治”的野心,成功起义的呢?

1、有勇有谋,国军内平步青云

郭汝瑰出生于重庆一个落没的书香世家,从军校毕业后,他进入国民党18军14师任职,担任参谋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郭汝瑰带领42旅的官兵们英勇抗战,在战场上打出赫赫威名,但真正让他走入老蒋视线的,则是1938年的武汉会战。

当时,蒋介石听从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调集40个师团,决定在武汉三镇和日军决战,并夜以继日地在三镇外围布置防线,决定与攻城敌军好好打一场阵地战。

但这一布置,却遭到了54军参谋长郭汝瑰的质疑。

他认为,在三镇外围布置环形工事,背水一战,此情形,不是和南京一模一样吗?

一旦在战斗中,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那国军精心布置的防线便会全线瓦解,到时候,守城的将士又要和南京一样,有被日军赶下河去吃水的危险。

想罢,他当即将自己的想法报告给武汉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长郭仟,郭仟又将郭汝瑰的想法告诉了陈诚。刚好,当时陈诚正在开会,他也觉得郭汝瑰的话有道理,于是当即将他请来,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

郭汝瑰认为,应该放弃现有的思路,以国军如今的战力,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武汉的。与其守一座守不住的城,还不如主动出击,和日军决战在武汉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听完郭汝瑰的建议后,陈诚连连叫好,当即让在座的将领们打开思路,重新规划作战方向。

有了郭汝瑰的框架,将领们积极讨论,最终得出“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战方针,武汉会战的重心不再放在防守上,而放在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上,将抗战拖入战略相持阶段。

此时郭汝瑰还没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未来的抗战形势。

最终,“以空间换时间,集中力量消灭敌人”的总方针被蒋介石采纳,因为抗战规模的扩大,投入战场的部队也急剧扩张,最终达到惊人的124个师,再加上空军和海军,总兵力达到100万。

武汉会战总共持续了四个多月,期间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数百起,虽然最终还是以日军占领武汉结束,但这一战,成功消灭日军25.6万,而日军付出极大的伤亡后,却只是占领了武汉这座空城罢了。

至此,日军短时间内再也无法发动大的会战,国内抗战正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郭汝瑰一战成名,正式进入蒋介石的视线。

作为奖励,郭汝瑰被任命为第二十集团军和洞庭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之后又被陈诚调入国防研究院担任研究委员,在此期间,他多次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待。

1945年抗战结束前夕,郭汝瑰又被调到军政部担任署长,后来又在老上司陈诚的帮助下,兼任国防研究院副院长,此时的他,即使在老蒋的众多嫡系中,也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此时的郭汝瑰非但不高兴,反而对自己的处境越发地担忧起来。

越接近国民党的权力中枢,郭汝瑰便越能体会到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脱离群众的国民政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走到最后的。

但面对这种情形,他又无力改变,只能随波逐流。

就在他彷徨无助,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的救星出现了。

2、弃暗投明,成为卧底

这天,郭汝瑰正准备睡下,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郭汝瑰有些不耐烦地问了一声,打开门后,一个穿着略显寒酸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你是……”郭汝瑰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眼熟,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是谁。

“不记得我了,我是任廉儒啊!”

“任廉儒,我记得你!”郭汝瑰这才想起来,十几年前他们见过,顿时惊喜莫名。但真正让他喜悦的,冰峰老友再次重逢,而是任廉儒的身份,他是一位共产党员。

郭汝瑰早就对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心生好感和好奇,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此时任廉儒的突然到访,让郭汝瑰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他当即命令卫兵看好门,不得让任何人进入,随后,便和任廉儒展开彻夜长谈。

在交谈中,郭汝瑰了解到,任廉儒此次来访,正是为了争取他为我党工作。

在任廉儒的引荐下,郭汝瑰成功和董必武见面。这让他欣喜莫名,当即表示,希望能加入我党,为人民服务。董必武却笑着摆摆手:“有时候为人民服务,未必要站在阳光下!”

对此,郭汝瑰恍然大悟,董必武这是希望他留在国民党,成为钉在敌人胸口上的一颗钉子!

郭汝瑰没有埋怨,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工作中去,成为我军的一名“红色卧底”。

在他的不断斡旋下,他的身份和地位也水涨船高。到1947年,他已成为国防部第三作战厅厅长,全权负责解放战争的谋划工作。每次开完会,国防部的作战计划,都会原封不动出现在我军最高指挥的办公桌上。

我军的动向敌人全然不知,敌人的一举一动却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这仗打得真的想输都难。

在郭汝瑰的情报输送下,我军打得越来越顺,这也让敌人意识到,他们的高层可能已经被我军渗透。最先发现问题的,是淮海战役的国军总指挥杜聿明,以及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

而郭汝瑰,也即将陷入他卧底生涯中遭遇的最大危机之中。

3、生死一线,杜聿明和蒋纬国的揭发

淮海战役,郭汝瑰为防止蒋介石将部队龟缩在徐州城内,当即提出建议,将决胜战场放在徐州外围,其提供的思路,与武汉会战时几乎如出一辙,最终得到了蒋介石的采纳。

但杜聿明却察觉出一丝不对劲,此时国军颓势已显,正面战场不仅要面对中野和华野,远在东北,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也随时可能南下,对徐州展开攻击。

如果将部队驻守在徐州,尚能借助城防与我军斡旋,主动出城决战,那不是羊入虎口,将国军主力主动往解放军口中送吗?

这样的作战计划,看似高明,其实四处暗藏杀机。

杜聿明开始怀疑,国军高层出了卧底,甚至连名字都说出来了,郭汝瑰。

淮海战役失败后,杜聿明开始指挥部队南撤,有两条路,一条是东南,这条路多泥坑沼泽,坦克难以行进,且会大大拖慢撤退速度,一条是西南,地势平坦,更适合撤退。

但在作战会议上,杜聿明却表示,从东南方向撤退。

会后,杜聿明秘密会见了蒋介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并表示,自己刚才在会上说从东南撤,其实是说给卧底听的,他真正的撤退方向其实是西南。

听到杜聿明说郭汝瑰是卧底,蒋介石当即提问道:“你为什么说郭汝瑰是卧底?说说你的看法?”

“他……他家客厅的沙发上有补丁!”

原来,杜聿明曾经到郭汝瑰家做客,意外的发现,他家十分寒酸,饭桌上没有一点肉菜,就连沙发都是打了补丁的旧货。杜聿明自认自己在国民党内部已经算清廉的了,但跟郭汝瑰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杜聿明认为,像郭汝瑰这样的人,国军内部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有,那一定是卧底!

蒋介石闻言,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反驳道:“我也不贪,难道我也是解放军的卧底不成?”

见蒋介石不信,杜聿明也没有更多的证据,只能就此作罢。

不久之后,杜聿明的部队遭到我军围堵,见此情形,蒋介石慌了,当即派遣刘汝明、李延年的部队前往支援,为避免他们划水,蒋介石还特意派出蒋纬国的坦克部队前往督战。

此时,蒋纬国也察觉到,国军内部出了间谍,热爱情报工作的他,当即派遣手下扮成地下党接头人,开始在徐州附近徘徊,观察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

最终,蒋纬国的人盯上了一位地下党情报员,秘密和他接触,在一根扁担中,成功拿到国防部制定的作战图。当即将这件事上报给蒋纬国,并将这位情报员给抓了起来。

只可惜,对方职务不高,纵使蒋纬国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能问出来什么,只觉得对方的长相,很像郭汝瑰手下的一名参谋,再加上蒋纬国本身就和郭汝瑰不对付,当即写了一封信,举报郭汝瑰是卧底。

如果这封信到了蒋介石的手中,再加上杜聿明的举报,那郭汝瑰就真的危险了。

好在,这封信最终没到蒋的手上,而是被我军的另一名卧底发现,秘密藏了起立。

事后,蒋纬国曾经感叹,国民政府的军队高层,可能早就被我军渗透成筛子了,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4、差点活捉蒋介石,奈何傅秉勋不同意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落幕,长江以北再无大的战事,伟人一声令下,渡江战役就此打响。

在此之前,郭汝瑰为配合解放军渡江,毅然决然辞去作战厅厅长的职务,到72军担任军长,将部队带到西南地区,担任“叙泸警备司令”,管辖川南四个专区一个市、三十多个县,准备策划起义。

在起义前夕,郭汝瑰找来自己的亲信傅秉勋和徐孔嘉,三个人促膝长谈,最终制定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活捉蒋介石!”

郭汝瑰的计划是,让傅秉勋带人驻守在重庆白驿机场附近,等到蒋介石放弃重庆撤退的时候,炸毁沿途的所有道路,迫使蒋介石撤到白驿机场,傅秉勋带人突袭,抓住蒋介石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但最终,因为傅秉勋的突然变节,导致计划最终流产。

而傅秉勋本人,则带领104师脱离退伍,去了成都。最终在与我军的交战中溃败,逃到了松潘,被我军俘虏后,在一条小溪旁自杀了,至此失去了为人民立功的机会。

1949年12月10日,郭汝瑰发布了《起义告官兵书》,带领72军,并宣布自己管辖内的川南四个专区一个市、三十多个县同时起义,至此,郭汝瑰的“红色卧底”身份正式真相大白。

可惜的是,此时的杜聿明已经被俘虏,他到最后都不知道郭汝瑰到底是不是卧底。

直到1982年,杜聿明生病住院,郭汝瑰到医院去探望他。二人见面后,杜聿明终于问出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疑问:“你那时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对此,郭汝瑰的回应只有一个字:“是!”

1997年,郭汝瑰因车祸重伤,送医救治无效身亡,享年90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败局已定:杜聿明率30万大军逃离徐州,却被老蒋亲笔信给葬送
郭汝瑰晚年透露:潜伏国军多年,只佩服两名国军将领
1981年,杜聿明临终前问郭汝瑰:我最后问你,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郭汝瑰晚年透露:潜伏国军高层多年,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人
1981年,杜聿明临终前问蒋介石心腹郭汝瑰:你当年到底是不是共党
粟裕发起淮海战役时,白崇禧从武汉杀来怎么办?粟裕:他不会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