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的“谐音文化”新探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全书不仅冠姓命名的“小说人物”有四五百人之众,而且其姓名之繁,命名之巧,字号之妙,寓言之深,影响之广,都是有口皆碑的。清人周春所说:“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庾词,各处变换,极其巧妙,不可不知。”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以《红楼梦》中的谐音艺术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地探讨谐音文化与命名艺术在《红楼梦》中的反映,从而使人们对《红楼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成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曹雪芹写给贾宝玉判词是“情不情”三个字。贾宝玉的情欲故事从秦可卿(谐音情可情)开始,最后落在贾宝玉的判词“情不情”上。仅仅从“自情可情开始,到情不情结束”这个完整的过程中来看,“情不情”三字也大有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情不情”三字是曹雪芹参照“花非花”而来。“花非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的开头一句,原诗是:“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走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贾宝玉梦游仙时,警幻仙姑警戒:“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警幻仙姑的话与白居易的诗,说的正是同一道理。与秦可卿的“情可情”要联系到“道可道”来解读一样,贾宝玉的“情不情”则必须联系到'花非花’上来解读。白居易的“花非花”历来被人们视为不知云,其实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荣华一时,转瞬即逝。

又如《红楼梦》十二钗中的十二位女性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贾宝玉的自家同辈,即元、迎、探、惜四姐妹和熙凤、李纨两嫂,谐音“原应叹息春风晚”。第二类是外来的同辈且年龄相仿的五位女性和一个小侄女,宝钗、黛玉、可卿、巧姐、妙玉、湘云。谐音“差忒情欲巧妙云”。两句话组成一付对联。大意是,原本应该叹息春风已晚、春光不再,可我(《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工夫叹息,我要把在花团锦簇的季节里经历过的情欲故事错杂开来,巧妙地述说出来。

其实,在上面的对联中,“王熙凤”和“史湘云”两个人名各有一个字没有用到,就是“熙”和“湘”二字,“熙凤”谐音“西风”,“湘云”谐音“像云”。在繁体字中,“风云”的“云”字与当作“说”讲的“云”是两个字,前者带有雨字头。由此暗示,全联的最后一个“云”字还具有双关意义,既表示“述说”,又暗指整件事情像云一样,被西风一吹就散了。确实,贾府的败落在一定程度上与王熙凤的作为有很大关系,她确实是吹去贾府荣华富贵的西风。这就是上联剩余的一个“熙”字和下联剩余的一个“湘”字的用途所在。所以,全联还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云一样被西风吹去了。

又如书中甄士隐名费字士隐,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一语,名费对字隐。在此处,“士隐”谐“事隐”,连姓则为“真事隐”。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取自《孟子·尽心》篇:“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名与字同出一典,相互关联。这里的“假时飞”,是暗寓贾雨村待时而动,借时而飞,表明此人野心勃勃。

总之,《红楼梦》一书中的谐音文化艺术十分精妙,绝非泛泛之笔。小说中重要姓氏的来历、取法、隐喻,用心奇巧,一丝不苟,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蕴。这一点,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其它小说是无法媲美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欣赏随想之一谐音文化
《红楼梦》人物命名隐藏着什么谜团
《红楼梦》中的各种谐音隐义,又学习了!
《红楼梦》人物命名
红楼梦 人物取名艺术
李颉论红楼梦 (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