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好第一堂课从改变思维开始

01

        如何上好第一次课,是每位教师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第一次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门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高低。

         “万事开头难”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都表明开端的重要性,只要有了好的开端,随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第一次课就像戏曲的序幕,也像乐章的序曲,如果序幕没演好、序曲没奏好,后面想救场就会困难重重。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该效应是指人与人交往时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往往会对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给学生上第一次课的时候,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就容易赢得学生的喜欢、尊重和信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赢得学生的合作,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正是由于首因效应的影响力,几乎每位教师都会精心准备和设计第一次课,也希望利用第一次课赢得学生的喜爱、尊敬和合作。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第一次课的时候,秉持的理念还是以教为中心,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他们认为学生喜欢不喜欢教师和课程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因而他们想方设法准备各种教学资料,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极尽全力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甚至出现了为迎合和讨好学生而采用了一些博人眼球的教学道具,可是教学效果却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我也曾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和巧妙施教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智能手机那儿抢夺回来,为此准备了很多管理小故事、热点新闻中的管理案例、图片和视频,我甚至还一度像尝试用夸张的形体动作来吸引学生,但我失望地发现,自己的这些努力和付出除了感动自己外,丝毫不能影响那些低头一族的学生。

02

       后来,经过认真反思,我觉得不能影响他们的原因不是我讲课水平太低,而是因为我认为他们该学的内容并不是他们所想学的内容,所以,即便我巧舌如簧、演技超群,也无法拨动他们的一丝心弦。

        其实,如果学生想学的话,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师,也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他们都会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也会极尽所能地去践行所学的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网络上的各种app软件,特别是美颜和抖音等,学生们根本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各种操作技术,他们就可以很快地熟练使用。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在发挥作用。

       如果学生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他们会自主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可现实中,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呢?如何去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呢?

      对于以上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建议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会如何更好地教学。于是乎教师想方设法地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认真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培训和研讨,刻苦钻研教学教法,操练各种教学信息技术,训练演讲口才,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来改变沉闷乏味的课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然而,这是剃头担子一头热。教师加强学习似乎只是提升了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但在教学效果的改善方面见效并不大。

03

        其实,学生学习不学习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教师讲课好不好,而在于他们愿不愿意学。举个现实例子吧,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凭他的学识和水平,靠他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应该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吧?在北京大学,他确实赢得了一批又一批有内在学习驱动力的大学生的喜爱和尊敬,但他在南师大附中、北大附中和北师大实验中学给高中生上课时,均受到了冷遇。究其缘由,就是高中生功利性地认为他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对高考帮助不大,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听他所讲授的“无用”的知识。

        同样的道理,如果大学生不抛除功利心,也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钻研一门课程中的知识的。如果教师一味地把焦点放在如何教上,而不转变到学生如何学上,不转变到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学习内驱力上,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很难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重点要做的不仅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还更应该去改变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学习责任和内驱力,要让他们从心底接受课堂是他们的课堂,而不单是教师的课堂,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他们的责任,而不是教师的责任。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宣称:“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态度的—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管理方面的工长、厂长、雇主、董事会,在对他们的同事、他们的工人和对所有的日常工作问题责任上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没有工人与管理人员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人的思维变革是管理的核心问题,没有人的思维变革,就不可能带来行动的变化,自然也无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泰勒的这种改变思维的理念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必须对师生的思维进行变革。思维变革是指人放弃原有的习惯性思维,转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实践,我渐渐地放弃了“以教为中心”的习惯性思维,转而培养起“以学为中心”的思维,也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同样的思维变革。

04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轮课程教学都要面对新的面孔,都需要从头开始来影响学生去改变。为了能触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震荡,我在《管理学概论》第一次课的开场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并不是直接向学生阐释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意义与学习方法,而是让学生动笔做一个小测试。

       我用白色粉笔在黑板的中心画了一个直径二十厘米左右的圆圈,接着用粉笔仔细将圆圈内的部分涂实,然后转身请所有同学花二十分钟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他们在黑板上看到的内容。等他们写好的时候,我便请几位同学主动分享下自己写出来的话语。

        对于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学生们来说,第一堂课伊始就让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还有些不适应。特别是习惯了被教师点名发言的同学们,还是不太情愿“出风头”似的自己站起来发言。但经过几番激励,总会有胆大的同学第一个起身发言。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吃第一个螃蟹的同学后,后面就会有同学依次接着发言。

       有同学说:“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粉笔画的圆,这个圆是白色的,直径大概有二十厘米左右……”

       有同学说:“我看到了一个太阳,太阳光芒万丈……”

     有同学说:“我看到了一个圆盘……”

       有同学说:“我看到了一个滚动的雪球……”

      还有个同学开玩笑地说:“大家都说看到了圆,但我仔细看后,发现老师画得这个圆好像不太圆哦,我觉得它像个随手烙出来的大饼……”

       也有同学说:“我看到了圆,想到这是管理的艺术,管理要圆融、圆滑、圆满、圆润……”

      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后,我就问同学们:“各位同学,请问我是让你们写什么的?”

      “让我们写在黑板上看到的内容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你们写的是你们在黑板上看到的内容吗?”我追问。

    “是呀,我们就是在写在黑板上看到的内容呀!”学生们带着一丝疑惑回答。

      根据他们的回答,我问全班同学:“大家是不是都只是描写我在黑板上画出来的内容呀?”

      同学们一致点头说:“是呀,你说让我们描写在黑板上看到的内容呀!”

      我早就意料到他们会这样说,因为当年我遇到这样的测试时,也是把所有笔墨放在圆形上,至于圆形之外的内容根本没有进行描写。他们和过去的我一样,由于受到思考角度的限制,总是喜欢把焦点放在特别耀眼的地方,而忽略了耀眼地方之外更大、更容易被忽视的区域中的事物,就像人们的注意力总是容易被魔术师的道具或手势引导到其他无关紧要的方向,却没有看到该看的地方。

      同学们因为看见我在黑板上认真地画圆形图,所以就把关注点放到了这个圆形图上了,虽然也有有同学用发散性思维进行了一番联系,但都只是围绕着这个圆形图展开的,而没有描写他们在黑板上看到的其他事物,比如没有画图的空白区域、粘贴在黑板一角的讲座通知等。

       同学们听我说不仅要写我画的圆形,还要写其他事物,就有直言不讳的学生发问了:“老师,你这不就是忽悠吗?画了个图让我们写,却又让我们写整个黑板,我们理所当然会认为是让我们写圆了。”

      他说了“理所当然”,恰恰表明了我们的思维局限,把自己习惯了的想法和做法当做理所当然的正确。然而,这种固定思维会影响我们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中,完全无意识地按照自己狭隘的认知来过自己的生活,从而无法有真正的进步。因此,要想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必须先从思想改变开始。

     然而,思想的改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童年时期形成的思想更难改变。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改变思维》一书中指出:“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然而,实际上我们那些基本的想法根本没有改变过。因此如果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突然被提问,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回到童年时的思维——甚至可以说,滑向无知的深渊。”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但以前形成的想法会反复出现,制约着他们接受新的想法和观点。

        对于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他们来说,要接受主动学习的想法并不是很容易。但如果他们不接受主动学习的想法,就不可能会有主动学习的行动。为了能够激励他们进行思维改变,进而影响行为改变,我决定从构建《管理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文化开始。

05

       课堂文化是师生在进行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课堂里体现出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学习方式。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很难形成一种强课堂文化,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形成一套彼此都愿意接受和践行的思维方式和的行为规范。

       课堂文化的建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课堂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约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从《管理学概论》这门双语课来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提升管理学的专业英语水平。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需要构建一个以学为主,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教学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文化。

       为此,在和同学们讨论完“为什么大家会只关注黑板上的圆形图”后,我就请同学们逐一进行自我介绍,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进行自我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我更快地认识和了解他们,也能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还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更使他们感受到课堂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

       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文化,增强教学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文本知识的互动。所以在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不仅会认真聆听,还会适时地与之交流,增强我与每个学生的互动。

        此外,我还请所有同学都仔细倾听别人的介绍,然后抽取几名同学,让他们介绍其他同学,这样就能增加他们之间的互动。当然,更多的互动活动会在后续的堂课交流、讨论和辩论中呈现,也会在课后的团队作业中展开。

        一次课三个课时,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学生在写和说的,让他们真正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下感受到一种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不一样的氛围和情境,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释放了自我、增加了热情,还让他们拥有了一份对变化的期待。

       为了更进一步激励同学们去改变思维,在最后我又给他们推荐了几本关于改变思维的书籍,请他们课后阅读,等下一次课再进行分享和交流。

 (简单说明一下,这些课堂教学的情形呈现,不是某一次课的原版呈现,而是综合了很多次课的内容。特别是文中关于在黑板上画圆的情形,这学期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很多学生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思维非常发散,并没有局限在那个圆上。我也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适时地调整表述,赞扬他们拥有开放、发散的思维,不仅能见一点,还能放眼全局,并鼓励他们要不断变革思维,用全面、发展、联系的思维来问题,尤其是要培养成长型思维,避免思维固化。)

 

公众号

安享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思维导图的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反思
深作“浅”时“浅”亦深——由肖培东老师《好久不见》的作文课说开去
杜郎口中学课堂常见问题解答
幽默课堂实战经典60例
教师幽默,也有小技巧 - 【教育教学论坛—红霞在线】 - K12教育论坛 - Powere...
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