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收藏!不吃药治积食的好办法——捏脊(提背)!家长快看

很多人问宝宝积食怎么治,看到有个不吃药治积食的好办法——捏脊!转来给大家看看~

看宝宝什么时候需要捏脊呢,可以先观察他有没有以下几种情况:

变得爱哭闹,好像总是心情很不好,很烦躁的样子。

变得异常黏人,总要妈妈或者外婆抱,其他人抱就哭闹不止,爸爸都不行。

手心热。就算手掌凉的,手心也是热热的。外婆就说小孩如果手心热就可能是积食了。

不爱吃东西。平时看到我们吃东西反应很强烈,现在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按平时的量调好的牛奶也喝不完,而且喝奶频率少了。

不拉便便。原来规律的每天一次便便,可是却突然不拉便便了。

肚子咕咕叫。偶尔听到小家伙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

放屁屁。抱着宝宝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屁股在震动,那是他打屁呢。外婆说积食的孩子如果不放屁情况更严重。

晚上睡觉不好。很难入睡,好不容易睡了,一会儿就醒了。

捏脊治积食的小技巧:

1、 手法要轻,宝宝太娇嫩,受不了大力气。

2、肚子饿的时候或睡觉前捏,效果最好。

3、捏的时候让宝宝最好趴在腿上,不要趴在床上,两腿空隙留给宝宝肚子。

4、要用按摩油,宝宝肌肤嫩,没有按摩油容易擦伤。

自尾椎向上捏,其中有两次都发出'嗒'的声音,这就表示小孩确实积食了。

对于积食通常的手法有:

揉板门50~100次

运内八卦50~100次

补胃经、补脾经、推四横纹 。

具体的操作手法

拇指后位捏脊法

妈妈给宝宝捏脊时,宝宝取俯卧位(平爬在床上),妈妈可以站立于宝宝的侧方。妈妈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拇指前位捏脊法

妈妈给宝宝捏脊时,宝宝取俯卧位(平爬在床上),妈妈可以站立于宝宝的侧方。妈妈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特别提醒:捏脊时要让宝宝俯卧在床上,露出背部,尽量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妈妈要双手握空掌状,将两手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及背面紧贴宝宝脊柱两侧皮肤,拇指伸直前与食指中节相对,以拇指的指腹和食指的中节挠侧缘将皮肤捏起,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捏动并向前推进。每天一次,连续6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做第二个疗程,可以连做三个疗程!

捏脊的动作要领

1.捏脊法应循序渐进,先捏住肌肤,依次提起,捻动,推进,使捏脊动作连绵不断。

2.捻动时需做直线移动,不可歪斜。

3.捏拿肌肤的多少及力量的轻重要适当。捏拿肌肤过多,就会使得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会出现滑脱的现象。用力过重易致疼痛,过轻则不易'得气'。

何为得气?得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宝宝在被捏脊时捏的部位有酸麻胀痛的感觉,甚至这种酸胀感会循经络循行直达病所地。还有一个是就是妈妈在操作过程中感觉到的手中的脊柱部的肌肉拿捏起来略有阻力,不容易穿透的那种感觉。

捏脊的禁忌

宝宝脊柱子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若宝宝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也应该慎用。

捏脊的注意事项

1.捏脊时要用手指的指腹着力,不能用指端挤捏,更不能将肌肤拧转,否则容易产生疼痛。

2.捏脊若需要较大刺激量时,宜用拇指前位捏脊法;若需较小或一般刺激量时,宜用拇指后位捏脊法。

3.捏脊法一般是在宝宝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4.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5.体质较差的宝宝每日捏脊的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小儿捏脊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历史悠久。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作用,小儿捏脊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宝宝也容易接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积食不消化,推拿手法详解
一学就会| 五种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孩子积食,是脾胃虚弱 揉按下消食穴!
宝宝积食? 别急着喂药,试试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安全高效(附动态图)
宝宝手指发出的积食信号,5个中医按摩应对不同积食症状
宝宝积食的6个信号,做好2件事,就可轻松化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