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校长说,做校长,不难在办事管人,而难在要有灵魂

01

校长难当,不难在办事管人,而难在要有灵魂!


在现实中,学校要怎么办,给校长选择的余地其实很小。


曾在某个场合,一时得意兴起,我脱口说过一句不妥的话,我说,其实要想当一个规规矩矩的校长,办一所规规矩矩的学校,也不难,日子也是蛮好混的。当即遭到一位同行的斥责,直指不懂校长的艰难,不了解学校管理的真谛。


其实我对校长的艰难甚至痛苦是有切身的体会的,我的意思其实是说,当校长的难处不在这里,当校长的难处不在应对外在的要求和标准,所有外来的一些要求,一些标准,我都有办法去应对,去应付,将学校的常规工作包装一下,假装达到了这些要求,这些标准,这其实是不难的。我说的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我所说的校长的第一种当法:按套路来,依规矩办。总之是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外来之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


但是,学校之所以是学校,学校与学校之外所有机构、组织、单位的不同,就在于:学校不能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外来之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这样的学校是违反人性的,是违反学校的真谛的。


什么是学校?学校是什么?


有一句话大家都说滥了:学校是培养人的。但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似乎没有人深究。


最近细读了一回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煌煌巨著,才这么透彻地明白到一个道理:自近代以来,统治世界文明轴心的就是一句话: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就是世界的尺度之所在,人就是世界的价值之所在,人就是世界的目的之所在。这就是所谓人文主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学校就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人就是世界的中心,那“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学校之外的任何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都是违反人性,也是违反学校的真谛的。除非你不承认“人是世界的中心”这一句话,你如果承认这一句话,你就必须承认“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学校之外的任何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这一句话,至少在逻辑上是相悖的,是说不过去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一所有品质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人性理想。


每一所学校,第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学校要能定义,并且能描述,你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在你们学校成长,今后能成长成什么样子。


这是第一个要明确的问题,学校的其他所有问题,都是因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来,随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变的。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虚,其实一所学校又无所不受这个问题的影响。实际上,每一所学校,不管她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不管她有何种方式表述过还是从未表述过,她其实都是有自己的人性理想的。


曾有一个时期,有一个名校,在每一间教室里挂着两双鞋子,一双草鞋,一双皮鞋。意思是说,努力学习,就穿皮鞋,不努力学习,就穿草鞋。


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穿皮鞋的人,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办一所“皮鞋学校”。这个办学理念所暗含的人性理想是:穿皮鞋的人就是最好的人。


最近曾有一个微信视频很火,清华的一个博士生,本科的时候念法律,硕士念金融,博士念传播,然后在一个节目中来问以高晓松为首的三位名人,我本科硕士博士念的不一样的专业,那我毕业后该干点什么好?被高晓松等人一阵猛批。


我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是反推出清华的办学目标及人性理想:我要培养一个能找到最好工作的人。一个人有没有价值,就看他做一份什么工作。这就是钱理群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在很多大学,就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学校,暗含的人性理想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好!


现在的问题是,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暗含的人性理想,她来自哪儿呢?你既然否决了她来自学校之外的任何其他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的正当性,那就只能来自于学校自身了。那来自学校自身的什么地方呢?


其实既有的理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理解“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校长,应该是提出学校的人性理想的人。这才是“灵魂”二字的实际含义。


校长,难在哪儿?


不难在办事管人,而难在要有灵魂。


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但仔细揣摸那意思,他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校长是学校权力最大的人,或者是,校长就是他的话学校任何人都要听的那个人。


这明显不是“灵魂”的含义,这恰好是“不要灵魂”的意思。


校长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曾经有一个思想:能做好校长就能做好总统。


为什么说这样大的话呢?因为校长的工作思维与做总统的思维是一样的。他主要不是对自己的上级负责,而是对下(即自己的学生)负责。


今天我再说一句大话:一位好校长,其实都是理论家。要么不当校长,如果当了校长,你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并且必须有明确的答案:你想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直抵教育的根本问题,直抵哲学的元问。做校长的人,自己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并有自己的论证过程。这就是理论家要做的工作。


校长与真正的理论家的区别是:理论家想清楚,论证完善,然后说出来。校长想清楚,论证完善,然后做出来。区别只在这里而已。但是他们都是要求对“什么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人”这个问题要想清楚,并且完善地论证出来,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需要有灵魂的人。


02

做校长,不是为了走新路而走新路,而是只能走新路!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曾写下那个著名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不好的学校都是相似的,好的学校各有各的好。


学校是一个最需要个性的地方,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曾遇到过跟我同有理论癖的同行的质疑: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一个的独立的个体,这一点我承认。


但若干学生聚合成一个学校,整体来看,学校各各是大体相似的。这正如学生就是A、B、C、D、E……,各各不一样,但A、B、C、D、E……组合成一所学校,都是26个字母,在学校这个层面,其实是一样的,都是26个字母。


学校以外的其他组织与学校这个组织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学校以外的其他组织,她也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聚合起来的,但是他们聚合起来后,与组织之外的人发生关系,目的在组织之外。例如一家公司,由一个一个的员工组成,组成一家公司之后,再与她的客户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指向客户的,肯定不是指向自身员工的。世界上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说,我的价值就在我自己,我就是为我自己服务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估计这家公司一天也生存不下去。但学校与这家公司恰好相反。学校也是由一个一个的学生聚合而成的,但学校的目的就在于学生。


学生就是学校之所在。


学校不是由一个一个的学生组合起来,然后为学生之外的人服务,不是这样的,学校与学校之外的其他组织最大的不同,就是学校之外的组织由一个一个的个体聚合而成后,就要暂时放弃个体,而以组织的整体面目面对这个组织之外的人或组织。


而学校则相反,学校由一个一个的学生聚合而成后,又返回到每一个人。这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这句名言的真正含义之所在。学校的价值指向要返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去,她不能抽离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然后以一个脱离(或者超越)学生利益的组织利益来作为学校的利益。


学校的价值全在一个一个的学生,离开一个一个的学生,学校就是空壳子,是没有意义的。


而一家企业的价值在哪儿呢?现代管理哲学早就告诉我们了,企业的价值在客户。


我用这个理论回答了同行的质疑:也许学生不是字母,而是由字母组成的单词。世界上有相同的字母,但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单词。学校不是由一个一个的字母组成的,而且是由一个一个的单词的组成的。单词组成的是文章,而不是字母表。这就是学校的特殊性之所在。

如果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在上一部分我们讲到的那种“按套路来,依规矩办”的校长之道,不能说是正道。校长的正道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自己的路。


我要说,这才是校长这个职业让人激动的真正原因。一个悟透了校长的正道的人,他每一天走在校园里,都能感受到,今天,学校的太阳是新的。


也许,其他人感受不到这一点。


一个外来的人,早几天已经来过,前几个月也来过,他看不出这所学校有什么变化,房子还是这几幢房子,老师也还是这几个老师,学生也没有新的成果出来,课表也没有什么变化,一切都似乎没有什么新气象。


但可能这个学校的校长感受不一样,他知道学校的什么东西在悄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涌动。


气氛变了,师生心里的某个想法变了,某个方面可能正在积蓄着力量,某方面的工作可能就要走到了一关键处,到了那个点就会显出变化来了。


校长知道,我前一阵做的某件事,今天开始起作用了;校长知道,今天学校的某个方面的变化,其实是我前一阵做的某件事的结果。总之,太阳是新的。


当校长的,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去参观别人的学校,觉得办得不错。但是当想着如何把这个学校的某些方法举措挪到自己的学校时,又觉得有诸多的不合适。这就是平常我们常说的,看得到,学不到。


过去,我们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对别人的经验理解得不到位、领悟得不深刻。


其实不一定。


也许,对学校来说,别人的经验恐怕本来就只是让你看的,本来就不是让你学的。你的学校本来就跟别人的学校不一样,你学不来。


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不是一个依靠已有知识就能办得好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依靠自己生产的新知识才能办得好的地方。当时就有同行指出你这个意思非常含糊而混乱。


现在想来确实是没有说清楚。


我所说的“已有知识”其实应该是“别人的知识”,我所说的“自己生产的新知识”其实应该是“个别性的知识”:一个校长,管理着自己这个具体的学校,面对学校的一个一个的具体的问题,必须用具体的“知识”来应对,必须在自己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利用情境中的种种具体的、个别的因素来应对,才能真正走进问题的核心,才能把问题带出来,走出困境。


这就是我所说的校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自己的路”的具体含义。不是为了跟别人不同而故意要选择走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而是你只能走你自己的路。


别人的路你走不通。


办学校,其实应该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我也经常听专家校长做报告,听到最后我替专家总结一句话,就是:我是这样办学校的,你如果不是这样办学校的,就是错的。


我也经常被人请过去做报告,到最后我总是有这样一句话:我是这样办学校的,所以你就不要再这样办学校了,另想办法吧。好多时候,校长们不知道我在说啥。


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自己的路。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你如果不走自己的路,那别人也就无路可走;如果别人也不走自己的路,那你也无路可走。


这就是校长这个职业最大的挑战。其他任何职业,都是可模仿的,其职业之路,都可重走。


但校长的职业之路,不可模仿,不可重走。


我曾看过一本书,上面说,校长是一个高度依赖个人经验的职业。当时我没有明白是说什么,是不是说校长这个职业没啥理论?现在我才明白,它其实是说校长这个职业的个别性和一次性。我曾想过,如果一个校长有来生,而且他还是做校长,他会不会把自己的路重走一遍?我想来想去,觉得不可能。他一定重新走一条跟自己上辈子不一样的路。因为他曾走过的那条路,已经无路可走。


所以我要说,如果你当了校长,你就认命吧,你别无选择,你要想新法子,要在一片原生态的土地上,走出自己的路。这就是校长这个职业的最大挑战:你要面对不确定性。别人的路别人走通了但你不能走,你自己的这条路又不知道走得通走不通。一切都不确定,但你不能停,你一定要走下去。


校长当久了,常常细思极恐,其原因即在于此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之难,不在办事管人,而难在要有灵魂
【学校教育】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关注人,教育会走得更远!
一位校长眼中的美好教育:生命、生活、生趣
成功,就是多读一本书
合伙人制:薄弱学校改进之“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