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文言文教学四步法

初中文言文教学四步法

靖江市礼士中学   陈婷

内容提要:文言文一直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学生由于古代文化知识比较薄弱,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方法,所以,如何针对学生实施有效性文言文教学,是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

主题词: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方法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学课本上所先的篇章又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可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中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掌握不足等原因,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指导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的四环节课堂学习指导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诵读试译
   
诵读。所谓诵读,就是有表情地以记诵为目标的朗读。文言文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它们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因此,诵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能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文章和作品内在的情感的过程。在诵读时,我们常常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做:

(一)写作背景介绍。知人必先论世,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先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同作者有关的材料做一些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扫除时代隔膜,使学生在诵读时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范读。教师范读可以帮学生正音正字,同时利用自己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学生诵读。学生通过齐读或个别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诵读。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语音、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给以纠正。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学生在朗读时总容易想当然地读成今齐地方/千里。这两句停顿不同,表现为对词义的理解不同,断句出现偏差,所表现的语句理解就会大相径庭。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了解、要求通过语气语调体现出来。充分地调动目、耳、口、心,做到目观其文,耳闻其音,口诵其声,心通其意,真正做到口而诵,心而惟的境界。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第二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的写景文字,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意境悲凉,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第四段至若领起,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以下的写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此乐何极!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楼也,则有……”应读出超脱、挥洒自如的情味来。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注意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四)试译。试译就是在学生对文章进行诵读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对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学生在试译时,教师首先明示应遵循的原则,即忠实原文,不违原意;弄清语序,辨析词义;前后联系,理清难句;固有名词,不必翻译。其次,教师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目标,对于文言文程度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信、达的基础上,认真地斟酌词语,努力向的高度攀登。再次,让学生自译,对于一些难句,可由学生互译,教师予以点拔。

 二、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等方面的疑问进行切磋、探讨、交流的过程。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在诵读试译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立意等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各人的阅历、切入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在这种子情况下,让学生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交流的习惯。首先,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要营造一种茶馆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高度活跃,鼓励学生质疑。其次,针对重难点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强求一致。教师再适时抛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史记?陈涉世家》这篇课文,重点在于疏通文意并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表现陈涉青年时就对被压迫的生活强烈不满,希望摆脱困苦处境,有远大志向?

2、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够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了农民政权?

3、陈涉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4、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形象?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表现了起义领袖的什么抱负?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

提出以上的几个问题后,我把班级学生按座次前后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各自的意见供其他人参考,辩论。最后,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写下来,推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各组的意见出现差异后,小组代表可以相互进行辩论,最终使问题得以合理地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随意选了两三个小组,加入他们的讨论行列,倾听他们的意见、观点,并适当的对一些深层问题作一点必要的启发、引导。如在对题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各组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陈胜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有的认为陈胜有勇有谋,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这是起义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作者要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还有的认为作者从历史的高度肯定了陈涉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大家针对这个问题不断讨论,并从其他小组的观点中得到启示,逐渐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陈涉在反秦斗争中,在重要的关头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是对他的功绩的肯定,是对他领导才能和反抗精神的赞颂。

这节课,课堂讨论的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心情畅快,或面红耳赤地进行难点争论,或心平气和地进行疑点讲解,或条分缕析地进行问题解剖。大家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受到了许多启发。经过对课后布置的巩固性练习题的评阅发现,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都非常好。在这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他们的一家之言得到了尊重,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 鉴赏感悟

    鉴赏感悟是一个感觉与理解、感情和认识相统一的活动。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的意味。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无论从立意、写法还是语言风格上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它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多读多体会,并用读后感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种,是反思,是感悟,是总结,是发现,是创造,它能将学生的思维导入更深更远的境界。在教学中,这一环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美读入境,感受文旨文情。美读是使学生感受文旨文情,进入角色内心,激起情感流动的重要鉴赏手段。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美读,并且认真咀嚼,品出文章的真味,获取更丰富的形象美感。这时的美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吸收、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如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学生再次进行美读,驱遣想象,去描绘,去描绘,去补充作品的生活画像,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它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呢!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颤抖呢?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二)含英咀华,体会文意文境。要求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研习一些重点段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品语言的情感、意蕴和韵味。教师应及时指导、点拔和总结。如在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有的学生读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写出了以下体会:庭院中,月光静静映照,宛如一泓秋水那样清澈而明净。在水中仿佛有绿藻如丝,悠然漂浮,荇菜纵横,碧波轻漾。环顾四周原来是亭亭修竹和苍翠古柏在月光下的影子。那竹柏相互交错迎着微风轻轻摇晃,在宁静的月光下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雅韵。

 (三)撰写感想,交流感情体会。即学生学了一篇文言文后,将自己的感悟形诸笔端,写成读后感,并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如学了陶渊明《桃花源记》,有的学生在撰写的读后感中,将陶渊明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观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进行了比较,对前者进行了批判。在交流时,其它学生对其的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偏颇,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去重新塑造和描绘文学形象,增强了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 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是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以课文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学习重点,精心选择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构设一种辐射性的网状阅读系统,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的学习过程。学习文言文时,如果仅就文论文,学生很难摆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有了这些文章做参照系,学生就容易与作者建立心理沟通,从而进入立体的艺术境界,审美活动也能最终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和系统的整理,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便会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概念,信息网络,便于记忆,便于提取,也便于创造。

 如学习韩愈的《马说》时,补充了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孙犁的《黄鹂》,这儿篇文章虽然所产生的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但是在千里马病梅黄鹂的背后,却隐藏着相同的意蕴。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思绪穿越时空的界限,真正理解了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生命的极致,但这种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发挥,个性被压抑,人才补摧残,是一个社会最为学生的悲哀。听到了那一个时代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呐喊,体会到他们的悲哀与愤慨,希望和信念。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尝试了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的课堂学法指导模式,认为这一学法指导模式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储存越来越多文言资料,而且能将所廉说的知识迅速地迁移到习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光龙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2】      .洪镇涛《文言文阅读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的教学的基本模式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教学习惯)
朗读--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论文】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作品朗读教学策略(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