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6氪领读:如何让焦虑变成我们的武器?

36氪领读 · 44分钟前 · 读书

焦虑除了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是做出正确选择的机会。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内容简介

当我们遭到不公的对待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当我们对着在乎的人莫名的大发脾气时,我们的内心会自我谴责感到内疚;当我们失去至亲时,我们会忍不住哭泣。这些都是情绪,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关于情绪的解释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哲学来了解焦虑和恐惧的区别,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幅画作,一部戏剧来了解一种情绪,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神经科学来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反应我们的情绪。

在《情绪是什么》中,欧洲新锐神经科学家乔瓦尼·弗契多以科学家的理性和艺术家的笔法,分7章探讨了愤怒、内疚、焦虑、悲伤、共情、快乐和爱这7种情绪。每章以一个作者亲身经历的情感小故事为引子,介绍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对这种情绪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检讨了科学方法的不足与争议。

《情绪是什么》跳出了纯粹的科学视角,从哲学、艺术、诗歌、音乐、戏剧等不同角度,诠释情绪在真实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力量与意义。这使得整本书不仅拥有科学的理性思考,还兼具了科普书少有的感性一面。

作者简介

乔瓦尼·弗契多

弗契多是一位足迹遍布欧洲的新锐神经科学家。他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本科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UCL),在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居住于爱尔兰。他是欧洲神经科学与社会网络(European Neuroscience & Society Network)的创始人和咨询专家,并于2008年荣获约翰·肯德鲁年轻科学家奖(John Kendrew Young Scientist Award)。

从学生时代起,弗契多就醉心于研究科学、社会与文化的关系,尤其擅长将科学与文学结合起来,曾多次在《自然》《科学》等世界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同时也是深受各种大众类媒体读者欢迎的专栏作家。弗契多的兴趣爱好广泛,从做饭、吹口哨到多媒体叙事无所不包,尤其热爱大海。他还有着独到的语言天赋,至今已经掌握了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葡萄牙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和爱尔兰语9种语言。

书籍摘录

在这个焦虑恐慌的时代,如何让焦虑变成我们的武器?

在我已经泡了24小时实验室,正打算睡觉的时候,电话铃响了。铃声响了四次后,我疲惫不堪地接了电话。电话那头是大学时的一位老友罗伯特。

“你听说了吗?”他问。

“听说什么?”

“世界经济每况愈下。”

“你打电话就是要告诉我这个?”我打着哈欠说。

“这次真的很糟糕,相信我。”

这时我彻底清醒了,一跃而起,来到办公桌边,用笔记本电脑查看新闻。

“你是不是不明白?”我能听出他声音里的紧张。

“你很担心?”

“担心?我吓死了,甚至睡不着觉。”

我扫了一眼新闻的标题,可以看出情况很糟糕。我知道罗伯特刚刚开始在本市一家很大的投资银行工作,他现在的情况虽然还好,但听起来好像再过几周就要在地铁站里乞讨了。

而当我挂了电话,我发现自己也在担心当下的经济衰退。尽管我有很好的工作,存款不会像一阵烟一样蒸发。就这样,担心的思想开始随意漫游,逐渐变成了令人烦恼的担忧。一个担忧产生另一个担忧,仅仅几分钟的工夫,我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担心几乎所有的事情了。我听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头和胸口感到沉重,嗓子发紧,一下子各种想法和问题开始乱七八糟地出现在我的头脑中。

这就是焦虑,它经常到来的猛烈而决绝。

我们好像生活在焦虑的时代,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就可以引发朋友圈的焦虑。2010年,一份报告显示有52%因为经济衰退而失去工作的人表现出焦虑的症状,71%的人称自己感到抑郁。焦虑好像是成千上万人的困扰,每一个人都在试图摆脱它。《情绪是什么》这本书却提出焦虑也有被我们忽视的积极作用,针对如何应对焦虑,也提出几点实用性建议。 

一、焦虑就是不确定性的恐惧

如果想防御敌人或者打败他们,就需要非常了解他们。所以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焦虑,了解焦虑和恐惧的区别。恐惧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情绪之一,焦虑常常被误认为是恐惧。 

恐惧的定义是对即将来临的威胁或危险做出的反应,比如面对狮子、蛇、或者乘坐飞机,通常是针对某种具体的东西。恐惧让我们的身体为应对突然出现的危险做好准备,如果感觉不到恐惧,我们很可能在遇到为危险的时候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应对而丧命。但焦虑就不一样,焦虑常常是最不确定事物的恐惧,我们可能无法解释那是什么,甚至无法确定它们在时间和空间的什么位置。但我们就是会对一些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的灾难或消极事件感到不安,总而言之,焦虑就是找不到原因的恐惧。

二、焦虑的哲学:被忽视的焦虑的积极作用

我们常常被焦虑压得喘不过气来,焦虑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焦躁不安或紧张兴奋,容易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脑中一片空白,急躁易怒,肌肉紧张,睡眠障碍等等。

所以我们都梦想着没有焦虑的生活,或者至少在生活中能有无忧无虑的时候。受焦虑折磨的人、努力减轻焦虑重压的人、实验室研究者、临床研究者以及制药公司,都在关注如何缓解焦虑。然而,这种态度使焦虑带有负面的含义,把它描绘成一种不受欢迎的、可以避免的精神疾病,需要对它进行干预。 

但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焦虑非常重要。就像为了生存,在出现危险时我们需要感到恐惧一样,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们也需要焦虑。为什么?

每天我们在由事物、人、行为和环境构成的网络中小心地穿行。我们早上起床,送孩子去学校,上班,和同事、朋友交往,去健身房或酒吧,为假期做计划,给家里添置新家具,买新 CD、新款手机,玩 iPad……这些事情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海德格尔将这种占据称为“陷落”。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沉迷于日常事务中,忽视或停止了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但当焦虑发作时,我们被迫更多地感知自我,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重新思考我们过去非常看重并参与其中的一些事情的重要性。焦虑剥去了多余的装饰,揭示了世界和我们状况的本真。

海德格尔还认为焦虑还与未来有关。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不会为已经发生的事情焦虑,也不会为即将发生的事情焦虑,只会为可能发生的事情焦虑。当想到人生中可能抓得住又可能抓不住的无数机会时,焦虑常常会悄然而至。而焦虑也能让我们更好的做出选择,它不只是关于选择什么工作、买哪栋房子或和谁一起生活,它还关系到能够使我们发挥出生命最大潜能的工作、房子和人,我们依赖选择获得幸福。

焦虑除了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是做出正确选择的机会,是确定为了过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或者至少是对我们有意义的生活,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值得实施的行为。 

三、有效管理焦虑的3种方式 

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论,我们有必要正视焦虑的积极作用,并且要寻找一些能有效管理焦虑情绪的建议,《情绪是什么》这本书给出这三个建议:

1、塑造你的大脑,学会寻找另一条道路

除了使用抗焦虑的药物,神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另一个现象:消极的恐惧可以被行动取代。在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家约瑟夫 · 勒杜(JosephLeDoux)和同事所做的实验中,老鼠被放在笼子里,提供一种触发物,通常是“嗡嗡”声,“嗡嗡”声之后,老鼠的脚会受到轻微的电击。“嗡嗡”声使老鼠逐渐习惯了下一次电击的出现。经过若干次这样的配对之后,“嗡嗡”声具有了引发厌恶的性质。当老鼠听到“嗡嗡”声时,便会产生典型的恐惧反应,焦虑也是某种条件触发的条件反射。

之后他们改变了新的实验,开始当“嗡嗡”声响起时,研究者为老鼠提供了转移到另一个房间的机会。如果它们选择进入新房间,嗡嗡声会停止,也不会伴随电击。这样重复几次后,老鼠习得了新行为,也就是选择换个房间的益处,这个发现相应地改变了它们的恐惧反应。当危险信号再一次到来的时候,反而促使老鼠采取新的行为。 

因此,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训练自己采用另一种通路,从而避开可怕的焦虑体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科学家威廉 · 詹姆斯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培养控制情绪的能力:“如果我们想战胜讨厌的情绪倾向,首先必须刻苦地、无情地练习我们想培养的性情的外部动作。”所以如果我们有焦虑的倾向,就需要刻苦地练习用平静和积极来对抗它的能力,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调整,纠正行为,避免成为焦虑的牺牲品。渐渐地,非焦虑的策略会被确立下来,成为大脑中优先选择的神经回路,这样,在面对焦虑时,我们就会有更好的准备。

所以当你焦虑的时候,你可以听最喜欢的音乐,散散步,也可以给朋友写信或练习冥想。只要是可以让你放松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

2、找到恐惧的源头,客观的分析其危险性

焦虑是对不确定的性的恐惧,有时候也来自于我们的想像。尤其是一些不现实或夸大的想像,比如担心枪手会在宁静的周日下午冲进咖啡馆,开枪射击所有的顾客。我们知道这样的事件虽然有可能发生,但概率非常小。但当我们夸大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会因此感到焦虑。 

在治疗抑郁、焦虑这些症状的方法中,其中有一种叫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基于这样的假定:认知扭曲造成了焦虑。

所以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一个建议是承认这些认知是扭曲的,找到焦虑的源头,置身事外地评估它们,确定为什么有些焦虑是毫无意义、毫无根据的。换言之,认知行为疗法教会我们为焦虑找原因。如果关于枪手的想法使我们不敢去常去的咖啡馆,治疗师会鼓励我们克服不理性的恐惧,观察并体会进入咖啡馆是安全的行为。

所以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试着找一下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源头,思考一下是否是我们自己在吓自己。

3、拥抱不确定的可能,不为焦虑感到羞愧 

当今社会,推崇极度自信、主动性、成就、坚韧和效率等价值观,对焦虑的容忍度变得越来越低,无论是严重的焦虑还是轻微的焦虑,这改变了我们对个体的期待,好像焦虑成为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但其实,焦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广泛性的焦虑障碍,如果你通读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会发现它们适用于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我们对焦虑的成见,给焦虑一点时间和耐心,焦虑也可以让不确定变得确定,让含糊和隐约变得精确而清晰的机会。如果你能这样做,那么焦虑就会消退,更积极的情绪就会出现。

另外,生活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我们也应当拥抱这种不确定性,接受并学会应对生命中这个基本而固有的方面,这也是克服焦虑并与焦虑共存的最好方法。

如果你也是一位被焦虑困扰的人,你可以看一看《情绪是什么》这本书,除了焦虑,这本书还解释了愤怒、内疚、悲伤、共情、快乐和爱这六种情绪,并且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作者乔瓦尼·弗契多是一名欧洲新锐神经科学家,但他跳出了纯粹的科学视角,从哲学、艺术、诗歌、音乐、戏剧等不同角度,诠释情绪在真实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力量与意义。这使得整本书不仅拥有科学的理性思考,还兼具了科普书少有的感性一面。

……

你的情绪,谁来做主?

每个人的成长都绝非一帆风顺,莱莉也是这样。 

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也只得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虽然莱利是个懵懂无知的十一岁小女孩,但和所有人一样,她也有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并被这些情绪所左右。这些情绪分别是: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

这五位情绪居住在莱莉脑海里的控制中心,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适当调配来指导莱莉的日常生活。然而搬来旧金山,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混乱渐渐在控制中心里滋生。

莱莉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五位情绪就因为失控令莱莉在新同学面前出丑,慌乱中乐乐和忧忧更被抛出控制中心,流落在莱莉的茫茫脑海。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厌厌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乱,导致莱莉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乐乐和忧忧则要想尽办法要回到控制中心,力求在莱莉完全崩溃之前挽救她的生活以及家庭。

这个故事来自皮克斯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在电影主人公、11岁的小女孩莱莉脑中,活泼开朗的“乐乐”,阴郁消沉的“忧忧”,脾气火爆的“怒怒”,胆小易惊的“怕怕”,和一脸嫌恶的“厌厌”操纵着她的情绪反应。他们陪伴着莱莉成长,塑造着她的个性。

看这五种情绪在莱利的脑海中如何分工合作很有意思,但这些阴晴不定的情绪,真的能被总结成简单的方程式,透过神经科学、心理学或遗传学让人一一透视吗?对情绪的科学描述,真的足以说明我们的感受吗?

内疚就是懊悔和羞愧吗?

内疚经常会被误解为其他情绪,尤其容易被误解为懊恼和羞愧。这些情绪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根本性的差异。

内疚和懊悔都需要承担决定、行为选择或者行为疏忽所带来的有害结果,但懊悔在道德上的强度当决定的结果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理想,或者被放弃的选择更有力时,我们就会感到懊恼。但是与令人内疚的行为不同,令人懊恼的决定并不伤害他人。 

更有趣的事内疚与羞愧的差异。这两种情绪确实很相似,他们都涉及我们的道德自我,但从根本上说,内疚在私底下发生,而羞愧会有观众。

区分羞愧和内疚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对方的脸。脸红说明这个人感到羞愧,内疚则没有这样的反应,即使你的良知在刺痛你,你也不会脸红,因为你感到的是内疚。

悲伤与抑郁是一会儿事吗?

悲痛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大部分的悲痛会慢慢变得陈旧,初期的悲痛很强烈,然后慢慢会变得更为平静和不明显。通常看来悲伤是人的一种本能感受,并不会被人认为是一种疾病。

但在某些情况中,超出正常的悲伤被称为抑郁症。目前诊断抑郁症的临床标准包括强烈的悲伤或空虚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失去活力、对惯常活动的兴趣减退或从惯常活动中获得的乐趣减少、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内疚感、反复想到死、自杀的想法或尝试。 

如果你自己感受过悲痛或者看到过别人的悲痛,会发现大多数丧亲的人都会表现出以上症状中的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症状的强度有强有弱。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悲伤和抑郁的差别呢?

在弗洛伊德看来悲伤与抑郁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被迫与我们非常关注、非常爱的人或事物分开。在悲伤中,分离是由死亡等具体原因造成的。在抑郁中,分离是无意识的,无法从物理上被感知到。换言之,悲痛源自外在,抑郁源自内在。 

另外最终从悲伤中恢复过来的人慢慢适应了现实,接纳了丧失。抑郁的人则继续把自己与其他人隔绝开,倾向于自我批评、自我责备,容易失去自尊。因此悲痛是合情合理的,能带给人解脱;而抑郁会变得失控。

为什么爱会改变?

爱不仅是盲目的,而且存在着很多想象。但对渴望之物的盲目崇拜和赞美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恋爱初期的疯狂也不会。一段时间后,当我们能够再次进行清醒的思考时,对恋人的看法会有些改变,爱也就会发生改变。

首先,在热恋阶段,我们很难对热恋对象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我们的认知失去了判断力,对方只要稍稍表现出我们渴望拥有的特点,就会令我们非常欣喜。我们注意不到他们令人讨厌的特征,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把它们看得很严重,或者不认为它们会愈演愈烈,而只会预期对方的好品质会增加。

其次,在恋爱中最常反复出现的情感之一是我们和吸引我们的人达到了身心的协调一致,这种协调一致既是牢固的,又是谦卑的。它缩小了身体和心理的距离,随着对对方愈发信任,我们会把信念和观点上的明显分歧搁置一边。

但事实上,当我们开始冷静下来,或者说过了热恋阶段,突然发现之前从未注意过的缺点时,所爱之人就会渐渐变得陌生。换句话说,改变得不是对方,而是我们的认知。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变化和我们的经历、知识、身体状态息息相关,塑造着我们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我们的每一次情绪爆发都受到了之前相似经历的影响,也必然会对此后的经历打上烙印。在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充当着自己的“头脑特工”,评估、感受、调整、控制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而伴随我们成长的情绪们,也反过来体现着我们最真实的性格,成为了“我”这个词的最形象定义。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绪到底是什么,这本书把它讲透了!
手足之殇与童年创伤性悲痛:儿童悲伤导论
孩子吃肉多的问题
坏情绪,是如何保护你的?
每一个坏情绪,都在保护你
若你的情绪总是愤怒、焦虑、悲伤、妒忌,或许你需要看看这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