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庶民滥议破坏的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庶民滥议破坏的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文/朱东(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原易》作者)

摘自《东鹤书院三字经精讲深解100讲》47讲


在《三字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周辙东”的意思就是指周王室的东迁,这是对西周向东周演变的形象描述。

后面的“王纲堕”和“逞干戈,尚游说”是由此而来的相互关联的一系列后果。也就是说,西周的东迁,首先直接导致了“王纲堕”,进而诱发了“逞干戈,尚游说”等社会政治风气的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连锁反应?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王纲”?

纲的本意是用来提网的总绳,抓住纲,就可以控制整个一大片网。所以,王纲就是王用以控御天下的纲纪。那么什么又是王呢?

通常来说,任何一个世俗的权位,比如说今天的总统,都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它的私人属性,即代表某一个在位者本人;一个是它的公共属性,也就是这个位置所代表的责任与权力。但是,按照中国自上古传承而来的德治思想,这个王还具有相当程度的道德责任。而此时的封建时代,又是一个家天下的时代。所以,我们可以把“王”的属性做这样的划分:一是包含他私人属性在内的王权,二是代表其道德属性的王道。

因此,所谓的王纲就包括王权的纲纪和王道的纲纪。

l 王权的纲纪,就是指王在现实中所应当具有的政治权利;

l 王道的纲纪,就是指王在意识形态领域,在道德层面,所应当把持的原则。

对应于现实之中,前者可以用军事征伐的施加来概括;后者则可以用礼乐制度的完备来概括。

所以,“王纲堕”的意思就是,王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能力。或者说,在这两种本来应当由王来主导,并因而有所原则,有所规则的事务中,已然没有了原则与规则。

规则是维持稳定,约束欲望的最有效手段,一旦失去了规则,那么力量的强弱,就成了最后的终极规则,于是就必然会发展成“逞干戈,尚游说”——这里所说的“游说”,虽然包含一定的辨明道理的成分,但主要的还是所谓的纵横之术,其主要目的,仍旧是进行力量的重组。

对于“王纲堕”的问题,恐怕没有谁比孔子看得更加痛心,也没有谁比他看得更加透彻。于是——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礼乐在古代是天道或者说正义在人间的体现,它们向人们演示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所谓的征伐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伸张正义。所以,当礼乐征伐不再从天子出,当王失去了对征伐和礼乐的控制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对何谓正义的标准的控制。换言之,正义从此没有了唯一的终极标准。

是非与正义都应当有唯一的标准,同时也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发挥其价值,拥有其意义。一旦不唯一,不统一了,那么也就相当于没有了是非和正义,用中国式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无道。

但是,作为一种拥有智慧的群居动物,人类对所谓是非正义的标准的需求是客观的。所以一旦社会上失去了唯一的统一的标准之后,人们就会自发的来重新定义一套标准出来。

因此,一旦天下无道,直接的后果,就是拥有地方权力的诸侯,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重新定义是非对错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但是,这种原本归属于某一个人的权利,一旦分散到了众多的,本来不应拥有它的人的手中,其最大的危害并不是所定义的标准的对与错,而是打破了制定标准的规则。造成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就可以制定标准的印象,进而就会激活太多人心中的欲望。于是,这种行为,必然会逐渐蔓延开来,蔓延到作为诸侯的臣属的大夫手中,蔓延到作为大夫的臣属的陪臣手中,最后直至蔓延到,本来不应当参与到政治中来的庶民手中,出现庶民滥议的现象。

——这可以从正面解释,为什么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因为,庶民的滥议是天下无道的结果,因此可以作为天下是否有道的一个标志。

但是,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庶民对政治的参与似乎应当视为是一种进步,但是孔子非常敏锐的看到了它的危害。一言而蔽之,就是这种构建在越来越具体的利益,和越来越有限的信息基础之上的标准(天子的思维是建立在天下之上的,诸侯则只能建立一国之上,大夫只能建立在一家之上,陪臣和庶民,通常来说只能建立在一己之上)也必然是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反过来说,就是缺乏普适性的,因此也就难以带给天下长期的稳定。

所以,孔子说的“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这则可以从反面解释,为什么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即庶民滥议是不可能导致天下有道的,建立在其滥议之上的天下,也不可能是一个有道的天下,唯有当庶民不再滥议(不是畏惧于强权的压迫)之时,才说明大道——统一的价值观念,才重新在天下建立起来了,天下才有可能据此而趋于有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九
论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6-2)
礼乐征伐自谁出?——《论语》乱谈之九
16-2季氏篇。
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思想中的硬伤和缺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