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和堂药店伙计们都可以:拳路新颖,轻灵奥妙的原因是——陈家沟有“神而明者,代不数人”的前提基础
userphoto

2023.08.27 四川

关注

 谈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杨振基

    我这里谈的是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情况。    


杨式太极拳是由我曾祖父杨福魁创始,后经祖孙四代不断丰富发展起来。从我曾祖父杨福魁学成教拳开始,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杨福魁,又名福同,字禄禅,大约四十岁后到北京教拳时改禄禅为露禅,后露禅名字与他的拳艺一样名扬社会。       
我曾祖父杨露禅出生在直隶(现河北)广平府城南一个贫穷农民家里,幼时失学,随父种田,稍大后打短工,当小贩。对此,1931年编篆的永年县志有这样的记载,“杨福同,字露禅,南关人,家贫性和善,幼失怙恃,佣于太和堂药行。”当时永年是广平府治所在地,为冀南的名邑,经济繁华,文化发展,尤其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习武之风更盛。我曾祖父自幼喜欢武术,始学洪拳,且下过一些功夫。一天,我曾祖父在永年城西街太和堂药店对过摆粮摊时,有些地痞无赖去太和药店寻衅,盖因该药店系河南怀庆府温县温家沟陈氏所开,买卖兴隆,资本充实,这些人想敲诈一下外乡人,结果皆被药店伙计很轻松的收拾了。我曾祖父是练武人,很注意这场格斗,见药店伙计们的拳路新颖,轻灵奥妙,技击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于是决心到太和堂府拜师学艺。经过一段的考验,药店经理陈德瑚见我曾祖父态度诚恳,学拳心切,便介绍他到陈家沟去学艺,这就演出了人们所熟知杨露禅三下陈家沟的故事。


 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圣地。我曾祖父步行八百里来学拳是有一段曲折的。按照陈氏的规矩,太极拳术一般是不外传的。陈德瑚是将我祖父以雇工的名义介绍给陈家沟当时掌门拳师陈长兴的。陈氏规定只让我曾祖父在前院活动而不得到后院,这是对这个外乡人的防范。起初我曾祖父以为后院落住内眷,一直不敢步越雷池。后来,我曾祖父在陈家一住半年并未发现陈家练拳,心中有些疑惑,始觉陈家不让去后院有些蹊跷。为了窥其真相,一夜我曾祖父爬到前院树上,见后院一群子弟正在月光下练拳,高兴异常,以后得机会就到树上看拳,然后默默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偷拳”之后,因我曾祖父有较深的武功基础,拳术进步很快。一次和陈氏子弟玩耍,无意中发劲将一个子弟推了个嘴啃泥,这个事引起了陈家的注意。陈长兴亲自让我曾祖父说明缘由,并让他表演一番太极拳术,见我曾祖父 学拳心切,为人诚实且已有陈氏拳术的真味,便破例收了他这个外乡子弟。经过朝夕苦练,六载后我曾祖父回到永年。当时永年武林各门,闻我曾祖父学艺归来,迭次上门“求教”。在一次“求教”中,我曾祖父失手跌跤,懊恼之余,再下陈家沟学艺一住六年,回来后与名门较量,虽然没有吃了亏,但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我曾祖父自度,虽然从师学艺十二载,但并未深入到太极拳的精髓,遂第三次前往陈家沟“深造”。陈长兴念其求进心诚,习世身勤,颇受感动,就将太极拳之奥秘悉心传授之。这样,我曾祖父勤学苦练了六年,拳路娴熟,功夫纯真,武术精进,出人头地,成为陈氏门中的佼佼者。
我曾祖父艺成回永年后,武林中再也没敢与之校量的了。我曾祖父在永年开馆授徒,将所学东西,尽心教授给乡里子弟,为永年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太极拳好手,使永年成为太极拳的中兴之地。
我曾祖父四十岁以后,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在京期间,所向披靡,名遂大噪,誉为“杨无敌”。光绪皇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和见他比武胜后称赞说: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元一体。并亲书对联一副相赠: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于是清廷亲贵王公、贝勒多从受业,旋任旗营武术教师。    
我曾祖父练拳之初,其目的无非是制敌保身,中年亦以此为子训。到北京传拳后,看到不少跟他学拳的人,瘦弱的变肥壮了,有病的变健康了,他逐渐体会到了太极拳具有“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功能,便把太极拳当作强民身,救弱国之术。这时他对太极拳的认识有了社会化的变化。他的思想对第二、三代传人有很大的影响。    我曾祖父杨露禅于公元1872年逝世,终年七十三岁。杨式太极拳由其子钰(班侯)、鉴(健侯)继承和发扬光大。
杨钰,字班侯,绰号二先生。是我的伯祖父,生于公元1837年,卒于1870年。我伯祖父自幼随其父学拳,终日苦练,寒暑不间断。据传说,我曾祖父在永年南关马车店授徒,班侯和健侯兄弟跟其父学拳,必练之深夜,困倦不可忍时,热天就在店房大门槛上一躺,天冷就在炉火旁卷曲一卧,很少回家睡觉,常年坚持不怠,终于练出一身真功夫。他不仅全部继承了我曾祖父的拳术,还集各式太极拳的大成,奠定了一百单八式太极拳的拳路,还创造了专为技击应用的小架子。他精通各类器械尤善使杆(以白蜡木为杆,长丈余,用法与枪同),某日永年南关东老滩内不慎失火,因永年城四周皆水,盛产芦苇,晚秋收割后,滩内堆集如山,一处失火,扑救不力就能成燎原之势。这时我伯祖父赶至,挥杆挑扔苇捆,在空中鱼贯飞去,顷刻尽投水中,火即熄灭,免了一场火灾,举城传颂。    
我伯祖父生性刚强,喜欢格斗,在那个时代各派拳术之间,相互争斗颇多,我曾祖父在北京授拳时,他随其父进京,曾力挫北京著名拳师“雄县刘(梦蛟)”,又于北京西四牌楼击败曾力扫七省未遇敌手的“万斤力”。由于数挫强手,使杨式太极拳名声大震,影响日臻。他虽身怀绝技,但由于过分刚烈,出手不留情,即对其同门及其弟子,也往往善用发劲,使学者不易接受功力,故多敬而远之,学生不多,得其艺者不多。他生有一子名兆鹏,后随我父亲学拳曾在广西设馆授徒,后在广西去世。
杨鉴,字健侯,号鉴湖,是我的祖父,生于公元1839年,卒于1917年。    
我祖父自幼随我曾祖父学拳,但技艺不如我伯祖父班侯,因此,我曾祖父对他要求更严,终日苦练。常感不堪忍受,后技艺大进,终成大器。他的剑术刚柔并济,并将其父传的老架修订为中架子。他对刀、枪、剑等各类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弹,拿三、四丸手中,使用后,往往能同时击中三、四只飞鸟,有“弹无虚发”之美称。他生性温和内向,与其兄相左,故从学甚众。生有三子,长子兆熊,字少侯,次子兆清,字澄浦。     
班侯、健侯兄弟逝世后,杨式太极拳的第三代继承人便是兆熊,兆清、兆鹏兄弟。     
杨兆熊,字少侯,是我的伯父。生于1862年,卒于1930年。自幼随我伯祖父和祖父学拳,得我伯祖父班侯者为多,且性格犹像我伯祖父,刚勇急躁,好报不平。早年传我祖父修订的中架于,“晚年始变化拳路”架高步阔动作紧小而快慢相间,发动刚脆,豁然有声,目光四射,闪若电光,冷笑险嘻,哼哈作声,气势逼人。其技法特点为:以柔克刚,应用粘随,出奇制胜,应用抖接。其手法有:拼啄拿劈、伤筋挫骨、点穴、闭户、按脉、截脉。其运动有:粘随抖接,犯者立仆。少侯教授学生时不问对象,搭手即打,而其带喜怒哀乐的神态,功浅者亦难依样画瓢,学者虽爱其技而鲜克终学。故其与我父亲澄甫齐名,而以我父亲澄甫之传为盛。

我父杨兆清,字澄浦,人称“三先生”,生于1883年,卒于1936年。我父自幼受我祖父健侯的亲自教诲,少年时代更是勤奋钻研,寒暑苦练,功夫日深。他所处的时代,随着火器的演进,拳击、器械在战场上的应用价值亦很小,太极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击方面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父将太极拳术在我祖父健侯修订之中架基础上,再行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成为现在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我父拳架的特点是:架式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不偏不倚,动作和顺,刚柔内含,刚柔相济。架势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学拳者不同的年龄、性别和体力条件,以及学拳者的不同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逐渐删改了原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将拳路出神入化的进行了改进。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正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式舒展,轻沉自然,中正圆满,深厚压生,平正朴实,因之,能很自然的表现出气魄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    
我父体格魁伟,推手技术精妙,善化善发,独发一时,出手绵软而内似钢条,动之至微,引至而长,发之至骤,凡身之者,未觉其动而已腾空跃出,以故学拳者既爱其术,又复乐于从学。    
我父自1928年由北京到南方,授拳于南京、上海、汉口、杭州、广州等地,使太极拳由北向南发展,遂传于全国各地。    
我父生性温良敦厚,对人忠实诚恳,在武林中德高望生。当游武汉时, 武术界邀其比试剑术,我父推之再三,实在无法再避的情况下,相邀其竹剑比试,严防伤人。在比试过程中,对方持剑直刺,咄咄咄逼人,我父从容应战,且礼让再三,实在无法再避的情况下,只见他竹剑一抖,瞬间击中对方手腕,使其腕部微伤,脱手失剑,观者先赞不绝口,立时轰动武动三镇。    
为使太极拳太发杨发大,1925年由我父弟子陈微明写《太极拳术》一书;1934年,我父又请人代写《太极拳体用全书》,备述太极精华,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遗产。

我父生振铭、振基、振铎、振国四子。    
杨振铭,字守忠,是我的大哥,生于1910年,卒于1985年。大哥自幼随父学拳,经父严格训练,得其真传,操拳终生,是我杨氏第四代的代表人物。他的架式酷似我父,推手犹见功夫。我父晚年教拳只是口授,很少示范,都由大哥代父示范教拳,他一直不离我父左右,逢有赛技比武的场合,也多由我大哥出马,因此,我大哥早就扬名南方。我父逝世后由我大哥挑大梁,在广州等地授拳,1949年到香港定居,并设馆于香港授拳,门庭若市,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各国有他不少的徒弟。我大哥将我父生前太极拳的著作,重新刊印,并再版三次,流传世界各地。1985年病故后,有其三个女儿继承父业,继续在香港传授杨式太极拳术。

我三弟杨振铎,现是全国武术协会教练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会长。幼时和我一起跟父亲和大哥学拳,从小也打下基础。60年代开始教拳,至今有30多年,在山西教学生数以万计。著有英文版《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剑、刀》等著作。多次到海外传拳。
我自己六岁即随父、兄学拳,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每练一个动作,总要重复做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直练到得心应手,符合要求才肯罢休。我学拳、教拳五十多年,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又十年主要是长劲和真正掌握、理解动作的要领。1948年开始教拳,先在广州,后在北京、天津、邯郸等地。我在学拳和教拳中有些体会,一一口述写进了《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中。
我兆元伯父的外孙赵斌、外孙婿傅钟文为传播杨式太极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父亲生前所教授的徒弟和学生在国内外传授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太极拳的普及作出了贡献。
历史和现实证明,杨式太极拳对人类的健康有明显的效果,我曾祖父杨露禅把太极拳当作强身健体、强国的愿望在今天也得到实现。
我今年71岁,身体健康,练拳教拳,从不懈怠,今后我想在有生之年,在推广杨式太极拳方面作出新的应有贡献。

                    是年公元1992年。

  陈沟水太极拳网  陈沟水网 

传递精彩,点下面「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
杨禄禅陈家沟学拳考 - 路迪民
太极拳讲义
杨禄禅三下陈家沟
太极拳(名家)
阿邓师傅---太极不可学永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