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书籍读后感

“亮点”带给人的感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读后感

“有一句老话说,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是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我们讲语文课就是要搞那些用语文的手段——听说读写,解决语文的问题——字词句篇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是支玉恒老师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感悟中的一句话,质朴、至臻,可谓是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时刻牢记心中的一句话。

 2020夏参加的陕师大国培活动中,王林川老师在讲授中多次列举支玉恒老师的课例片段,片段解析让人获益匪浅,也让我不禁汗涔涔。支玉恒老师的大名如雷贯耳,但具体对他的学习我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所幸获得江兆彩老师工作坊赠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才得以近距离认真学习支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也是一种享受。”扉页上的这句话,浓缩了支玉恒老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和感悟。“艰苦”无需多说,而享受的是什么呢?“破题开篇办法多”“解释词语学句子”“学习段落悟情感”“认识事物明情谊”“阅读写作本相通”,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每个传授环节都是支玉恒老师称之为享受的过程,为什么?因为用心、用情,因为化腐朽为神奇的授课艺术。

“破题开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导入新课”环节,这一二三分钟的教学环节,支老师不光态度上足够重视,更有无数多的技巧和办法。在《桂林山水》一课导课时,支老师先后板书“桂林”和“山水”两词,让学生先来“讲讲”。对于“山水”一词的理解,他引着学生从“有山有水的地方”讲到了“风景、风光”。支老师的引导并未止于此,他追问“有的诗人专爱写山水诗,他诗的内容是什么?”“描述风景、风光,所以我刚才说的那一幅画,一片平地、两间小草房,这也叫什么画?”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借助短短的对话,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从中不仅明白了“山水画”“山水诗”,而且隐隐领会了汉语的一种组词方式。又如《月光曲》一课的导入中,支老师和学生“聊”“曲”这个关键字,虽然老师只是三言两语,却完成了这样几个“任务”:使学生知道了《月光曲》是一首没有词的、用乐器(钢琴)来演奏的乐曲;引导学生分清了“歌”与“曲”的不同;扩展了“曲”的音和义的认知范围,并与“屈”进行了区别。这看似寻常的“聊天”中,显露出来的是支玉恒老师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引导技巧。

《飞夺泸定桥》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老课文,理解词语的环节中,支老师考虑的不仅是词语理解,更考虑到了词语的运用。比如在引导“浩浩荡荡”一词的理解时,支老师先问“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是“气势浩大,人数众多”时,支老师追问“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大,说'浩浩荡荡’地坐满了屋子,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你的错出在哪儿?”学生第一次纠正:“'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支老师再次追问“自由市场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学生第二次纠正:“还得是形成队伍的。”随后再次补充纠正“得向同一个目标去的。”这时支老师如是说:“有道理了。人数众多,气势浩大,向同一目标行进,这才叫'浩浩荡荡’。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地流向东海,这会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教学中,支老师随机应变,随手拈来,发言、知错、纠错都是学生在思、在悟、在表达,充分体现了主体精神,而老师,似乎只是在引着“聊天”而已。不花哨但高效。而这活中求实的课堂,不正是我们大多数老师最想要达到的境界吗?正如支玉恒老师所言,课堂上的精彩,应该主要来自学生的表现,因为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我从本书的阅读中感受最深的始终是“质朴”“至臻”。怎样上好语文课?支老师给的答案是“上好语文课,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最基本的语文的手段就是听说读写,因此,也可以说上语文课就是要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字词句篇的问题解决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也就自在其中了。”这是书中支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最本质的东西,而老师的课堂引导中,无论哪一种教学机智,都是基于此的。说到教学的艺术高度,支老师的观点是“语文教学要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教师就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追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必须根植于对学生深厚的爱,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交流与共鸣;必须具有高明的教学机智和随机调控的能力;必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几个“必须”都是缺一不可的。支老师之所以能够在教学的艰苦中感受到“享受”,我想,正是因为其高超的教学艺术吧。

本书的附录部分,是一篇题为《沧桑,一种厚重而深刻的美》的短文,作者是湖北宜昌的刘德莉老师。文中透露的信息让人肃然起敬:他是名师,却只有初中学历。他是小学语文界的泰斗级人物,却毕业于体校,40岁以前一直是体育老师。为了练字,他用小楷毛笔写教案,批作业,写评语……此刻,除了因高超教艺的敬佩,更有着对支老师高洁人格的敬仰。沧桑,是一种厚重而深刻的美,更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求索精神的质朴展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名师,成就自己
听课随想11:点点滴语文课(4)
(7)[转载]做一个厚道的语文教师
语文课,把“根”留住
国培小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语文课上的“阅读推进了吗?”与“变语文分析为语文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